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採 八大研究所 華為智慧之源

2021-01-12 手機之家

優秀的研發成果是持續發展的根基。華為一直致力於ICT領域的研發,而八大華為研究所,就如同"巨人"的"大腦"一般,用智慧推動華為不斷前進。走進華為,從"頭"開始,讓我們從華為八大研究所開始,去探尋華為的智慧之源。

北京 湖畔靜園

北京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業務範圍包括IP研發、手機核心研發、高端研發。

20多年來,從華為第一款路由器Quidway R2501誕生到NE5000E 400G核心路由器成功搶佔超寬帶時代制高點,引領全球IP骨幹網進入400G時代;從華為第一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U8220,到榮耀&麥芒系列中高端檔位旗艦機,NEXUS 6P被美國媒體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Android手機」。這裡雲集了數百位高端專家,他們正在以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挑戰未來。

西山腳下、稻香湖畔的北京研究所四季風物宜人,秀美壯闊的自然景觀與園區內豐富的娛樂、健身設施,為北京研究所8000多名研發員工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辦公生活環境。

上海 MBB之家

上海研究所成立於1996年,包括無線網絡設備、終端旗艦智能機、海思移動晶片產品以及新能源等業務。

從1997北京通信展出「中國人自己的GSM」,到2002年中國第一套WCDMA系統問世;從分布式基站的開創,敲開歐洲市場大門,到SingleRAN解決方案成為無線事實標準、確立了華為4G領先地位……上研人不斷創造著無線領域發展的新突破,致力於構建萬物互聯移動信息社會。

2010年,上海研究所喬遷新址,入駐金橋路研發基地。由美國SOM公司設計的延續性園林布置穿梭於整個園區,把生產區建築和餐廳及其它園區的主要設施連接成一體,形成了渾然天成的「自然生態湖」。

西安 古都新裝

西安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經過16年的持續發展,業務涵蓋雲計算、大數據、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手機手錶手環等領域。

在這裡,有華為公司引以為豪的第一款自主研發程控交換機C&C08機,也有GSM、CDMA、軟交換、銅線和Cable等多個現金牛的產品,更有「以千萬定義自己」的發貨均超過千萬臺的終端產品。隨著ALLCloud時代的到來,西研將引發新一輪的創新和發展。

今年剛剛亮相的西安研究所新園區,以優於三星級景區的自然環境、舒適而人性化的人文配置和智能化的辦公設備,於古城西安之中散發出別樣的時尚魅力。

南京 天下文樞

1999年成立,目前擁有9000餘名員工的南京研究所,業務涉及電信軟體研發、企業網絡研發、IP能力研發等。

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開展技術合作,推動基礎材料、晶片設計、5G無線通信技術的進程;各業務領域與全球合作夥伴開展技術合作,在各大標準組織中任職並做出貢獻,積極構建共贏生態,研發產品享譽世界。同時積極投入精英力量到未來各領域產品的研發當中。

南京研究所新園區位於南京雨花臺軟體大道,緊鄰地鐵口卻又難得鬧中取靜。身處「一步一窗,一窗一景人」,工作倦了抬頭遠眺,便看得見天鵝閒庭信步遊走於園區中。

秉承著華為公司「3+1」快樂工作的秘訣,南研人成立了25個協會和8個健康圈,並積極組織各類大型比賽、文娛活動。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近萬名年輕人們,在這裡高效快樂地創造著。

成都 天府雅園

2000年,成都研究所註冊成立。十餘年間,無線、海思、中研相繼搬遷落戶成研,存儲研發、無線第二研發、傳送研發等業務助就成都研究所騰飛式發展。

融合存儲方面,處於絕對領跑中國市場、全球市場增長率第一的龍頭位置;無線網絡服務方面,榮膺「無線服務全球TOP50強運營商」;微傳送網絡服務方面,收穫光網&微波市場份額的全球雙冠,於全球搭建波分、微波研發中心十餘個。

2012年7月,位於成都高新西區的成都研究所新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園區佔地面積達515畝。園區內景可謂盡取天府之國之精華,清新雅逸;辦公區被布置成為一個個主題樂園,別具一格。

武漢 集萃學堂

武漢研究所,業務範圍包括光能力研發與終端研發等。傳送網波分產品連續10年全球份額第一;家庭終端領域收入增長迅猛,平板領域市場份額全球第三。

滿載榮譽的華為武漢研究所新基地,於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未來科技城正式落成。完善的交通、生活配備,給武漢研究所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滿足員工工作和學習的需求。

平均年齡只有28.9歲的武漢研究所,在華為七大研究所中彰顯著無敵的青春活力。

杭州 雲領未來

杭州研究所成立於2005年,以「打造計算研發中心,領航ICT,建立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為願景。

杭研所提供面向全球研發伺服器與雲計算軟體,形成雲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坐擁眾多面向未來的實驗室,構建計算領域核心競爭力;網絡安全研發方向,構築起性能和成本領先的基礎設施安全解決方案。

面向風頭正盛的雲計算產業興起,杭州研究所勢必引發新一輪業務蓬勃大發展。未來杭研員工規模將不斷壯大,共同以科技改變世界,打造全新的「人間天堂」。

蘇州 活力殿堂

蘇州研究所成立於2012年,致力於打造華為最貼近客戶、最注重體驗、最開放創新、最強行業能力的研發基地,同時也是華為最年輕的研究所。

企業網絡WLAN是在高密、長距等特性上領跑業界;控制器業務快速發展,奠定SDN產業格局;企業通信連續三年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全球市場TOP3,成為雲通信時代的行業領導者;eSDK成為華為開發者生態圈構建的統一門戶。

隨著蘇研業務快速發展,蘇研所桑田島基地也已火熱開工,建築面積76萬平米,規劃容納12000人,預計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最年輕最具潛力的蘇研歡迎最有活力的你!

華為研究所,在全國八大城市

各自展現著自己的獨特風貌

也為華為技術研發凝聚同一股力量

我們期待以最宜人的工作環境

迎接最尖端的科研人才

共同向著科技改變世界的使命勇敢前行

這裡是華為

勇敢新世界

期待你的加入

相關焦點

  • 華為的八大核心研究所,有力地支撐起了華為的現在與未來!
    華為今天在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和驕人的業績與於華為背後的8家國內研究機構,16個全球研發中心和28個全球聯合創新中心密不可分! 這些機構就像「華為大腦」一樣,利用自己的才能促進華為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替代,並鼓勵華為繼續前進。前言今天,讓我們談談華為在中國的八個國內研究機構,以探索華為的智慧之源!自成立以來,華為經歷了八年的快速發展。
  • 華為第九大研究所落戶長春,吉大將是最大贏家
    華為作為國內令人矚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科技自強的標杆,其一舉一動也備受社會關注。近日,經過一年多的醞釀與籌備,華為在吉林大學舉辦了校企技術研討會,並宣布華為長春研究所正式成立。自1995年以來,華為先後成立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西安研究所、南京研究所、成都研究所、武漢研究所、蘇州研究所八大研究所,這次落戶長春的將是華為第九個研究所。華為這次大手筆落子布局東北重鎮,吉林大學將受益匪淺,或將是最大贏家!
  • 再下一城,華為與吉林大學合作成立華為長春研究所,加碼基礎科研
    在成立儀式上,華為表示將加強與吉利大學在化學、材料、信息技術、智能汽車等相關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為專家學者、科研團隊搭建與華為技術力量進行關鍵技術攻關與研討的平臺;同時吉林大學也表示,將全力配合華為公司在5G、光學、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及智慧汽車等方面的科研創新。
  • 「楓橋經驗」基因+華為科技智慧
    近日,諸暨市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了「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數智安防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華為將通過多元化合作和多領域融合,與諸暨共同構建機器視覺產業生態體系,打造華東機器視覺產品生產基地。「希望通過行業共建、產業合作等模式,催生數智安防產業發展新模式。」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 精準至分鐘級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官方稱,新版本從每日實時的天氣預報,到細緻入微的生活服...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亮點 精準至分鐘級預報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預報精準度提升,匯集業內多家權威天氣數據源,讓預報做到更精準。華為天氣還支持颱風路徑,天氣預警,提前防範,安全應對突發天氣。支持氣象科普、實景播報、旅遊資訊應有盡有,豐富有趣的天氣資訊。免責聲明:凡標註轉載/編譯字樣內容並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華為智慧屏讓愛零距離
    此時不如將你生活的點滴存入「Huawei Share®精彩時刻相冊」,讓每一個溫馨瞬間同步到華為智慧屏上完美呈現,讓親人們在觀看電視節目之餘,共享生活中的美好時刻。針對操作問題,華為智慧屏搭載了遠程協助功能,可以通過華為手機的智慧屏APP,進行遠程的大屏操控,打破了距離的界限,讓手機與大屏視頻通話、照片傳輸暢通無阻,拉近親情的距離。當然,沒有我們的遠程指導,家人同樣可以通過華為智慧屏的AI智能語音控制功能,讓更多複雜的功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實現。
  • 華為長春建研究所:校招不愛「清北」,愛東北?
    華為的研發機構遍布世界各地,華為官網數據顯示,目前,該公司擁有36個全球聯合創新中心、14個研究院所。在國內,華為目前共有8個研究所,所在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成都、武漢、杭州及蘇州。
  • 探秘「折」學亞空間:華為錢包如何打開智慧錢包想像之門
    12月11日-14日,在深圳萬象天地水廣場,就有一個神秘的錢包「折」學亞空間,有城市穿梭隧道、身份認證、能量補給站、萬能之鑰等等眾多錢包功能體驗區,到了這裡,就能看到智慧錢包的現在和未來。可以說,華為錢包的這種「All in one Wallet」,讓手機成了「萬能之鑰」,打開了全場景數字生活之門,給用戶帶來了簡單和便捷的體驗。從錢包到智慧錢包未來的數字生活是什麼樣的?
  • 潘石屹慶賀華為中國總部入駐,華為員工回應:沒聽過有這個機構
    會上,中國會長潘石屹向媒體宣布,——華為成為小虎中國的客戶,租賃了李澤小虎約6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設置為華為在中國的總部。眾所周知,華為全球總部位於深圳坂田,包括華為全球財務中心、全球業務管理中心、投資管理中心、晶片設計中心、創新和研發中心、軟體平臺和各種高科技初步研究中心。隨著華為全球商業版圖的進一步擴大,華為的全球總部作為華為的大腦發揮著更強大的影響力。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的「擺渡人」
    毫無疑問,智慧金融是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問題是在一千個人的眼裡,就會有一千種對於智慧金融的不同認知,不同人群的金融服務需求也是大相逕庭。譬如佔據中國27%人口比例的Z時代,未來必然是金融消費的主力軍。生於1995年以後的他們思想敏捷、行動果決,其中的3000多萬人已經步入社會,一旦不滿意服務,他們會在頃刻間用腳投票。
  • 解局:華為智慧屏X65定價24999元 真的賣貴了嗎?
    簡單粗暴的橫向比較後,華為智慧屏X65的定價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麼,既然是華為智慧屏的首款超高端旗艦,到底「貴」在哪裡?傾頂級資源,打造智慧屏頂級旗艦。餘承東在發布會上介紹,華為智慧屏X65由華為傾注全球頂級研發資源打造,在硬體投入、設計美學、音畫藝術、智慧交互、質量品控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升級。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依託聯合創新中心,聚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優選產業夥伴,在5G+工業網絡場景探索、技術研究、標準定義、原型驗證和應用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動5G+工業網絡及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美的攜手華為,打造懂你的智慧生活新體驗
    美的集團作為華為戰略合作夥伴也在本次大會亮相,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IoT事業部總裁張小懿介紹了搭載HarmonyOS的美的智能終端應用體驗,傳遞美的IoT打造「懂你的智慧生活」理念。以用戶體驗為核心,聚力全價值鏈生態合作「HarmonyOS系統讓用戶交互變得更加簡單,從配網連接到多設備融合互聯,用戶通過華為手機碰一下或者點擊一個按鈕就可以輕鬆操控家中智能電器。」
  • 華為智慧屏搭載量子點顯示技術 納晶科技進入華為供應鏈 - 金評媒
    11月25日,華為乘勝追擊,又重磅發布了75寸華為智慧屏,並於今日(12月24日)正式開售。作為家庭場景下的主要入口,智慧屏是華為戰略部署的重點,更是華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的核心支撐。伴隨大屏設備的交互能力、多屏協同能力、管控能力、智慧音畫的全新升級,智慧屏將成為家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娛樂中心,是未來智慧家庭的新物種、新品類。這一「變大」的智慧,為消費者帶來了家居生活的嶄新體驗。
  • 華為智慧屏搭載量子點顯示技術 納晶科技進入華為供應鏈
    今年9月19日華為發布了65寸智慧屏,上市後首銷日即破萬臺,並在10月份拿下全渠道6000-6999元價位段銷量第一名、全渠道65寸量子點電視銷售額第一名,雙11期間在京東和天貓雙平臺6000+元價位段銷量、銷售額雙第一。
  • 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開業 打造智慧零售標杆
    據了解,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位於楚河漢街第三街區,建築面積超過700平方米。漢街作為武漢中央文化區的「眼睛」,匯集200多個國內外一流商家,入駐最多的時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頂級文化項目,創造六個中國之最,被譽為「中國第一商業街」。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籤署創新合作協議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為雲在深圳籤署創新合作協議,通過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藥物研發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趙健、華為公司Fellow黨文栓、華為雲CTO 張宇昕、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華為雲醫療智能體首席專家喬楠等出席籤約儀式。
  • 華為和榮耀大起底!從榮耀進化史來分析
    2013年,榮耀作為華為集團的線上品牌面向大眾。如今榮耀已經發展成為體量龐大的全渠道品牌。很多消費者不清楚的是,華為和榮耀有什麼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遍歷榮耀的發展史來解答這個問題。華為和榮耀是華為集團消費者業務部下兩個獨立的終端品牌。
  • 39天,華為為東南大學智慧網絡加速
    這些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東南學子用勤奮實踐著科學之偉大。於古樸中孕育創新,在變革中提升服務。在背後支撐科研生活和教學管理的是東南大學與時俱進的信息化建設。三是網絡架構也成為學校向數位化、智慧化發展的主要掣肘。在學校的管理運維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分析手段,學校不僅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對網絡進行手動維護,包括物聯網、智慧安防、網絡資產管理等對網絡有重度依賴的項目也很難開展。顯然,全面的網絡升級改造已經迫在眉睫。基於前期的深入調研和招標組專家評定,東南大學最終選擇來自華為的Wi-Fi 6全光網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