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邊生活的人都知道,現在從海裡捕出的魚類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小。而老百姓生活水平卻逐步提高,對海水魚的需求地就越來越大。所以海水魚養殖勢在必行。我國目前海水養殖魚類有50餘種,大連地區養殖的種類在10種左右。
大濾六線魚:大連地區叫黃魚,魚體延長,側扁,近紡錘形,背鰭棘較細弱,體黃褐色。該魚最大的特點是魚體每側有側線5條(側線是帶眼的鱗片在魚體上整齊排列的一條線),肉食性,有護卵習性。雄魚或雌魚守護卵子孵化。
許氏平鮋:大連地區叫它黑魚。魚體延長,側扁。背鰭棘13枚。魚體背部呈紫黑色,腹部白色,最大的特點是頭大口大,頭部有許多棘狀突起。冷溫性近海底層魚類。肉食性,喜歡生活在巖礁地帶泥沙質海底。不善集群,無遠距離洄遊習性。
褐牙鮃:大連地區稱它為牙片魚。體不對稱,左右軸很短,長卵圓形。吻較長,大於眼徑。口大,前位,斜裂,左右對稱。各鰭無棘,有眼側呈暗褐色,有少數黑斑,無眼側為白色。如果將魚有眼側朝上,魚頭朝前,牙解口開的方向是向左。口開的方問刷石就是鰈,大進地區叫偏口魚(左鮃右鰈)。褐牙鮮為冷溫性底層海水魚類,喜棲泥沙底海區,晝伏夜出,有結群潤遊習性,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大黃花魚;體延長而側扁。頭較大,大於體長的1/4,口較大,前位,斜裂,上、下頜齒細小,但尖銳。鰓蓋骨後上方有兩個扁棘,體上側面呈黃褐色,下側面為金黃色。是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喜愛結群,有潤遊的習性。討厭光,喜愛濁流,在黎明、黃昏或是大潮時上浮,白晝或是小潮時下沉。產卵期的魚群會發出「咕咕」、「咯咯」的猛烈叫聲,為動物食性的魚類。
池塘養殖大黃花魚
1.池塘條件
池塘應選在進排水方便,防澇、無汙染的地區。池塘面積為2公頃以內,水深2~3米,底泥10釐米左右,池塘為東西向長,長寬比為3:2。
2.清塘
一般在魚下塘前7~15天進行。先在幹塘1~2天的池底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放入,加水化開後,全池潑灑,第2天再填平小坑。生石灰一般用量為700-900千克/公頃。
3.魚種的放養
在3月中旬前後,當水溫穩定在13~14℃時放魚種,魚種規格應在60克/尾以上。投放密度為7.5~9.0萬尾/公頃,放魚種應在天氣睛朗無風的下午進行。
4.投餌管理
投餵雜魚時要絞細,適口,並拌入1/3的植物性粉狀飼料和黏性劑,適量添加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體重100克的魚日投餌量在50千克/萬尾,早晚各投1次。當水溫在28℃以上時,日投餵量減少1/2,每天晚上投餵1次。每7天增加1次投餵量,增加量為原量的2%~5%。
5.日常管理
根據魚類生長的需要,經常注排水,調節水質,除去池水汙物,保持水質新鮮,要堅持早、晚巡視池塘,看一看池塘的水有沒有變化,是否缺氧(魚到水面呼吸叫浮頭),魚的生長狀態,是否有魚病發生,是否有逃魚、漏水現象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你知道什麼是浮頭嗎?水中的溶解氧缺乏時,魚喘不過氣來就會到水的表面大口地呼吸,這個現象叫浮頭。黎明前後魚浮頭,說明缺氧輕;在池邊踩一跺腳,魚就從水面下去了,也說明缺氧輕。如果半夜魚就開始浮頭(容易發生在陰雨天),說明缺氧嚴重;如果你在池邊跺腳,魚也沒反應,也說明缺氧嚴重。解決的辦法是排舊水,注新水,及時打開增氧機。缺氧嚴重時,容易造成魚類大量死亡。
網箱養殖
1.海區選擇
一般選擇在避風、浪小,交通方便的內灣,中潮線水深7米以上,低潮時不少於4米(沉箱養殖需7~10米)。
2.網箱大小
一般選擇30平方米左右,網高3~4米。
3.放養密度(放養量)和養殖什麼魚有關,另外和網箱大小也有關。一般情況下,每立方米水體放4-8千克魚種。
4.餌料的投餵
投餵量一般為魚體重的3%~5%,投餵次數1~2次/天。投餵方法,應根據魚的習性靈活掌握。如怕光的魚,要早、晚投餵;攝食較慢的,投餵時間要長一些等等。
5.日常管理
要經常檢查網箱,以防止逃魚,颱風季節要加固或轉移等。一般每周洗刷1~2次網衣,3~4周換一次網衣,每換一次網衣要根據魚的大小,換大網目的網衣,當網目達到4~5釐米時就可以不換網衣了。
工廠化養殖
1.設施條件
要有較大的過濾設備和水處理能力,設計日過濾水能力為養殖水體的25倍。養魚池為水泥池,有圓形、方形、橢圓形等,池子一般為40-50立方米,水深在1.2米左右。根據條件最好能配備:水溫調節、高效充氧、自動投餌機、餌料機、循環水處理、水質檢測等儀器設備。
2.投餵餌料
主要是投餵冰鮮雜魚,每天投餌量為總體重的19%~3%。
3.日常管理
每天換水量在6~24次,水溫控制在16~27℃範圍內。褐牙解生長最適水溫為21℃。大連萬洋漁業養殖有限公司坐落在旅順口區北部渤海邊的三潤堡鎮小黑石村。該公司是進行海水魚類苗種繁育及養殖生產的大型工廠化養魚企業,共有200多個室內養魚池,每個池子面積約50平方米,總面積約1萬多平方米。主要養殖種類為大菱鮃、褐牙鮃。鮮活魚主要供應大連地區市場及各大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