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種類繁多,全世界共約50屬500多種,盛產於熱帶、亞熱帶,溫帶次之,分布中心地帶位於東南亞季風區內我國是世界上竹子種類最多,經營歷史悠久的國家,現已知種類有22屬150多種,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各省(區)內。
我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山嶺起伏,河流縱橫造宜竹類生長,是我國主要產竹地區之一。每年除自用外尚有的材調運外省和出口。我區已知的竹種約有13屬50多種。其中栽培普遍而用途較廣的有:毛竹金竹、青籬竹、撐篙竹、黃竹、粉單竹、沙羅竹、車筒竹、牛角竹、大頭竹、吊絲竹、大竹、巨竹等。竹子生長快,成材期短,收益期早,經濟價值高。種植竹子是社、隊多種經營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於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竹子的根系發達,能盤結土壤,有固定泥砂,保持水土,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使水庫延長壽命和促進農田豐產和穩產。竹材用途廣泛。
在工業生產方面,由於竹材富有彈性和堅韌性,可作腳手架、竹筋混凝土、竹屋梁柱、膠合竹板等;又是造紙、塑料工業的一種重要原料;在農業生產方面,竹材可作水管、農具把、筐簍、泥箕、竹篷、竹墊等等在交通運輸方面,還可作載竹橋,竹筏等交通運輸工具,作海上漁船所用的浮筒和撐風;在文化娛樂方面,可以製作多種體育用具、精美的工藝美術品、優良的樂器和玲瓏的玩具;在日常生活方面,竹材可作各種竹椅、竹床、竹篾可編織各種竹器用具,竹殼可紐繩、製造人造棉,竹枝可作經久耐用的掃把,竹葉可作鬥笠、竹篷襯墊等。由於竹筍味美可口,又可加工製作筍乾和罐頭,遠銷國內外。竹子挺秀潔淨,姿態優美,可以美化我們勞動、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總之,竹子是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資源,因而種植竹子,歷來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近年來國家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生產蒸蒸日上,對竹子需要量劇增,我區雖然有較大的竹林面積,但所產竹材仍不能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農業生產方針,加強黨的領導,大搞群眾運動,科學造林,積極發展竹子生產,尤其是對於經濟價值較大的毛竹、撐篙竹、粉單竹、黃竹等,更要大力種植,迅速擴大竹林面積,生產豐富的優質竹材,以供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葉竹葉均為單葉互生,可分為葉片、葉柄、葉鞘、葉舌和葉耳五部分。葉片綠色具中脈,兩邊有若千平行脈。鞭生竹類的竹葉,除具有縱向平行脈外,均具有明顯的橫脈,與縱向平行脈構成長方形或方形格子。叢生竹類的竹葉,不具橫脈或橫脈不甚明顯。花竹類開花較為罕見。每朵小花有內稃和外稃各一片。稃片內有雄蕊3-6枚或更多數,中央有雌蕊枚,花柱1-3枚,柱頭2--3裂,子房被鱗片數枚。
果竹類不僅開花較為罕見,而且開花後也往往不結實或結實率很低,但種子可用以播種育苗。果實多數為穎果,亦有堅果、漿果和囊果。用途竹材韌性強,節間長,節平,適合劈篾編織較精細物品,絞制竹繩,是我區主要篾用竹種之亦可用作造紙原料。幼稈被白粉,出枝習性高,枝條細小,挺秀潔淨,姿態優美,宜作綠化竹種。
特徵叢生竹。竹稈胸徑3-5釐米,高7—10米,最大的直徑達7釐米,高15米左右,節間長30-110釐米,幼時被白粉,籜環具棕色刺毛;出枝習性高,枝多數簇生,主枝不甚明顯;籜葉內卷,強烈反轉,基部寬度為籜鞘鞘口的1/2-1/3,籜鞘鞘口下凹呈弓形或寬截形,背部被白粉和黃褐色刺毛分布我區各地均有栽培,以賓陽、玉林、蒼梧、浦北等縣最多。垂直分布可達海拔400米以上,但以300米以下的丘陵、平地、山腳和河流兩岸生長較好。廣西竹種繁多,本章選擇群眾栽培較普遍,生產上較常用的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