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稱得上萬人敵的都有誰,真正只有三人而已,勉強湊五個人

2020-12-10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萬人敵不是指的力敵萬人,也不是指一個人能打一萬人,而是指的兵法和謀略等軍事能力,這是一種軍事綜合能力,這個詞最早是形容秦末時期的項羽,項羽是勇戰派的代表,打仗以謀略加勇猛為特點,幾乎是攻克不克、戰無不勝,而項羽之後,直到三國時期,被稱為萬人敵只有三個人。

這裡說的萬人敵,是指史書上明確記載了並得到他人的評價被稱為萬人敵的人,在東漢末年,最有名的萬人敵當屬關羽和張飛,說他倆是萬人敵的人,都是三國時期同時代的人,有《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陳壽說: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關羽

還有曹操陣營傑出的謀士郭嘉和程昱,程昱是這麼說的: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郭嘉是這麼說的: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曹操陣營還有劉曄和傅幹說過類似評價的話。

此外還有東吳陣營的頭號大將周瑜說過,周瑜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在南郡之戰中,周瑜用1000兵力跟劉備換來了一個張飛,用來幫助自己攻打曹仁,周瑜沒有覺得自己虧,反而覺得很划算,這就是能力的證明,說明在周瑜心中,張飛一個人能抵得上一千普通士兵。

萬人敵排名第一的當然就是關羽,第二就是張飛。

關羽在三國正史中的戰績有白馬之戰陣斬顏良。古代的兩軍交戰,沒有所謂的單挑,基本上是列陣混戰,而主帥一般是不參戰的,而是位於中軍指揮作戰,也有一些小型的戰役,是主將親自披甲上陣的,一般來說,如果不是一方慘敗,是很難傷到對方主將的,況且主將身邊是有護衛保護的,一旦主將戰死,護衛基本上也要跟著殺頭。

張飛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想要斬殺對方主將是很難,整個中國歷史也找不到幾個例子,連項羽這樣一個人在戰場上能斬殺百餘人的猛將,也沒有在戰場上親手殺過敵方主將,但是,關羽做到了,這就是白馬之戰,曹操來了個聲東擊西,佯裝攻打延津,再突然再來偷襲白馬,關羽和張遼二將作為白馬之戰曹軍的先鋒,離白馬還有十幾裡地時被顏良發現,然後雙方交戰,關羽就直衝顏良中軍麾蓋,力斬顏良,當時袁軍被關羽嚇到了,都不敢阻擋,結果斬下顏良首級,全身而返,袁軍大潰敗。

關羽的這個戰績直接決定了白馬之戰曹軍的勝利,也是關羽一生獲得的勝利之一,之後關羽還有一場威名更大的戰績,這就是襄樊之戰威震華夏,關羽以荊州三郡的兵力北伐襄樊,擊敗曹仁、滿寵、呂常等守軍,兵圍襄陽、樊城,曹操派出于禁率領七軍三萬來救援,結果被關羽打了個全軍覆沒,關羽還俘虜了白馬將軍龐德,因為對方不肯投降而殺了龐德。

一戰俘虜對方精銳三萬人, 這在整個三國所有戰役中,都不多見,曹軍可是精銳的中央軍,于禁也是曹魏身經百戰的將軍,關羽一戰擊敗這麼多名將,還俘虜了對方的幾萬人,這個戰績是曹操自創業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失敗,並且因為此戰,關羽的名聲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曹魏核心腹地因為關羽的北伐而騷動,關羽的這場勝利被《三國志》作者陳壽稱為威震華夏,陳壽寫三國志可在晉朝,並沒有因為關羽最終失敗,而否定關羽的戰績,這也是關羽被稱為萬人敵的戰績。

關羽

第二個萬人敵就是張飛。張飛被記載下來的戰績是從長坂坡之戰開始的,張飛在當陽橋邊率領20個騎兵阻擋了數千曹軍的追擊,曹軍無人敢上前,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說明張飛在此戰之前就已經名聲在外了。

此外,張飛還在宕渠之戰中,擊敗了曹魏名將張郃,將張郃打得全軍覆沒,一個名將被打得全軍覆沒,足以說明張飛的能力比張郃強得多。

但是,張飛在歷史上的戰績絕對不止這兩個,很多沒有被記載下來,並不代表沒有,因為郭嘉說過張飛是萬人敵,郭嘉在207年就去世了,而張飛在當陽橋阻擋曹軍發生在208年,郭嘉可不是信口開河的人,這說明張飛在公元207年之前,就已經被認定為萬人敵了,但在這之前,由於張飛所在的劉備集團是反抗曹操的,而曹操手中握著當時的進行,所以劉備在當時算是反政府武裝,所以張飛的很多詳細戰績沒有被記載下來,並不代表沒有。

除了關羽和張飛之外,三國中被評價為萬人敵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留贊

宋末元初的大儒郝經曾經評價留贊,他是這麼說的:留贊鷙猛壯烈,萬人敵也

留贊

留贊這個人比較陌生,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是東吳將領,揚州會稽郡長山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金華市人,曾經作為郡縣的官吏鎮壓黃巾起義,留贊也有在戰場上斬殺敵軍主將的記載,不過是黃巾軍,留贊在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鬥中,在戰場上斬殺了黃巾主將吳桓。

留贊一隻腳曾經受傷,導致走路不方便,他便用刀親手割開自己的腳來療傷,血流如注,如同關羽刮骨療傷一樣,最終因此治好了腳,然後再次回到戰場上,後來留贊成為東吳名將凌統的部下,留贊打仗時有個特點,在戰前先是披頭散髮抬頭起大叫,然後高歌一曲再開戰,因此作戰百戰百勝,不斷有軍功,留贊在東興一戰中與呂據、丁奉等將一起以寡敵眾,大敗魏軍,立下功勞,升遷為左將軍,73歲時,還在戰場上與敵人交戰,因為病重而去世。

張遼

當然了,留贊的名聲完全沒法跟關羽和張飛相比,戰績也相差較大,但能被後人稱為萬人敵,也是不能忽視的,除此之外,再沒有人被稱為萬人敵,雖然沒有,但有兩個人可以歸於萬人敵一檔的武將,這兩個人就是張遼與孫策。

張遼最早是丁原手下,後來投靠董卓,董卓被殺後成為呂布手下,呂布被殺成為曹操手下,之後效忠曹操,驍勇善戰,無論是武力還是謀略,張遼都不遜色,張遼一生的戰績非常多,主要有單身迫降昌豨、白狼山斬烏桓單于蹋頓、勇闖天柱山斬陳蘭梅成、合肥之戰八百精兵破孫權十萬大軍,尤其是合肥之戰,更是張遼智謀與勇猛的結合。

張遼趁孫權十萬大軍沒有完成集結,提出以精兵挫敗敵人銳氣,然後率領800精兵襲擊孫權大營,幾進幾出,把孫權打得不敢應戰,吳軍部隊紛紛後退,要不是潘璋斬殺了退兵穩住陣腳,吳兵真的會大潰敗,這一戰也讓孫權徹底失敗,成為一生的陰影,只要張遼在,孫權從此不敢北進,張遼的能力堪稱萬人敵,所以算一個。

孫策

最後一個算得上萬人敵的就是孫策,孫策是孫權的大哥,孫堅的長子,孫策17歲時父親孫堅去世,孫策先安排好家室,然後向袁術請求歸還父親生前的舊部,19歲時 ,孫策開始率領孫堅舊部天下,渡江作戰,用了六年時間,孫策打下了整個江東六郡,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孫策的成就非常之大,想想看,一個十幾二十歲出頭的少年,能用六年時間打下江東六郡,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孫策的能力也算得上萬人敵。

相關焦點

  • 三國成語故事:萬人之敵
    原文如下:初,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 三國時期,呂奉先、關雲長、趙子龍三人誰更厲害呢,你怎麼看?
    這麼簡單的武力誰高誰低的問題是不是出來了?如果問我呂布和孫堅打為什麼失敗了倆次,我明確的告訴你,第一次主將是胡什麼的,指揮權不在呂布手裡,第二次呂布基本上只要掩護董卓撤退,不需要和孫堅打的頭破血流畢竟孫堅是孫武的後人帶兵打戰也有自己的一套。
  • 三國真實的虎將只有三個半,死後一個成神,一個成聖,半個成皇帝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肯定知道,劉備當上漢中王以後,立了手下五個將領為「五虎將」,這五個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但這是小說的藝術加工,正史上並沒有這麼一說。實際上,三國真實的虎將,只有三個半。
  • 遠去的三國,東方的《荷馬史詩》?這是無數士人悲歌至死的時代
    甚至,在很多人眼裡,三國鼎立之前才是真正的「三國」。於是有袁紹,袁術兩兄弟為此反目成仇,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孫權據江東而窺視天下……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都想著安定亂世,平定天下。卻總是在乎著是誰安定亂世,平定天下。為此,他們兵戎相見,刀劍相加。這片江山引的多少人為之折腰!董卓最先站出來,而後是曹操舉義旗相爭,然後又是各路諸侯相會。公孫瓚,陶謙,劉表,劉璋……他們都想著一統天下,雄霸中原。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只有四位來自東吳,為什麼甘寧和周泰名列其中
    在東吳大營中,有十二虎臣,這些人與曹操和劉備手下的將領相比,相差很多。人們對蜀漢和曹魏的將領非常熟悉,但對東吳的將領了解不多。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關於吳將的記載並不多。這裡不多說了,是相對蜀漢和曹魏而言的。"一呂二趙三典韋"三國名將名單中,東吳只有私募榜,要知道這個排名能有24人。
  • 長九尺的武聖關羽,放到現在有多高?看看新出土的漢尺就知道了
    「雲長千載英魂在,江左誰令數阿蒙」,這句詩是明代詩人追憶關羽所作,表現了後人對於關羽忠義精神和英雄氣概的無限追思和崇拜。縱觀三國時期的諸多名將,關羽無疑是在後世地位被提升得最高的一位,道教將關羽吸納進了自己的神仙體系之內,尊奉為關聖帝君,歷代朝廷也屢次對關羽進行褒獎和加封。
  • 水滸傳:地煞星中武力最高的五位好漢是誰?真相其實很簡單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武藝高強之輩不佔少數,但大多都集中在天罡陣營,比如盧俊義、關勝、林衝、魯智深、武松等,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地煞陣營中武藝真正上得了臺面的人寥寥無幾。那麼,在地煞陣營中,武藝排名前五位的都有誰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三國二十四名將」之評說
    民間流傳有這樣一首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24名將這二十四人當中,不屬於魏蜀吳陣營的就有呂布、顏良、文丑,張繡是後來降的曹操,雖然曹操沒殺他,但是曹丕沒有曹操的度量
  • 歷史上的關羽和呂布聯手,對陣項羽和英布,誰勝誰負結局會如何
    ,關羽才是三國第一猛將,為什麼是關羽而不是呂布呢? 而呂布是一個被三國演義所神化的人,在正史上,呂布沒有任何戰績,相反,敗績倒是不少,兩次敗給了孫堅,一次敗了李傕和郭汜,兩次敗給了曹操還送了命,而勝績只有一次,就是擊敗了黑山軍,正規軍打盜賊打敗黑山軍,實在沒啥好提的,所以呂布在正史上三國名將排不到前十,甚至要排到20名左右。
  • 三國24名將排名: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是誰?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善長騎射,膂力過人,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曹操的一句「呂布非一人可勝」更是奠定了呂布武藝在三國前期無人可勝。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時,呂布在虎牢關前大戰劉備、關羽、張飛,而後在濮陽與曹操的戰鬥中大戰許褚和典韋依然不落下風,最後六將齊攻亦能全身而退,無愧於三國第一猛將的稱號。趙雲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 如果知道這些,那麼以後談論三國,你再也不會被真正的三國迷笑話
    各位看官大家好,又到了我們最喜歡的硬貨環節,今天呢要為大家普及一下三國真正的歷史裡,那些讓你大跌眼鏡卻又是事實的冷知識。1.三國正式上並無劉關張三人結義的史實據史記載,劉關張三人並未結義,但是三個人關係十分親密,曾經同床而臥。張飛和關羽只是早期就跟隨劉備的士卒,但是也確實擁有很強的帶兵能力和個人勇武,跟隨劉備實力的強盛而一路遷升。最終封將入史。
  • 呂布的師傅是誰,為何能夠在三國所向匹敵?
    而無論是演義還是《三國志》之中,呂布的武藝也的確都是得到了大家肯定的。雖然呂布的人品不怎麼樣,但是他的武藝堪稱三國第一。那麼,這就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本事,究竟是從誰的身上學來的呢?而這個問題,在歷史上,其實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其實呂布的師傅,和趙雲的師傅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其實這兩個人,算關係還是師兄弟。
  • 水滸中的十大頂尖高手:武松無懸念落榜,梁山也只有三人入選
    但如果要把水滸中的所有人都算進去,那梁山好漢能進前十的有幾人呢?因為除梁山外,還有遼國、田虎、王慶等人對抗朝廷,他們手下能徵善戰的猛將也不少,可能比梁山好漢們還厲害。 如若在整個水滸中排個十大頂尖高手,武松無懸念落榜,梁山也只有三人入選,看看其他人都有誰?
  • 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到底是誰?都說是華佗,但這是不可能的
    而後就有一人聽聞關羽受傷特來醫治,而這個人就是華佗。華佗用尖刀割開皮肉,直到骨頭,見骨頭已然發青,便替關羽刮骨療毒。或許有人會說,《三國演義》只是演義故事,並非正史,不能證明關羽有過「刮骨療毒」的經歷。別急,我們可以通過《三國志》來了解一番。
  • 雲頂之弈:「萬人敵」的卡誰最強,大威天龍打得過光劫嗎
    不知不覺「雲頂之弈」已經有三個賽季了,因為每個賽季都會進行大改,統計下來也有相當多的陣容了,以前的一些玩法甚至都回憶不起來。不過每個賽季總有那麼一兩個「無敵」的陣容,讓人印象深刻,最知名的就是那些「萬人敵」的卡。S1:龍騎士。
  • 在群星璀璨的三國時代,讓你從中挑選5個人陪你打天下,你會選誰?
    中國5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能夠留下深刻足跡的歷史時期可謂是數不勝數,但若讓在座的諸位談起最熟悉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將目光轉向那個風雲突變、群星璀璨的三國時期。東漢末年,劉氏天下岌岌可危,加上權臣董卓禍亂朝廷,使得各地民不聊生,暴亂四起。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一呂,即是呂布,可見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三國時代獨佔鰲頭的猛將,無人可以匹敵。而老百姓的這一認知,可能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畢竟在這部小說中,呂布曾以一人之力,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值是何等水平,這三人加起來居然只能跟呂布打個平手,可見呂布的驍勇善戰,不愧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 進擊的巨人:注射劑只有一個,誰都有自己想要救的人,到底該救誰
    導讀:注射劑只有一個,誰都有自己想要救的人,埃爾文和愛爾敏,到底該救誰?其實利威爾兵長什麼都知道,但是他也很難選擇啊。《進擊的巨人》這部動漫可以說是讓我們認清了什麼是現實,什麼虛擬。調查兵團可以說是全軍覆沒,連埃爾文團長都沒能倖免。九十一個人換了一個超大型巨人,到底虧不虧,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可能會有小夥伴覺得已經知足了,畢竟搞到了一個超大型巨人,可是那些死去的人呢?有人人敬仰的埃爾文團長,還有調查兵團的兄弟姐妹們。他們都走了,離開了這個入地獄般的世界。
  • 此人大戰劉關張三英、曹營六將,他的師傅是誰?
    他指哪打哪,單打獨鬥無人是他的對手,單挑能夠在呂布手上超過五十回合而不死的也只有燕人張飛一人。這時,好多人比較好奇,如此神勇的呂布,他的師父是誰,他跟隨學習武藝的。 在《三國志平話》中,呂布的師傅是李彥,而趙雲、張繡的師傅是李彥的師弟童淵。因此,呂布和趙雲還是師兄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