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烏鎮隆重舉辦,位於浙江桐鄉的水鄉烏鎮,又再次匯聚全球目光。
本次論壇圍繞疫情科學防控、助推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助力復工復產等主題,邀請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網際網路領域領軍企業的重要嘉賓,開展富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交流,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大會期間,一場場高端論壇碰撞的是集體智慧,探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集中發布的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窺見網際網路發展新動能;「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則照亮科技融入生活的方向。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受邀出席,並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AI進入大規模應用落地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內涵和應用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技術革命帶來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的進步,以技術為驅動的革命在城市的各個層面發生和醞釀。軌道交通作為城市群發展中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新基建的浪潮、交通強國建設政策推動下成為各地方重點投資領域。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分論壇,李德紘院士帶來了《新基建:未來城市生活新範式》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新基建建設下,智能軌道交通給未來城市生活帶來的智慧與便捷。
李德紘院士從新加坡的城市發展經驗開始談起,認為公共運輸導向開發模式的發展符合時代背景,將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公共運輸導向開發模式——又稱TOD發展模式,設計理念是圍繞公共運輸站點布置公用設施、零售商店、就業場所和住宅區,構建多種交通模式與多種消費場景一體化的綜合區域。
「軌道交通的發展對城市體系有著巨大的影響,塑造著不同的城市紋理。」李德紘說到。TOD城市屬性包括緊湊的城市區域結構、便捷的公共運輸、多樣的社會功能、友好的步行空間,因此被認為是解決大城市病的一劑良藥,是緩和人地矛盾和解決城市高密度人口問題的關鍵。面向未來,將公共運輸與土地開發緊密結合,TOD模式將會成為一種更理想的城市紋理的構成要件。TOD發展的核心要素是連接性,從人與空間的連接,縮短出行距離;到生活功能區之間的連接,融入於「站城一體」多種生活場景,比如說通過立體慢行廊道體系、地鐵、公交等多模式交通有機接駁,提高城市空間洄遊性;乃至於運用5G和物聯網技術,構建信息內容的連接,形成一個聯家庭、聯社區、聯城市的智慧網絡體系。
TOD作為大型交通樞紐需要強大的通信網絡支援來支撐日常的運營。李院士表示,5G「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技術特點,將引領TOD變革。隨著5G網絡建設的加速、用戶終端的普及以及5G技術標準的演進,5G網絡將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乘客服務、智能運維、高效運營等方方面面發揮網絡賦能作用。基於5G的室內定位技術,實現在用戶端把通信和精準定位融合為一張網,為提升TOD場景下的工作、生活和乘客出行等全時空的用戶體驗,打開廣闊的想像空間。再輔以乘客畫像信息,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地鐵乘車的用戶體驗。5G自動駕駛車輛,漸漸走入我們的生活,可以讓TOD社區的居民告別「人等車」和「人等地鐵」,通過APP就能輕鬆提前約車,通過選擇最優的出行路徑,與地鐵進行「無縫接駁」,打通地鐵與社區的「最後一公裡」。
目前,許多國際大都會城市,如東京、香港、新加坡等都在不斷進行TOD模式探索,其所呈現出的集宜居、開放、有序、藝術等特性於一體的大都會生活風範,成為城市價值高地的風向標。中國也在緊跟TOD浪潮,粵港澳大灣區正打造高密度的軌道交通系統,塑造著大灣區具有示範意義的新面貌。
「我相信通過TOD車站與環境、人的聯繫,未來TOD將演化成一個智慧的生態社區,我也相信在5G和人工智慧的加持下,城市慧變得更好。」李德紘院士對未來城市充滿憧憬。
(文章來源:佳都科技)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