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披星戴月起航,迎著最美的朝霞前進,那一抹東方初升的金黃色朝陽照耀在臉上,海上日月同輝的美景裡有山東青島嶗山會場捕蟹人忙碌著收穫的身影。凌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會場社區漁民陳正明、江守勝駕船出海,去收穫青島知名的「會場螃蟹」,一起體驗捕蟹人的辛苦生活。在美景裡辛勤勞作,是捕蟹人每年這個季節的常態。
起航:披星戴月出海收網捕蟹
凌晨4點天還沒亮,會場社區居民陳正明、江守勝就已經在碼頭上開始做準備,換上出海的防水服等裝束,仔細檢查著船隻的各項狀況,保證平安出海,平安返航。兩人當日駕駛一艘小漁船,要到會場灣裡收穫3天前放下的捕蟹網。「經歷了一次『美克沙』颱風的外圍影響,特別是昨天海上的浪湧很大,不知道蟹網什麼情況了。」陳正明邊收拾工具邊有些擔憂地說,他們9月3日晚上發現海上的浪湧減弱了,就決定凌晨早早去收網,希望網壞得不是很厲害,也期盼能有好的收成。
海中的天際線漸白,和月光相互輝映,一艘船、兩名漁民,帶著準備裝蟹子的筐和塑料桶等工具,從會場碼頭起航了,發動機的轟鳴劃破寧靜,迎來對鮮活會場梭子蟹的期待。「我們之前在兔子島和大管島周邊放了20張網,預計過去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航程。」陳正明告訴青島早報記者,越往深海去,浪湧就越大,蟹網損毀的機率也越大。除了浪湧,也可能會有打魚的拖船不小心把網給拖走或蹭壞。
陳正明在船頭開船,江守勝在船尾繼續整理著各種工具做準備,不時站起來看看海上的風景。太陽從海平面露出頭的瞬間,他非常高興。「今天天氣真好,有幾天沒見這麼清晰的海上日出了。太陽出來,收穫的蟹子也肥美。」江守勝望著遠方說。
收網:出一隻蟹子喊一聲「好」
找到定位自家捕蟹網的小紅旗,陳正明關上小漁船的發動機,讓船隨浪漂蕩。他和江守勝戴上皮手套,開始忙碌起來。江守勝負責收網,陳正明負責從網上摘蟹子。第一張捕蟹網逐漸從水裡拉起,一隻螃蟹浮出水面,江守勝有些興奮地大喊一聲「好」。陳正明抓住這隻浮出水面的梭子蟹,從網上往下摘。「這是個技術活,摘的時候要抓住蟹的後腿部位,以免手被蟹鉗夾住,然後把網扣從螃蟹身上繞下來。」陳正明邊摘蟹子邊說,有些蟹子被網纏得太厲害,必須用剪刀剪斷蟹網線才能拿下來。雖然網被剪出了一個洞,但和收穫一隻肥美的梭子蟹相比,不算可惜,因為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一張網片最多也只能用五六次。
收網的江守勝每發現一隻蟹子,都會大喊一聲「好」,這是對收穫喜悅的表達,也是提醒同伴的信號。「每聽見一聲他喊出的號子,心裡就一陣激動,就開始估算這隻蟹子能有多大。」陳正明笑著說,和江守勝搭檔的時間長了,會從他聲音的力度裡聽出感覺,比如這隻蟹子很大或這隻蟹子一般大,這也許就是老搭檔的默契。
蟹子接連出水的時候,陳正明忙不過來,就先把摘下來的蟹子直接扔進旁邊的藍色桶裡,等稍空閒的時候,再拿出來用皮筋綁住蟹鉗。「大蟹鉗的威力太大,一不小心就會扎進肉裡,被擰得手上出血。」陳正明說,綁上皮筋一方面可防止被蟹鉗攻擊,也方便後期銷售,更重要的是防止螃蟹聚在桶裡互相打架傷害,造成掉鉗。掉了大蟹鉗的螃蟹雖然不影響口感,但美觀度就打折扣了。
遺憾:20張蟹網全部損毀報廢
被網住的蟹子剛出水時都會一動不動,像是在「裝死」,但是被摘下網後,瞬間來了活力,如果大蟹鉗上還沒被綁上皮筋,就會在船艙裡張牙舞爪,呈戰鬥姿態,過一會兒後看到沒有危險,就會收起大蟹鉗,繼續「裝死」。這樣的場面對漁民來說見多不怪,他們關心的是收穫的多少。沒有蟹子的時候,陳正明就幫江守勝一起收網,蟹子多的時候,就暫停收網,兩人一起摘蟹子。
隨著網被一張張收起,收穫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兩名漁民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這20張網基本都報廢了,毀得太厲害,你看多數網上都有很大的豁口,不能繼續使用了。」江守勝說,這些網都得收回來,回去換新網。「颱風雖然在外圍,但這幾天海上的湧很大,加上又是大潮,洋流帶起水底下石頭等雜物,就把網劃破了。」陳正明解釋,村裡其他漁民在颱風前都沒下網,他抱著僥倖心理下了這些網,看來並沒有太多收穫。
忙碌了2個小時,20張網被全部收回堆放在船艙裡。這次收穫的梭子蟹很少,「總共也就20來斤蟹子吧,出來前差不多估計到這個結果了。」陳正明表示,這是今年開始捕蟹後他第二次出海,上一次是在9月1日,收穫了100多斤梭子蟹。
兩名漁民在收網的過程中,會把發現的垃圾也收進船艙,帶上岸投放到垃圾桶裡,偶爾有個頭很小的螃蟹或魚類纏在網上,他們會選擇放生。在隨著海浪漂浮的小船裡,兩人稍休息,再次整理好收穫的螃蟹,換上新鮮的海水,並加上氧氣泵,然後準備返航。「今天外面的浪湧還是不小,等明天再來下新網吧。」兩人商量著。
收穫:還沒上岸蟹子已被訂購
正準備啟動發動機回航,陳正明的手機響起來。「不多,也就20來斤吧,網都壞了,大個的有幾隻……現在開始往回走。」陳正明放下手機,臉上稍露笑容,當天收穫的這些螃蟹已經有買主了。「今天全村就我們一條船出海,村裡的飯店正等著蟹子呢,這些蟹子可能還不夠飯店要的。」陳正明說,平常也差不多這樣,村裡的飯店、鄰居經常提前打電話訂貨,都是鄉裡鄉親,收了蟹子肯定先照顧他們。如果當天收穫得多,剩下一些在碼頭上很快就會被遊客買光。
「咱們會場的蟹子名聲在外,質量的確好,個頂個又肥又大,大個頭的最受歡迎。」江守勝說,他捕蟹30多年,一直覺得自家面前的這片海真是梭子蟹的寶地,時候一到,出水的蟹子多數是精品,偶爾有幾隻瘦螃蟹,他們都會在捕撈的時候直接放走,上岸的絕對都是好蟹子。
上午9時許,兩人駕駛漁船回到碼頭,將收穫的梭子蟹撈到筐裡送上岸。提前電話預訂的飯店老闆拿著筐來了,一番挑揀,個頭大的全部被買走。「客人都願意點個大的螃蟹。」這名飯店老闆說。一名本村村民也圍過來,剩下的幾隻個頭稍小的螃蟹全被他買走。「自己家裡吃,個頭大小無所謂,主要是新鮮。」這名村民喜滋滋拎著螃蟹走了。
後來的兩名遊客看得有些眼饞,但已經沒有蟹子了,只能向陳正明要了電話,等待他下一次出海的收穫。
來源:青島早報
【往期精選】
原標題:《【媒體聚焦】青島早報:會場捕蟹出海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