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與信號處理專家 哈爾濱工業大學兩院院士劉永坦教授

2020-11-22 中國高校之窗

劉永坦是中國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祖籍湖北武漢,1936年12月1日生於江蘇南京。1953年至1958年先後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 清華大學 無線電系。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工程教研室主任、無線電系系主任,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研究生院院長,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劉永坦院士研製新體制對海探測雷達,突破多項關鍵技術,解決了在強海雜波,大氣噪聲及電臺幹擾背景下信號處理和目標檢測問題,並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站。在逆合成孔徑雷達研究中,發展了運動補償理論,並針對大寬帶信號提出了全系統的補償技術,成功的實現了對運動目標的雷達成像。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永坦1959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後。歷任該校副教授、教授。從事雷達研究工作。七十年代先後研製成功單脈衝雷達延遲式接收機和聲表面波脈衝壓縮系統。1979年到英國進修,在此期間進行了特高精度高頻脈衝多卜勒雷達信號處理機和用信號處理方法增加高頻雷達角鑑別力的研究,其成果已被應用。1979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到英國伯明罕大學工作並被聘為名譽研究員。1981年回國。主持了高頻地波對海探測雷達的研究工作。1983年主持研製成功雷達散射面積微處理機錄取、存貯與處理系統。譯有《電晶體電路工程》等,撰有《高頻海態遙感雷達的微處理機數字濾波器》、《高頻地波雷達的微處理機數字濾波器》等論文。

劉永坦1985年晉升為教授,1986年成為該系第一位博士導師。曾任電子工程教研室主任、無線電系系主任,現任哈工大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長。劉永坦教授現為國家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IEEE高級會員、國防科工委航天專家諮詢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空軍科技發展和人才建設顧問。曾任國家863高技術信息獲取與實時處理技術專家組成員,並先後被聘為國內十幾個有關單位、大學、專業及學會的兼職研究員、教授或負責人。曾先後到瑞士、義大利、英國、日本、美國等出席國際學術會議,1996年擔任中國國際雷達會議名譽顧問,還到英、法、美、德、荷蘭、加拿大、日本等國進行考查訪問或學術交流。

劉永坦教授長期致力於電子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特別是對新體制雷達系統,制導與信號處理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於1982年至1985年期間主持航天部預研項目「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其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新體制雷達研製成功打下了基礎。1986年至1990年,劉永坦同志主持了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應用與基礎研究項目「新體制雷達研究」。他綜合關鍵技術成果,研製成完整的雷達系統,並於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頻新體制雷達站,成功地探測和跟蹤了艦船和飛機目標,其技術指標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於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至1995年他主持全國12家863計劃中「逆合成孔徑實驗雷達」(即ISAR)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他領導的課題組和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有關研究所合作,歷經五年攻關,研製成我國第一臺實驗ISAR,通過進行大量外場實驗,錄取了大量珍貴的數據,為我國ISAR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成功的完成對飛機目標的雷達成像,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由於其出色的成績,於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雙院士之一。

劉永坦院士是科技尖兵,同時又是善於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還是一位伯樂。十幾年來他培養的70多名研究生中,共有2人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博士、碩士稱號,8人晉升教授,20多人晉升副教授。劉永坦院士被師生盛讚為「航天科技之星」、「學府教學明星」。他1991年獲首屆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1992年、1993年被航天部評為「人才培養先進個人」,1995年獲哈工大「伯樂獎」,1997年獲香港柏寧頓教育基金會「孺子牛金球獎」。

看不到滾滾硝煙,聽不到震天鑼鼓,劉永坦卻始終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為了捍衛國家的尊嚴,埋首於耕耘、執著於理想的劉永坦院士和他的雷達團隊在馳騁四方的雷達國度中,用智慧徵戰沙場,用堅定搏出了一條通往真理的大路。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
    ,男,漢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湖北武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12月18日,劉永坦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劉永坦長期致力於電子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特別是對新體制雷達系統與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是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的奠基人。
  • 兩院院士劉永坦捐出800萬元獎金,旨在培養更多人才
    8月3日,一則消息引爆全網——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為國家培養更多國防電子工程領域的傑出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 劉永坦:打造「雷達鐵軍」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1月9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
  • 哈工大劉永坦院士捐800萬獎金,直言榮耀屬於愛國學者
    昨天,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先生將最高科技獎的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了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以幫助哈工大在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致敬兩院院士!最高科技獎獎金悉數捐出
    8月3日,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夫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主要科研成就:劉永坦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 捐出800萬獎金的劉永坦,報考哈工大有前途
    為了國防建設,點讚這位「我們該追的星」,報考好大學!劉永坦,出生於1936年的兩院院士,今年84歲,與鍾南山老爺爺是一個時代的人,那一代人是執念於奮鬥的人。劉老是哈工大教授,於2018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然而,他與家人商量後,將這800萬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目的是為發展哈工大的國防電子工程領域。
  •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今年8月3日,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劉永坦院士: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與夫人馮秉瑞教授一道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這樣的雷達別的國家已經在研製,中國決不能落下,這就是我要做的事。」劉永坦院士致力於我國海防科技事業40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部對海探測的新體制雷達,打造了一支響噹噹的「雷達鐵軍」,為中國海疆鑄起了一道「海防長城」。2017年11月6日,光明日報曾以《劉永坦:愛國心 強國夢》為題對劉永坦院士的事跡做整版報導。
  • 劉永坦院士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首先要致敬劉院士!國家棟梁,致敬!一定要點讚這位「我們該追的星」其次我也要說一說心裡話,劉永坦等科學家真的不容易,既要為國貢獻畢生精力,還要為囯樹立精神標杆。望我們善待劉永坦等國寶級科學家,社會要形成新的機制,讓這些了不起的中華兒女及其家人,得到應有的,有尊嚴的美好生活。
  • 致敬,李蘭娟之後又是教授捐出全部獎金,明星改善不了科研氛圍
    但是依舊有很多高風亮節的國士在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改變這一切,就在今天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來,用來培養更多電子工程領域的人才。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教授,是我國雷達與信號處理領域的技術專家,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少時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讀書,之後到清華大學無線電系、英國伯明罕大學深造,最後回到哈工大從事無線電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地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 致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劉永坦院士蒞臨我館參觀並為我館題詞
    8月12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及馮秉瑞教授伉儷隨後劉永坦院士及馮秉瑞教授伉儷參觀了我館劉院士在我館致敬科學家、展示院士風採的展覽——」院士榜」前駐足觀看。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一層、二層展廳,在「力學」、「航空航天、交通」、「能源與材料」等展區內,聚精會神地聽取講解的同時,他仔細端詳展品結構,就展項設計、原理及功能等問題作了進一步詢問,並饒有興趣地動手體驗操作部分項目。公眾興致勃勃地參與展品體驗和科技館內濃厚的科普氛圍都給劉院士留下深刻印象。
  • 「時政快訊」劉永坦、錢七虎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劉永坦、錢七虎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獲獎者頒發獎章、證書,並請兩位獲獎者到主席臺就座。
  • 中國雷達主帥劉永坦:沒有誰會告訴你關鍵技術,只有咬牙向前走
    1953年,劉永坦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的哈工大辦學條件很差,全校只有兩三棟教學樓,學校周圍一片荒涼,夏天下雨到處泥濘不堪,像醬缸一樣。冬天到處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二三十人擠在一間宿舍裡,上下鋪,宿舍冷得上霜。
  •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被查
    天文專家:21世紀這100年中「十四圓」僅會出現6次,再一次要等到17年後的2037年6月27日(農曆五月十四)。盛夏之夜,一起「仰望蒼穹裡,招手邀圓月」吧。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據新華視點,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劉永坦: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點讚這位「我們該追的星」!
  • 「坦院士」的家國情懷,遠不只是捐這800萬
    這個八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又一次成為關注焦點。作為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4歲的他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人才培養。「讓人尊敬的科學家」「俠之大者,國士無雙」……數以萬計的網友評論裡,對科學的推崇、對科學家的景仰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