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非常害怕昆蟲,覺得他們樣子可怕、爬/飛得又快,而且還經常折磨人,比如蚊子、蒼蠅。
但是你知道嗎,昆蟲是人類身邊最最常見的動物朋友,我們還從昆蟲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呢!連飛機的誕生,都是向昆蟲取經而來的。
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昆蟲朋友,咕咚隊長收集了關於昆蟲的100個問題,帶你慢慢得了解它們。
觀察下,蜘蛛有什麼特徵?
八隻腳,有頭、胸、肚子,沒有翅膀,也沒有觸角。
蜘蛛不屬於昆蟲哦。
在香山公園、百望山公園的路邊,經常可以看見聚集在一起的「蟲子」,但這些蟲子爬的相當快,仔細一看,竟然長了無數隻腳。這就是馬陸。
為了避免引發部分朋友的不適,就不放真圖了,感興趣的同學可自行搜索(慎重)。大致就長這樣吧~~
馬陸也叫千足蟲,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生物。如果馬陸需要穿鞋子的話,那可是一大筆花銷。
馬陸呢,也不是昆蟲。
請大家先觀察下,這些朋友們有什麼共同特徵?
蝴蝶、蜜蜂、獨角仙、瓢蟲,甚至螞蟻、螳螂,都是昆蟲。它們的共同特徵可以用四句話來總結:
體分頭胸腹
四翅並六足
生長多變態
昆蟲百萬數
體軀由若干環節組成,這些環節集合成頭、胸、腹3個體段。
頭部(吃飯、感覺外在的世界)
胸部(運動,飛行跳躍走路)
腹部(生育、排洩等)
昆蟲一般有兩對翅膀,六隻腳。所以蜘蛛和馬陸不是昆蟲,它們的腳太多了!
但有小朋友問,螞蟻並沒有翅膀啊!
蟻后和雄蟻是有翅膀的,工蟻沒有翅膀。
不滿足四翅的昆蟲大致分以下幾種:
有的昆蟲把自己的第二對翅膀發展成為平衡棒,所以看上去似乎只有一對翅膀。
有的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翅膀,而成為寄生蟲,如跳蚤和蝨。
還有一些古老,構造簡單的古昆蟲也飛不起來,它們是從沒有飛行能力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這可不是罵昆蟲的話哦~
生長多變態,指的是昆蟲從幼蟲發育為成蟲的過程中,其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生理機能、生活習性及行為本能上發生一系列變化。
昆蟲寶寶從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樣貌一般會發生極大的變化,簡直是變了一個蟲,最厲害的整容高手也無法像昆蟲一樣改變自己的姿態。
比如我們熟悉的蠶。
剛生下來是小米粒一樣的卵,小時候是白白胖胖的蟲子,中間給自己蓋了一個窩,把自己藏起來睡覺,睡醒了以後從窩裡出來,就變成了一隻長了兩對翅膀的蛾子。
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
昆蟲也是非常古老的生物。目前科學界一般認為我們的地球年齡約為45.5億歲,在大約35億年的時候,出現了動物。假如我們把時間濃縮,把動物發展史的10億年縮為1天,那麼:
昆蟲大約在下午14:24出現(4億年前)。
而我們人類大約在深夜23:55'41''出現。
昆蟲居住在地球的時間,比我們要長得多的多,它們才是地球的原住民呀。
好啦,現在我們大致可以識別什麼是昆蟲了。
上次在博物館,咕咚隊長還提了一個問題,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你還記得答案嗎?
蚊子是怎麼找到人的?
如果你忘記了答案,咕咚隊長在下期會告訴你答案哦!
下期預告:昆蟲100問:蚊子是怎麼找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