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關羽和呂布聯手,對陣項羽和英布,誰勝誰負結局會如何

2020-12-05 騰訊網

說到秦末時期的猛將,首屈一指的當屬於項羽和英布,這兩個都是勇戰派的傑出代表,項羽作為秦末時期作戰最勇猛的將領,基本上是無敵的,無論是巨鹿之戰,還是彭城之戰,一生大小七十餘戰,無一敗績,除了垓下之戰,項羽就是無敵的存在,而英布作為項羽曾經的手下,也是以勇猛善戰著稱的,巨鹿之戰的前鋒就是英布打的,那可是絕對的硬仗,但是英布打贏了。

如果說項羽是秦末時期天下第一的猛將,那英布就是秦末時期天下第三的猛將,英布沒能排第二,是因為他被龍且打敗過,項羽與英布的組合,就是天下第一的猛將+天下排名第三的猛將的組合,這裡只指勇猛,像韓信這樣以謀略為長的兵仙就不比較了。

項羽與英布

說到東漢末年的猛將,首先想到的就是關羽和呂布,這兩人同樣是勇戰派傑出的代表,但在正史上,關羽才是三國第一猛將,為什麼是關羽而不是呂布呢?因為關羽是冷兵器時代他出現的那個時代,包括之前第一個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人,這是真實的,不是演義,再加上關羽有威震華夏的戰績,所以排第一。

而呂布是一個被三國演義所神化的人,在正史上,呂布沒有任何戰績,相反,敗績倒是不少,兩次敗給了孫堅,一次敗了李傕和郭汜,兩次敗給了曹操還送了命,而勝績只有一次,就是擊敗了黑山軍,正規軍打盜賊打敗黑山軍,實在沒啥好提的,所以呂布在正史上三國名將排不到前十,甚至要排到20名左右。

呂布

如果歷史上的關羽和呂布聯手,對陣項羽和英布的話,哪一方會勝利哪一方會失敗,結局會如何呢?

這其實是一個關公戰秦瓊的故事,本著好奇的態度就來比較一下,其實秦末時期的天下大勢與東漢末年是完全不一樣的,秦末是所有人反對秦朝,整個天下一呼百應地反秦,聲勢非常浩大,是一場全國性的戰爭,而東漢末年並不是所有都反漢朝,而是漢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地方上的控制力,皇帝被人挾制,然後就是漢朝的地方官開始爭權奪利,彼此混戰,最終割據一方發展壯大的,絕大多數都是這批人,比如袁紹、呂布、曹操、董 卓、劉表、劉璋、公孫瓚等人都是漢朝的地方官,所以東漢末年的戰爭規模要比秦末小得多,而且也不是全國性,而是局部性,比如曹操與袁紹打官渡大戰時,南方的劉表佔據荊州和劉璋佔據益州是沒有戰爭的。

關羽

明白了這形勢,再來看秦末時期的項羽、英布和東漢末年的關羽、呂布雙方的戰績有哪些?

項羽一生打過七十多場戰役,除了垓下之戰輸了,其他所有戰爭都贏了,然而最有名的是兩場大戰,一是巨鹿之戰,項羽以5萬人直接就消滅了秦軍40萬主力,另一場是彭城之戰,項羽以3萬精銳騎兵屠殺了劉邦56萬諸侯聯軍,這兩場大戰算是冷兵器時期最為經典以少勝多的戰役,放在東漢末年,沒有一個將領比得上,即使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漢中之戰等三國四大戰役,也絲毫比不上。

論勇猛,項羽一個人在戰場上能斬殺百人,史書上記載了項羽一個人斬殺百人就有三次,這是真實存在的,以項羽的武力,關羽和呂布聯手也不是對手,就算是兩軍對戰,項羽和關羽、呂布也不是一個水平的,另以為項羽只有勇猛,其實他還有謀略,巨鹿之戰的破釜沉舟、斷秦軍糧道這都是謀略,彭城之戰的避敵主力、騎兵快速迂迴、攻其指揮機關,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項羽勇猛善戰

當然了,關羽也很猛,萬軍之中斬殺敵方主將顏良,這一斬殺行為堪稱冷兵器的勇猛之最,項羽不是不能殺,是因為秦末時期戰爭規模太大了,幾十萬人的規模你上哪裡找到對方的主將,關羽斬顏良就不同,充其量對方加起來還不足一萬人,很容易發現對方主帥,關羽就有發揮的機會。

另外,關羽還有一個耀眼的戰績就是襄樊之戰前期威震華夏,但因為政策失誤變成了虎頭蛇尾,威震華夏是分量很重的四個字,因為關羽一支地方軍的北伐,造成佔據中原的曹魏政權四處起火,境內不斷因為關羽的軍事行動,出現了叛亂,原因都是因為關羽強盛,想依附關羽,關羽還打掉了曹魏精銳的七軍3萬人的中央軍,這是曹魏從來沒出現過的重大失敗,關羽的軍事能力在東漢末算得上第一,但是由於政治能力較差,此戰導致荊州三郡丟失,全軍覆沒,關羽還被殺。

關羽

其實秦末的羽布組合,對戰漢末的羽布組合,無論是項羽對戰關羽,還是英布對戰呂布,都是秦末時期的羽布組合強,英布打仗也以勇猛著稱,能夠從一個囚徒完全依靠戰爭打出來,成為一方諸侯,確實不容易,況且英布也有不少戰績,巨鹿之戰英布是打前鋒的,比項羽還先過河交戰,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英布還攻破了劉邦軍把守的函谷關,靠著戰功一步一步從囚徒被封王,整個秦末時期只有他一人而已。

所以英布的能力也能輾壓呂布,呂布在整個漢末只打敗過黑山軍,黑山軍就是一幫農民起義軍,連一匹像樣的戰馬都沒有,呂布帶著騎兵數次衝擊黑山軍,終於打敗了黑山軍,但除此之外呂布一次勝仗也沒有,與曹操交戰佔了兗州77座城池,曹操只有3座城池,最後還是呂布輸,呂布這種能力放在秦末時期都要被樊噲吊打,更別說英布了。

英布勇猛

所以,看看這些戰績,就會明白,秦末時期的羽(項羽)布(英布)組合,可以吊打東漢末年的羽(關羽)布(呂布)組合,幾乎是毫無懸念的吊打,無論是個人勇猛還是軍事能力,或者是衝鋒陷陣的打仗能力,都是秦末時期的羽(項羽)布(英布)組合完勝。

相關焦點

  • 宇文成都會三傑與三英戰呂布,兩個人誰更厲害?
    呂布和宇文成都都曾是叱剎風雲的豪傑,又都是兵敗被殺的末路英雄。兩個人都是手中兵刃無敵天下,胯下坐騎踏遍乾坤。那麼呂布和宇文成都的武力到底誰厲害呢?小編在此給大家捋一捋。武藝:兩個人都受過名人指導,高人傳授,相信武藝上面應該不分高下。
  • 呂布八健將分別是誰,在三國武將中如何排名,有何戰績結局如何
    以三國演義為背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分別是:張遼、臧霸、宋憲、魏續、郝萌、曹性、成廉、侯成,其中沒有高順,都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作為三國第一武將,那麼他手下的八健將如何排名?
  • 顏良文丑聯手能擊敗或斬殺呂布嗎,再加上袁紹,能否三英戰呂布
    那麼除了三英和曹營六將,作為河北名將之首的顏良、文丑與呂布相比,武藝如何,他倆聯手的話,能不能擊敗或者斬殺呂布? 顏良 如果顏良、文丑兩人聯手戰呂布的話,應該比張飛、關羽聯手戰呂布的戰績稍微差一點,關羽和張飛三十回合戰不倒呂布
  • 三英戰呂布究竟呂布怕誰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相信對三英戰呂布最清楚不過了,呂布雖然戰敗了,但他究竟怕他們當中的誰呢?東漢末年,各地諸侯接到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紛紛率兵前來與曹操會盟。孫堅,字文臺,是孫武的後代,平定黃巾叛亂和區星叛亂時立下戰功,被封為長沙太守。諸路諸侯到齊以後,推選袁紹為盟主,負責指揮諸路兵馬。孫堅自告奮勇擔任先鋒,率先向汜水關殺來。董卓得到消息後,急忙派驍騎校尉華雄前去汜水關迎戰。袁紹得知孫堅戰敗,急忙召集諸路諸侯商議對策。正在這時,華雄前來挑戰,袁紹連續派出數員猛將與華雄交鋒,都被華雄斬殺。眾人大驚失色,都不敢出戰。
  • 關羽溫酒斬華雄竟然是個騙局,歷史上真正斬華雄的人又是誰?
    關羽溫酒斬華雄竟然是個騙局,歷史上真正斬華雄的人又是誰?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是一個英雄匯集的舞臺,很多有本事的人展現了自己的風採,創下了不朽的功績,其中令人印象深刻就是關羽。關羽可以說是眾多武將中的佼佼者,過五關斬六將、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都是他一生中輝煌的戰績。
  • 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三英戰呂布誰贏了?
    關於三英戰呂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裡的三英指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而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那麼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三英戰呂布誰贏了?行者今天就給您介紹一下。  說到三英戰呂布,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 若袁紹加入顏良和文丑打袁紹,顏良、文丑三英戰呂布,結果如何?
    張飛、關羽、劉備三英戰呂布,用的是車騎戰法,張飛和呂布單挑50回合,沒有分出勝負,然後關羽和張飛二戰呂布,30回合後不敵呂布,最後劉備加入三打一,最終擊敗呂布,呂布以劉備為突破口,衝出三圍狼狽逃走。所以除了三英和曹營六將,以顏良、文丑為首的河北名將,與呂布相比,他的武藝又如何,他倆結合在一起,能打敗或斬殺呂布嗎?
  • 他是三國唯一敢單挑呂布的人,兩次單挑呂布而不敗,為何他敢如此
    戰神呂布二、張飛在道德上看不起呂布,想出頭與呂布鬥一鬥。所以張飛會看不起呂布,並且鄙視呂布,討厭呂布,再加上張飛脾氣火爆,所以每次見到呂布就忍不住上前罵呂布,還想與呂布痛痛快快打一場,不管打不打得贏,張飛只想打,能不能打贏,張飛根本就不管,打了再說,所以張飛敢與呂布交手。三、張飛有劉備和關羽兩個結拜兄弟,知道自己與呂布交手即使打不過,劉備和關羽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 如果劉備換成趙雲的話,那三英戰呂布時,呂布會丟掉性命嗎
    了解三國時期故事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三英戰呂布是當時首場巔峰之戰,可以說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大經典。然而面對三人的夾擊,呂布也只能殺出重圍。因此這場對決可以說誰都沒有佔到對方的便宜,然而如果劉備換成趙雲的話,那和關羽張飛一起出擊可以拿到呂布的人頭嗎?絕對是可以的。
  • 魏延、張遼、夏侯惇三人中,誰的武功最厲害?誰的武功最差?
    第一個戰績、攔截呂布當時曹操被呂布追殺,手下都嚇得要死,不敢抵抗,差點就要全軍崩潰,各自逃命了。這個時候夏侯惇殺出,成功的攔住了呂布,並且一直糾纏著呂布,直到天降大雨,雙方才各自撤軍。關於這一場交戰,很多人說書中並沒有明寫夏侯惇是否和呂布對戰過,不過我們分析當時的場景,再結合之前作戰的描寫,你會相信他倆沒打過嗎?
  • 《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而真實歷史中的華雄是被誰斬殺的呢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描述了身為馬弓手的關羽在汜水關揮刀斬華雄於馬下的事跡。
  • 關羽放曹操,項伯放劉邦:二人其實都是「講義氣」的政治糊塗蟲
    巧合的是,在近400年前的楚漢戰爭中,也有一位關羽似的人物,那就是項羽的堂叔項伯。 為了一個「義」字,項伯冒著天大干係將楚軍的軍事機密透露給了張亮和劉邦。第二天「鴻門宴」上,又是他挺身而出,救下了危在旦夕的劉邦。於是,項羽失去了消滅劉邦的最佳時機。可以說,項伯就是楚漢戰爭時期的「關羽」。
  • 「綠巨人」秦宜祿:妻子被呂布、曹操、關羽相爭,他卻登上高位
    這位美人明明已是人婦,卻為何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秦宜祿,最無用的大丈夫 世人皆知:是可忍,孰不可忍。雖然江湖上有句話,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就得帶點綠。但有誰真的能夠忍受自己的妻子不潔,有誰甘心被戴綠帽啊? 可還真有這樣一個人,他竟將自己的嬌妻推給自己的上司,這樣一個"綠巨人"——秦宜祿。
  • 現代人公認的歷史NO.1,你有異議麼?
    今天出場的人物大家都很熟知,但今天本人想為他正明,他才是歷史上的NO.1,三國的英雄豪傑排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也都有自己一桿秤,我們熟知的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十大鬼才,十大智囊,但如果深入的考量,大家未必都知道他們都是誰,但有一句就連小孩子都能說的朗朗上口,那便是,一呂 二趙 三典韋 四關 五馬 六張飛 七黃 八夏 九姜維,但個人認為這個排位很不全面,有很多名將沒有提到,比如張遼,張郃,徐晃
  • 史上八大名馬排行,它們是誰的坐騎,烏騅馬排第三,第一無法超越
    大家好,歡迎來到阿亮細談歷史人文,我們今天說說古代的寶馬坐騎,它們的主人是誰,都說英雄配寶馬,我們今天就給它們排個名次,古代的寶馬很多,到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七位:照夜玉獅子,原產西域,是馬中極品,它是趙雲的坐騎,全身上下來看,一根雜毛也沒有,一身白如雪,此馬自從生下後,也就脖子長圈毛,乍看猶如雄獅一般,性格暴躁,並且頭上長角,肚上長鱗,據傳此馬是龍種,長大後夜晚會發出銀白光,會被趕出馬群,隨之性情也會變的溫順,此馬日行千裡,是極品中極品,又名玉蘭白龍駒。
  • 【成語一則】破釜沉舟:巨鹿之戰,項羽是如何打贏的
    破釜沉舟【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巨鹿之戰,這個成語也可以說是項羽本身的專屬名詞了,至今中國歷史上除了項羽還沒有其他將領成功做到過那麼項羽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的呢?難道真的如歷史課本所講的那樣:項羽憑藉一股勇氣,破釜沉舟、不留後路靠著一股兇狠之勁,以少勝多擊敗了秦軍?深入巨鹿之戰的細節中,不難發現,項羽除了這股兇狠勇氣外,戰術運用上可是非常厲害的,項羽之所以能打贏這場戰役,也並不是僅僅憑藉自己的五萬軍隊,而是調動了所有反秦盟軍。
  • 書中記載關羽身高九尺,如今來看有多高?出土的一把漢尺揭曉答案
    關羽、張飛、呂布這幾位都是高個子的英雄,他們的武力是歷史記載中的重中之重。還有,除了武力外,他們的義氣也是能使他們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的。在書籍《三國演義》中,作者更是難掩自己對於關羽的喜愛,其中大篇幅的描寫他秀美的容貌和身高。而在施耐庵的作品《水滸傳》中,也一樣有關於五虎將身高的描寫,容貌的描寫。書中記載關羽身高九尺,如果按照我們理解的尺寸進行換算,施耐庵筆下的關羽該有2米88了,這麼看來,如今的計量方式推算曾經的尺寸,是萬萬不合理的。
  • 此人大戰劉關張三英、曹營六將,他的師傅是誰?
    他「圓睜環眼,倒豎虎鬚」,騎著戰馬,手持丈八蛇矛,殺向呂布,嘴裡還大喊著「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看到竟然還有人敢來救援公孫瓚,冷笑一聲,放過公孫瓚,來戰張飛。 張飛精神抖擻,和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之後,擔心三弟安危,於是手持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來到戰場之上,和張飛夾攻呂布。即使兩人大戰呂布,過了三十回合,還是沒有戰敗呂布。
  • 《三國演義》首屈一指變色龍,比呂布還會變,他到底向著誰
    沒想到,陳登連夜向關羽張飛通風報信,並在車胄離開徐州時拉起吊橋導致車胄被關羽所殺,而陳登再次歸於劉備帳下,這是他第四次變色。  當然,按照《三國志》記載陳登應該只變色了三次,陶謙—劉備—呂布—曹操,出賣呂布之後他就去當廣陵太守了,還屢次打敗孫策和孫權的進攻,相當生猛。可惜命不長三十九歲就死了,死因可能是吃生魚片太多導致的寄生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