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香港巨富,很多人首先會想起「二李」,也就是李嘉誠和李兆基,這兩位富豪多年來始終穩居香港富豪榜的頭兩把交椅。事實上,今天的一眾香港富豪,大多數都是經營房地產起家的,李嘉誠和李兆基也不例外。
不過,今天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既不是李嘉誠的長和實業,也不是李兆基的恆兆基業,而是新鴻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成立於1963年,當初是由香港的三大富豪共同創立,不過後來這三外創始人分家,新鴻基則留給了三人中年級最長的郭德勝,而另一位則是李兆基,自己另起爐灶創立了新鴻基地產,而最後一位則是馮景禧。
馮景禧當年是足以與李兆基、郭德勝齊名的香港富豪,三任曾經被並成為香港「房產三劍客」,但是由於馮景禧1985年就因病去世了,以至於今天很少有人還記得這個名字。如果馮景禧不是過早去世,以他的財富足以排進香港富豪榜的前五名。
馮景禧的商業生涯可謂是曲折動人,充滿了傳奇色彩,比小說還要精彩。馮景禧1923年出生於廣州一個商人家庭,父親常年做點小生意,生活勉強過得去,但是由於母親早早去世,父親另娶,導致馮景禧少年時期和家裡的關係就十分緊張。十六歲那年,馮景禧就輟學離家,前往香港打工。
但是後來香港淪陷,馮景禧不得已又回到廣州,在一家金鋪當學徒。由於馮景禧十分聰慧好學,很快就掌握了一定的經驗管理能力,很受老闆的上市,於是被提拔為店裡的管事,一手負責金鋪的經營管理。
後來時局穩定,國內經濟逐漸復甦,頗有商業頭腦的馮景禧離開金鋪,開水與人合夥做生意,憑藉敏銳的商業眼光和經商頭腦,馮景禧期間做過很多行業,最終都取得了成功,馮景禧也由此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後來馮景禧又相中了賣魚苗的生意,從廣州購買魚苗,然後轉賣到臺灣,中間可以賺取不菲的差價。不料那一次在前往臺灣的途中,遭遇了一場暴風雨,雖然馮景禧最終僥倖逃生,但是魚苗基本都死光了,馮景禧因此變得一無所有。
這一次挫折並沒有讓馮景禧氣餒,回到廣州之後,馮景禧自己開設了一家金鋪,由於在這一行當裡頗有經驗,馮景禧很快又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當時,馮景禧和自己的兩個好朋友李兆基、郭德勝都紛紛相中了房地產行業。經過商議,三人決定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房地產公司,這就是新鴻基地產。
上世紀六十年代,但是由於時代原因,很多人選擇離開香港,大量土地和房產被拋售。而馮景禧經過冷靜分析,認為香港不會受到波及,於是拿出全部身家收購這些土地和房產。最紅時局穩定,馮景禧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新鴻基地產分家之後,馮景禧自己創立了新鴻基證券和新鴻基銀行,一舉成為香港的頂級富豪。可惜的是1985年馮景禧去世,年僅63歲,傳奇商業人生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