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Gbit/s乙太網的必由之路——全光物理網絡

2020-12-07 51CTO

1、10 Gbit/s乙太網的現狀及趨勢

2002年春季,10 Gbit/s乙太網標準IEEE 802.3ae-2002正式得到批准。這一標準引發了設備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和最終用戶前所未有的興趣,因為這一技術不僅能使區域網路的運行速度更快、容量更大,還可使服務提供商和網絡管理人員運用這一技術建立新型企業廣域網和城域網。

從現有大部分企業的網絡接口來看,現有的網卡幾乎都能用於10 Mbit/s和100 Mbit/s乙太網,某些網卡甚至開始支持通過光纖運行的吉比特乙太網標準。當老式100 Mbit/s集線器或交換機被運行速率更高的集線器或交換機取代時,網絡容量將自動提高10倍或100倍,而速率更高的交換鏈路的匯聚將增大主幹網絡的負荷量,從而有可能使網絡吞吐量達到吉比特以上。隨著應用的發展,區域網帶寬需求很快將達到10~160 Gbit/s。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管理人員勢必要考慮從交換機到伺服器的新的鏈路標準、多條吉比特乙太網鏈路的匯聚以及辦公樓群之間的超高速連接,從而使10 Gbit/s乙太網水到渠成。

從服務質量方面來看,網絡容量的增大有可能解決傳統乙太網服務質量存在的問題。10 Mbit/s和100 Mbit/s具有衝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存取(CSMA/CD)機制,可使幾個網絡節點共享同一條鏈路,但是每一節點只能在它偵聽到該鏈路未被使用時才發送信息。如果兩個節點同時發送信息,就可能發生衝突,使信息傳送不出去,只有在隨機時間出現時才能再次發送。發生衝突時網絡運行速度下降,有可能引發接收數據包的順序錯誤,從而使乙太網不適合實時應用。同時,由於每個用戶爭用網絡接入,因此也無法保證網絡帶寬。乙太網應用中的這一實際問題使10 Gbit/s乙太網應勢而生。

10 Gbit/s乙太網可為保證網絡帶寬提供解決方案,從而使乙太網帶寬資源緊缺的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可以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

2、10 Gbit/s乙太網標準基本技術

IEEE 10 Gbit/s乙太網特別工作組所定義的基本技術要求在於滿足以下這樣一些設計目標。

●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客戶伺服器接口保留802.3乙太網幀格式;

●保留802.3標準最小和最大幀長度;

●只支持全雙工;

●採用點到點連接和結構化電纜敷設技術,支持星型區域網拓撲;

●在MAC/PLS(專線業務)接口支持10 Gbit/s的傳輸速率;

●定義區域網和廣域網兩個物理層裝置(PHY)系列,並定義MAC/PLS數據傳輸速率適應廣域網物理層裝置數據傳輸速率的機制;

●提供支持多模和單模光纖連接距離的物理層技術規範,見表1。

表1 IEEE 802.3ae最低傳輸距離要求

 傳輸方式傳輸波長(nm) 傳輸距離
 多模光纖85065 m
 多模光纖1310300 m
 單模光纖131010 km
 單模光纖155040 km

802.3ae主要定義兩種類型的物理層裝置:區域網物理層裝置和廣域網物理層裝置。廣域網物理層裝置是一種加到區域網物理層上的可擴充式操作功能。區域網和廣域網物理層裝置將支持每一種類型的獨立物理媒體(PMD),因此支持相同的傳輸距離。

3、10 Gbit/s乙太網物理布線要求

為了滿足表1中所列傳輸距離的要求,IEEE 10 Gbit/s乙太網工作組從20個支持各種傳輸距離和媒體類型的獨立物理媒體建議中挑選出4個獨立物理媒體,首選1310 nm串行獨立物理媒體以滿足其10 km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要求,而後選擇1550 nm串行解決方案以滿足其單模光纖40 km的傳輸距離要求。

在2004年2月,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核准了新的10 Gbit/s乙太網規格,稱為「10 Gbit/s Base-CX4」。這種規格讓10 Gbit/s乙太網數據可透過銅纜傳輸。此規格讓乙太網絡能在CX4(也就是4對雙軸銅纜線)傳輸,和10 Gbit/s InfiniBand及光纖信道使用的傳輸纜線相同。使用銅質接口的成本比使用光學接口要便宜,可部分降低部署10 Gbit/s乙太網設備的成本。

但新的10 Gbit/s Base-CX4標準中的銅纜布線卻有很大的缺點,例如只支持在有效距離最長15 m以內的傳輸;而透過光纖的光學接口允許長距離傳輸10 Gbit/s乙太網數據,最遠可達40 km。新標準的第二個問題是:只能搭配4對雙軸纜線使用,這種線纜與雙絞線不同,但大多數企業網絡用的是雙絞線(twisted-pair cable)。所以,支持10 Gbit/s Base-CX4標準的裝置,必須再另外布線。

4、全光乙太網物理層解決方案

IEEE 802.3ae優先推薦的是全光纖網絡,這使得10 Gbit/s全光乙太網的浪潮撲面而來。但是,目前全光纖布線大部分還是只使用在主幹部分,光纖到桌面、光纖到房間的應用不多,主要是因為價格高和光口端接工藝複雜。

普通的ST、SC和FC光接頭是單芯處理的,而且製作工藝複雜,有時需要動用熔接機等笨重的設備,這對於家庭或小型辦公系統的使用是很不方便的;另一點就是普通光纜是比較脆弱的物理介質,不能有很大角度的彎曲,不能適應家庭和小型辦公環境的複雜建築特徵,使用它進行到桌面的布線是不合適的。因此當10 Gbit/s光乙太網到達樓層(FD)再向桌面、家庭延伸時,碰到了基礎物理網絡上的成本、工藝瓶頸。

如何解決10 Gbit/s光乙太網物理網絡層的實施障礙呢?很多布線廠商推出了10 Gbit/s乙太網解決方案,有的廠商依據10 Gbit/s Base-CX4標準繼續挖掘銅纜的潛力,而有的廠商則遵循IEEE 802.3ae物理網絡推薦正推進全光10 Gbit/s乙太網的革命。以3M公司為例,其網絡通訊部推出的全光10 Gbit/s乙太網解決方案,如圖1所示,提供物理層、鏈路層、網絡層一體化的網絡解決方案,利用創新的VF-45端接技術及GGP高強度光纖技術,完全解決了構建全光10 Gbit/s乙太網的成本和工藝障礙,使10 Gbit/s全光乙太網得以順利實施。

圖1 3M Volition全光10 Gbit/s乙太網解決方案

利用3M專利技術VF-45光纖連接器可以組建一個經濟可靠的全光網系統,安裝時間從傳統的手工研磨SC連接器的10~15 min縮短到2 min以內。與其他傳統的光纖連接器相比,VF-45具有比較顯著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產品成本優勢。同時通過其專利的V型槽技術,在降低施工成本和產品成本的同時能夠保證接續質量,從技術數據來看,VF-45接頭的平均衰減只有0.21 dB。

同時,從牆面光纖插座到用戶桌面的光連接跳線採用具有高抗踩/抗撓/抗彎折特性的GGP光纖跳線對項目的成功應用尤其重要。3M公司提供的具有專利技術的GGP跳線同其他普通跳線比較,能夠將抗拉強度增加一倍,彎曲半徑減小一倍。這樣高強度的跳線將會給日後客戶的穩定應用帶來很大的保障。在順利過渡到10 Gbit/s的過程中,可輕鬆實現光纖物理網絡。

人們對網絡速度的渴求是永無止境。今天我們實施了10 Gbit/s全光乙太網,明天就要迎接100 Gbit/s甚至1 Tbit/s網絡的挑戰,而正是這不斷的挑戰和創新,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精彩。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

雪花

TEL:(010)68476606-8007】

相關焦點

  • 圖解全光網絡的核心技術:光交換技術
    為了克服光網絡中的電子瓶頸,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網絡成為寬帶通信網未來發展目標。而光交換技術作為全光網絡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支撐技術,它的全光通信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光交換技術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全光通信的發展。一、光交換的定義與特點  光交換技術是指不經過任何光/電轉換,在光域直接將輸入光信號交換到不同的輸出端。
  • 諾基亞貝爾全光企業網
    諾基亞率先在全球推出全光企業網(POL解決方案),將電信級的GPON接入網絡解決方案引入到企業網絡領域,為企業提供一個業務統一、結構簡單、運營高效的無源光區域網,是企業信息化轉型的創新方案。全光企業網具有多業務支撐、建網成本低、網絡管理智能化等特點,並可滿足企業未來對帶寬不斷增長的需求。
  • Mellanox 推出基於全球領先開放乙太網交換機的雲網絡技術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LNX)是面向數據中心伺服器和存儲系統的高性能、端到端智能互連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該公司今天宣布,推出基於業界領先的 100/200/400 Gb/s 乙太網交換機 — Spectrum-2 的創新雲網絡 (ECF) 技術。ECF 技術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可以快速構建並方便部署先進的公共和私有雲數據中心,從而提高效率和可管理性。
  • 雙絞線布線環境10GB/S乙太網測試挑戰
    新的安裝及測試指導準則有助於降低外部串擾(AXTalk)   基於銅纜雙絞線的10千兆/秒乙太網標準(10GBASE-T) 目前仍處於制定階段。  標準中的許多問題和要求均已在最近幾個月得到了明確,預計10GB/S乙太網標準有望在 2006 年年中確定和發布。本白皮書簡要介紹了雙絞線的布線要求以及布線系統安裝完成後的測量和驗證方法。
  • 10G乙太網:不只是一個更大的管道
    【51CTO.COM 獨家翻譯】通過多隊列技術,10G乙太網的速度可以達到9Gbit/s,我們拿它和用4個千兆網卡埠鏈路集合進行對比,從性能和經濟角度來看,四埠鏈路聚合(IEEE 802.3ad)被認為是"最佳點",但10G乙太網比四埠鏈路集合解決方案消耗的CPU周期更少,並且速度也將近其2倍(9.5Gbit/s對比3.8Gbit
  • 簡化您的乙太網設計,第1部分:乙太網PHY基礎知識和選擇過程
    對於那些不太精通乙太網物理層(PHY)術語的人來說,評估各種類型的術語是非常難的。這些數字、符號和縮寫指的是什麼?什麼是介質獨立接口(MII)?汽車物理層和工業物理層的區別在哪?如何為網絡協議攝像頭、車聯網控制單元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選擇物理層?所有的物理層都滿足各種現場總線要求嗎?
  • 5G成功需要高質量光網絡:華為提全光城市目標網,適配新業務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上,華為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全光城市目標網架構。5G成功,需要高質量的光網絡5G可謂「起步即高潮」,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短短一年時間,全球已有110張5G網絡投入商用,發展有2億多用戶。
  • 用於乙太網的40G CFP光模塊設計
    重點介紹了各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具體設計方案,按照IEEE 802.3.ba標準對樣機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該模塊滿足40Gbit/s乙太網的應用要求。  0 引言  隨著高清視頻和高速數據業務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10Gbit/s乙太網已經表現出局限性,下一代高速乙太網的出現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 工業乙太網交換機的專業術語
    工業乙太網交換機與民用乙太網交換機相比,工業乙太網交換機產品在設計上以及在元器件的選用上,產品的強度和適用性方面都能滿足工業現場的需要。接下來,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工業乙太網交換機的一些常用專業術語,一起來看看吧!一、拓撲結構拓撲是網絡中電纜的布置。
  • 乙太網供電設備控制電路設計詳解
    乙太網是Xerox公司發明的基帶LAN標準。它採用帶衝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D),速率為10Mbps,傳輸介質為同軸電纜。
  • 華為S5720S-LI千兆乙太網交換機貴陽有出售-華為 S5720S-52P-LI-AC...
    ,是華為自主研發的綠色節能乙太網交換機,提供靈活的全千兆接入以及萬兆上行埠。華為 S5720S-52P-LI-AC產品類型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應用層級二層傳輸速率10/100/1000Mbps背板帶寬336Gbps/2.56Tbps
  • 工業乙太網演進的PHY解決方案
    乙太網技術將工業網絡中的所有這些節點連接起來,在網絡上傳遞精確控制和同步時鐘等信息。高速裝配線機器人是工廠應用乙太網的一個例子,通過實時協調節點移動,以確保成品被完好無損的進行包裝。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4959.htm  與在辦公網絡之類的企業應用中部署乙太網不同,工業網路有更多物理與電子不良的環境——這就帶來了一系列特殊的挑戰。乙太網組件和IEEE® 802.3系列標準正在不斷發展,以滿足工廠車間的特殊需求。
  • 基於FINS協議的OMRON PLC與上位機乙太網通信的實現
    FINS(factory interface network service)通信協議是歐姆龍公司開發的用於工業自動化控制網絡的指令/響應系統。使用FINS指令可實現各種網絡間的無縫通信,包括用於信息網絡的Etherne(乙太網),用於控制網絡的Controller Link和SYSMAC LINK。
  • 聯網企業所需的過渡,特別是乙太網和安全性
    聯網企業所需的過渡,特別是乙太網和安全性 工業乙太網已廣泛應用於控制應用領域,並且隨著企業和市場向工業4.0過渡,將繼續作為首選通信介質不斷擴大。 其中一個挑戰是解決乙太網的確定性問題。許多協議採用專有的第2層解決方案。然而,在嘗試提取相關數據以供企業網絡較高級別使用或在不同製造節點之間協調時,這些協議會導致大量的互操作性問題。
  • 9種乙太網接口的設計與實現,涵蓋原理分析及電路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03910.htm嵌入式系統乙太網接口的設計本文將介紹以8051系列單片機系統為例的嵌入式系統與10Mbps乙太網控制器晶片DM9008的接口電路實現及編程方法。
  • 千兆乙太網MAC的FPGA實現與設計
    GMII是千兆乙太網的MII的接口,該數據接口總共需要16個信號,接口信號如圖1所示。10/100 M、1/10 G乙太網,是學習和研發高速連接設備的理想平臺。Xilinx提供了可參數化的10/1 Gbps乙太網物理層控制器功能的LogiCORE解決方案[2]。該核設計用來同最新的Virtex-5、Virtex-4和Virtex-II Pro平臺FPGA一起工作,並可以無縫集成到Xilinx設計流程中。
  • 全光交換透明傳輸網絡的挑戰及創新
    綜 合以上因素,全光網絡(AON)的透明傳輸通常定義為在整個 網絡中信號始終保持在光域的網絡。透明傳輸網絡由於其靈 活性和較高的數據率而極富吸引力。相反,如果一個網絡要 求其網絡節點了解底層的分組格式和碼率,則該網絡就不是 透明的。
  • DWDM技術引起光網絡發展新潮
    5GB/s、10Gb/s或千兆乙太網等數字系統,一般來講,在不特指1310nm/1550nm的兩波長WDM系統情況下,平時大家談論的WDM系統指的都是DWDM系統。DWDM六大技術優點超大容量傳輸DWDM系統的傳輸容量十分巨大。
  • profinet和工業乙太網區別
    打開APP profinet和工業乙太網區別 發表於 2017-10-25 11:03:58   什麼是Profinet
  • 乙太網的ATA傳輸協議(AoE)
    通過閱讀本文您將了解基於乙太網的ATA傳輸協議(AoE)。之後筆者會向您介紹為什麼AoE協議最後會成為Coraid業務的未來展望,以及10個有關ATA在乙太網上傳輸的十個相關知識點。基於乙太網的ATA傳輸基本原則就是簡單,如同在區域網的傳輸性能,此外,過去的一些傳統意義上對數據存儲的假設也將被新協議所取代。  當然,將存儲聚合到網絡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IT架構師們在過去的近20年裡,一直都在使用NAS設備,這就是通過NFS或者SMB也是CIFS協議來實現的。如今iSCSI協議也作為光纖交換FC的替代品用於存儲區域網絡(SA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