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建立最早的現代大學之一,東南大學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除了學富五車的學科泰鬥,東南大學本身也保留了眾多精美、大氣的舊式建築,而這也為校園平添了濃鬱的歷史與人文氣息。《人民的名義》、《七月與安生》、《建國大業》、《致青春》等影視作品都將東南大學作為重要場景的拍攝地。在綠樹掩映的舊式建築當中,青年學子穿行其間,歷史與未來在這裡相互升華、相得益彰。
除了古樸的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強大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資源也使得985、211、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等重量級光環從來不曾離開東南大學。目前,學校1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5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位列全國第八位。這些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東南學子用勤奮實踐著科學之偉大。於古樸中孕育創新,在變革中提升服務。在背後支撐科研生活和教學管理的是東南大學與時俱進的信息化建設。
東南大學信息化建設持續升級
東南大學的校園可以用古樸典雅來形容,而校領導始終堅持以科學、先進的思想治學、治校,在信息化基礎設施上不斷投入,提升教學和管理質量。
近年來,學校已經實現了教學、教務及日常管理的全面電子化、數位化,新一代數位技術正助力學校運行效率邁向全新的維度。但在各類系統不斷投入運營之時,學校師生和管理部門對於網絡資源的需求也在同步攀升,網絡的運營和運維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
一是校園網絡不僅要承擔各類教學、教務系統的數據流、業務流,還要為校內的數千名老師和4萬餘名學生提供網絡聯接,龐大的帶寬需求讓學校網絡不堪重負。由於宿舍網絡早期由運營商承建,使用單獨的核心與出口,在校內未與教學科研網實現互聯互通,很多師生在宿舍訪問內網資源時往往只能繞行外網。這不僅給學校的網絡出口帶來壓力,而且既不經濟、也不安全。
二是在東南大學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智能終端的應用也愈加廣泛,這就要求學校提供穩定的無線網絡聯接。而原先由運營商構建的無線網絡覆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眾多樓宇的遮擋讓信號衰減,而龐大的帶寬和聯接需求又增加基礎校園網的負荷。在宿舍區,每個無線網絡連接只能獲得12M帶寬,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觀看在線課程等基本需求。
三是網絡架構也成為學校向數位化、智慧化發展的主要掣肘。在學校的管理運維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分析手段,學校不僅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對網絡進行手動維護,包括物聯網、智慧安防、網絡資產管理等對網絡有重度依賴的項目也很難開展。
顯然,全面的網絡升級改造已經迫在眉睫。基於前期的深入調研和招標組專家評定,東南大學最終選擇來自華為的Wi-Fi 6全光網絡方案。
這套方案不僅能為樓宇提供萬兆接入、為宿舍提供千兆接入,更是全國高校領域內首個支持100G骨幹,10G接入的Wi-Fi 6全光網絡。而這樣的配置則讓東南大學在信息化建設上走在了全國大學的前面,也使東南大學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獲得了更先進的基礎。
39天,華為為東南大學智慧網絡加速
首先,華為為東南大學的整體校園網絡定下多網融合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這張網絡不僅要承載有線和無線兩個部分,更要在物理上分為教學科研區和宿舍區;前者需要承載教學網、辦公網、科研網、一卡通網、物聯網和各學院的專網及虛擬網絡,而後者則要承擔全校數萬學生課餘時間生活、學習、娛樂所產生的網絡需求。
目前東南大學已經基於多網融合的頂層設計,完成了宿舍區的網絡改造。在有線網絡部分,東南大學宿舍區網絡創新採用光電交換機進行網絡搭建,既實現了光纖入室,又解決了宿舍內取電難的問題;萬兆到樓宇、千兆到宿舍的網絡帶寬讓所有人、所有業務的網絡體驗都獲得了質的提升。網絡支持IPv4和IPv6雙棧運行,後續海量設備的組網與管理也將更加方便。
而在無線網絡部分,為了有效利用海量的帶寬資源,進一步提升各類智能終端的連接效果,華為使用了最新的Wi-Fi 6系列AP組建無線網,通過9000多個AP安裝實現三個校區宿舍網的無線網絡全面覆蓋。同時,這套先進無線網絡未來還可以向Wi-Fi 7進行平滑過渡。
網絡管理一直是東南大學關注的重點,新網絡不僅在帶寬層面實現了較大突破,更在管理效率上取得大幅提升。華為iMaster-NCE自動駕駛網絡管理與控制系統實現了學校網絡運營、控制、轉發和管理的四平面深度融合,遍布全網的探針可以讓網絡管理程序有效感知網絡流量變化,並對潛在的故障和風險做出迅速響應,實現分鐘級的故障定位,自動實現無線網絡的智能調優,在不限速的情況下單用戶網絡帶寬可達到穩定且連續的200-400M。網絡運營運維人員既可以對全校網絡及其上運行的數據流進行有效監控,更可以實現對聯網資產和全校總體網絡態勢的實時感知,大大減輕運維壓力。在計費和設備權限管理方面,華為在東南大學宿舍區部署了BRAS統一認證方案,並與運營商BOSS計費系統相連。
新網絡全面提升全校師生的用網體驗。從8月11日正式啟動建設,9月11日開通九龍湖校區信號,再到9月19日開通四牌樓、丁家橋校區信號,覆蓋全校近九千七百間宿舍,一百一十二棟獨立樓宇,在校管理層、華為及合作夥伴賽爾網絡有限公司工程師的無縫協同之下,新的「東大速度」僅用了39天。
東南大學的智慧之路值得被複製
在近期召開的華為全聯接2020「全場景智能聯接,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峰會中,東南大學在分享中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在高校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同樣適用。「數智東南」關鍵在於ICT基礎設施建設與場景應用的深度融合,以網絡、平臺、應用建設,推動網上東南和一站式服務。
我們可以看到,東南大學智慧校園網絡的成功,首先在於通過網絡升級提升全校師生的用網體驗,支撐校內各類數位化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建設,而這也正是網絡建設經常能夠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首要切入點。其次,有線無線一張網、管理運營多方融合的總體組網思路讓管理運維更便捷。與此同時,在方案部署過程中,華為及合作夥伴賽爾網絡也充分利用了東南大學現有的光纖基礎設施,做到了因地制宜,既幫助學校節省了大筆方案及部署施工成本,也是整個升級改造方案能在39天內快速完工的核心保障。
作為全國首個支持100G骨幹,10G接入的Wi-Fi 6全光網絡的高校用戶,東南大學的選擇在解決了自身痛點的同時也為全國高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在更高的技術維度開了個頭,證明了先進網絡與一流大學建設之間的相互支撐關係。學生體驗好、教學效率高、運維管理省、未來支撐全,也讓智慧校園的未來充滿更多可能。
當然,這並不是華為及生態夥伴在智慧校園領域的第一次閃光。此前,在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新疆醫科大學等眾多ICT項目已經證明了二者在這一領域當中的技術、實施與服務能力。能在高校數位化建設領域取得如此成績,與華為及合作夥伴,專注於行業數位化轉型,深入行業場景,從應用和業務維度展開創新的思路有很大關係。而Wi-Fi 6、高速全光網絡等新技術與「懂行」場景深度融合,也必將助力以網絡進化為先頭的智慧校園進入全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