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的航空科技發展速度驚人,已經成為了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航天大國。雖然在綜合實力方面和美國還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某些方面,中國也達成了世界第一。比如,中國是第一個將探測器發射到月球背面的國家,自此之後,月球永遠不會朝著地球的一面,也終將被人類揭開。
毫無疑問,美國是傳統航天大國,但中國在近20年來的發展儼然似乎已經有超越美國的趨勢了。比如,當國際空間站退伍之後,中國的天宮二號將會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獨立擁有打造空間站技術的國家。目前已經吸引了超過20個歐洲國家請求加入中國的空間站計劃中。除此之外,中國還擁有獨立的北鬥導航衛星技術。是世界上第3個擁有衛星定位系統的國家。也難怪,中國會逐漸得到世界的公認了。
然而即便如此,中國在航天業中的發展中的劣勢也顯而易見,比如中國至今都未曾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而這卻是50年前美國人就已經達到的了。那是否證明中國發展了50年的航天科技都比不上50年前的美國的航天科技呢?這聽上去難免有點諷刺,以及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其實這麼比較,對中國時有不公。我們可以聯想到美國登月時的背景。曾經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個航天科技大國,雖然這個國家如今已經解體了,但是在上個世紀卻是極為強大興盛的國家,這個國家便是蘇聯了。彼時的美國還沒有稱霸世界,蘇聯完全不輸給美國,甚至有遙遙領先美國的局勢,比如蘇聯是第一個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國家。蘇聯也是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到地球上空的國家。在這一點上,美國數次探索太空並發射衛星和探測器都失敗了。美國急於證明不輸蘇聯。於是才有了阿波羅登陸月球。
可見,美國能順利登月,不僅依賴於美國先進的航天技術,還依賴於美國不管不顧,想要和蘇聯一較高低的鬥志力,美國願意投入一切資金,人力和資源,只為完成人類登月。最終美國總共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1969年,阿姆斯特朗乘坐著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地登陸了月球,他是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類。值得一提的是,阿波羅號登陸月球並不僅僅只成功了一次,而是成功了六次,但實施的計劃卻超過了12次。這項工程最初開始於1961年,終止於1972年。期間成功和失敗的機率各佔一半。總耗資金額達到240億美元。參與到阿波羅計劃中的科研人才多達30萬。總共覆蓋到200多所著名的大學,以及8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數萬家的民營企業共同出資出力。這才有了1969年的成功之舉。美國成功了,但美國卻在三年之後宣布停止了登月的工程。因為美國也意識到了自己一時和蘇聯的賭氣,耗費了多少資金,浪費了多少時間。至今美國都未曾再登陸過月球,而同一時間段的中國在做什麼呢?
1969年美國就已經具備送太空人到太空的實力了,彼時的中國還在積極努力的求生存搞發展。對於中國來說,太空航天科技行業距離我們甚是遙遠,中國人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中國怎麼可能斥資數百億美元,只為了完成登月呢?美國登月只為了證實美國具有先進航天技術,且不輸給蘇聯。而中國並不需要和美國比較,中國更不需要徒有其表。中國只想讓每一個人都生活富足。至於中國如今已經發展力驚人了,中國為什麼還未曾登陸月球呢?倒不是中國不具備登陸月球的技術,而是中國不願意動輒讓數10萬人力投入到登陸月球的項目中。畢竟美國早就已經用切身實際的行為來告訴大眾,他們得到的的是0。這樣的一樁賠本的買賣,我國如何會去做呢?
如果中國將所有的資金和人力都放在了登陸月球的計劃上,那麼不需要二三十年,五六十年,中國也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就能登陸月球。就按部就班的來,中國在2025年到2030年,很有可能就會登陸月球了。看完相信大家也了解到了不是中國沒技術沒人力。反而中國隨時都能做到,但中國卻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需要向國家學習!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