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10月6日發表題為《論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年份,2020年成為爭奪這一名號的五個年份之一》的文章,作者為佐伊·格林伯格。全文摘編如下:
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徹底顛覆了當代生活。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去世引發了一場利益攸關的最高法院大戰。不久後,川普本人又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些新聞事件給美國人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今年算不算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年份?」
我對歷史學家進行了一次極不科學的調查,旨在為大家確定美國歷史上可與2020年匹敵的四個年份。
今年截至目前讓我們受到沉重打擊的事件包括:川普總統遭彈劾;一場疾病大流行已奪去超過21萬美國人的生命;經濟普遍陷入崩潰境地;喬治·弗洛伊德和布倫娜·泰勒死於警方之手並導致數十個城市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在整個西海岸肆虐的野火毀壞數百萬英畝土地,以及一場日益激烈的競選可能危及民主制度的穩定。
但杜克大學歷史學教授阿德裡安娜·倫茨-史密斯說:「今年並不是歷史上僅有的糟糕年份,甚至也算不上史稱的多事之秋。」
1861年
在確定美國最瘋狂年份的工作中,人們多會提到美國陷入分裂、後致血腥內戰的那一年。
麻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歷史學家蒂莫西·哈奇說:「1861年顯然是美國歷史上最痛苦的年份之一。」
隨著有關奴隸制的爭論愈演愈烈,南方民主黨人愈發認為對方是非法的,其用心是破壞南方的生活方式。
1861年戰爭的爆發從某種程度上講是1860年亂鬨鬨的選舉所致。林肯在那次選舉中制勝的競選綱領是,不幹涉南方奴隸制,但反對奴隸制在西部擴張。當然,並不怎麼令人振奮是,1861年後是可怕的四年戰亂,造成大約75萬人死亡,而在那場戰亂後的100多年裡,美國黑人為爭取基本權利一直在進行鬥爭。
1919年
美國剛剛從一場可怕的全球戰爭中脫身,一場致命的流感又在世界各地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伍德羅·威爾遜總統因患嚴重中風喪失了行動能力。
倫茨-史密斯說,同年,白人掀起一系列種族迫害,很多黑人社區遭到嚴重破壞,此事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回應黑人士兵在海外為美國民主而戰後提出的平等要求。
倫茨-史密斯說:「反激進主義、反勞工和反黑人等各種問題都匯到了一起,(其結果是)接連有非洲裔美國人傷亡。當時又正值一場戰爭剛結束,整個世界都已精疲力竭。」
事實上,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在其1919年詩作《基督再臨》中總結了在全球瀰漫的絕望之情。詩中寫道:「萬物分崩離析,中心難以為繼,無政府主義在世上呈一盤散沙。」
薩福克大學歷史學教授羅伯特·艾利森說:「那其實是一種撫慰。或許那並不是世界末日。1919年似乎就是那樣,我們現在又面臨這般境地。」
1932年
「大蕭條」進入最嚴重時期,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丟掉了飯碗,聯邦政府幾乎沒有提供什麼援助。很多家庭失去了住所,人們急需食物。那年正值選舉年,富蘭克林·羅斯福與赫伯特·胡佛展開角逐。
維吉尼亞大學米勒中心總統研究項目主管芭芭拉·佩裡說:「我國中西部當時還發生了氣候災害。」在受風沙嚴重侵蝕的地區,嚴重的旱災導致很多農田受到破壞,造成很多人死亡,大片莊稼毀壞殆盡,由此引發了大規模遷徙。
在此背景下,極端主義在世界各地抬頭。納粹黨經過當年7月的選舉,成為德國政府中實力最強的黨派。
1968年
越南戰爭打得正酣,全國各地爆發了學生抗議。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林登·詹森宣布不會競選連任。民主黨的希望之星羅伯特·甘迺迪也慘遭暗殺。美軍在美萊大屠殺中殺害了成百上千名越南平民。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大會上,全副武裝的警察對陣數萬名反戰抗議民眾,全國各大電視臺都用攝像機記錄下警察毆打抗議者的場景。
哈佛大學歷史學家莉薩貝斯·科恩說:「那是一種危機接踵而至的感覺——我認為,人們在那一年感到,世界正在分崩離析。」
人們目前可能有一種想法:與過去發生的上述災難相比,2020年便是小巫見大巫了。抑或還有另一種想法:我們當前遇到的困難遠比過去的困難嚴重。有一點都不要忘記,現在才10月。哈奇說:「我確實認為,今後3個月情況會變得更糟。這不過是剛剛開了個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