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聚焦|中石化青島LNG接收站,「氣」量不凡!

2021-01-15 大眾網

2019年12月4日青島日報3版

-162℃冷藏,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遠涉重洋而來;5年來接卸LNG船舶266艘次,合計天然氣204億立方米,可滿足青島使用15年;掌握了LNG接收站多項高難度生產技術——

中石化青島LNG接收站,「氣」量不凡

▲裝載LNG的貨輪停靠中石化青島LNG接收站碼頭。陸波 攝

12月2日,橫跨中俄兩國的能源大動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管道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我國黑龍江省黑河,在我國境內管道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個省區市,中俄東線全線建成後,每年可向東北、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穩定供應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380億立方米。

陸上天然氣有了穩定來源令人振奮不已。在青島,同樣有個天然氣的穩定來源——位於西海岸新區董家口內的青島LNG接收站。 東臨琅琊臺灣,西靠棋子灣,這座LNG接收站是中國石化首個LNG項目,同時也是我省目前唯一的進口LNG接收終端,接收站佔地742畝,用海面積3000餘畝。「運行5年來,青島LNG已累計完成LNG船舶接卸266艘次,累計接卸LNG資源1800餘萬噸,合計天然氣204億立方米,接船數量和效率位居華北地區接收站前列,以青島市2018年用氣量14億立方米計算,可供青島市使用近15年。」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小尚告訴記者。

將氣態天然氣冷卻至-162℃儲運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氣的英文縮寫,天然氣是在氣田中自然開採出來的可燃氣體,主要由甲烷構成。LNG是通過將常壓下氣態的天然氣冷卻至-162℃,使之凝結成液體。天然氣液化後可以大大節約儲運空間,而且具有熱值大、性能高等特點。LNG接收站主要功能是LNG卸料、儲存、氣化、天然氣計量、輸出,並通過外輸天然氣管網提供天然氣。

漫步青島LNG接收站,可以看到4座16萬立方米的地面全容式混凝土LNG儲罐、LNG氣化設施及輔助工程設施,1個兼顧8萬—27萬立方米的LNG泊位,整個園區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今年前10個月,我們完成LNG船舶接卸69艘次,進口LNG493萬噸,計劃完成率82%,預計全年完成LNG船舶接卸86艘次,合計LNG610萬噸,達到年初目標的103%。」王小尚告訴記者。

早在2002年8月,中國石化就與山東省政府籤訂了LNG項目等戰略合作協議,開始籌劃LNG項目前期工作。2010年7月,青島LNG項目獲得國家核准,9月開工奠基,2014年11月投產運行。如今的青島LNG接收站已成為我省乃至華北地區最重要的LNG資源接轉中樞之一,扛起了保障全省經濟發展和民生用氣需求責任。

作為中國石化第一個自主設計、自主採辦、自主施工和自主管理的LNG項目, 青島LNG工程項目在碼頭設計和施工、接收站設計、儲罐製造和氣頂升、焊接工藝評定、主要設備材料國產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中國石化LNG項目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儲罐建造方面,採用了國內外獨特的「剪力牆+短築伐基式」架空LNG罐基礎結構,抗震性能優於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樁基基礎,施工進度加快50%以上,工程造價降低約20%。採用國內首創的「上表面扣膜連續澆築技術」,提高了大穹頂混凝土澆築質量。此外,在LNG儲罐上首次實現了預應力系統國產化。為充分利用LNG原料氣中的輕烴資源,青島LNG工程設計了國內首套輕烴回收裝置,為國內LNG接收站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興生產經營及盈利模式。

記者了解到,LNG接收站涉及到的關鍵設備包括卸料臂、罐內低壓泵、高壓外輸泵、BOG壓縮機、開架式海水氣化器、浸沒燃燒式氣化器、中間介質氣化器等。根據不同功能,接收站工藝裝置又分為碼頭卸料系統、LNG儲存系統、LNG氣化外輸系統、BOG處理系統、燃料氣系統、LNG槽車裝車系統以及LNG保冷循環等。

「簡單地說,整個工藝流程就是在LNG遠洋輸送船停靠接收站碼頭後,將LNG送至接收站內的LNG儲罐存儲。」王小尚介紹說,LNG通過罐內低壓泵增壓後主要有三個去向,直接進入高壓泵、經高壓泵增壓後進入氣化器氣化,氣化後的天然氣經計量後通過輸氣管道送至用戶;進入再冷凝設施、經高壓泵增壓後氣化外輸;或是通過槽車裝車設施裝車外運。

供應華北地區天然氣用戶,覆蓋魯蘇皖冀豫五省

投產5年來,青島LNG接收站已經成為華北地區接卸量最大的接收站之一。這裡的管道氣外輸經山東天然氣管網供應華北地區天然氣用戶並為儲氣庫注氣做冬季保供準備,而外輸的槽車產品則直接覆蓋到魯、蘇、皖、冀、豫等五省。

「青島LNG的天然氣資源主要來自埃克森美孚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開發並液化的天然氣,遠期資源來自澳大利亞APLNG項目。」 王小尚介紹說,「目前,青島LNG接收站已經與天津LNG、文23儲氣庫、鄂安滄、濟青二線等上遊供氣設施及長輸管道互聯互通,並配合靈活機動的槽車充裝補償供應系統,構成了中國石化在華北地區平穩安全供氣格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優化能源結構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大力推進天然氣利用,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致力於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作為中國石化第一家LNG接收站,青島LNG接收站肩負著項目建設、探索並積累LNG建設經驗、為其他LNG項目提供借鑑的多重任務。2016年4月,青島LNG項目一期工程榮獲中國石化2015年度優質工程。5年來,青島LNG接收站精心組織生產經營,實現了「安、穩、長、滿、優」運行。

接卸環節更加高效,目前單艘LNG船接卸時間從運行初期的28小時縮短至平均21小時,單月接船紀錄達到9艘次;液體裝運能力升級,自2014年12月10日首輛LNG槽車出站以來,青島LNG接收站已累計充裝槽車23.5萬車,液態產品充裝突破550萬噸,2019年,青島LNG槽車充裝站再創單日充裝超過300車的新紀錄;工藝操作更趨平穩,投產5年來,青島LNG接收站形成了一套統籌貧富2種長約氣源、各類現貨資源、5種外銷產品的新型LNG接收站運行管控模式,掌握了LNG接收站試運投產、LNG貧富液混裝、輕烴回收裝置開停車、LNG裝車物料貧富液切換等高難度生產技術。青島LNG接收站還是國內少數具備進口設備自主檢修能力的單位,並已經實現了多種低溫設備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進一步加快了我國LNG接收站全面國產化的進程。

與此同時,這裡的保供能力穩步提升。青島LNG接收站在冬季供暖季期間保持了高負荷運轉狀態,2017年12月13日,突破投產3年以來最大日外輸量,當日完成管道外輸2023萬立方米。2018年供暖期間外輸能力保持在1800萬立方米/天,有效保障了供應區域內民生和工業用氣。今年,該站外輸能力計劃提高到2200萬立方米/天。

如今,青島LNG項目開始謀劃更長遠布局。

LNG項目一期工程接收站規模為600萬噸/年,二期工程正在建設階段,計劃遠期擴建至1100萬噸/年。去年7月25日,青島LNG項目二期工程獲得省裡核准,兩臺16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設施正全面加速建設。同時,三期工程項目已啟動,工程核准手續已基本齊備。三期工程建成後,對於加快國家骨幹天然氣管網和沿海LNG接收站規劃建設、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促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陸 波 通訊員 楊立鵬 袁 芳)

相關焦點

  • 青島日報聚焦丨青島航空「回歸」青島,「城市之翼」飛向更高
    青島日報2020年9月17日3版青島航空「回歸」青島,「城市之翼」飛向更高作為青島最大的國有投資平臺,青島城投集團近年來以平臺思維、資本邏輯不斷推動主業聚焦,此次收購青島航空是其以資本運作夯實底層資產布局的一次重要實踐,未來青島城投集團將圍繞青島航空產業板塊不斷推動產業資源整合,按下青島航空產業發展的「快進鍵」。「我們將推動青島航空健康、快速、穩定發展,力爭3-5年的時間具備上市條件。」青島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邢路正對記者說。
  • 青島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炸事故案14人獲刑
    據新華社青島11月30日電(記者張旭東)青島市黃島區法院30日對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洩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相關的4起刑事案件一審宣判,14名被告人被判處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罰。
  • 青島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現場緊急搶修自來水管道
    青島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現場緊急搶修自來水管道/21) "← →"翻頁 11月23日下午,青島市黃島區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爆炸現場
  • 珠峰新身高從青島「量」起 水準原點為何在青島?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 沛珠穆朗瑪峰有了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新身高的發布令人振奮,但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測量高度的基準,都是來自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
  • 青島市燃氣行業做好極寒天氣用氣保障
    青島能源華潤公司未雨綢繆,對接中石化等上遊企業,取得足額計劃氣量支持;組織完成城陽門站升級改造,日供氣能力提升50%,達300萬方;各LNG調峰儲配站液位滿倉,日調峰能力20萬方,可適時根據需求狀況補充管輸能力。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液化天然氣應用基礎分析    一、lng應用背景    二、lng行業特點    三、lng的應用基礎研究  第五節 液化天然氣在多氣源供氣中作用和地位    一、lng特點    二、lng的利用    三、lng接收站建設第二部分 全球lng行業發展分析第二章
  • 青島日報刊發:市場主體日益活躍,創業城市「基因」強大
    聚焦主導產業鼓勵創新創業今年3月,位於青島高新區的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過億元A2輪融資,半年內該公司已累計完成融資超2億元。創業三年,慧拓正式發布的「愚公YUGONG」無人礦山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國內首個也是目前國內唯一自主研發的智慧礦山無人化整體解決方案。
  • 青島人 今天,你聽到防空警報了嗎?
    11月14日10:00,防空防災警報試鳴聲準時在青島上空響起。 今年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123年前的今天,德國軍隊武裝侵略青島。每年的11月14日,在全市範圍內鳴響警報,為的就是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 新加坡:青島啤酒海藻蘇打水「揚帆出海」第一站
    來源:經濟日報青島啤酒出品的海藻蘇打水健康價值受到海外市場認可。在新加坡,這款產品又增添了一個嶄新的認證關鍵詞,那就是「健康」。近日, HPB (新加坡健康促進局) 批准青島啤酒生產的「TSINGTAO蘇打水」使用HCS標識(Healthier Choice Symbol,中文譯「健康優選」標誌)。作為海藻蘇打水走出海外的第一站,目前,這款有著海洋般蔚藍色包裝的青島啤酒蘇打水飲品,已經出現在了新加坡各大商場、超市的貨架之上。
  • 「濮陽氣」,有「底氣」!
    「濮陽氣」,有「底氣」!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濮陽氣」
  • 青島疫情查詢地圖上線
    青島疫情查詢地圖上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2.16 星期日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楊曉琛    本報2月15日訊 日前,由青島日報全媒體平臺開發的 「青島疫情查詢地圖」正式上線。
  • 中國LNG資源分布圖(2021)
    接收能力:350萬噸/年5 青島董家口LNG接收站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站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港(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董家口岬角)。包括一座26.6萬立方米的LNG運輸船碼頭,一座工作船碼頭。4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工藝處理、海水取排、氣化、天然氣輸送設施、冷能利用裝置、LNG汽車外銷系統和火炬系統。
  • 青島日報刊發社評:蔚為壯觀的城
    我們的城,叫青島。一位藝術家說,在彩色譜系中,青島是藍色的。因為這個顏色是開放的、新鮮的、溫潤的、廣闊的。這個城,枕著波濤入眠;這個城,胸襟遼闊得可以裝載整個世界;這個城,雲朵一樣的風帆是可以翱翔的翅膀。2021年,是盛大的開啟之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過去的一年,青島細胞層面的裂變已經發生,新思路、新打法、新算法是熠熠的結晶。
  • 川氣東送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000億方
    截至4月30日,天然氣分公司川氣東送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000億立方米,連續安全運行4088天,切實保障了沿線居民生活和工業用氣,為長江經濟帶快速發展提供助力。  加強供氣安全性,形成多氣源供氣格局。
  • 2013年度傷感人物: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遇難者
    11月23日,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大學生為中石化爆燃事故燭光祈福。當天晚上,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分別在學校的薈萃廣場、子元廣場的國旗下為為中石化爆燃事故燭光祈福。根據360搜索數據顯示,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遇難者位列第十。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已經過去1個多月,但一個月前那噩夢般的一幕仍然讓無數人感到沉重和悲痛。一次爆炸,帶走了62個鮮活的生命,一次爆炸,讓我們多了一個不能忘記的紀念日。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斬獲全國海洋科技特等獎
    33個項目獲獎,青島有11個項目上榜,佔全國獲獎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牽頭完成的項目「中國海-西太平洋地質地球物理特徵綜合研究與系列圖編制」獲得特等獎。海洋科學技術獎是全國海洋行業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獎,是海洋領域最為權威的國家獎勵之一。
  • 【媒體聚焦】青島早報:會場捕蟹出海忙
    【媒體聚焦】青島早報:會場捕蟹出海忙 2020-09-09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全力優化生產運行齊魯大地今冬供暖用氣...
    公司生產運行部了解到,進入冬季供暖期以來,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管網日輸氣量達到4386萬立方米,較供暖前提高了21.8%,為山東省平穩應對冬季用氣高峰,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國家管網集團榆濟管道公司目前主要負責管理安濟線、榆濟線(含榆麻支線)、青島LNG外輸幹線、濟青二線共4條輸氣幹線,管網總裡程1728.69km。
  • LNG接收站著火致7死2傷 國家管網下屬公司被約談
    【財新網】(記者 趙煊)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公司)廣西北海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著火事故,目前死亡人數升至7人,另有2人重傷。  11月18日,廣西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更新上述傷亡人數。
  • 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故最終確認62人遇難
    救援人員在爆燃事故現場進行救援工作青島新聞網12月3日訊 據「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洩漏爆炸事故現場指揮部消息,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指揮部組織精幹力量,對事故現場及其周邊地帶進行了連續搜救。截至12月2日,「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洩漏爆炸事故最後1名失蹤人員遺體已找到並確認身份。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遇難。醫院共收治傷員136人,無1例死亡,已出院14人。經公安機關反覆核查,原公布55名遇難、9名失蹤人員,經DNA檢測後,確認其中有2名遇難者被重複計為失蹤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