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色小字 | 關注↑↑
我們是中科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與日本知名科普雜誌Newton版權合作的一本綜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下您的公眾號,
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身上有傷口時,為了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大多數人會想到貼個創口貼。但用過創口貼的人都知道,一旦皮膚表面有水,創口貼的黏性就會大大降低。實際上,外科手術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在進行外科手術時,手術部位往往因充血而格外溼潤,普通的醫用膠和繃帶黏效果都不理想。要是有一種即便在溼潤環境下依然黏合力超強的膠就好了!別著急,一項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表示,科學家們已經從鼻涕蟲身上找到了靈感,研發出一種適用於溼潤器官表面的外科手術膠。
各種各樣的鼻涕蟲
鼻涕蟲,學名蛞蝓,因所到之處都會留下像「鼻涕」一樣的黏液而得名。可鼻涕蟲為什麼要分泌黏液呢?
其實,鼻涕蟲分泌的黏液分為兩種:一種質地輕薄水潤【怎麼好像美妝廣告……】,一種質地厚重黏膩。兩者除了質地上的不同之外,分泌的方式也不一樣。
輕薄款沿足部至身體邊緣橫向分泌,可以幫助鼻涕蟲在垂直的平面,比如樹木上攀爬;而黏膩款由頭部至尾部縱向分泌,是其爬行時留下的鼻涕線的主要組成,方便同類找到自己。除此之外,滿身的黏液也是保護自己免受天敵侵害的最佳方式,不是太滑夾不起來,就是黏液味道太苦,天敵嘗一下就放棄了。
但是,真正令科學家們感興趣的是,這種黏液不僅能吸附乾燥的表面,即便在水下其黏合性也絲毫不減。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正是在「鼻涕蟲」的啟發下,設計出了一款含有帶正電荷聚合物的黏合劑。使用時,黏合劑與表面攜帶負電荷的生物組織緊緊貼合,其中的水凝膠基底還能起到減震的作用,使黏合效果更加持久。
目前,這款黏合劑已經成功地在豬和小鼠身上進行試驗,儘管不能像普通的醫用膠一樣即刻起效,但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與機體器官完美貼合,且黏合效果顯著。其中一項實驗利用該黏合劑修補豬心臟表面的傷口,證實其可經受住心臟數萬次的收縮擴張活動。
「也許離正式投入使用還有幾年,」研發人員解釋道,「但其性能明顯優於任何現在使用的醫用膠。」
文章來源/The Guardian
回復「0」,獲取微信目錄
回復「訂閱」,了解雜誌訂閱方式
❤《科學世界》2017年第8期~超弦理論~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