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面廣的UV-VIS必然是國內外眾多儀器廠商的必爭之地,目前UV-VIS的生產廠商有很多,國外的主要有PerkinElmer、Shimadzu、Agilent、Beckman、Hitachi等,國內主要有普析、瑞利、上海光譜、尤尼柯、上海精科、上海稜光、上海天美等,競爭異常激烈。
技術發展空間存在,但進一步技術突破市場價值不是很大
從技術方面來說,雜散光是設計者和使用者都非常重視的一個指標,目前最好的可以達到10-7,其中島津的UV3600、UV2700能達到5×10-7,PerkinElmer的Lambda950可以達到7×10-7。對於國內的產品來說,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的T1O在220nm雜散光達到4×10-7、360nm雜散光達到2×10-7的水平。
很多專家認為UV-VIS目前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還有多大?對此,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中國區總經理趙泰談到,「若單從產品研究的角度來說,UV-VIS技術進一步創新還是有空間的。」不過,同時他也認為「技術上的更大突破,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儀器的製造成本就會大幅增加,這樣對於一個通用型的儀器來說不是太合適,對市場的意義也不是很大,因為現在的UV-VIS技術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目前的應用需求了。」
日立資深應用工程師也介紹到,「如大家所指出的,液體型的分光光度計產品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對於今後的發展方向而言,我們認為,光源品質的長期穩定性,以及包括運行成本在內的經濟性等是今後市場的重點。」
下一步發展方向:穩定、專用化、使用方便
作為一個技術發展相對比較成熟的產品,其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可能就是「如何更好用了」。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皮實耐用」是一個很大的需求,這就要求產品必須保證其好的穩定性、重現性以及較強的抗環境幹擾能力。據趙泰介紹,「耶拿在產品本身內置了一塊用于波長自動校準的鈥玻璃,用戶只要操作一個按鈕就可以實現儀器的自動校準功能。另外,該儀器還內置了多種分析方法及標準曲線供客戶選擇,增加了儀器操作的便攜性。」興和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推出的S-3100 UV-VIS採用逆光路設計,使得樣品室不需要蓋子,可以開蓋檢測,自然光對檢測光沒有任何影響。
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 SPECORD®50 PLUS(UV VIS)
上市時間:2013年1月
SPECORD®50 PLUS全部採用全球久負盛名的卡爾蔡司光學元件,內置鈥玻璃濾光片可以自動優化波長準確性和重現性,實現自動波長校正。軟體系統內置多種分析方法及標準曲線,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點擊相應選項,即可開始試驗,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分析。
S-31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興和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上市時間:2013年6月
S-3100採用PDA光電二極體陣列檢測器,可以檢測全波長範圍內的吸光值、透射率等,大大提高檢測速度,只需0.02s即可獲得全波長數據;逆光路設計使得可以開蓋檢測,樣品室不需要蓋子,自然光對檢測光沒有任何影響。
傳統UV-VIS產品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已是世界上使用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種分析儀器。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行業的細分,UV-VIS專用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系統總監孫金龍在接受本網採訪時曾經說過,「從常規的應用上來講,紫外產品的市場是平穩的,但是有些市場是需要創造的,比如專用化的細分市場。」
因為高端UV-VIS的市場本身就不是很大,這就需要針對生物材料、臨床診斷、環境監測等不同的方向進行一些細分。其中,鑑於生命科學的需求,近年來用於蛋白質、核酸等樣品的超微量UV-VIS近幾年的發展非常快,該類產品具有用量少(可以低至0.2微升),操作簡單,一般四五秒就能出結果等特點。因此各大儀器廠商也比較看重超微量UV-VIS的市場:賽默飛、英國Biochrom及其子公司英國柏點BioDrop、韓國美卡希斯、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美譜達等多家國內外企業都相繼推出了超微量UV-VIS產品。另外,水質專用儀器也是專用化的一個方向,今年上半年,賽默飛世爾科技推出了奧立龍 AquaMate 8000紫外/可見水質分析儀、奧立龍 AquaMate 7000可見水質分析儀兩款水質分析專用儀器。
AquaMate 7000、AquaMate 8000
賽默飛世爾科技水質分析儀器
上市時間:2013年1月
預置260多條測量程序,可直接使用Orion AQUAfast、Merck、CHEMetrics或Hach的試劑。AquaMate可進行性能驗證測試來保證波長的準確和儀器的性能。AquaMate 8000的氙燈光源可提供內部標準源用于波長精確性驗證。內置的波長準確性測試可兼容內部光源和外部校準用標準液。預置程序含雜散光、噪聲和解析度選項,可進一步保證儀器性能。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操作的便捷性和體驗性也是儀器吸引用戶眼球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日立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UH5300可採用新的無線(Wi-Fi)技術,通過平板終端,進行簡便、直觀的操作,增加了操作體驗性。據日立資深應用工程師介紹,「隨著以iPad為首的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普及,以年輕人為中心的觸屏操作,正在逐漸成為新的『習慣』」此外,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180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5.6寸彩色觸摸大屏的應用,可以清晰直觀的顯示各種樣品的數據和圖譜。
UH5300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日立高新技術公司
上市時間:2013年6月
UH5300採用雙光束光學系統,光源使用長壽命閃爍氙燈。使用平板終端進行操作,通過無線通訊進行遠程控制。標配自動6池塔輪,增加樣品通量,提高效率。開閉樣品室即可智能啟動或結束測定。
180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市時間:2013年4月
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
原裝進口德國歐司朗鎢燈,日本米拉斯氘燈,最低使用壽命為2000小時,且更換方便,更換後無需進行光學調整;獨創的5.6寸彩色觸摸大屏的應用,清晰直觀的顯示各種樣品的數據和圖譜。
市場未來平穩增長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分子光譜產品總監劉景會在T10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技術鑑定會上曾經介紹到,「保守的估計UV的全球市場有幾十億人民幣的規模,PerkinElmer、島津、Agilent、Beckman、Hitachi等大公司佔大部分,中國也只能在其它的20%的份額中佔據一個小分量。」
單從中國市場來說,有專家估計每年的市場容量將近一萬臺,其中有約一半的為低端產品。在中國雙光束UV市場中,國產儀器佔到近40%的市場份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產的紫外生產廠家有五六十家,如果要算上一些小規模的廠商數量可能會更多。但正是由於廠商眾多,價格戰的無序競爭現象也就尤為突出,不少廠商走低端路線,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對於中國市場的競爭,趙泰也談了自己的看法,「由於廠商眾多,中國市場的競爭往往不是面對面的指標和技術的競爭,而是呈現出一種資源和信息的競爭。對於客戶來說買一臺紫外產品也不會滿世界地對比,於是『就近服務』的原則就尤為明顯。不過,儘管『僧多粥少』,但是只要有信息渠道,拿到其中的一個小份額並不難。」
雖然UV-VIS目前在各大實驗室基本上都已經配備,但是大家普遍認為未來的市場還將平穩的增長,其主要增長點在於更新換代等。
聲明:此為儀器信息網研究中心的研究信息,未經儀器信息網書面形式的轉載許可,謝絕轉載。儀器信息網保留對非法轉載者的侵權責任追討權。如需進一步信息,請聯繫劉先生,電話:010-51654077-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