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綜述了國內外有關廢舊聚酯飲料瓶的回收再利用途徑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情況,詳細介紹了廢飲料瓶的分選切片技術、瓶片的徹底解聚技術、部分解聚再利用技術、直接利用技術、反應擠出擴鏈增粘技術和製造工程塑料技術等方面的現狀。
關鍵詞: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飲料瓶;回收;技術進展;工程塑料
Development in Utilization of Waste PET Bottles
Wang Yilong Wang Ning
( Polymer Materials Dep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6012 )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of recycling and reuse of PET bottles during the recent yea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techniques of selection, slicing up, cleaning, all de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part de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techniques of direct reuse, chain extension in reactive extruder and PET polymer alloy as engineering plastics.
Keyword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ottles; recycling and reuse; technology progress; engineering plastics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 PET )因其具有阻隔性好、成本低、質量輕、強度高、耐酸鹼等優點,近些年來被廣泛應用於瓶裝水、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白酒等飲用液體包裝領域,據不完全統計, 2004 年全世界大約有 30 ~ 40 萬噸 PET 被用於飲料瓶的生產,其中飲料熱灌裝 PET 瓶的使用量超過 ll0 億個,並且隨著中國兩家最大的 PET 瓶生產廠家的 PET 啤酒瓶的推出,使 PET 瓶的消費量在今後還將有大幅度的增長 [1] 。這些飲料瓶在使用一次後就被廢棄,會帶來大量廢舊飲料瓶的回收問題,因此近年來有關 PET 瓶的回收再利用研究在國內外已成為熱點之一 [2] 。目前在所有合成樹脂製品中,廢飲料瓶首先實現了專業化回收,其綜合利用研究也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綜合近些年來國內外發表的有關文獻,關於廢舊聚酯瓶的循環利用共有五種方法:徹底解聚法、部分解聚再利用法、直接利用法、反應擠出擴鏈增粘法和製備高分子合金法。本文就相關的技術方法進行了總結整理,供相關人員參考。
1. 廢飲料瓶的分選
在歐洲和美國,已經發展出一種自動分選的設備,可以將 PET 瓶中摻雜的 PVC 、其它聚合物瓶和有顏色的瓶子分離開,以適應大規模物料的處理要求。幾乎所有的分選系統都是利用不同樹脂對光的吸收不同,通過紅外線或 X 光探測器,電腦系統會識別出該物質的類型,決定是否從物料流中彈出,如需彈出,在探測器後的氣動閥門會立即開啟,將其從料流中彈出 [3] 。
1997 年美國 NRT 公司受美國環境總署委託,開發一種從 PET 瓶片中分離出 PVC 的機器,於 1999 年投入使用,對於清潔乾燥的 3mm 以上瓶片,能達到 99% 的分離效果,即如果原料中含有 1% 的 PVC ,分離後可達到 0.01% ( 100ppm );對於顏色分離,當可見光通過有色瓶的時候,瓶會呈現陰影,這樣就很容易將有色瓶子和透明瓶子分離開來, NRT 開發出一種組合式分離器,可分離出淡藍、深藍、黑色等不同顏色的瓶子 [3] 。
在中國,由於人工費用較低,目前絕大部分回收公司在處理消費後的飲料瓶時,都是採用人工分選的方法,將聚酯瓶按顏色分撿,再人工去除瓶蓋和瓶貼。
2. 切片清洗
分選之後,要將廢飲料瓶進行切片,使其減小到適當尺寸,變為大小規則、形狀一致的小片,以方便運輸和後續加工的計量和加料。通常使用撕碎機或切粒機將廢瓶切片處理。
撕碎機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兩個異步或四個同步的逆轉軸上,軸上裝有切割盤和遠程軸環,相鄰盤產生撕碎作用,碎片的長度是由切割盤周圍的「小鉤」的數量決定。由於同時進行撕裂和切割作用,非常適用於回收飲料瓶 [4] 。
切粒機就是由多個旋轉刀片和 3 ~ 4 個靜止刀片組成,通過旋轉刀和靜止刀床的切割作用來減少塑料的碎片,刀與刀之間的旋切間隙越精細,相應的顆粒質量越高,操作費用越低 [4] 。
在中國,已經看到有簡易切片機系統,工作原理是用這種切粒機在水中將飲料瓶切成 10mm 以下的不規則片,並且同步對片進行了清洗處理,瓶片尺寸基本均勻,清洗的較乾淨,然後進行日光曬乾,可以滿足下遊加工的需要。
Sorema 公司已經開發了用於 PET 瓶的切片清洗技術,包括瓶子的熱洗、分類、溼磨、超級清洗、切片 [3] 。
3. 徹底解聚法
將 PET 瓶片通過醇解法、水解法或氨解法能夠徹底解聚成小分子單體,再經過系列的化工設備提純後,可用來製取生產 PET 所需的純淨原料單體,經再次聚合後循環使用。
3.1 醇解法
廢 PET 在合適的催化劑和適當溫度和壓力下,在專用的生產裝置中,用乙二醇或甲醇進行醇解處理,可分別製得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二醇和對苯二甲酸二甲酯 [5,6] 。瓶片的乙二醇解聚一般在 180-250 ℃、 0.1-0.6MPa 下進行,醇解後經過純化處理,得到的高純度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直接用於生產纖維級聚酯 [7] 。甲醇解聚根據操作條件的不同可分為:低壓甲醇解聚、中壓甲醇解聚、超臨界甲醇解聚等,解聚後得到的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為對苯二甲酸或直接用作聚酯原料使用 [8] 。
3.2 水解法
在不同的介質中可以將廢 PET 瓶片水解為對苯二甲酸( TPA )和乙二醇單體。按水解介質的酸鹼度的不同劃分為酸性水解法、鹼性水解法和中性水解法三種 [6] 。
酸性水解法:一般採用硫酸作催化劑,在 85-90 ℃常溫下水解 5min 後用冷水稀釋產物,然後加 NaOH 溶液中和至 PH=11 ,此時體系由乙二醇, TPA 的鈉鹽和 Na 2 SO 4 水溶液及不溶性雜質組成。過濾,將濾液酸化至 PH=1-3 ,析出固態的 TPA [9] 。酸性水解法的缺點是由於用到硫酸和大量的鹼液,很容易造成環境汙染,而且這些濃酸和強鹼難以循環使用,且生成的乙二醇較難回收。
鹼性水解法:一般是在濃度為 4-20% 的 NaOH 水溶液中進行,反應生成溶於鹼液的 TPA 鈉鹽,酸化後可得 TPA ,液相中的乙二醇可以通過蒸餾回收 [10] 。鹼性水解法同樣有廢鹼液排出,需進行環保處理。
中性水解法:在中性的條件下用水或水蒸氣直接解聚 PET 瓶片,反應在 200-300 ℃、 1.0-4.0MPa 下進行,反應進料水 /PET 重量比為一般在 2-12 之間[11] 。因為中性水解法可將 PET 直接解聚為合成聚酯的單體,且不產生酸鹼類的廢液,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方法。
3.3 氨解法
廢 PET 經氨解得對苯二甲醯胺( TDA ),再經過 Hoffmann 重排反應,使 TDA 在 0~30 ℃甲醇中氯化 後 先生成 N,N'- 二氯對苯二甲醯胺,然後加入 NaOH 水溶液,重排後生成對苯二胺( PPD ) [5] 。 PPD 是農藥、醫藥、染料等的重要原料和中間體。
氨解反應在多醇類溶劑中進行,反應時間取決於壓力,反應速度和反應選擇性與所選擇的二醇類溶劑有很大關係,多醇類化合物除了起溶劑作用外,還對酯的氨解反應起到催化作用,催化作用的大小順序為: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
4. 部分解聚法
將廢 PET 瓶片在熱或化學試劑作用下,進行不完全斷鏈反應或部分解聚,生成低聚物,也有部分分解成單體,所得產物不經過分離純化,而是直接再添加其它組分,重新發生反應,用來生產其它種類的化工產品。
廢 PET 瓶片經降解、處理後,加入另外一些共聚單體,可製得改性聚酯樹脂,用作塗料的成膜物質 [12] 。通常這個過程不需要高精度分離,反應設備較為簡單,聚合程度取決於體系的粘度和酸值,工藝過程便於控制。實踐證明,其在塗料市場上很有競爭力。
以廢 PET 為原料,在高溫下與甘油和乙二醇反應,形成具有交聯能力的側羥基,可與交聯劑鈦酸丁酯進行醚鍵交聯,生成聚酯絕緣漆 [13] 。
畢玉遂等 [14] 用廢聚酯作原料,製備了 1730 絕緣漆,經 300t/a 規模的中試證明,產品質量合格,工藝穩定可靠,完全可代替對苯二甲酸酯工藝。
以廢 PET 為原料,通過化學改性製備了一種聚酯清漆,使用效果好 [15] 。具體做法是將廢 PET 料醇解後的產物冷卻,加入順丁烯二酸酐加熱 3h ,使溫度從 150 ℃升到 200 ℃,控溫在 200 ℃直到酸值達 30mgKOH/g ,再冷卻到 110 ℃,加入對苯二酚阻聚,在 70 ℃時將其溶在苯乙烯單體中,得到不飽和聚酯樹脂,最後在樹脂中加入混合溶劑稀釋,攪拌成透明液體後即為聚酯清漆。
用廢 PET 料、植物油在多元醇及鹼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醇解,然後加入二元酸酐等,縮聚到酸值小於 12mgKOH/g ,經稀釋、過濾、加入適量催幹劑,可以得到醇酸樹脂漆 [16] ,它用作地面塗料,具有較好的附著力、耐酸、耐鹼和耐水等優點。
程為莊等 [17] 用廢 PET 瓶片為原料,通過醇解、縮聚獲得了再生型不飽和聚酯樹脂,繼而以這種樹脂為原料,並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研製了一種新型的 PC 砂漿,它快幹,粘結性好,既保護了環境,又降低了成本。結果表明 , 該砂漿的抗折強度及早期粘結強度均大大高於普通矽酸鹽水泥砂漿,其他力學性能也令人滿意。粉煤灰替代水泥的比例在 30% 以內,在耐腐蝕性能、固化速度及主要力學性能方面大大優於傳統混凝土,在地面和道路工程、修補工程和結構工程中是一種理想的材料 [18] 。
5. 直接利用法
Torres 等 [19] 研究了回收 PET 和 PET 新料的性能不同之處,發現回收料中存在的 PVC 和膠粘劑等雜質可以使回收 PET 料更容易發生結晶,同時水分的存在使廢瓶片在回收加工過程中更加容易發生水解,導致回收料的特性粘度和分子量顯著降低,這個現象隨著回收料的汙染程度的增加而越加明顯。未使用過的 PET 新料有很好的柔性,其斷裂伸長率大於 200% ,而回收料的柔韌性差,其斷裂伸長率小於 10% 。
廢 PET 瓶片可直接用於紡制粗特短絲,生產地毯、填絮棉、無紡布等產品,其性能與用新聚酯製得的產品相近。
廢 PET 瓶片料與新料摻混,可以提高平均特性粘度,不僅提高了低粘度組分的力學性能,而且也可以改善高粘度組分的流動性,同時由於分子量分布的加寬,減小了 PET 的應力開裂,形成的混合料可用於紡絲、拉膜等 [20] ,這種工藝簡便易行,可保持紡絲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的穩定。
熔融擠出法生產的 PET 再生切片在穩定的工藝條件下能正常成膜, 100% 再生切片可生產包裝膜,摻用 10% ~ 20% 再生切片可穩定生產滿足標準的絕緣膜,摻用 15% ~ 40% 再生切片可生產能滿足標準的金屬化膜 [21] 。
6. 反應擠出擴鏈增粘法
回收的廢 PET 在一般的擠出加工過程中極易發生水解和熱解,導致其分子鏈發生斷裂 , 相對分子質量會大幅度地降低 , 特性粘度會降低至 0.4-0.5dL/g 左右,發脆易斷裂,其力學性能難以滿足應用要求。而常用的 PET, 即使要求最低的紡織纖維或薄膜用 PET 的特性粘度都要求高於 0.6dL/g 。為此,可採用反應擠出增粘的辦法來提高其相對分子質量,以達到較高的特性粘度,即物料在熔融擠出的過程中,所有的物料都處在熔融狀態下,擴鏈劑分子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PET 大分子的端基進行擴鏈反應,使 PET 分子量增大,達到提高 PET 的粘度的目的。
擴鏈反應分為縮合型和加成型兩類,由於縮合型擴鏈反應有低分子副產物生成,會影響最終產物的質量,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加成型擴鏈反應,其擴鏈劑主要包括環氧類、異氰酸酯類、酸酐類和 噁 唑啉類等 [22] 。唐峰等 [22] 以 2,2- 雙( 2- 噁 唑啉) ( BOZ ) 為擴鏈劑對回收 PET 進行擴鏈增粘研究,從特性粘度和羧值的變化考察了其擴鏈效果,並用 DSC 法研究了不同添加量 BOZ 對 PET 熱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 BOZ 對 PET 有一定的擴鏈效果,特性粘度從 0.367dL/g 提高到 0.511dL/g ,且影響 PET 的冷結晶行為,使冷結晶峰溫度由 112 ℃下降到 106 ℃。
蔡長庚等 [23] 以 BOZ 與苯酐( PA )聯用為 擴鏈劑 ,考察了回收 PET 增 粘 改性後動態流變性能和動態力學性能,結果表明, BOZ 與 PA 聯用的改性效果明顯優於單用 BOZ ,其特性 粘 度從 0.411 dL/g 提高到了 0.695 dL/g ,增加約 70% 。但因擴鏈劑的加入,在 PET 分子鏈中引入的柔性鏈段可以提高分子鏈的運動能力,降低了分子鏈的剛性,導致擴鏈後聚合物彈性模量和玻璃態轉變溫度下降。
郝源增等 [20] 對環氧類擴鏈劑與 噁唑啉 類擴鏈劑對 PET 瓶回收料的增粘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隨著環氧類擴鏈劑用量的增加, PET 的粘度增加很快,而 噁唑啉 類擴鏈劑對 PET 粘度的影響明顯不如前者,說明環氧類的增粘效果優於 噁唑啉 類。
Incarnatoa 等 [24] 研究了在反應擠出過程中用均苯四酐( PMDA )為擴鏈劑增粘回收 PET ,結果表明 PMDA 為一種有效的擴鏈劑,僅添加 0.50%-0.75% 的量即有明顯的增粘效果,擴鏈劑提高了回收 PET 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增粘改性後 PET 可以進行中空吹塑加工。
Torres 等 [25] 發現二異氰酸鹽作為擴鏈劑具有比二唑啉類和環氧類更好的擴鏈效果,對於 PET 新料,應用二異氰酸鹽類擴鏈劑後其質均分子量從 40000g /mol 增長到了 60000g /mol ,其特性粘度從 0.7dL /g 增長到 1.0dL /g 。用二異氰酸鹽擴鏈改性回收 PET 料後,回收料的分子量從 30000g /mol 增長到 51000g /mol ,特性粘度可以從 0.60dL /g 增長到 0.84dL /g 。同時其機械性能也有明顯的改善,斷裂伸長率從 5% 增長到 300% ,擴鏈後料的性能接近新料。
張素文,王益龍等 [26] 使 用普通單螺杆擠出機、雙螺杆擠出機、接枝型反應擠出機和縮聚型反應擠出機,研究了廢舊聚酯瓶片的擠出反應情況和產品的特性 粘 度( [ η ] ) 變化,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普通單螺杆擠出機或雙螺杆擠出機對廢舊聚酯瓶片進行擠出時, 產品的 [ η ] 均低於原料瓶片的 [ η ] 平均值 ,使用 縮聚型反應擠出機加工 PET 瓶片時 , 擠出生產穩定,產品條韌性好,不加擴鏈劑時,特性粘度正常在 0.66dL/g 左右,加入 0.2% 的均苯四酐作擴鏈劑, 產物的 [ η ] 可達 0.85 dL/g ,擴鏈劑用量較少,擴鏈效果佳。
Sorema 公司開發了專門用於 PET 瓶的回收技術 [3] ,得到的 PET 粒料可重新用於 FDA 認可的食品包裝,而且經過增粘,使特性粘度增加。所得產品具有瓶對瓶回收的可能性,是比較科學合理的資源回收方法,生產出高質量的回收產品,把再生料從製造低價值纖維、塑膠袋的層面上提升上來,開發出生產價值及利潤都很高的工業聚酯切片產品。
7. 製造高分子合金法
PET 一般不能直接注射成型,而回收 PET 更是存在著特性粘度低、流動穩定性差、脫模困難、成型品衝擊性差等問題。因此通常採用將回收 PET 與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反應改性來製備高分子合金,使其達到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標準,作為性能優、價格低的再生塑料,用於注塑日常生活用器、工業零部件和電子電器塑料件等。
7.1 共混改性
聚酯廢料中加入聚烯烴可以有效地改善製品的衝擊性能、抗彎性能和尺寸穩定性。例如, 用注塑級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和 PET 再生料共混可以製造結構材料,發現隨著共混物中 PET 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熔點升高,熔體流動速率大幅度下降,用注射成型法加工共混料時, PET 再生料的含量不能超過 30% ,使用 PE 電纜廢舊料作為增韌改性劑提高了材料的抗開裂性能,製備的結構材料不僅性能沒有降低,而且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指標超過單一再生材料 [27] 。
聚乙烯和回收 PET 合金是 2002 年 2 月在 Detroit 召開的 SPE 世界塑料與環境年會( GPEC )上的熱點,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 3 家歐洲加工商已經使由這些混料製成的產品商業化 [27] ,其具有剛性好、韌性高、易加工、價格低廉等優點。將 PET 和 PE 結合 , 可以產生不同尋常的特性,與 PET 相比,這種合金不易碎,加工前不再需要烘乾,又比 HDPE 的剛性好,流動性高,冷卻速度快,因此可以較快的注塑成型和擠出成型,且產量較高,相對於單純的 HDPE 還可以使厚度減薄 [25] 。
Antonio 等 [29] 研究了 PE 與回收 PET 的共混合金的性能,研究結果表明,在 PET 中添加的 HDPE 可以降低共混物的有效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這一特性在進行研磨成粉的過程中優勢顯著。
Mbarek 等 [30] 利用雙螺杆反應擠出機研究了回收 PET 與 PC 共混物的性能,兩組分在熔融混合過程中發生了酯交換反應,結果表明共混物的拉伸性能要比單純的回收 PET 提高 50% ,而且增韌效果隨著加入的酯交換反應催化劑量的增加而更加明顯,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共混物的熔融溫度隨著 PC 的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時冷結晶的溫度升高,這兩個特性均有助於共混物的注塑加工。
Giraldia 等 [31] 研究了玻璃纖維增強回收 PET 的機械性能,並研究了擠出速率和擠出扭矩對其性能的影響,結果發現經過玻璃纖維改性廢舊 PET 可以大大提高其楊氏模量和抗衝擊性能。
德國 BASF 公司用聚丁二烯彈性體作增韌劑,加入增強劑,增塑劑,成核劑和加工穩定劑,共混製備了具有較好機械性能尤其是缺口衝擊性能的新型 PET 改性產品, Shell 公司也開發出一種商品名為 Kraton FG1901X 的 SEBS 共聚物,它能有效的改善 PET 的抗衝擊性能,並提供良好的熱加工性,熱老化性和耐氣候性。加入 20% 的 Kraton FG1901X 可使 PET 的衝擊強度由 26.7J/m 提高到 709 J/m [32] 。
7.2 反應改性
在上面的共混改性中, PET 並未與改性劑發生反應。而如果使用帶有反應活性的改性劑,使其與聚酯大分子的端基進行部分或全部的化學反應,使兩者以化學鍵鍵接,從而生成接枝或嵌段共聚物,從而達到改性的目的。
Oromiehie 等 [33] 利用反應擠出機研究了廢舊 PET 與原始 PET 的性能的不同之處。發現廢舊的 PET 在擠出過程中比 PET 新料更易發生其流動性能、平均分子量、熱力學與機械性能降低的現象,加入 PP-g-MA 後發現能明顯改進廢舊 PET 的這一缺陷,且產物的衝擊性能顯著提高。
Jazani 等 [34] 用丁苯橡膠接枝馬來酸酐( SBR-g-MAH )與回收 PET 瓶共混,結果表明,產物的衝擊性能提高,韌性增強。
英國 ICI 公司用聚對苯二甲酸 1 , 4- 環已烷二甲酯作為增韌劑,用量 10% 左右,該增韌劑在擠出加工過程中很可能與 PET 進行了酯交換反應或縮聚反應,同時還添加有 0.01 ~ 5% 的熔融指數為 1 ~ 3g/min 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作為成核劑,研製出了低溫抗衝擊性能超乎想像的 PET 注塑專用料,可用於冷凍食品託盤的生產 [35] 。
日本三井公司申報了一系列用乙丙膠接枝馬來酸酐作為增韌劑改性 PET 的專利;近幾年來,用氫化三嵌段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SEBS )的馬來酸酐接枝物來改性 PET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旭化成公司以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接枝的 SEBS 與 PET 共混反應,得到了衝擊強度大為提高的產物 [35] 。
7.3 增容改性
由於 PET 與聚烯烴極性相差較大,兩相呈現嚴重的分離狀態,影響了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在共混體系中加入增容劑,可以有效地增加 PET/PO 共混物的相容性。這類增容劑主要是聚烯烴接枝馬來酸酐( MA )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GMA )的接枝物。
Pawlak 等 [36] 使用 雙螺杆反應擠出機研究了廢舊 PET 和廢舊 HDPE 的相容性,分別添加 EGMA 、 SEBS-g-MA 、 HDPE-g-MA 作為相容劑後能明顯改進共混物的機械性能,使共混物的斷裂伸長率增大為原來 250% ,衝擊強度也明顯增加。增容劑 HDPE-g-MA 對於 HDPE 為主要組分的共混物具有較好的增容效果。
Jeziorska [37] 將含有廢舊 PET 的聚醯胺和纖維料混合物轉化成有實際利用價值的高聚物材料,通過加入增容劑 LLDPE-g-MA 來改進廢料的韌性和其他性能,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加入 LLDPE-g-MA 後,廢料的韌性和內部的粘合力都比未改性的廢料要明顯加強,這是因為形成了 PA-co-LLDPE-g-MAH-co-PET 共聚物,增容劑的最佳 添加量為 10wt% 。改性後的廢料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可以用來製造混合膜,紡絲和工程塑料等。
唐琦琦等 [38] 用熱塑性彈性體 SEBS 增韌回收的 PET ,增容劑為聚苯乙烯接枝乙烯 - 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EGMA-g-PS ),用哈克轉矩流變儀進行反應表徵,同時測試材料結晶性能,力學性能並觀察樣條微觀結構以考察 SEBS 和相容劑對回收 PET 的增韌和增容作用,相容劑中的環氧官能團與 PET 末端羧基發生反應,並且與 SEBS 有很好的物理相容性。 SEBS 與增容劑的加入可以降低回收 PET 的結晶度和成核速率,並且缺口衝擊強度提高 159% 。
Pluta 等 [39] 研究了回收 PET 與回收 PE 共混物的性能,其中乙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EGMA )為增容劑,試驗結果表明添加 EGMA 後,共混物的融熔粘度明顯增加,增容劑添加越多,共混物兩組分的相容性越好,同時還發現增容劑的加入對共混物的結晶性能有微弱的影響,增容劑 EGMA 的最佳添加量為 5wt% 。
8. 結語
隨著 PET 飲料瓶的廣泛使用,廢棄瓶的綜合回收利用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更有效、更充分的使用這部分資源,減少二次利用的汙染,成為國內外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根據市場的需要和我國的國情,開發出更有效利用廢舊飲料瓶的技術和方法,來提高其附加值,對於解決環境汙染,節約資源等方面,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杜鵬 , 何繼敏 . PET 啤酒瓶阻隔技術的研究進展與發展前景 . 工程塑料應用 , 2006, 34 ( 7 ) : 71~74
2 黃興山 . 如何回收利用廢聚酯瓶 . 化工時刊 , 2002, ( 2 ) : 13~15
3 劉均科 . 塑料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技術 . 北京 : 中國石化出版社 , 2000. 10~19
4 Scheins J. 聚合物的回收—科學技術與應用 . 紀奎江,陳佔勳等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4. 47~55
5 PET Chem System. PERP (特種文獻) ,2000:1~6
6 East man Chemical new PET recycling technology. Chemical Fiber International, 1999, 49 ( 10 ) : 383~390
7 楊勇 , 呂毅軍 , 徐元源等 . 廢舊聚酯的化學循環利用 . 化學進展 , 2001, 13 ( 1 ) : 65 ~ 70
8 張從容 , 安林紅 .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技術進展及前景 . 中國塑料 ,2001, 15 ( 10 ) : 79~82
9 Pusztaszeri S F. US 4 335 175, 1982
10 Alter H. 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86, 5:103~128
11 Rosen B J. US 5 095 145, 1991
12 席國喜 , 魏獻軍 . 廢聚酯再資源化製備塗料研究進展 . 化工進展 , 2 003, 22 ( 5 ) : 486~489
13 張師民 . 聚酯的生產及應用 . 北京 , 中國石化出版社 . 1997. 302~315
14 畢玉遂 , 丁金城 , 劉蘭香 . 用廢舊聚酯製備 1730 絕緣漆的工藝研究 . 材料保護 , 2000, 33 ( 10 ) : 26 ~ 27
15 Viksne A, Rence L, Berzina R, et al.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on the base of chemical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PET waste for varnishes. Polymer Recycling, 1997, 3 ( 3 ) : 227 ~ 237
16 陳佔勳 . 廢舊高分子材料及綜合利用 . 北京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1997. 65 ~ 66
17 程為莊,陳慶濤,楊玉良 . 以廢棄 PET 瓶和粉煤灰為原料製備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的研究 . 化學建材 , 1999, 15 ( 4 ) : 21~25
18 David W.F. Status of concrete-polymer material--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olymer in Concrete, 1990
19 Torres N, Robin J J. Study o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irgin and recycled PET before and after injection molding.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0, 36 ( 10 ) : 2075~2080
20 郝源增 , 桑傑 , 劉文志 . PET 瓶回收料的增黏工藝研究 . 工程塑料應用 ,2005, 35 ( 12 ) : 26~27
21 謝亞芬 . 廢聚酯的循環利用 . 化工時刊 , 2005, 19 ( 3 ) : 56~58
22 唐峰 , 蔡長庚 , 賈德民 . 2,2- 雙( 2- 噁 唑啉)改性回收 PET 的研究 . 中國塑料 , 2004 , 18 ( 1 ) : 81~84
23 蔡 長庚 , 唐峰 , 賈德民 . 2,2- 雙( 2 噁唑啉)與苯酐聯用改性回收 PET 的動態熱性能研究 . 塑料 , 2005, 34 ( 2 ) : 63~66
24 Incarnatoa L, Scarfatoa P, Dimaioa L, et al. Structure and rheology of recycled PET modified by reactive extrusion. Polymer, 2000, 41: 6825 ~ 6831
25 Torres N, Robin J J, Boutevin B.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virgin and recycled PET by adding of chain extenders during processing. J Appl Polym Sci, 2001, 79: 1816 ~ 1824
26 張素文 , 王益龍 , 滕福成等 . 擠出機的選擇對加工廢舊聚酯瓶片的影響 . 中國塑料 , 2006, 20 ( 10 ) : 87~91
27 彭林 . 回收 PET/PE 合金的應用前景 . 國內外石油化工快報 , 2004 , 34 ( 11 ) : 11~13
28 孫彤彤 . 用 PE 和 PET 再生料共混製造結構材料 . 國外塑料 , 1999 , 17 ( 1 ) : 24~25
29 Antonio F A , Marcos V D. A mechanical analysis on recycled PET/HDPE composites.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3, 80: 373~382
30 Mbarek S, Jaziri M. Recycling PET wastes: Properties of PET /PC blends and the effect of a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2006, 46: 1378~1386
31 Giraldia A L F, Bartolia J R, Velascob J I, et al. Glass fiber recycled PET composite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Polymer Testing, 2005, 24: 507~512
32 胡一丁 , 吳美琰 . PET 塑料增韌改性的進展 . 中國塑料 , 1991, 5 ( 1 ) : 4~11
33 Oromiehie A , Mamizadeh A. Recycling PET beverage bottles and improving properties. Polymer International, 2004, 53: 728~732
34 Jazani O M, Azar A A. Blends of PET bottle waste with modifi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through reactive mixing. J Appl Polym Sci, 2006, 102: 1615~1623
35 湯先文 , 郭衛紅 , 李濱耀等 . 國內外 PET 合金的研究動態 . 國外塑料 , 2005, 23 ( 3 ) : 36~39
36 Pawlak A, Morawiec J. Recycling of post consumer PET and HDPE by compatibilized blending.
J Appl Polym Sci, 2002, 86: 1473~1485
37 Jeziorska R.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LLDPE modified polyamide and fabrics waste containing PET blends. Pigment and Resin Technology, 2006, 35 ( 1 ) : 3 ~ 11
38 唐琦琦 , 楊斌 , 周持興 . SEBS 及相容劑對回收 PET 的改性研究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2005, 18 ( 3 ) : 504~508
39 Pluta M, Bartczak Z, Pawlak A, et al. Phase structure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compatibilized blends of PET and HDPE. J Appl Polym Sci, 2001, 82: 1423~1436
作者介紹:
王益龍, 1983 年獲得山東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86 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理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大連理工大學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至今。先後參與和主持了數項國家、省市的研究項目,取得了數十項新技術成果,在國內外專業科技期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是:聚合物的反應擠出加工改性、塑膠材質剖析、塑料管道材質評價、廢塑料綜合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