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周建軍:「5機」協同 助力智慧灣區建設

2020-11-28 DOIT

11月26日,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如期舉行。為交流5G技術加持下大灣區創新建設、探討大灣區5G政策、規劃、產業發展、應用、安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的模式及5G行業應用,多位專家學者及5G生態建設者圍繞「5G引領灣區未來」主題,結合實際應用案例進行了觀點碰撞。

作為5G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廣東代表處代表周建軍發表了《「5機「協同,共創智慧大灣區》的主題演講。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廣東代表處代表周建軍

周建軍認為,5G技術除了在應用方面對智慧灣區建設加碼,更重要的是在行業應用、產生升級等經濟層面加速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

以下是周建軍演講內容:

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等於未來數字經濟的強度

新基建為數字經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我認為聯接+計算是數字新基建的核心。

數字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場景,未來是依靠聯接數的總數、未來聯接的密度是未來數字經濟最核心的內容。計算是數字新建設的核心,同時在數字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場景。

密度是未來數字經濟最核心的內容,但並不能取代在數字運算上的算力,5G是其中一種技術,未來還有WIFI6,還有各種聯接技術構建了整個的聯接體,一開始我們就把聯接+計算打造成華為的核心戰略。。

聯接體把每比特成本降到更低,體驗層次覆蓋的網絡也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在聯接與大聯接中,5G只是聯接其中一個要素。聯接體核心要素除了技術之外,我認為核心是算力。

鯤鵬計算產業助力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新基建的兩大核心中,5G協同配合雲服務能夠為企業實現高性價比的數位化轉型。上雲之後需要的就是多樣性的算力支撐,計算就相當於電廠,再大的雲力也不可能是智慧的,只用通過計算才能挖掘出數據的價值。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豐富的產業,數位化轉型也走在全國前列,如何讓產業之間迸發出更高的價值,是我們需要著重探討的方向。我們認為,雲+人工智慧+場景化的應用去打造數位化、產業轉型、企業轉型和行業轉型,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2022行動計劃裡面提到的一個關鍵點:如何打造網絡,同時行業加速為大灣區數字經濟建設加碼,關鍵是行業優勢、產業鏈、行業鏈全部結合起來,讓每個人、每家企業都成為連結之中的一員,這樣才能把5G端到端的生態聯盟建立起來。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從技術角度打造的一毫秒交叉圈,能夠為行業中的企業根據不同場景打造不同的解決方案。

有了覆蓋全產業、全行業的生態聯盟,計算就能派上大用場。你計算的底座有多深、多厚。5G+F5G結合起來打造面向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聯接,聯接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它是講究聯接的速度、AR、VR對我們計算能力要求是越來越高,行業進行數位化、產業進行數位化、城市進行數位化,是我們下一步面臨的重要挑戰。

為了解決這些挑戰,我們深度參與鯤鵬生態在廣東的建設,目前鯤鵬計算產業在廣東解決方案超過600個,有效解決了各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升級難題。

以南方電網為例,在南方電網的實踐中,華為5G技術帶來了超寬帶管道電力業務的創新應用,5G的速度快、大帶寬、低延時特性應用在電力巡檢及監控業務中,可以實現作業現場超高清視頻的回傳和實時視頻巡檢,通過與AI的配合,實現端管雲協同的智能巡檢,巡檢效率提升了80倍,成本下降了30%,也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檢風險。

除了電網,我們還攜手運營商與省人民醫院,公安、美的電器、港口等行業,在智慧醫療、智慧警務、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工廠、智慧崗等領域,合作進行了眾多創新的應用,比如5G遠程醫療、5G立體巡防、5G雲化PLC、5G遠程控制等,部分場景已經建立了可複製的標杆,後續我們將會推動將5G應用到更多大灣區的行業。

我們主張一句話,5G協同是面向未來城市智能體的,一座城市的思考更重要是要有感知,要有血液,最底下的基座就是5G+多個技術。什麼是智能體呢?

它是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一個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包含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能應用,助力行業。

智能升級參考架構—智能體

在未來,相信我們和在座各位建設者、政府領導部門一起,共同做大產業空間,通過5G技術打造大灣區智能體,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建設,達成世界一流灣區建設目標。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華為周建軍:「5機」協同 助力智慧灣區建設

相關焦點

  • 5「機」協同將激發經濟聚變動能——訪華為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周建軍
    原標題:5「機」協同將激發經濟聚變動能——訪華為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周建軍智眼看5G「如果以人體做比喻,人工智慧就像是人的大腦,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為大腦的運轉提供動力,而5G就是聯通全身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將看到、聽到、感知到的信息實時高速地傳輸至大腦,供大腦思考、決策並實時指揮全身的行為。」
  • 智眼看5G丨做好5「機」協同,聚焦應用孵化,5G未來可期
    華為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周建軍形象地比喻。5G發展不能唱「獨角戲」「5G的發展不能『單打獨鬥』,要做好5『機』協同。」周建軍認為。所謂5「機」協同,指的是5G必須要與連接(智能終端與行業終端)、計算、雲、人工智慧等其他智能相關技術協同發展,並與行業信息化應用相融合,才能產生聚變效應,釋放出強大的數字經濟驅動力,真正成為社會發展的動能。
  • 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華為精彩亮相2020世界5G大會
    華為將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主題參會參展,通過展臺與多場峰會論壇,呈現5G 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與產業觀點、5G智能生活新體驗、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規劃與能力、華為數字包容行動實踐以及智能終端產品,持續為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的價值。
  • 華為助力遼寧高法實現「智慧法院」縱深發展
    攜手「懂行人」,打造智慧法院標杆毋庸置疑,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首先需要「懂行」。基於多年來的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華為提出要不斷深入到行業的生產決策系統中去,深入理解關鍵業務場景轉型的需求,唯有躬身入局,沉浸其中,才有能力將技術應用與業務需求相融合,變成真正創造價值的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
  • 華為客戶榮膺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三項城市大獎和三項入圍獎...
    在大會期間,華為召開了以「共築城市智能體,提升綜合競爭力」為主題的智慧城市峰會,共話未來城市建設。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談到:「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進入深水區,我們要回顧過去,實事求是,堅定智慧城市發展新階段。而城市智能體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新形態,需要聚焦城市核心痛點,秉承以人為本理念,以城市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和體驗感為目標,進行橫向打通、流程再造。
  • 當「5機」遇上特高壓:電網大動脈背後的「懂行」密碼
    此外受疫情影響,項目建設工期縮緊,如何保質保量地及時順利交付,是華為及合作夥伴海南博禹共同面臨的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華為HoloSens攝像機可支持實時圖像識別比對,內置30萬名單庫,前端分析更加智能、精準,為智能巡檢的創新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大大提高了建設現場的安全性。
  • 華為IdeaHub多學科協同會診聯合解決方案發布,助力我國醫療走向世界
    此次峰會上,華為正式發布華為IdeaHub 多學科協同會診(MDT)聯合解決方案,點燃智慧醫療星星之火,吸引行業的廣泛關注。華為醫療行業首席專家王剛強強聯手,打造智慧醫療新生態華為IdeaHub 多學科協同會診
  • 泥蜂智慧工地亮相深圳智慧城市應用展暨第19期寶安發布,驅動智慧...
    站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全新起點上,寶安區正堅持向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排頭兵而勉力奮進,堅持系統謀劃、高標準定位,堅持高強度投入,舉辦了諸多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相關展會及論壇,助力政企聯動、協同推進。10月20日,以"新常態、新思路,智能驅動灣區發展"為主題的深圳智慧城市應用展在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全面展出。
  • 華為打造5機協同,未來會出現家電軟體開發或類似的新職業嗎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5G技術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隨著跌宕起伏的局勢進一步普及發展,而華為呢,也重磅推出了自己下一代新的作業系統和一系列軟硬體產品。在今年的面向 ICT 產業的全球性年度旗艦活動上,華為宣布了新的重大戰略觀點。這次全聯接大會的主題是「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在此次面向ICT產業的全球性年度旗艦活動上,華為強調將聚焦把 ICT 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聯合夥伴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商業成功,幫助政府實現興業、惠民、善政的目標。
  • 專訪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建設古羅馬式智慧...
    ,引領智慧城市發展新趨勢》的主題分享,華為提出了1+1+N的智慧城市建設思路,即一個數字平臺+一個智慧大腦+N個應用。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建立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促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發展,推動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這些智慧城市的建設內容,從根本上講就是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的核心價值是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設智慧城市是大勢所趨。 華為1+1+N建設思路:城市數字平臺經過多年的實踐,華為提出一個理念:1+1+N。華
  • 華為雲助力脫貧攻堅_華為助力智能電網建設 - CSDN
    華為企業BG副總裁、CTO孫福友表示:「華為企業業務的下一代產品戰略,簡稱『123456』 -- 即以建設1個智能世界為目標,圍繞園區、數據中心2大場景,提供『智簡全光網3束光』、『智能IP網絡4大引擎』、『5G』、『Wi-Fi6』和OceanStor Dorado V6等產品和解決方案。
  • 空管發展新趨勢:強安全 強效率 強智慧 強協同
    在此背景下,「2020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科學技術交流會」於9月15~1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建設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同的現代化空管系統」為主題,通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技術論壇的平臺,營造技術交流、合作創新和協作發展的良好環境,致力於促進民航空管技術的發展,為民航空管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
  • 華為發布首款商用臺式機:採用AMD銳龍芯 多屏協同加持
    來源:新浪數碼新浪數碼訊 12月8日下午消息,華為在京正式推出了首款臺式機——HUAWEI MateStation B515,採用小機箱設計,搭載了新一代8核7nm AMD銳龍處理器,配備華為智慧鍵鼠套裝,可以配合華為手機、平板、筆記本等智能產品的分享功能。
  • 39天,華為為東南大學智慧網絡加速
    除了古樸的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強大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資源也使得985、211、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等重量級光環從來不曾離開東南大學。目前,學校1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5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位列全國第八位。這些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東南學子用勤奮實踐著科學之偉大。於古樸中孕育創新,在變革中提升服務。
  • 加速落地,科技賦能助力「智慧海關」建設
    導讀:近年來,國家不斷深化「智慧海關、科技興關」理念,大力推進新技術應用,推動智能化監管基礎設施建設。什麼是智慧海關?智慧海關有什麼?2018年以來,海關總署提出「五關」建設,把科技興關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推進「科技興關」,著力打造智慧海關,著力建設創新海關,著力優化科技資源布局,著力完善技術基礎設施,著力加強海關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 政產學三方圓桌對話新基建,「規畫寶」華為IdeaHub助力創新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秘書長餘曉暉以及華為公司副總裁、中國區雲與計算總裁史耀宏等來自政產學三方的嘉賓展開圓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城市新基建發展範式,互通新基建建設痛點,凝聚新基建發展共識。
  • 華為Leaf OTN 助力運營商打造高品質的5G前傳網絡
    與此同時,全球各國都已發布計劃加速催熟5G To B行業應用,在媒體/醫療/智能製造/智慧礦山等20多個5G To B先鋒行業,率先進行300多種應用探索,積極「解鎖」5G潛力,期待藉助品質5G的行業創新,解決複雜問題或創造機會構築競爭優勢。
  • 華為創新應用石墨烯材料 5G平板讓智慧生活近在眼前
    石墨烯被譽為21世紀的「未來材料」,融合了石墨烯技術的華為平板有哪些變化?華為MatePad Pro 5G如何引領未來智慧生活?  與此同時,華為MatePad Pro 5G輔以AI熱管理,可以智能感知調節機身溫度,令系統持久冷靜運行;華為MatePad Pro 5G相較4G版本,同溫度下,支撐性能提升30%;也為5G高速率下載及正反向無線充電的穩定性提供了充足保障。  華為5G產品對石墨烯技術的應用,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 華為ICT大賽:今天的腦洞大開,是為了明天的產業繁榮助力
    上海交通大學帶來了「端雲協同的智能駕駛實踐平臺」,綜合運用圖像增廣算法、Gmapping算法、AMCL定位算法等,只需要在華為雲端創建模型、導入模型、創建、部署,即可定製符合交通場景需求的技能,並部署到任意已註冊的端側設備運行。進而實現交通燈識別、小車限速以及解除限速、斑馬線識別與行人避障、車道線以及十字路口行駛、自動完成泊車等豐富的智能駕駛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