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3上半年重大水汙染事件

2020-12-04 中國水網

水汙染不僅會造成數額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直接危害百姓的飲用水安全。據世界權威機構調查,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有80%是因為飲用了不衛生的水而傳播的,每年因飲用不衛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萬人死亡。

水汙染防治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2012年,國家批覆《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前不久,《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發布,標誌著我國地下水汙染治理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然而,當前我國水汙染的整體形勢仍未扭轉,多起水汙染事件的接連上演,一幕幕依然觸目驚心。

為進一步理清目前我國水汙染現狀,中國水網盤點了2013年上半年發生的水汙染事件,顯示水汙染形勢仍舊十分嚴峻,水汙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

汙染事故一 山西長治苯胺洩露汙染河流 2012年12月31日7時40分,位於長治市潞城市境內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一起因輸送軟管破裂導致的苯胺洩漏事故,洩漏苯胺隨河水流出省外,致漳河流域水源被汙染。事故造成山西沿途80公裡河道停止人畜飲用自然水,河北邯鄲因上遊來水被汙染,致使大面積停水。經全力應急處置,截止到2013年1月6日邯鄲市主城區85%以上居民已恢復正常供水。受此事件的影響,紅旗渠等部分水體有苯胺、揮發酚等因子檢出和超標,安陽市住建等部門採取了切斷水源,暫停沿途人畜飲水等措施加以應對。

山西長治苯胺洩露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

誰讓水汙染真相「裸奔」五天

山西80公裡河道停止人畜飲用自然水

山西長治濁漳河流域焦化企業停產整頓

山西長治苯胺洩漏事故四大疑團待解

汙染事故二 昆明東川小江變「牛奶河」事件 2013年4月1日消息,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驚現「牛奶河」 ,當地工礦業排放的尾礦水,直接注入這條河流中,汙染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造成周邊群眾灌溉用水安全引發各方關注。村民稱直接用河水澆灌會導致西瓜減產,嚴重汙染周邊的農田。據了解,違法企業向小江排放的最主要汙染物是黃原酸鹽,直接排放或流失造成了水體和土壤汙染,危害水生物,淤塞河流、湖泊。目前,檢察機關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已批准逮捕昆明東川「牛奶河」事件8名責任人。

昆明一河流受汙染變「牛奶」河

昆明東川「牛奶河」系選礦水汙染所致

昆明東川治汙34家企業被停業

昆明東川小江水汙染事件追蹤:小江漸無牛奶色

汙染事故三 北京密雲水庫上遊存在垃圾填埋坑 威脅水源水質 2013年2月24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北京密雲水庫上遊牤牛河的老河床上,一個佔地3000多平米的巨型垃圾填埋坑已經存在了三年。據當地村民反映,從2009年開始,密雲縣不老屯鎮10個多村的垃圾都運到此處。垃圾坑填滿了沒分類的垃圾,到處可見動物的屍體、藥瓶等生活垃圾,附近臭氣衝天,嚴重威脅了密雲水庫水質。事件報導後,北京市環保局、密雲縣政府等部門迅速介入,對牤牛河河道邊和庫區內的垃圾坑實施清理,確保水庫水質安全.

北京密雲緊急清運垃圾水庫水質安全

以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城市水源安全

汙染事故四 貴陽境內多條河流汙染嚴重 危及貴陽母親河 2013年4月27日,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貴陽境內多條河流汙染嚴重,河流兩岸沿線生活垃圾、工業汙染隨處可見,已危及貴陽母親河「南明河」水質。有村民反映,附近的玻璃廠、水泥廠經常把機油直接排進河裡,河水受到嚴重汙染,嚴重影響莊稼收成和村民飲水安全。有關人士指出:如果支流汙染不整治,南明河依然是年年治理、年年汙染.

貴陽西河擬增建汙水處理廠為南明河「減負」

貴陽拉網排查南明河支流違法排汙

貴陽執法檢查發現30家單位汙水直排南明河

汙染事故五 華北平原局部地區地下水汙染嚴重 2013年5月2日消息, 初步調查表明,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Ⅰ類地下水;可以直接飲用的Ⅰ-Ⅲ類地下水僅佔22.2%;需經專門處理後才可利用的Ⅴ類地下水則佔56.55%以上。因地下水汙染嚴重,天津翟莊子村村民三年來只能喝每壺0.5元的專供水,村裡的井水只用來刷鍋洗衣服.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嚴重

華北平原啟動地下水汙染防治 保障飲水安全

中國致力解決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

汙染事故六 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  2013年7月1日至5日,賀江賀街至合面獅水域陸續出現死魚現象。經廣西環保廳檢測,在賀州市與廣東省交界斷面扶隆監測點水質鎘超標1.9倍,鉈超標2.14倍。導致西江水質受到威脅,下遊賀州市信都鎮、廣東肇慶等地存在飲用水安全隱患。此次賀江被汙染河段約110公裡,從上遊的賀江馬尾河段到與封開縣交界處,不同斷面汙染物濃度超標從1倍到5.6倍不等。事故發生後,廣東肇慶市與廣西賀州市官方共商治理賀江水汙染對策,確保賀江下遊以及西江沿線飲用水安全。

廣西賀江遭重金屬汙染水庫關閉

深圳水質不受賀江水汙染影響

廣西賀江汙染鎖定汙染源

賀江龍江水汙染凸顯利益左右執法軟肋

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5名官員被停職

廣東、廣西共商賀江治汙保用水安全

賀江汙染態勢減輕 飲用水供應問題解決

水汙染事件的頻發,深刻的說明了目前水汙染形勢的日益嚴峻。環保部發布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去年全國198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的4929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呈較差級及極差級的監測點一共佔了57.3%。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的水質「總體為輕度汙染」。大範圍地表水、地下水被汙染,並通過大氣汙染、滲透等方式,蔓延影響到飲用水水源,直接影響了飲用水源水質,威脅人們飲水安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表示,我國持續20年的水環境汙染治理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水汙染防治不僅「刻不容緩」,而且還有待長期的堅持。

相關閱讀

山東濰坊等地企業高壓泵地下排汙事件 2013年2月11日,網友爆料稱濰坊市許多化工廠、酒精廠、造紙廠發明新的排汙方法,將汙水通過高壓水井壓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層,將地下水徹底汙染,引發媒體和網民熱議。事件發生後,山東環保部門深入調查惡意違法排汙,經長達半年的調查之後,發現所傳地下排汙企業無一屬實。武漢警方近日查獲號稱「中國最大的網絡推廣網站」的特大網絡造謠傳謠團夥,其中涉嫌參與謠言傳播的大「V」微博帳號達300多個,粉絲數量達2.2億。此團夥參與炒作「高壓泵地下排汙」等10餘起重大事件,年獲利100多萬元。至此,山東企業「高壓泵地下排汙」事件確認為網絡造謠傳謠。

 

 

編輯:李曉佳

相關焦點

  • 盤點2014年中國水汙染危機事件
    2014年是中國水汙染危機爆發的一年,4月份在甘肅蘭州和湖北武漢接連出現了兩起重大水汙染事件,然後是多起重金屬水汙染事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 浙江有了重大水汙染事件調查預案
    接連發生的松花江和廣東北江水汙染事件給浙江敲響了警鐘。
  • 盤點中國十大水汙染事件
    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    水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染。
  • 2005年: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同年11月22日,哈爾濱市政府連續發布2個公告,證實上遊化工廠爆炸導致了松花江水汙染,動員居民儲水。同年11月23日,國家環保總局向媒體通報,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俄羅斯對松花江水汙染對中俄界河黑龍江(俄方稱阿穆爾河)造成的影響表示關注。中國向俄道歉,並提供援助以幫助其應對汙染。
  • 國家環保總局: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23日向媒體通報,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吉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採取措施確保群眾飲水安全。這位負責人說,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發生後,監測發現苯類汙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質汙染。
  • 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防範重大生態環境...
    建立上下遊聯防聯控機制,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於方 曹國志 王鯤鵬建立上下遊聯防聯控機制,是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的有效保障。為有效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妥善處理糾紛、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編制了《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了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中上下遊的責任,提出了上下遊聯防聯控機制的重點任務,將為有效保障我國流域水生態環境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 西安加強水汙染防治 重大水汙染事件邀公眾參與調查
    集生態保護和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灞渭溼地 記者謝偉攝  日前,《西安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出臺,西安將爭取到2020年,使汙染嚴重的河渠數量大幅度減少,到2030年,讓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總體改善,渭河西安段水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
  • 贛州水文突發性水汙染事件應急監測規程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06.1);《水利部應對重大突發水汙染事件應急預案》(2009.9);《江西省水文局突發水事件應急預案》(2013.10)。五、應急響應(一)突發性水汙染事件劃分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嚴重程度、緊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範圍,將突發性水汙染事件分為重大(Ⅰ級響應)、較大(Ⅱ級響應)和一般(Ⅲ級響應)三級。1.
  • 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如何應對?
    答: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雖然發生頻次不高,一旦發生,往往造成重大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如,2015年甘肅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11·23」尾礦庫洩漏次生重大突發環境事件,2017年陝西省寧強縣漢中鋅業銅礦有限責任公司排汙致嘉陵江四川廣元段鉈汙染事件等,都造成了跨省級行政區域水汙染,甚至威脅到下遊供水安全。
  • 2011—2015 年我國水汙染事件及原因分析
    2006至2012年,已公開報導的重大水源汙染事件發生65起。近年來,工業和農業的快速發展導致重金屬汙染嚴重,對流域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危害。突發性水汙染事件具有大量汙染物突然集中排放的特點,嚴重影響城鎮居民的生活生產。國際上的重大水汙染突發性事件也時有發生,如2000年羅馬尼亞金礦汙水沉澱池漫壩事件和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海洋平臺原油洩漏事件。
  • 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2006年  湖南岳陽砷汙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嶽陽縣城飲用水源地新牆河發生水汙染事件,砷超標10倍左右,8萬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經調查,造成此次汙染的禍首是上遊3家化工廠排放工業汙水,致使大量高濃度含砷廢水流入新牆河。
  • 18起重大化工水汙染事件回顧_特色頻道_財新網
    這是進入2013年之後第一起重大化工水汙染事件,成為近年來國內化工汙染水源又一案例。  2012年2月,廣西龍江鎘汙染事件導致沿江300多公裡水域被汙染,沿岸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2011年8月,雲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非法傾倒工業廢料鉻渣5200餘噸,造成附近農村77頭牲畜死亡。
  • 胡四一: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水汙染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美國之音記者]近年來中國的水汙染事件時有發生,舉個例子,中國媒體報導鎮江新區國際化工園還在汙染長江,最近鎮江又發生自來水受汙染的事件,當地群眾反映至今弄不清是怎麼汙染的。    [胡四一]你的問題涉及到鎮江最近發生的一起水汙染突發事故,影響到供水安全。中國目前正處於重化工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像長江兩岸有大量的化工企業工廠,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稍有不慎,就會出現一些重大事故。
  • 宋國君:水汙染事件頻發有何警示?
    近年來,中國環境汙染和事故頻發,其中一半與水汙染有關。儘管環保部門在事故發生後已經盡力控制局面,但相對落後的技術手段和滯後的反應速度一直飽受詬病。如2005年松花江特大水汙染事件中,水汙染應急預案就被指「徹底失效」。  如今,大連港清汙和松花江「清毒」皆已全面結束。
  • 2018年上半年電影盤點
    轉眼間,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縱觀上半年的電影市場,各類影片席捲全球。既有《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2》這樣的視覺盛宴,也有《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這樣的喜劇電影,既有《超人總動員2》、《犬之島》這種合家歡的動畫電影,又有《暴裂無聲》、《我不是藥神》這樣有深度的作品,不過不比不知道,原來電影之間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各有千秋,讓小編一一盤點2018年上半年的各路電影。
  • 2013下半年色譜新品盤點
    2013年,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規劃建設的陸續開展,食品、藥品領域的監管加強等都是推動分析儀器行業尤其是色譜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年上半年儀器信息網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氣相色譜新品盤點」中總結了氣相色譜產品創新體現的主要三個特點:第一,與質譜聯用,小型化與便攜性,強調在所有細分應用市場獲得快速與專業分析結果的重要性;第二,應對更加痕量樣品的分析挑戰;第三,繼續關注減少氦氣用量,普遍關心氫氣作為載氣,以及替代載體氣體,包括淨化的空氣。
  • 媒體梳理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2006年  湖南岳陽砷汙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嶽陽縣城飲用水源地新牆河發生水汙染事件,砷超標10倍左右,8萬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經調查,造成此次汙染的禍首是上遊3家化工廠排放工業汙水,致使大量高濃度含砷廢水流入新牆河。
  • 應對部門推諉,省政府將成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責任主體
    近日,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推動跨省流域上下遊加強協作,建立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值得關注的是,《指導意見》明確省級政府為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責任主體。
  • 兩部委:省級政府要建立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每一項工作都強調上下遊聯動協作,指導雙方共同建立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為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提供有效保障。」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雖然發生頻次不高,一旦發生,往往造成重大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
  • ...控——生態環境部黃河局組織流域跨省(區)突發水汙染事件聯合會商
    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是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的有效保障,黨中央和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產業結構特點突出,重汙染行業企業多,上中遊分布有我國11個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時有發生,加之流域水資源短缺、自然生態脆弱,快速、科學處置可有效降低流域生態環境安全風險,維護經濟社會秩序。上下遊做好信息互通交流,有效聯動成為跨省(區)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處置的關鍵。建立跨省(區)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關鍵在於「聯」,核心在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