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南京的垃圾分類制度正在不斷推進中,回收的「空瓶」都用來幹嘛了?江蘇太古可口可樂帶來了答案——2020年12月19日起,首家「可記雜貨鋪」正式營業,以「天下無廢,我們在乎」為主題的不瓶凡藝術展在南京金茂匯拉開帷幕,展示塑料瓶從回收到再生的過程,帶來全新的「不瓶凡」體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讓塑料瓶「可回收,盡回收,再利用」
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太古可口可樂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包裝物可回收、盡回收和再利用」,不僅有效處理了空瓶回收這一難題,更能將PET材料製成可口可樂生活周邊用品,真正實現「天下無廢」。
本次不瓶凡藝術展將在金茂匯開啟為期3個月的線下展覽與活動。利用可口可樂在循環經濟領域的經驗,提升塑料瓶回收效率,推動其加速進入循環價值鏈;希望撬動更多社會力量,用一種具有美感、藝術性的形式來實現塑料的良性循環,使其成為環保美學的一部分,同時推動社會各界對循環經濟的思考。
此次展覽在金茂匯一樓商鋪約90平米的空間內進行了合理設計和布局。入門展示區左側採用「塑造循回」4個字為主,再根據每個字的意義給予詳細定義的形式,表達「天下無廢」的概念。正面採用隔斷牆和液晶顯示屏的結合來宣傳環保知識,右側則由空瓶箱打造了一面網紅合影牆,歡迎消費者欣賞的同時合影打卡。
繼續向內參觀將進入rPET展示區。rPET資料畫面採用三面呈現的設計形式,即使是小朋友也能輕鬆明白「什麼是PET」,搭配了可愛的漫畫,讓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互動小課堂讓孩子真正理解「天下無廢」
展覽中的互動環節也十分豐富。走進互動區,小朋友可以體驗有趣的繪畫課堂,課桌是由空瓶箱搭建而成的,體現了「天下無廢」的決心;課桌右側是展覽期間每周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展示牆,同樣也是使用空瓶箱製成的。正面牆面左側是諮詢臺,在這裡可以領取禮品,還能參加大轉盤抽獎、可口可樂盲盒自販機的活動。
每周末更有精彩的活動,手工繪畫課堂、可口可樂北極熊人偶巡遊……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不斷收穫快樂,還有機會去南京可口可樂觀光工廠參觀。
此次不瓶凡展的舉辦,也是太古可口可樂為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一次全新探索行動,同政府建設「綠色中國」和「無廢城市」的號召一脈相承。為了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讓全社會參與進來,共同努力,積極踐行,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未來。全社會的認可成就了今天的太古可口可樂。同時太古可口可樂也將承擔更大社會責任,太古可口可樂將積極踐行,成就「可持續發展」 的美好未來。
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9日-2021年3月20日活動地點:南京金茂匯
可口可樂中國「天下無廢」簡介
在食品和飲料包裝成為現代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減少包裝對環境的影響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課題。2018年1月,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執行長詹鯤傑提出「天下無廢(World Without Waste)」的全球願景,重塑公司可持續包裝的全球戰略。目標是到2025年,可口可樂系統在全球範圍使用100%可回收的包裝材料;到2030年,全球範圍內助力實現公司銷售產品包裝的等量回收和再利用。
塑料問題從2018年起成為全球範圍內熱議的話題。在中國,可口可樂的WWW願景更是同政府建設「綠色中國」和「無廢城市」的號召一脈相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可口可樂中國系統秉承「在這裡、在乎這裡」的價值主張,致力於探索塑料瓶的有效回收、再生用途和公眾教育。
一、公眾教育:
公眾教育,尤其是垃圾分類教育,是「天下無廢」工作的基礎。
不瓶凡展可口可樂中國開發的「不瓶凡」展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PET瓶的全生命周期,普及PET的科學知識,提升公眾對塑料瓶再生價值的認知。該展覽已經實現全套定製,容易複製、推廣,可以長期或結合不同活動重複展覽。至今已展出20多場,累計參觀人次逾13萬。
淨灘淨河、撿拾和其他相關公眾教育活動可口可樂中國積極與地方政府及公益組織合作,在海灘、河岸、湖岸等場所開展相應保護水體周邊的撿拾活動,讓公眾親身體驗塑料瓶回收過程,提升垃圾分類和塑料瓶回收意識。
「天下無廢」行動也從城市、社區等具備成熟回收機制的場景,逐漸拓展到比較偏遠的、更需要我們經驗的地方。2020年7月,「天下無廢「行動首次推行到了位於青海的三江源地區,和包裝行業一起開展可持續發展環保公益活動,探討三江源地區包裝廢棄物的治理。
第一款飲料瓶再生包:在乎包2020年9月19日,可口可樂中國首次正式發售飲料瓶再生包——「在乎包」。該系列產品的全部面料均由飲料瓶循環再生而成,其問世是可口可樂中國持續探索飲料瓶回收再利用的又一項有趣而意義非凡的舉措,同時也標誌著其開拓循環經濟新模式的重要裡程碑。
rPET製品可口可樂中國積極聯合社會企業和公益組織,共同探索塑料瓶回收再生的多種用途,包括嘗試開發由24個回收塑料瓶製成的網紅產品「24包」,及其他 rPET製品,如絲巾、雨傘、風箏、風雨衣等,以此作為公共教育的載體,以形象、可視化的方式提升公眾對塑料瓶再生價值的了解。
二、創新回收合作機制
1. 攜手京東共探循環經濟新模式
2020年1月,可口可樂公司和京東集團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宣布,雙方將利用各自領域內的全球優勢資源,以塑料瓶回收循環再生為切入口,在京東平臺上倡導有責任的消費,共同推動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2019年底,京東和可口可樂中國在上海進行了一次回收實驗:利用京東物流快遞員上門送件或取件的機會,從市民家庭中回收塑料瓶。兩周內,總計約有50,000個上海家庭參與。這些瓶子已運往可口可樂的回收合作夥伴處進行統一處理,成為再生PET原料進入循環產業鏈。
2. 跨界攜手五裡橋街道 共創社區環保再生新美學
2020年9月,可口可樂中國跨界攜手五裡橋街道和上海日報社,以社區塑料瓶回收循環再生為契機,旨在打造社區再生環保新美學的實踐範本,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合作三方以五裡橋街道為試點,開展為期一年的塑料瓶回收行動,利用可口可樂在循環經濟領域的經驗,提升塑料瓶回收效率,推動其加速進入循環價值鏈;並藉助三方的影響力撬動更多社會力量,運用塑料瓶回收再生材料聯合設計和製作遮陽傘、雨棚等公共設施用品,回饋給社區,旨在以具有美感、藝術性的形式實現塑料在社區內的良性循環,成為社區環保美學的一部分,同時推動社會各界對循環經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