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組織是人、事、物的結合體,既然是結合體,就表示彼此之間有交集的存在,也有空集合的存在。
交集表示彼此之間有掛鈎,有掛鈎表示有關心,然而這種關心,往往會出於本位,而產生重複。
而空集合,則易產生一種三不管的地帶。
既有三不管又有重複,一般組織在管理上,自然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存在,這種不合理,就是我們要清除的現象,也就是組織要實施整理、整頓的方向。
2推動整理、整頓的動機—的追求
2.1整理、整頓是現代化工廠管理的起步
國際化、自由化、趨勢的事實;
組織面對種種衝擊以及客觀環境的需要,經營管理者已了解到一個事實;
一追求機會利潤的時代已經逐漸遠去。
莊敬自強之道唯有加強。除非組織有合理化的,否則只有步上被淘汰這條道路;
內容包羅萬象,行動方案更是數以千計,招式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究竟應從何處下手較易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容易,但為一般組織所疏忽的就是管理的起步。
2.2整理、整頓是組織舒適化的捷徑
人性管理的追求;塑造的工作氣氛。
2.3整理、整頓與組織形象
一般被認為高水準的組織必定是重視整齊清潔,觀瞻良好的組織;整理、整頓、清掃徹底實行才能使組織具有寬敞而明亮的空間;顧客對於明淨亮麗的組織寄以無限的信賴;工作環境的良好將是求職者無比的嚮往,人才將以能為高水準的組織服務為榮;總之,整理、整頓、清掃是成為高水準、高效率的開端及重要手段。
2.4忽視整理、整頓是低效率的代名詞
(a) 浪費的溫床
整理、整頓、清潔雜亂的組織,很多浪費的地方不易被發現,隱藏的損失不易被察覺,造成很多浪費的溫床;
就好像在不知不覺中一捆一捆的鈔票不翼而飛。
(b) 事故災害等安全上的罪魁禍首
工作傷害肇因以工作環境及個人的工作習慣為主;工作災害如火災,起因於工作環境的未合理整備。
(c) 低效率的象徽
忽視整理、整頓員工從事過多的搬運,尋找重複的動作,大大降低生產效率;在零亂不堪、布滿灰塵的組織不可能生產出好的質量。
2.5追求組織管理的綜合效果
提高士氣;
質量穩定;
設備維護;
提高安全性;
提高效率。
3整理整頓的意義
3.1定義
所謂的整理,就是把不必要的東西處理掉,也就是將有用的東西和沒有用的東西,明顯的分開,同時可將沒有用的東西儘快的處理或廢棄。
換句話說,整理的目的,就是在排除管理上的浪費,像資源利用的浪費;空間閒置的浪費;容器利用的浪費;貨架空置的浪費;在制品、原材料、次品過多的浪費等。
整頓就是消除無謂的尋找,既縮短準備的時間,隨時保持立即可取的狀態。
整頓的目的也就是替物品找到一個固定的家,待需要的時候,能隨心所欲的取用,而這一個家是符合安全、質量、效率等要求。
3.2同義活動
(a) 5S+1+1+1
整理(Seiri)區分要與不要的東西,不要的丟棄;
整頓(Seiton)需要時立即可使用的狀態;
清掃(Seiso)消除灰塵、雜亂、果物等保持清潔;
清潔(Seiketsu)保持衛生、美觀、無公害的狀態;
修身(ShITSuke)有禮貌、有教養、遵守規律、規則;
習慣化(Shukanka)落實良好習慣;
認真努力(ShITSukary)全心全力做完美;
死為止(Shinumade)終身永恆持續。
(b) 六整(E)
整理:物品、機器、容器、工具量具及通道的整理;
整頓:定點、定位、定容、定人、定物;
整潔:環境、物品、機器、工具的清潔;
整儀:服裝儀容(制服、名牌、頭髮…)
整軍:工作精神效率、操作方法;
整員:出勤率、出席率、上下班安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