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能互相激出火花,連互相批評也是很精彩的,真的切磋琢磨」---林燕妮。
在林燕妮心裡,黃沾似乎就是自己的情劫,既奮不顧身又渴望逃離,他像是個痴心的情聖,又是個傷人的魔鬼。眾人皆言黃沾才情,但最吸引林燕妮的卻是他身上的痴。
林燕妮的才華毋庸置疑,在那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年代,她是美國柏克萊大學遺傳學學士,香港大學中國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這一切除了經營汽水廠的父親給了她富裕的家境,更在於她與身俱來的才情需要一個釋放的出口,這塵世的標籤已經不足以彰顯她的才華。
早在美國讀書時,少女時期的林燕妮活波、多情,那時的她覺得需要多認識幾個男孩,才能知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她結交了很多男友,每個交往都不超過3個月。但林燕妮漸漸覺得,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每段戀情中,男孩從甜言蜜語到回歸自我,那種由衷的失落,讓她質疑愛情的真實。
於是任性的林燕妮在21歲嫁給了李小龍的哥哥李忠琛,她像是在驗證自己的感情觀,也像是自己給多情的自己一個終結,但最後這一切都還是錯、錯、錯。在生下兒子李凱豪後,林燕妮熟悉的愛情套路再次上演,如果嫁給一個不夠愛你的人,似乎女人的悲催都是一場輪迴,沒有任何意外。
兩人的婚姻維持了5年,林燕妮選擇逃離,她不忍自己在每日的失望中消耗青春,更不忍對方每日在掩飾中惴惴不安,這對於兩人都是解脫。
黃沾的才華總顯得很另類,他張狂、幼稚、率性而為。前妻華娃也是個極具個性之人,很多朋友勸黃沾不要招惹對方,兩人不合適。但黃沾不信邪,他愛了就瘋了,就顧不得其他。於是兩人順利結婚、生子,但這段婚姻碰上黃沾的深情,就變得無足輕重。
初見林燕妮,黃沾就已經不能自已,眼前這個女人簡直就是自己靈魂的分體,她是那麼慧心獨具,與自己更是心靈相通。與是相談甚歡之下,兩人各投2.5萬元開設了一家廣告公司,名曰「黃與林」,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此時華娃還懷著孩子,但這個個性女人是個感情潔癖,她無法容忍對方的不忠,儘管黃沾試圖挽留,但決絕的華娃根本不想給他標榜有情有義的機會,憤然離婚遠走國外。
黃沾:「當時的人道德觀念沒現在人般開通,追林燕妮時我妻子華娃更正懷孕,很多人會覺得我忘情負義。」
林燕妮則鼓勵自己:愛一個人需要勇氣和決心。於是兩個人不顧一切,想要譜寫一段至情至性的人間佳話。這個過程中,林燕妮相較上一段婚姻更為認真,那不會是與知己李小龍的一次錯過,這一次她不想再次錯過。但熱情在一次次暗示結婚,黃沾卻始終猶豫不決中漸漸被消耗殆盡。
後來黃沾與同事Winnie眉目傳情,林燕妮知道一切都結束了,願一切都是一場清夢,願一切都是前世的輪迴,這是命運的執拗,是此生的情劫。
黃沾卻割捨不下,他用盡渾身解數挽留,登報求愛,公開示愛,他想要林燕妮知道,他有多麼深情,有多麼眷戀,但此時的林燕妮需要的不是愛的態度,而是愛的決心。
黃沾:「和她分開的那一年,我整個人渾渾噩噩,做什麼也提不起勁。」
但黃沾始終不懂林燕妮想要的是什麼,他覺得兩人是一個靈魂的兩半,他覺得兩人在一起就無需證明,但此時的林燕妮要的就是一個簡單的、庸俗的證明。黃沾還曾試圖用一種更爛漫的方式來給兩人定性,他要求金庸為兩人寫婚書,他覺得這樣很風情,很與眾不同,林燕妮感動但不認同,此時的她無比固執,她就要一紙婚書,就要一場天長地久的婚姻。
林燕妮:「以前很怕在人前提起你,分手初期閒言閒語不絕於耳,說我跟你在金庸家結婚,累得我要在報上澄清。當年我背第三者身份仍與你一起,我是真的想要個名分,但每次都是無了期地等,想結婚的念頭也隨拍拖太久而失去,所以分手是必然的結局。」
兩人戀情糾纏14年,最終林燕妮用一種漠視黃沾的態度來為此情畫上句號,黃沾最終和Winnie在一起,一代才女終被痴情誤,那之後林燕妮修身養性,篤信禪學,在靜怡中尋求靈魂的寧靜,只是在某煥然的瞬間,頭腦中依然會冒出那個戴著厚框眼鏡、傻傻的笑臉。
黃沾離世後,林燕妮寫下一段文字來為兩人做結:得失兩心知,超越恨與不恨,寬恕與不寬恕,放佛船過水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