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利物浦式防守:逼搶、延阻與回追

2021-01-15 騰訊網

旋貓工作室/足球評論員唯心

我曾專門撰文對比過利物浦與曼城的風格迥異但效果都還不錯的逼搶模式,具體到利物浦,他們講究的是保持陣型,三條防線之間維持較大距離以保證後場能夠隨時拱衛禁區,同時依靠超強的跑動能力彌補空當。而曼城則不知出於何種考慮,鬼使神差的在這場比賽中玩起了平行站位防守,結果可以說是一團糟。這裡我們重點關注防守策略更典型的利物浦。

首先來看利物浦最理想的防守狀態是什麼,請記住下列關鍵詞:保持陣型、後衛延阻、瘋狂回追。接下來你會在這個回合中看到這三個要素:

曼城的推進非常流暢,但最終仍舊陷入少打多的局面。第一張圖我用4張靜態圖來詳細解析,儘量說清楚:

第一步,利物浦採取相當激進的防守策略,中前場6人全部壓過半場,此時他們依舊保持了4-3-3的站位,並不是針對皮球、拆散陣型做圍搶。實際上曼城的持球人擁有非常開闊的傳球線路,只不過不能長時間控球而已。

如此開闊的傳球空間,導致曼城可以輕鬆的兩腳傳球破掉利物浦的逼搶,於是,阿圭羅輕鬆接球直面利物浦後衛線。注意此時洛夫倫沒有繼續後退,而是上搶試圖攔截阿圭羅,而以法比尼奧為首,3名中場撒開腿全速回追。其效果則是下圖:

中場線與後衛線圍繞持球的阿圭羅在中路交匯,曼城的進攻推進已經夠快了,但利物浦中場回來的也很快。當然,利物浦也沒能直接斷球,阿圭羅把球分給了斯特林。但斯特林接球後,到底有沒有機會直接衝擊?答案是沒有,因為利物浦中場回防之後,情況是這樣的:

短短幾秒之內,利物浦7人全部回防到位,4-3站位清晰可見並圍繞有球一側形成包夾。可以說,利物浦靠著洛夫倫的上前延阻與中場的快速回追,把曼城的一次快速推進,硬生生逼成了少打多的陣地戰。

那麼,這樣的防守有沒有可能出現問題呢?當然有。

首先,以曼城前場的天賦而言,利物浦這麼防還真得不保險,因為回追防守相比站在原地直接磨陣地,難度更大,高速運動過程中,技術好、靈活性出眾的持球人很容易直接把回追者過掉。比如這樣:

這次利物浦的防守方式其實和剛才如出一轍,只不過因阿圭羅的持球表演而出現了問題,我們以3張靜態圖予以說明:

第一步,利物浦延續了此前的逼搶準則:保持陣型不變,中前場集體壓上,後衛線留守拱衛禁區。曼城也一如既往地獲得充分的傳球空間。不出意外地,利物浦的防線再度被打穿,於是情況變成了這樣:

曼城快速推進至禁區附近時,利物浦中場被打穿,阿圭羅從容接球。這個位置不同於剛才那回合,洛夫倫是不敢貿然上前延阻的,因為斯特林一旦反越位成功,範戴克無論如何是沒法在這麼短的距離內追上的。此時曼城局部3打2,形勢非常好。

被打穿的中場沒有放棄防守,而是按照既定方針瘋狂回追,無論是動圖還是左上角的時間,都可以很清楚地表明法比尼奧的回追速度有多快。其實他已經追到位了,但這次被阿圭羅過掉,防守效果就天差地別了。

其次,前面說了很多利物浦中場回追的意識,那麼諸位有沒有想過,假如中場不這麼積極回追,會產生什麼後果?比賽中還真有這種現象發生,比如這次:

這次稍有不同的是,利物浦在前場逼搶時投入了一名邊後衛,這也導致中場的回追更具意義,然而最終,中場的一時大意,險些釀成大禍——至少它成為了讓利物浦在賽後陷入輿論爭端的因素之一。這裡用兩張靜態圖來看一下:

上圖的曲線之所以看起來有些奇怪,是因為我並不想簡單標註出利物浦的防守站位到底是什麼,而是想把初始陣型中各條戰線的人員給連起來,方便大家看到陣型的變化。上圖中羅伯遜上前逼搶,導致利物浦左後衛位置是真空的,於是中場整體向左移動,維納爾杜姆和法比尼奧共同接管貝爾納多·席爾瓦。這個安排並沒有錯,問題出在下一張圖:

亂戰過後曼城再度持球,按道理來說範戴克搶到第一點並破壞傳球,已經給中場爭取了不少回防時間,但難以解釋的是:一貫不惜體能的利物浦中場,這次竟然沒有及時回防,反倒是羅伯遜從很靠前的位置全速衝刺殺了回來。但他距離太遠,實在是追不上了;而本來負責接管貝爾納多·席爾瓦的維納爾杜姆,居然莫名其妙的追了一半不追了……

上述兩個問題能否解決呢?嚴格來說,有些問題是教練無能為力的,比如阿圭羅過掉法比尼奧,那就是個人能力體現,你如果想從戰術上彌補,就只能幹脆把原有的防守體系徹底推翻重建,這就有些「因噎廢食」了。但進行一些微調,避免球員過多進行衝刺跑,還是可以做到,比如中場留一個人拖在後面,不那麼激進。下面這一回合中,維納爾杜姆的初始選位,就為其後續的投入防守提供了便利:

這次防守,利物浦的投入有什麼不同?這裡用三張靜態圖予以說明:

第一步,當整體壓上時,利物浦依舊保持陣型不變;區別在於,維納爾杜姆拖在最後。注意——這可不是向一側的傾斜,此時利物浦並不知道曼城要往哪一側傳球,鏡頭裡其實也沒交代清楚——在曼城的左邊路、維納爾杜姆防守的一側,其實也有一名曼城球員。因此,這裡並不能說是利物浦針對曼城球員站位所作出的選擇,只能說不知為何,維納爾杜姆相對拖後了。

維納爾杜姆的拖後也讓他可以最早參與到球隊防守中,當然,他實際上也沒能直接斷球,但當曼城向前傳球時,維納爾杜姆也確實是距離接球人最近的一個。另外注意,在這個位置上,洛夫倫再度上前幹預了。

而這次,當曼城中場全部跑回來時,維納爾杜姆已經先於剩下兩人開始貼身逼搶曼城的持球人了。

誠然,4-3站位的防守體系,在現代足球中其實應用並不廣泛,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多數強隊其實都很善於左右調度,防守方在中場僅僅投入3人,其實是不足以覆蓋中場寬度的,所以諸位如果仔細研究主打433陣型球隊的比賽錄像時,會發現陣地戰中,433變442是常有的事。對陣曼城這樣級別的球隊,利物浦自然也不能託大,於是,他們在防守端還有最後的撒手鐧——邊鋒回撤。

來看這一回合:

最後利物浦是誰把皮球搶下來的?馬內!實際上利物浦在這回合防守中已經完全放棄了4-3-3站位,來看靜態截圖:

此時已經是相當清晰的4-4站位防守,陰影覆蓋的,是馬內。這麼做的好處除了中場覆蓋面足夠外,還能對後衛線提供更好的支持,來看4秒鐘後的靜態圖:

當馬內和維納爾杜姆在邊路逼搶時,利物浦禁區內什麼情況?4後衛全在!也就是說,馬內的回收,直接把羅伯遜解放到了禁區裡。

當然,邊鋒畢竟不是中場或後衛,事實上中場的防守,相比於後衛而言也通常會弱一些。因此,利物浦如此堆積人數,在快節奏的攻防轉換中,還是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這回合:

這次絕不能說利物浦人數投入不多,反倒是他們在大舉回收之下出現的漏人,導致曼城打出了一次極具威脅的進攻。這次漏人的,是薩拉赫與亨德森。來看兩張靜態圖:

我仍舊是把利物浦的三條線用紅色曲線標註了出來,其目的是告訴大家:薩拉赫和馬內的回防力度有多大。很明顯,此時利物浦實際上不是4-3-3站位,而是4-5-1。但問題是,薩拉赫漏人了,而且漏掉的是最不該放過的斯特林……

就在斯特林毫無顧忌的前插之際,亨德森也犯下了錯誤,他在上搶失敗後並沒有跟著插上的安吉裡諾,而是試圖回到中場去和法比尼奧、維納爾杜姆一起攔截傳球,然而他所處的位置又不可能攔下皮球,其結果是,羅伯遜實際上面臨著斯特林和安吉裡諾兩個人的無球前插,他陷入了1防2的窘境。最終,左右為難的羅伯遜只能放任安吉裡諾前插接球完成射門。

當然,面對曼城這種級別的對手,防守不出一點問題幾乎不可能,更何況相比於對手,利物浦的防守實際上已經非常不錯了。其實曼城的防守我一樣截下了不少很能說明問題圖,仍舊是在這短短30分鐘時間內截下的。可見這樣一場高水平的比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東西太多了。

想把這些內容深入挖掘出來,寫一篇有長期借鑑意義的復盤,不反覆看幾遍錄像是絕對不行的。作為一個對兩隊立場保持中立的足球評論員,我並不關心誰輸誰贏或裁判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如此內容豐富的比賽越多越好。刺激的比賽只是感官享受;而好看的比賽,是研究素材,更是值得珍藏的財富。

相關焦點

  • 瘋狗流利物浦,足壇重金屬,關於克式紅軍的高位逼搶,你知道多少
    克洛普最初在利物浦建立的「高位壓迫逼搶」體系,有隨著這幾個賽季的推進而演變成了另外一種體系嗎?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下方的數據: 因此與其說轉型,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克洛普把這套高位壓迫逼搶,戰術修飾得更為簡練,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位壓迫逼搶。 進階數據二:壓迫成功率 透過球場不同區域的壓迫次數,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利物浦與其他球隊的差異,但這樣還不足以凸顯這支利物浦的優勢。
  • 歐冠球評:門將失誤已成利物浦陰影,馬競用高效反擊迎來勝利
    比賽開場僅僅8秒鐘,菲利克斯就用一次回撤到中場區域的進攻組織幫助另外一名前鋒科斯塔形成了絕佳的破門機會。如上圖所示,菲利克斯在此次進攻中回撤到中場區域協助託馬斯等人進行持球組織(考慮到西蒙尼戰術思路中對於防守的重視,馬德裡競技中場的薩烏爾、託馬斯很少會高度前插到對方的防守腹地區域進行威脅球傳遞,故此馬競在某些時間段需要雙前鋒之一進行回撤參與組織)。
  • 告別洛夫倫:2000萬水貨讓克洛普防守出書 見證利物浦新天堂
    在比賽中,他可以快速前頂上搶,隨後及時回撤補位,尤其是橫向的移動敏捷是洛夫倫的特點。被熱刺打爆:洛夫倫讓「防守能出書」的克洛普暴怒 儘管說2次絕殺讓洛夫倫可以穩穩留在利物浦,但這不等於說他的問題不存在了。有些冒失,站位激進的洛夫倫依舊有著「防線炸彈」的感覺。一不留神,他就會將本方後場炸出一個坑。
  • 蒂亞戈英超處子戰展現級數,馬內梅開二度,利物浦2-0切爾西!
    9月20日的英超賽事,切爾西主場出擊,於斯坦福橋迎戰去季冠軍利物浦,卻因完半場前有後衛克裡斯滕森從後侵犯單刀的馬內而領紅牌被逐,遂於整個下半場要少踢一人,結果被紅軍的馬內於下半場梅開二度,加上若日尼奧主射點球被撲出,最終以0-2落敗,讓利物浦開季兩戰全勝。
  • 11月23英超賽事分析預測:利物浦VS萊斯特城,EMC易倍體育數據
    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3點15分,英超第9輪一場焦點戰打響,利物浦坐鎮主場迎戰萊斯特城,強強對話一觸即發。此役教練羅傑斯再次面對老東家利物浦,在排兵布陣方面以及臨場指揮能否更勝克洛普一籌成看點。作為衛冕冠軍利物浦本賽季志在登頂,此役誓要用勝利來上升排名,萊斯特城這邊為爭4而戰沒有退路。上輪聯賽利物浦客場挑戰曼城,薩拉赫點射為紅軍首開記錄,但熱蘇斯隨後扳平比分雙方1-1握手言和,5連勝戛然而止。萊斯特城上場對陣狼隊,憑藉瓦爾迪的點球破門1-0小勝對手,豪取6連勝狀態火熱。
  • 或許羅傑斯到退役都不會想通,為何利物浦能在克洛普的手上重生
    「即便我們所有人離開,利物浦依舊是利物浦,不會因為少了誰而改變。」這是克洛普在對陣萊斯特城之前新聞發布會的一段內容,克洛普的意思很明確,即使將來他和他的弟子以及團隊離開,利物浦依舊是利物浦,他們永遠不會放棄。
  • 羅傑斯的利物浦歲月,究竟是戰術天才還是怯戰懦夫
    雖然當時的斯旺西身處英冠,但是羅傑斯堅持自己傳控和壓迫式足球的追求,控球率、傳球成功率等數據都是英冠頂級,升入英超後依然如此。 2011-12賽季羅傑斯率領實力並不出眾的斯旺西堅持走技術路線,不僅保級成功,還獲得了英超第11名的不錯成績。羅傑斯也被亨利看中,接替達格利什成為豪門利物浦的主教練。
  • 點評利物浦熱身勝英乙:肯特閃耀或再租傑拉德 左後衛又現大坑?
    利物浦的首發三叉戟中,布魯斯特和哈裡·威爾遜產生的化學反應喜人,多次在禁區內打出精妙配合,但最亮眼的是左路的肯特。首場和特蘭米爾的比賽中比較安靜的肯特,此役顯得更自信、更積極,簡直判若兩人。肯特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本隊全部三粒進球。米爾納的世界波,來自利物浦左側短角球後肯特的回敲,他的點球也要歸功於製造者肯特。
  • 哈弗茨首秀逐幀解析:2特質初顯+狂奔70米回追 仍需時間適應
    在若日尼奧的防守壓迫下,比索馬的胸部停球飛向哈弗茨,這是一個機會,哈弗茨贏球搶斷……但他撞上了主裁判保森,比索馬把球傳了出去,比賽繼續。第9分鐘哈弗茨作為切爾西球員的首次觸球,是接詹姆斯擲出的界外球,把球回傳了回去,但這一次藍軍找打了一些控球的感覺,球到了維爾納腳下,芒特在他身前狂奔,哈弗茨則在右路前插,維爾納將球傳向前插的阿隆索,但被布萊頓球員破壞了。
  • 球探報告-哈薩克:歸化當核心 逼搶兇悍多二次攻
    克裡波科夫脾氣火爆,除了訓練中對球員要求極度嚴格外,比賽的臨場指揮也經常遊弋在場邊大吼大叫,是一名典型的「咆哮派」主帥。球隊核心打法特點:歸化帶動進攻多持球突破傑裡-詹森:1、持球攻能力突出,左右手運球突破同樣犀利,是球隊的後場發動機;2、推進速度快,是全隊快攻戰術的重要發起點,傳球具有較強的穿透力;3、擺脫防守能力和變向突破的能力不錯;4、全隊唯一具備追身強投三分能力的球員。
  • 梅拉·薩爾:師承馬內和C羅,黃蜂之翼已成利物浦夢魘
    本賽季英超第18輪2-0戰勝曼聯的比賽中,薩爾曾有過一次中路橫衝直撞的個人秀:比賽第11分鐘,沃特福德解圍出了曼聯的角球進攻,埋伏在前面的薩爾接到皮球後橫向盤帶尋找機會,面對兩名曼聯球員的回追防守,薩爾一個蹚球完成了擺脫,順帶將回防的曼聯球員帶倒在地。
  • 與梅西不合拍的格列茲曼:踏踏實實打無球,勤勤懇懇地防守
    ——要知道,巴薩比馬競控球率更高,這也就意味著格裡茲曼用更少的防守時間,打出了更高的防守端對對手持球人的對抗,可見其防守積極性提升之大。 更何況,把格裡茲曼放在這裡,還有另一重收益——此人的防守,實在太積極了。 早在西甲第一場,格裡茲曼就展現出作為左邊鋒積極回防,對球隊中場寬度覆蓋能力的提升——而這恰恰是巴薩上賽季最欠缺的環節之一:
  • 背負屠殺陰影,後防再現危機的利物浦還值得期待嗎?
    而對於利物浦而言,卻是克洛普執教利物浦以來最恥辱的一天! 客戰維拉,雖然利物浦前鋒薩拉赫上演梅開二度,但仍未能挽救球隊敗局,維拉由沃特金斯戴帽,格拉利什上演梅開二度以及麥金和巴克利各入一球,最終利物浦還是遭遇2-7慘敗。 據統計,這是克洛普執教生涯以來遭遇的最大比分失利。
  • 慢鏡頭回看國足丟球過程,2人散漫丟失球權,3大失誤導致丟球
    比賽第40分58秒,國足後場馮瀟霆一腳直塞球直接打到了前場找郜林,郜林想與于大寶做一個精妙配合,可惜二人默契不夠,于大寶跑了相反的方向,而球權丟失後郜林待在原地還在遺憾自己的精妙的想法沒有實現,于大寶也待在原地沒有展開前場逼搶,二人配合失誤吉爾吉斯斯坦球員拿球毫無壓力的直接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