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能讓你們聽哭和唱哭的歌?有沒有聽過一次就會單曲循環的歌?有沒有一首不願意聽懂的歌?
我第一首聽哭的歌是筷子兄弟的《父親》,至今為止不敢一個人聽,第二首就是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成年人的世界,最怕聽懂了一首歌,因為聽懂時我們已經是曲中人了。
80年代的父母太不容易了,尤其在貧困的農村,可能把家裡所有的穀子賣了還不足以支撐柴米油鹽,家裡孩子較多的人家還需要四處去借錢交學費。聽我母親說村裡沒有通電的時候點的是煤油燈,家裡最窮的時候買不起鹽,我從小到大沒有一個玩具,最奢侈的時候就是生日那天可以吃到一小塊蛋糕,趕集的時候望著六塊錢的布娃娃哭鬧著不肯走,好不容易買個氫氣球不小心飛走了我追著哭一天,吃不起兩毛錢的冰棒,我記得最貴的冰棍也就五毛錢,我有一次弄丟了兩毛錢可以哭幾個小時,以至於現在長大了看到布娃娃還會激動想要買回家,那是個孩子不缺少愛,但是最缺少玩具的年代。
網易雲音樂評論裡有句話:「我自問這輩子沒有做過壞事,為什麼會被生活扼住喉嚨。」這多麼像一個父親的無奈嘆息,因為我的父親也有相同的經歷。貧窮帶給我們父輩的,不僅僅是難言的屈辱和痛苦,還有壓抑如山的愧疚、自責、無力感和羞憤感,如影隨行,經久不散。「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鬧著要吃餅乾;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
這細節寫實精煉,意象準確,就是那個八十年代父親的樣子,我被這首歌徵服了。
我對於童年的記憶是斷斷續續的,可能我的記憶力不好,能記住的事情除了印象深刻那幾件事,四年級以前的記憶幾乎就是空白,很多事情都是母親告訴我的,小時候記不得父母的愛,長大後父母的愛又變得含蓄而平淡。父親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親我、抱我、背我,就像李健說的那句話:「那個年代表達愛是非常克制的,一個兒子怎麼可能會和父親擁抱,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聽著這首歌,我想起那年暑假,幫爸爸載豆腐去市場上賣,一個斜坡上不去,結果豆腐倒了一地,父親非常心疼,那可是一元一斤的我的學費錢,爸爸把地上的豆腐小心的捧起,放進簍框,然後我們吃了一個星期的豆腐,飯菜裡時不時會吃到沙子。
父親老得就像一個影子,漸漸淡出,淡出,淡出,淡成了一首散文詩,淡成了一張舊報紙,淡成了傳唱的歌詞,淡成了少有人提及的往事……但父親慈祥的樣子依然清晰。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能讓你們流淚滿面的歌曲,很期待讀到你們關於父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