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鯨魚,外表讓人看著難受,明明長壽,數量卻越來越少

2020-12-06 小勵精彩影視片段

作者:勵生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生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藍鯨,一種巨型哺乳動物,問它的體型有多大?一個心臟大約就有500千克,體長在22-33米之間,體重150-180噸左右,相當於25隻非洲象的體重,如果有巨型體重秤的話,秤的一頭放只藍鯨,另一頭最少可以放2000個人,最多要放3000個人,由此可見,藍鯨的體積有多大。

藍鯨屬於鬚鯨的一種,在鬚鯨這個大家族中,共分為4科,藍鯨在其中屬於鬚鯨科,另外3科分別是露脊鯨科、小露脊鯨科和灰鯨科,可謂是種類豐富。而在這些種類中,也有一些鯨魚的體型可以和藍鯨相媲美,例如,露脊鯨。

世界上的第三大鯨魚,為什麼長得那麼難看?

露脊鯨是世界上第三大鯨魚,像北大西洋露脊鯨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體積僅次於藍鯨和長鬚鯨的鯨魚,其中體長達到18米,重達100多噸,雖然體重有藍鯨的一半,但很少人會將其和藍鯨相提並論,首先是它們的外表讓人看著難受。

每一個看到露脊鯨的人,首先都會注意到它們身上的「缺點」,在露脊鯨的頭上存在一塊白色區域,看起來有點像人類手中的老繭,但實際上,這塊區域其實是海洋寄生物(以藤壺、鯨蝨為主)附著在露脊鯨上的群落(文中無不適圖片),這些海洋寄生物就喜歡生活在露脊鯨等多種鬚鯨生物身上,一旦被它們附著在身體表面,除非是寄主死亡,否則很難將它們甩開。

尤其是藤壺這種生物,擁有著很強的吸附能力,它們會分泌出一種黏性極強的物質,據說比人類製作的膠水還厲害,不僅會存在於鯨表面,還能深入皮膚,形成彼此連接的壁板,這樣一來,就算露脊鯨等生物要將它們甩掉,也要忍著痛去掉一層皮才行,否則,就只能等著鯨死亡。

而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寄生物在鯨表面生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大塊的老繭,像露脊鯨頭部的老繭就是這樣生成的,因為這種老繭,讓露脊鯨看上去確實難看,但是,露脊鯨也沒有辦法。

根據研究發現,露脊鯨等鬚鯨生物之所以或被寄生物盯上,很大原因是它們遊得不快,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遊泳速度大於40公裡每小時,藤壺等寄生物就很難吸附上去,例如,遊泳速度有50公裡每小時的藍鯨身上就很少有寄生物,而像虎鯨等齒鯨生物更是沒有一點寄生物,這都是和它們的遊泳速度有關,而露脊鯨的遊泳速度很慢,最快也不到10公裡每小時,因此,藤壺等寄生物不附著在它們身上才怪呢。

長壽的露脊鯨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不過,露脊鯨雖然外觀難看了一些,但是它們卻是世界上難得的長壽生物,有研究發現,露脊鯨的壽命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經過研究人員估算,其壽命或許達到268年,而大象的平均壽命則在60-70年左右,已經滅絕的平塔島巨龜則有120年,竟然連露脊鯨的一半都比不上。

但是,讓人感到疑惑的是,露脊鯨的壽命雖長,但數量卻逐年下降,究其原因和人類有很大關係,露脊鯨的身上全是寶,不僅肉可食用,就連骨架都能作為裝飾品,而它們的鯨脂則能作為護膚品和潤滑劑的原料,因此,在19世紀末,露脊鯨被大肆捕殺,短短的20年間,數百萬頭露脊鯨就只剩下數千頭,現如今,全球或許只有1100頭,其中1000頭分布在北太平洋中,另外100頭分布在北大西洋中,因為數量很少,已經被人類進行保護。

根據海洋生物學家表示,露脊鯨是一種性格非常溫順的生物,雖然體型龐大,但卻視人類為忠實朋友,平時也只進食一些浮遊生物,面對如此憨厚的生物,人類卻一直在傷害它們。

露脊鯨會復甦過來嗎?

當然,人類捕殺也只是露脊鯨數量減少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露脊鯨本身也有繁殖能力低的問題,例如,露脊鯨平均在6-12歲時才性成熟,其中每隔3-5年繁衍一次,但每次只產1隻,剛出生的露脊鯨體長僅有4米,且需露脊鯨媽媽悉心照料,其中的夭折率高達37%,因此,要讓露脊鯨的數量迅速恢復過來並不容易。

露脊鯨母子

但好在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在國際鯨類保護組織的幫助下,不少國家已經禁止捕殺露脊鯨等鯨魚,目前,我們只需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杜絕出現捕鯨事件,給露脊鯨更好的生長環境,相信它們會越來越好的。

相關焦點

  •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海洋非常的廣闊,海水之下養育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的互相制約,有的互相依存,有的招人喜歡,有的海洋動物就特別的不要臉了,經常會依附於其他的動物而生存下去,甩都甩不掉
  • 露脊鯨頭上長了超大老繭,看著就難受,原因竟然是「鯨以食為天」
    很多海裡的大鯨魚身上長滿了各種寄生物,尤其是以露脊鯨最為突出。但是有些鯨魚,比如說藍鯨身上卻很少長有。露脊鯨的頭上,經常會有一塊巨大老繭。近距離觀察露脊鯨頭上的老繭,可以發現那實際上是灰色的大塊凸起,上面布滿大量的鯨蝨、藤壺和寄生蠕蟲。
  • 價值超50萬的鯨魚糞便,明明是臭烘烘的,為何會成為龍涎香?
    鯨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物,雖然我們都知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它們的糞便對於整個海洋生態至關重要。另外,還有一種鯨魚的糞便屬於無價之寶,如果你有幸能夠撿到一顆,足以讓你發家致富。
  • 外表醜陋名字很俗,卻是全球「最貴」海鮮,1斤上萬元卻無人敢撈
    外表醜陋名字很俗,卻是全球"最貴"海鮮,1斤上萬元卻無人敢撈 世界上還有很多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就像美食一樣有很多種,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嘗試。
  • 長得帥的男人更長壽 揭開面相中隱藏的長壽秘密
    身上痣多   很多人會為身上的痣煩惱。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皮膚學專家維羅妮卡·巴塔耶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痣多的人染上心臟病、骨質疏鬆等疾病的機率比同齡人低。染色體端位上的端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研究發現,與身上痣的數量小於25顆的人相比,痣的數量超過100顆的人,端粒更長,這意味著他或許能多活6~7歲。
  • 哆啦A夢:來自7000年前的鯨魚,它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本集開啟特別篇章名為「鯨魚和夢幻的水管道」從名稱可以看出大雄,哆啦A夢等小夥伴又要踏上新的旅行,而這次旅行又會是什麼呢?開場和往常並沒有任何的差異,大雄和爸爸在看電視,看著電視中如此美妙的美景很是嚮往,也想前往旅行。看著大雄如痴如醉的樣子,大雄爸爸很快就猜出接下來的事情,在大雄還沒開口前就撤離了,果然是親生的!
  • 人類長壽的秘密在哪裡?鯨魚知道答案
    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會在100歲之前到達生命盡頭,但是科學家們一直都在試圖了解露脊鯨為何比其它鯨魚物種壽命更長,而且不會患上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英國和美國分別進行的研究大量繪製了鯨魚的遺傳模式,而且讓科學家們識別出與壽命相關的特殊基因。Joao Pedro de Magalhaes是英國進行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他聲稱這一發現有可能幫助我們藉助基因延長人類壽命。
  • 安徽新晉網紅景點,中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卻少有人知
    文/用腳步探索世界,歡迎轉載分享。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然後各自修行,各自向前。背上行囊,去那個夢寐以求的遠方。這個景點便是「煉丹湖」,並且還是我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處在安慶天柱山的境內,要知道天柱山可以說是我國的三大高山之一,自古以來就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讚美,天柱山的海拔為1488.4米。而煉丹湖處在海拔1100處,早在1988年的時候就將這裡設立為人工湖泊。但是一直以來卻少有人知。
  • 為什麼世界上黑人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 中國的「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長壽村,如今卻面目全非!
    傳說在廣西的西北部,有一個叫做巴馬的地方是長壽聖地,這裡有著兩位百歲老人,也是老壽星們聚集的地方。長壽村是偏遠山溝裡的小村莊,這裡的人口不多,百歲老人很多,這裡的人都很健康,聽說很多數人都是無疾而終。
  • 市場化,無法解決鯨魚瀕臨滅絕的問題
    人們經常用「為什麼鯨魚瀕臨滅絕,雞卻沒有繁衍之憂」來說明市場化的好處。1鯨魚的數量銳減,是因為沒有人擁有鯨魚。它們在公海裡巡遊,而好幾個國家又拒絕遵守保護鯨魚的國際條約,比如日本和挪威。日本人、挪威人當然知道自己目前的做法會威脅到鯨魚的生存,這樣下去有朝一日,會損害自己的生計。
  • 蜉蝣:我明明很長壽,咋就成了人們口中的短命鬼?
    而對蜉蝣,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詞形容它:朝生暮死。「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東坡就用它來形容人生的短暫與渺小。但是蜉蝣卻對此表示抗議:我明明很長壽,咋就成了短命鬼?蜉蝣,是昆蟲綱蜉蝣目昆蟲的總稱,世界約有2000種。蜉蝣身材纖細柔弱,翅膀膜質,複眼發達,有一對長的絲狀尾須。
  • 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現在數量越來越少,為啥呢?
    對於蛇,很多人都是很怕,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害怕,蛇斑駁的外表,看上去就感覺心裡直突突。四腳蛇在很多地區,都有食用的習慣,這種肉滾滾的四腳蛇,肉質鮮嫩,味道鮮香,而且據村裡老人說,四腳蛇有很多藥用,像孩子不愛吃飯愛挑食,就會去野外捉一些四腳蛇,做熟之後給孩子吃,具有不錯的效果,加上平時也有人經常愛捉四腳蛇吃,這種過去農村非常多見的爬行動物,現如今變得越來越少了,四腳蛇不傷害莊稼,主要以昆蟲為食,算起來對於農田和環境,還是有益的,四腳蛇現如今的數量變少
  • 鯨魚的結局不僅是鯨落,還有另一種結果,被稱為「天然炮彈」
    一鯨落萬物生 這句話用來形容鯨魚,鯨魚身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生物,它在死去的時候能為海洋中的生態環境增添一番風採,不過任何事情有利有弊,一些鯨魚往往在死後會釋放出大量的臭氣,被人類比喻為是「天然武器」,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們印象中鯨魚明明是一種極為溫和的生物。
  • 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排行榜
    2、南極洲海綿它是生活在南極洲的一種生物,它的壽命也是超級長的,它的外表長得很奇特,緊緊的抓著海底的巖石,分支很多,像一條條隨風飄蕩的枝條,在生長過程中,它能保持一動不動的在同一個地方待著,你不仔細觀察,都發現不了它,它活得最久的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多年,很多生物都滅絕了,它還依舊活著。
  • 世界上三大珍稀植物,每一種都有極高的價值,想看到並不容易
    說起世界上三大珍稀植物,大家的腦海中都會出現一個大問號,難道植物也有珍稀程度?答案是有的,作為地球上的生物,隨著數量變少,再加上其本身的特性,就造成了其中的稀有程度,像世界上最珍稀的三種植物就是根據這些特點而列舉出來的,它們分別是巨魔芋,海椰子和千歲蘭。
  • 為什麼大熊貓的數量明明不是最少的,卻受著最好的保護和照顧呢?
    大家都知道像朱䴉等國家珍惜動物很多數量遠遠沒有熊貓的數量多,但是沒有受到和大熊貓一樣的保護,其實大熊貓在我國的珍惜動物保護事業上是一種標杆式的存在,大熊貓棲息的地方不光有大熊貓一種珍惜野生動物,還有金絲猴、朱䴉等,但是人們確實都是愛美的,更願意關注那些外表看起來可愛的動物,所以大熊貓引起的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才能吸引到這麼多資金和科研力量,保護大熊貓的同時保護了這些珍惜動物生存的整體生態環境
  • 長壽時代即將登場,是福還是難?害怕改變的人或被時代拋棄
    但少有人意識到,一個更大的挑戰正在向我們逼近,那就是老齡化和長壽共融的社會現象要來了。到了我們這代人,活到100歲更會是大概率事件。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和醫學研究表明,腸道菌群與衰老速度相關。長壽時代下,變則通當下,長壽時代正在走向我們,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基於現狀,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長壽時代所帶來的新挑戰。進入長壽時代之後,當下的社會現象會被逐步瓦解,就業、人口結構、經濟結構、人際交往等等問題,也將引發一系列變革。可以說,將來的世界與今天我們所處的世界迥然不同。
  • 比特幣(BTC)鯨魚成倍增長,數量打破歷史新高
    加密分析公司Santiment透露,隨著#比特幣#鯨魚數量達到歷史新高,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正在迅速入場。該公司表示,持有至少1,000 BTC的鯨魚數量在本周初打破了紀錄。「隨著周二的收盤價(2021年1月5日),至少有1,000 BTC的比特幣鯨魚地址數量達到了歷史新高2,323。」
  • 它是世界第三大冰川,亦是藏在中國最深處的絕美秘境,令人震撼!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隨之,旅遊業油然而生,旅遊業的出現,也成為了人們休閒娛樂方式之一。有多少人聽過普若崗日冰川這個名字呢,它明明那麼震撼人心,明明有那麼厲害的背景,卻依然很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