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功需要高質量光網絡:華為提全光城市目標網,適配新業務發展

2020-11-25 極客網FromGeek

11月24日專稿(蔣均牧)5G,可謂是信息通信產業影響力最「出圈」的一項技術,在推出之前便已引發了社會的大量關注,突如其來的疫情亦未能澆熄世界各地部署和商用5G的熱情。實際上,通過不斷湧現出的創新實踐,過去一年中5G為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驚喜。

而在發展5G的過程中,光網絡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它既是5G端到端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將與5G一起滿足消費者持續增長的體驗需求、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為人類社會價值創造注入新的動能。

那麼隨著5G技術、應用水平邁向更高階,需要怎樣的光網絡以匹配?在作為社會經濟運轉主要載體的城市,這樣的光網絡又要如何構建?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上,華為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全光城市目標網架構。

5G成功,需要高質量的光網絡

5G可謂「起步即高潮」,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短短一年時間,全球已有110張5G網絡投入商用,發展有2億多用戶。相比之下,3G商用一年後,全球共有9張3G商用網絡、32萬用戶;4G商用一年後,全球共有19張4G商用網絡、40萬用戶。產業鏈方面,全球推出各類5G終端440餘款,入門手機價格也已降至150美元;根據中國信通院連續幾個月的統計,5G手機在整體手機出貨量中穩定達到60%以上。

同時,5G也正在實實在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比如5G支持下的雲遊戲、雲AR/VR,以及5G消息、5G新通信等業務升級,極大地提升了個人用戶所獲得的體驗;在我國,5G已經在20多個行業得到應用,孵化出超過5000個創新項目,運營商也已獲得1000多個商業合同,誕生了眾多有價值的商用案例。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5G從「1到N」的全面商業落地仍然任重道遠;面向未來,驅動人們走向與虛擬世界的實時交互、承載數以千億計的聯接,也需要5G網絡能力的持續演進。正如「新梅特卡夫定律」所表明的那樣,聯接的價值不僅與聯接規模有關,更取決於聯接的質量。從此次MBBF上的演講中可以看到,全球運營商都在進一步探索5G在千行百業的應用,以高品質的5G場景化解決方案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兌現5G的承諾,實現5G的商業成功。

在此過程中,高質量的光網絡同樣不可或缺。一方面,5G端到端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等特性的實現,有賴於承載、傳輸網絡的支撐。像是C-RAN建網模式下,「最後幾公裡」的前傳成為5G網絡可用性的關鍵所在。而網絡切片走向商用的前提,就是在包括承載網在內的多領域端到端的拉通。

更重要的是,唯有固移聯接的充分融合、共同進步,才能真正使能萬物互聯乃至萬物智聯的到來,這在之前的實踐中也已得到驗證。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通過5G、F5G網絡的協同聯動,實現了對所有監測無人機、高清攝像機的實時、大帶寬聯接,匯聚5000多路視頻監控、1.3萬多個物聯傳感器,為智慧城市構築了堅實的基礎。

全光城市怎麼建?華為提目標網架構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社會經濟運轉的主要載體,也是5G大展身手的最佳舞臺。在5G與「聯接、人工智慧、雲、計算、行業應用」五大機會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今年MBBF期間,華為基於F5G提出了全光城市目標網架構,通過Optixtrans系列光傳輸產品、iMaster NCE智能管控平臺等創新成果,實現從5G基站到雲端的確定性全光聯接,使能5「機」協同,進一步釋放5G紅利。

早在2013年,中國就開始推動光進銅退,陸續啟動了光網城市建設,「光網城市」一詞還曾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那麼全光城市又有何不同?面向業務體驗,華為全光城市目標網架構定義了時延、容量、可用性、開通時間、自動駕駛等能力指標,特別是支持99.999%的高可靠性傳輸、網絡邊緣到雲端1ms的傳輸時延,可以最大化匹配5G 2B等高品質5G業務承載需求。

具體而言,這張目標網絡的構建要從「全光接入、全光錨點、全光交換、全光自動駕駛」四方面著手。首先,光聯接延伸至家庭、工廠、樓宇、大型企業、5G基站等多元化接入場景。面向5G前傳承載,華為推出了半有源5G前傳方案,由華為OptiXtrans系列OSN 1800光傳輸設備、iMaster NCE智能管控平臺,以及有源合分波、無源合分波、工業級SFP光模塊組成,具有高可靠、智運維、高性能、易部署、大容量、省光纖六大關鍵能力。目前該方案已在全國30多個省份運營商試點或商用。

其次,通過OTN設備下沉綜合業務接入區,與5G MEC、BBU、IP在站點融合,構建全光錨點,實現全光網與5G業務在網絡邊緣側的聯接,保障5G前傳聯接質量的同時,有效支撐5G MEC的高速上雲。

第三,基於華為OptiXtrans系列全光交換產品,打造全光城市「立交橋」,構建城市內1ms時延圈,實現雲光一體,滿足5G MEC一跳入雲的品質聯接訴求。

最後,基於ASON2.0技術和iMaster NCE管控平臺,實現整個城市光網資源的彈性化,進而支撐業務部署自動化、資源調度自動化、管理維護自動化,最大化提升5G業務體驗。

5G與F5G之所以備受矚目,就在於它們不止是新的技術,更代表了智能時代的無限可能。此次全光城市目標網架構及其相關解決方案的推出,適配了品質5G、品質家寬、品質專線等新業務發展所需,是華為引領光網絡領域創新的又一體現,也是其履行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和行業數位化轉型職責的一個縮影。可以預見,伴隨華為與運營商在全光城市架構性創新、5.5G探索上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多令人振奮的改變為我們所見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園區光終端「華為星光天速」和Liquid OTN光傳送平臺
    今年,華為對三個場景解決方案進行了全面升級:在全光數據中心場景,通過引入AI技術進一步降低運維門檻,讓IT工程師能輕鬆駕馭通信設備;在全光承載場景,推出下一代硬管道技術Liquid OTN,實現全業務統一硬管道承載,並進一步降低時延30%;在全光園區場景,推出業界最高速率的40GPON技術,適配WiFi-6高速回傳需求,實現園區內千兆任意接入。
  • 華為發布園區光終端 「華為星光天速」和新一代Liquid OTN光傳送...
    [中國,上海,2020年9月24日] 在上海舉辦的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華為宣布全面升級面向企業領域的智簡全光網解決方案,發布適配企業園區Wi-Fi 6高速回傳場景的智能光終端「華為星光天速S892E」,以及業界首    個內置Liquid OTN的光傳送平臺Huawei OptiXtrans E6600系列創新產品,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高品質的全光聯接
  • 圖解全光網絡的核心技術:光交換技術
    現代通信網中,密集波分復用(DWDM)光傳送網絡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來滿足各種通信業務爆炸式增長的需要。然而,高質量的數據業務的傳輸與交換仍然採用如IP over ATM 、IP over SDH等多層網絡結構方案,不僅開銷巨大,而且必須在中轉節點經過光電轉換,無法充分利用底層DWDM帶寬資源和強大的波長路由能力。
  • 成都電信攜手華為發布電信首個智慧家庭全光組網服務, 打造三千兆+...
    2020年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在「新基建」倡議中明確要求加快千兆光纖網絡建設,開展「雙G雙提」,並發布了千兆城市建設目標。而隨著網際網路和超高清視頻的迅猛發展,雲VR、8K視頻、在線教育、電競、網絡雲存儲(NAS)及在線直播等新業務已成為家庭高品質生活的象徵。而這些業務的實現都需要高速、穩定的寬帶網絡承載,如8K雲VR業務需要530Mbps以上的高帶寬以及小於20ms的超低時延。同時對大戶型及別墅等用戶,因為房間多、並發業務量大,缺乏千兆入房、統一智能漫遊的Wi-Fi覆蓋方案。
  • 華為全面升級智簡全光網,發布園區光終端和新一代Liquid OTN光傳送...
    今年,華為對三個場景解決方案進行了全面升級:在全光數據中心場景,通過引入AI技術進一步降低運維門檻,讓IT工程師能輕鬆駕馭通信設備;在全光承載場景,推出下一代硬管道技術Liquid OTN,實現全業務統一硬管道承載,並進一步降低時延30%;在全光園區場景,推出業界最高速率的40GPON技術,適配WiFi-6高速回傳需求,實現園區內千兆任意接入。
  • 全光智慧城市呼喚F5G
    就在11月26日召開的2020世界5G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正式發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白皮書》。這份白皮書首次將「1ms」時延作為智慧城市的一個關鍵指標提出來。白皮書指出,全光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構建城市「1ms」時延圈,實現確定性的網絡聯接。
  • 北京聯通升級OTN品質專線 為全光智慧城市奠定基礎
    同時北京聯通全面開啟從傳統ROADM網絡到OXC(全光交叉)+ASON網絡升級改造,並完成全球首個OXC站點現網業務割接,為北京數位化轉型和全光智慧城市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合作夥伴,北京聯通推出了「智慧冬奧」服務計劃,專線業務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Smart Link作為未來服務北京冬奧會的智慧產品之一,其「智慧性」貫穿政企專線的全流程服務。
  • 貴州「雪亮工程」力保安全生產 構建F5G千兆全光智慧城市
    「雪亮工程」需要更先進的視頻監控回傳網絡千行百業對視頻監控的需求急劇增長,固定寬帶視頻監控業務已成為運營商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視頻監控網絡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服務水平,也是「F5G千兆全光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清視頻的數據傳輸需要極大的帶寬、較廣的網絡覆蓋、便捷的管理以及穩定的速率和極低的時延。
  • 貴州「雪亮工程」力保安全生產 加速構建F5G全光智慧城市
    「雪亮工程」需要更先進的視頻監控回傳網絡千行百業對視頻監控的需求急劇增長,固定寬帶視頻監控業務已成為運營商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視頻監控網絡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服務水平,也是「F5G千兆全光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清視頻的數據傳輸需要極大的帶寬、較廣的網絡覆蓋、便捷的管理以及穩定的速率和極低的時延。
  • F5G千兆全光房間產業生態大會,華為邀您升級智慧家庭體驗,打造全光...
    伴隨物聯網、智能家居市場的迅猛發展和「宅經濟」新模式的快速增長,全國智能家居產品出貨量不斷上升,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雲VR和遊戲加速等家庭業務也加速普及,從帶寬、時延和穩定性等方面對家庭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0 Gbit/s乙太網的必由之路——全光物理網絡
    同時,由於每個用戶爭用網絡接入,因此也無法保證網絡帶寬。乙太網應用中的這一實際問題使10 Gbit/s乙太網應勢而生。 10 Gbit/s乙太網可為保證網絡帶寬提供解決方案,從而使乙太網帶寬資源緊缺的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可以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
  • 諾基亞貝爾全光企業網
    諾基亞率先在全球推出全光企業網(POL解決方案),將電信級的GPON接入網絡解決方案引入到企業網絡領域,為企業提供一個業務統一、結構簡單、運營高效的無源光區域網,是企業信息化轉型的創新方案。全光企業網具有多業務支撐、建網成本低、網絡管理智能化等特點,並可滿足企業未來對帶寬不斷增長的需求。
  • 華為Leaf OTN 助力運營商打造高品質的5G前傳網絡
    品質5G業務創新呼喚品質前傳網絡進入5G時代,運營商面臨的不僅是成本和複雜性問題,5G還要像瑞士軍刀一般,一張網絡使能業務多樣化、服務多個行業,為此需要一張高品質的5G網絡,為信息化和產業化深度融合提供支持。在高價值區域,如城市CBD、購物中心、體育館等發達區域,需優先實現5G網絡的高密度覆蓋,有效保障用戶的高品質體驗。
  • 華為5g網絡工程師學習三個月是嗎?
    5g網絡工程師怎麼樣才能入行呢,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多久,這是很多朋友常常找到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作者小編問到最多最多的幾個問題網工記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5g網絡工程師是幹什麼的」,「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什麼」,「5g網絡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是做什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隨時溝通1 首先所謂的華為5g網絡工程師要看是什麼方向了因為在華為官方所謂的
  • 綠色光網守護雲峰山下的「石頭紀」
    除了水溫控制、呼叫服務、點餐服務之外,燈光調節、有線上網、無線娛樂、安防監控等龐雜的酒店控制系統等10多類應用,無一例外均通過光網實現,而不同的業務可以根據優先級分類承載,使客人的每一個需求都能得到快速響應。基於光纖網絡的服務持久穩定,鑄就了石頭紀網絡體驗的好口碑。
  • 濟南聯通順利完成了首批SDH網絡業務遷移到PeOTN網絡
    近日,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下稱濟南聯通)順利完成首批SDH網絡業務遷移到PeOTN網絡,標誌著濟南聯通PeOTN和SDH網絡融合工作取得了開創性進展,濟南聯通全面邁向全光網2.0時代,為支持泉城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支撐全光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DWDM技術引起光網絡發展新潮
    尤其隨著無纖光通信的出現,無纖WDM系統不受地形的限制和影響,抗幹擾和抗惡劣氣候能力強,保密性好,而且採用開放性接口,可承載多種業務。DWDM助建全光網絡全光網絡是光在傳輸、放大、中繼、光存儲、上下話路、分組交換、復用和解復用過程中完全是在光頻率範圍內進行處理的,有核心傳輸網、區域網、接入網三部分。
  • 從內部應用到對外輸出:長飛「5G+光」發力工業網際網路
    5G開啟商用後,憑藉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海量連接等技術特性,目標進入千行百業,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工業網際網路與5G同時入選「新基建」,同時也成為5G的最佳行業應用領域之一。工信部今年發布的《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到要利用5G技術改造工業網際網路內網,打造高質量園區網絡,引領5G技術在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而光通信,正走在替代工廠車間的銅纜和WiFI的道路上。
  • 39天,華為為東南大學智慧網絡加速
    但在各類系統不斷投入運營之時,學校師生和管理部門對於網絡資源的需求也在同步攀升,網絡的運營和運維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一是校園網絡不僅要承擔各類教學、教務系統的數據流、業務流,還要為校內的數千名老師和4萬餘名學生提供網絡聯接,龐大的帶寬需求讓學校網絡不堪重負。
  • 華為以人工智慧產業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不難看出,河南之所以能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迎頭趕上」,也正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在新時代和新環境之下,地方政府要實現「工業強、產業興」的目標,效率最高的辦法,就是加大對信息化、數位化乃至智能化的大量投入,由此才能推動經濟的高速發展,並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