臺灣總是發生地震,那中國的臺灣會不會像日本那樣,沉入海底呢?

2020-12-07 騰飛說史

關於臺灣的一些地理常識,我們應該要知道:臺灣島屬於我國的南方地區,我國南方地區的最高峰是臺灣的玉山,玉山不僅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最高峰,同時也是我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玉山的海拔為3952米,日本人原先以為富士山是亞洲東部各個海島上的最高峰,到了臺灣以後才發現玉山比富士山還要高,於是就把玉山命名為「新高山」。

東亞大陸衛星圖

為什麼我國東部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最高峰是臺灣的玉山呢?為什麼亞洲東部有許多的山峰集中在日本列島和臺灣島呢?這就不得不從大陸漂移學說說起。

1912年,德國地質學家與天文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該學說認為地球內部的巖石為玄武巖,地球表面的巖石則為花崗巖,玄武巖的質地比較軟,花崗巖的質地則比較硬,地球上的大陸就像冰山一樣浮在質地較軟的玄武巖之上,遠古時期,地球上的大陸只有一塊,現在形成的七大洲、五大洋都是由這塊遠古大陸經過漂移之後發展而來的。

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如同奇談怪論,讓人們無法接受,直到1960年美國地質學家哈裡·哈蒙德·赫斯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以後,「大陸漂移學說」才得到了證實,並進一步發展為板塊構造理論。

「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有四分之三的面積是由海洋覆蓋的,海洋中的海水對各大板塊造成的壓力是不平衡的,由於壓力的不平衡,造成了板塊的漂移。

基於大陸漂移學說與海底擴張學說而發展成的板塊構造理論把全球分為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六大板塊,板塊之中又有很多的小板塊,我國的臺灣島就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一般來說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是地震、火山頻發的地帶。

臺灣島其實就是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而形成的,菲律賓海板塊是全球唯一一個四面八方都是消減帶的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在東面俯衝於馬裡亞納板塊之下,形成了馬裡亞納群島,而太平洋板塊則俯衝於馬裡亞納板塊之下,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菲律賓海板塊在西邊、西北邊和北邊均俯衝於亞歐板塊之下,形成了菲律賓群島、臺灣島、琉球群島;菲律賓海板塊的南部與澳洲板塊、東北部則與美洲板塊相接。

紅色箭頭所指就是菲律賓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在西邊、西北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了菲律賓群島和臺灣島,那麼,這種碰撞會不會造成菲律賓群島和臺灣島的沉沒呢?答案是否定的!

亞歐板塊是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是海洋板塊,一般來說,海洋板塊俯衝到大陸板塊下面,是不會把頂起來的島嶼帶向海洋的,每年不斷發生的造山運動還會讓島嶼的海拔越來越高。

臺灣有五大山脈,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從宏觀上來講,這五大山脈都是由於亞歐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碰撞而形成的。但是從微觀上來說,海岸山脈是菲律賓呂宋火山島弧的延伸,簡單來說,就是菲律賓群島漂移而來的土地。為什麼這麼說呢?

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8.2釐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俯衝於歐亞板塊之下,到了臺灣島附近以後,由於受到了亞歐板塊的擠壓作用,其運動方向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在臺灣島的南部,亞歐板塊俯衝到了菲律賓板塊的下面,形成了馬尼拉海溝和呂宋火山島弧,臺灣的海岸山脈即是菲律賓呂宋火山島弧的延伸,而在臺灣島的北方與東北方,菲律賓板塊則俯衝到了亞歐板塊的下面,形成了琉球海溝和衝繩海槽。

紅色箭頭所指就是馬尼拉海溝

我們看一下地圖就會知道,臺灣島的南部是亞歐板塊俯衝到了菲律賓板塊的下面,北部與東北部則是菲律賓板塊俯衝到了亞歐板塊的下面,按照這種運動趨勢,發展下去,臺灣島的造山運動不會停止,會越頂越高。

也正是因為臺灣島的造山活動比較頻繁,所以我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是臺灣的玉山。

綜上所述,儘管我國臺灣島上的地震活動比較多,但是臺灣島不會沉入海底。

相關焦點

  • 島嶼國家「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或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日本衛星圖 全球每年發生的裡氏等級超過6級的地震,其中有約2成都發生的日本日本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數量平均大約為1000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大約發生3次有感地震,地震發生的頻繁程度世所罕見。日本不僅地震次數多,而且威力巨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海域地震,震級為9級,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所以,人們自然聯想到,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從而引發下沉運動而沉入海底呢?
  • 日本真的會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沉沒嗎?真相會讓你驚訝!
    我們知道,在日本有一部電影叫做《日本沉沒》,講的是在日本的東京發生了一場超大大地震,最終導致日本幾乎全境沉沒到海裡。同時國內也有很多關於「日本會在未來的不久沉沒」的論調。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真的會沉沒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日本的地質構造。
  • 中國臺灣發生6.4級地震:震感強烈 不會引發海嘯
    8月8日早晨,據中國地震臺消息,中國臺灣東北海域發生6.4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08日05時28分在中國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52度,東經121.96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 如果有一天日本真的沉入海底,上億的日本居民即將搬遷到哪裡?
    想必大家都看過《哥斯拉》這部著名的科幻電影吧,日本人的腦洞就是這麼大。其實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方大的多,一點都不奇怪。日本常年發生地震,地質專家預測日本未來會沉入海底,將徹底地消失。那麼當日本沉入海底後,他們將何去何從呢?
  • 日本海底現神秘金字塔 建築不屬於日本遠古文明
    一些名勝古蹟就跟明星一樣,總是能牢牢的吸引著大家的眼球,只要一提到埃及,大家立馬會想到金字塔,木乃伊還有法老,其實呀,海底也存在金字塔,你們知道嗎。咱們就來聊一聊,位於日本海底的一座金字塔。咱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擁有很先進的科技了,許多神秘現象,也都能用科學去解釋。
  • 臺灣地震震斷14條海底光纜 MSN一周後恢復
    地震示意圖   臺南地震受損海底光纜搶修困難   電信網通多條海纜震斷    臺灣南部海域26日晚至27日凌晨發生強烈地震,電信和網通的多條海底通信光纜均受到地震影響,發生不同程度的中斷,導致國內部分用戶的國際長途、國際網際網路網站訪問受到嚴重影響。
  • 中國臺灣地區海域發生6.3級地震 不會引發海嘯
    中國臺灣地區海域發生6.3級地震 不會引發海嘯 2020-12-1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底真的有人住?臺灣海底發現金字塔,存在「人類」生存痕跡
    因為需要氧氣呼吸,所以人類是居住在陸地之上的,那麼有沒有可能,人類也居住在海底呢?大海對許多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人們會去潛泳還會下海尋找食物。由於生物的特性,人類離不開氧氣,而且在海底的壓力值會有變化,海底並不適合人類生存。可是這完全不會阻擋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到了現代,在不斷地探索中,人類卻真的在海底尋找到了人類生存過的遺蹟。難道海底真的有人住?人們在臺灣宜蘭市附近的海底發現了金字塔,這裡存在「人類」生存痕跡。
  • 海底真的有人住?臺灣海底發現金字塔,存在「人類」生存痕跡
    因為需要氧氣呼吸,所以人類是居住在陸地之上的,那麼有沒有可能,人類也居住在海底呢?一、海底的人類大海對許多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人們會去潛泳還會下海尋找食物。由於生物的特性,人類離不開氧氣,而且在海底的壓力值會有變化,海底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 臺灣南部地震研究
    :2010年3月4日臺灣高雄-屏東交界發生6.7級地震,2012年2月26日臺灣屏東縣發生6級地震;這3次地震大致分布圖如下所示:2010年3月4日高雄-屏東的6.7級地震發生在潮州斷層,2012年2月26日屏東縣6級地震發生在盲斷層,2016年2月6日高雄6.7級地震發生在旗山斷層或者是左旗斷層【臺灣方面也有認為2016年2月6日高雄6.7級地震發生在盲斷層】。
  • 世界未解之謎:亞特蘭蒂斯沉入海底,臺灣島10000年前是高原
    與那國海底存在10000年前的金字塔,美洲也發現金字塔。所以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的創舉。我根據搜集史前文明資料,大膽推測出10000年前與那國島、臺灣島、復活節島等一些島嶼連在一起,是一片太平洋上很大的陸地。後來因為某種未知原因,一夜之間沉入海底。如今日本、臺灣、復活節等島嶼都曾經是高海拔地區,可能是高原地帶,是沒有完全淹沒的陸地。
  • 臺灣地區發生4.4級地震!
    ,2021年1月2日晚上9點26分,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了4.4級地震,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公裡),地震震中經緯度位於北緯24.07度,東經122.24度,距臺灣島約54公裡。  歷史地震數據參考:   小編查閱中國地震臺網歷史地震速報目錄,本次地震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4級以上地震共219次,最大的地震分別是2019年4月18日在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的6.7級地震(
  • 臺灣地震研究所預測「日本九州8級強震」在日本引起恐慌
    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22日報導,最近,「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截至22日將發生芮氏8級的地震」這一極具衝擊性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引發極大騷動。消息由臺灣地震預測研究所發布,在造成許多人傷亡的熊本地震後,引起日本眾多人恐慌,紛紛在網上評論「真可怕」、「是真的嗎」、「是造謠吧」等等。  據悉,消息的來源是根據電磁波的波形預測世界各地地震的臺灣地震預測研究所,其博客3月6日預測稱「20日內日本將發生芮氏7級以上的大地震」。
  • 海底金字塔,失落的亞特蘭蒂斯古文明遺址
    提起金字塔,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是最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可在此前早已發現過很多海底金字塔,而且這些海底金字塔居然比胡夫金字塔還要龐大,那為什麼會沉入海底呢
  • 中國東海附近發生6.0級地震,海上發生地震前有哪些徵兆呢?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9年7月13日8時57分在東海海域(北緯29.15度,東經128.26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230千米。延伸閱讀:科普:海裡地震會有什麼後果海洋地震(seaquake)是指震中位於海洋的地震。
  • 臺灣發生7.2級地震引發海嘯(組圖)
    早在昨日下午4時20分,臺灣花蓮地區還發生了一次芮氏4.6級地震。地震產生的1米多高的海嘯襲擊菲律賓海岸。  全臺強烈搖晃民眾奪門而出現場  昨日下午到晚上接連三起強震,全臺民眾均感受到地震的威力,紛紛奪門而出。  臺灣昨晚很不平靜,強震後,全臺已經陸續生成了20多次餘震,但都屬於無感地震。
  •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6.1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日23時21分,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北緯24.07度、東經121.79度)發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2.0公裡。2人遇難200餘人受傷臺灣花蓮發生地震 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臺灣花蓮附近海域發生6.5級地震臺灣花蓮發生地震 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臺灣花蓮發生地震 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臺灣花蓮發生地震 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臺灣花蓮發生地震 已造成2人遇難219人受傷臺花蓮地震已致
  • 臺灣海峽隧道
    無論是福州平潭至新竹還是廈門至嘉義都存在著很大的缺點,這南北線對臺灣南北都不會平衡,勢必會激化臺灣南北的對立。京臺線福建段,線路走向為浦城、建甌、古田、閩侯、福州市區、漁溪、平潭。其中,浦城至建甌、漁溪至平潭的高速已建成。
  • 臺灣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020 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4.4級地震
    天氣網訊,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1月29日21時42分許,位於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14度,東經122.28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32千米。據悉,臺灣位在地震活躍的環太平洋火山帶,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震活躍。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島嶼地區歷來地震多發,有數據顯示,1914年至2014年的一百年間,中國全部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有35.9%發生在臺灣。1999年臺灣「9·21」7.6級地震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造成近2400人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