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12月22日發表文章《定義2020年的20個短語》,全文摘編如下:
這一年給了我們許多新詞、短語、表達方式和隱喻。有些是流行語中的新詞,例如quarantine pod(隔離莢);另一些是由來已久的專門術語,直到最近才被人熟知——如contact tracing(密接追蹤)。有一些詞是技術性的,例如super-spreader event(超級傳播者事件)和aerosl droplets(氣溶膠);有些充滿文化意義,例如systemic racism(系統性種族主義)和panic shopping(恐慌採購);而其他詞,例如maskne(口罩痘痘)和walktails(街尾酒),則是在災難重重的一年裡博人一笑的搞怪短語。但所有這些詞語在當今最不確定的時期都產生了某種作用。
「今年非常有意思的是,這些詞中有很多已經不再是我們可能聽說、偶爾一用的詞了,它們幾乎已經充斥在我們所有的對話裡,」在《牛津英語詞典》任職超過20年的新詞編輯菲奧娜·麥克弗森說。她說:「我想不出任何類似的情況。」
麥克弗森說,今年流行詞彙的範圍之廣尤其不尋常——從醫學術語到社交媒體適用的簡寫。牛津語言部——《牛津英語詞典》的出版者——自2004年開始每年選擇年度單詞,而今年它拒絕只選一個。
我們也選不出來。但我們認為以下20個單詞捕捉到了在史無前例的2020年裡活著的感覺。
1.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重要
我們邀請「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全球網絡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帕特麗斯·卡勒斯(Patrisse Cullors)分享她在2020年開展這項運動的經驗。
「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預測到2020年會是這個樣子。這一年,黑人群體遭受了雙重大流行的摧殘:國家暴力和新冠病毒。在這一年裡,黑人和我們的盟友在世界各地舉行集會,共同應對400年來的種族恐怖。
「再次提出『黑人的命也重要』這幾個字,是為了提醒世人,爭取種族正義的鬥爭必須通過大規模抗議、選舉正義,以及攔截資金並最終廢除我們所知道的那種警察和囚禁制度。2020年讓我們許多人措手不及,但這一年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對我們選出來的官員提出了更多要求,並以前所未見之勢為黑人的生命而戰。」
黑人的命也重要——華盛頓特區街頭壁畫(《華盛頓郵報》網站)
2.Blursday:日子過得稀裡糊塗,不知道今天是周幾
今年,時間的流逝似乎變得不可靠了,有些日子感覺像一個星期那麼長,而有些月份又在一瞬間過去。這個詞很快就在推特上爆紅,它將無窮盡的新聞周期和隔離狀態下滑稽、重複的生活現實混合在一起。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他的每日例行新冠病毒吹風會上反覆提到這一點,我們在《華盛頓郵報》的朋友甚至推出了一份時事通訊,名為《What Day Is It?》(今天周幾來著?)。
3.Circuit breaker:熔斷機制
《隨著全球陷入病毒恐慌,股市出現螺旋式下跌》——這是3月10日《紐約時報》頭版上的醒目標題。此前一天,股市暴跌,觸動所謂的熔斷機制,也就是在大幅下跌後自動停止交易。這是1997年以來的首次,在接下來的9天時間裡,它又發生了三次。截至3月10日,股市蒸發了約5萬億美元。
對於那些不差錢的美國人來說,這場危機是短暫的:隨著全國各地的企業重新開放,股市在5月就開始出現反彈。整個夏季,這種復甦都在穩步延續,秋季經歷了幾次大幅下跌之後,市場在11月創下新高。
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大約10%。對於其他人來說,經濟形勢就嚴峻多了:與2月相比,工作崗位仍然少了1000萬個;上個月新增就業崗位遠低於經濟快速復甦所需的數量;有些崗位可能永遠不會再有了;官員們警告,這場大流行可能會使美國本已嚴重惡化的不平等現象雪上加霜。
4.Contact tracing:密接追蹤
你見過誰?是什麼時候見到他們的?這就是這個術語的本質,公共衛生工作者早已熟悉這個術語,但對大眾來說還是個新詞。在疫情初期,韓國因其積極且非常成功的密接追蹤程序而受到關注,但美國繼續對這個概念不屑一顧。
5.Doomscrolling:末日刷新
這是個籠統的、與平臺無關的術語,指的是你明知道閱讀大量糟糕的新聞或信息對心理健康有害,但卻無法停止。「我認為刷手機上的末日新聞是許多人的經歷,」又被稱為「末日刷新提醒女士」的凱倫·何(音)是一名記者,她幫助推廣了這個詞,8個月來,她每晚都在推特上提醒大家把手機收起來去睡覺。「人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對發生的一切反應過度了嗎?』」她說。「人們在晚上滾動瀏覽,然後覺得,『哦,情況真的很糟糕,就算對我來說不算糟糕,對其他人來說也很糟糕』,他們就會感到非常無助。」
6.Essential workers:必要行業工作者
到4月初,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在指揮之下待在家中,被困在室內,安全地遠離病毒侵襲……當然,除非你剛好在雜貨店、加油站、機場、酒店、食品加工廠、餐廳、便利店、美國郵政服務、兒童保育中心、農場、殯儀館、自行車修理店、送貨應用或是其他任何在封鎖期間被允許繼續營業的數十類企業工作。
7.Flatten the curve:壓平曲線
這又回到了初中數學問題:為了防止醫院因新冠患者過多而不堪重負,全國需要減少確診總數,並阻止感染的指數級增長。
在全國封鎖之後,我們基本成功壓平了第一波高峰曲線:確診病例在4月中旬達到單日約3.3萬例的峰值,6月中旬之前一直緩慢下降。然後,夏季感染高峰到來,導致此前被壓平的曲線連續一個月上升,直到7月中旬達到第二個高峰,單日約7.5萬例。在9月初單日約2.5萬例的季節性低點之後,確診數一直在上升,本月初達到了單日約23萬的近期峰值。
8.Frontline workers:一線工作者
丹妮爾·歐弗裡是紐約貝爾維尤醫院的初級保健醫生,著有《當我們造成傷害——一名面對醫療失誤的醫生》一書。歐弗裡為我做了新冠檢測,當時我成了《紐約時報》第一個陽性員工,結果也成了她的第一個陽性病例。我邀請她分享了在疫情期間作為一線工作者的經歷。
「春季,紐約市的新冠病例激增,感覺把我們的醫院變成了一份拼圖,每天都在被瘋狂地重新拼裝,以適應另一類前所未有的情況。另一方面,這也有一種奇異的平凡之感:在醫療衛生領域,你每天都要工作,你的任務就是病人當天給你帶來的問題。
「醫療衛生永遠是一線工作。看到我們的同事們在行動,成為這巨大努力的一部分,是鼓舞人心的。感受到公眾的感激同樣如此。但是哪怕即將到來的疫苗控制住了新冠,醫務人員仍將是一線工作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抗疫一線工作者(路透社)
9.Hydroxychloroquine:羥氯喹
早在3月,唐納·川普總統就在大力宣傳這種抗瘧疾藥物,稱其可能是「醫藥史上最大的規則改變者之一」。到了5月,他說自己將服用它作為一種新冠預防措施。它的突然走紅不僅說明川普有能力將討論轉變為任何他想要的話題,也說明全世界都在拼命尋找一切有助於抗擊病毒的東西。至於這一藥物本身: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發布將其用於治療新冠的緊急使用許可後,又將許可撤銷,國家衛生研究院上個月發布的分析報告稱,「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羥氯喹對因新冠住院的成人患者沒有好處」。
10.Mail-in ballot:郵寄選票
一種安全、穩妥和便捷的投票方式,或今年總統大選中選民欺詐的主要來源。在2020年,你必須做出選擇!
11.Pod:莢(小團體、小組)
由於美國人決定對真正的、嚴格的、強制的隔離措施說「不了,謝謝」,於是我們選擇將面對面的社交活動局限於一小部分朋友和家人。選擇誰在你的「莢」裡,誰在「莢」外,你會信任「莢」裡的誰,這可能都頗具戲劇性,但正如一位衛生政策研究員在6月告訴《紐約時報》的那樣:理想情況是我們永遠待在家裡,永遠不見任何人——但那是不可持續的。
12.PPE:個人防護裝備
在疫情頭幾個月,醫務工作者個人防護裝備的嚴重短缺成了新聞頭條,而如今情況並未好轉多少:國家應急藥品戰略儲備項目的N95口罩數量比冬季預期儲備量少了近1.85億個。
口罩成為美國文化戰爭的又一條導火索:7月之前,川普都拒絕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甚至在首場總統辯論中嘲笑候任總統喬·拜登這麼做。即使是現在,一些共和黨領導人仍然拒絕在州內強制戴口罩。
13.Remote learning:遠程學習
《紐約時報》育兒版面編輯法拉·米勒分享了她家孩子的遠程學習經驗。
「他們真的在遠程學習嗎?這是今年春天我和美國各地父母的疑問。學校關門了,卻沒有給出如何對困在家的孩子進行教育的計劃。我家學齡前的孩子得到五張工作表和一個活動清單,上面的活動她根本無法自己完成(「在大自然中漫步並畫下你的所見!」)。她四年級的姐姐每天不得不觀看沒完沒了的教學視頻。
「我們在家完成了這一學年,以為他們會在秋天回到學校。然而到了9月卻要做出似乎無法做出的抉擇:你願意接受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嗎?要不要加入一個學習小組?我的家庭最終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們的學校沒有開門。我的小女兒在我們的餐廳開始了幼兒園生活。
14.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
大流行迫使我們重新評估我們與物理空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對空間的使用方式。隨著專家對病毒傳播的了解越來越多,「6英尺」成了黃金數字:是的,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這是我們應該與他人所保持的距離,但它也成了如何在新世界進行社交的簡寫。
15.Super-spreader:超級傳播者
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次意識到這個詞是在今年春天,3月在華盛頓州,一名參加唱詩班排練的人將病毒傳播給了52個人。根據谷歌趨勢數據,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即在10月初以前——該詞的搜索量一直很低。在臭名昭著的白宮玫瑰園「超級傳播者」事件之後,該詞的搜索量激增,人們認為這件事加速了該病毒在川普的內部圈子以及其他地方的傳播。
16.Unprecedented:史無前例
它在最早的幾周只有純粹的描述意味,但是很快就被廣告利用,成了一個空洞的熱門詞。只需觀看這個從4月中旬開始的電視廣告的大型混剪,便能重溫今年春天「史無前例」以及類似的詞有多麼鋪天蓋地。
甚至連牛津語言部在給今年年度詞彙的報告起標題時也巧妙地使用了它,「2020:史無前例的一年的年度詞彙」。
17.Virtual happy hour:虛擬歡樂時光
與新型病毒一樣,封鎖的前幾周也是新奇的體驗。當人們尋找新的方法讓自己有事可做並試圖在家中保持某種常態時,如何社交成了重要的問題。因此,虛擬歡樂時光就成了一天裡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我們所有人就在電腦前喝醉了。
18.Voter fraud:選舉舞弊
選舉舞弊在任何可察覺的範圍內都不存在,但總統和他的盟友們繼續堅持認為是大規模的投票作假導致他落選。
這種說法是不是純粹的幻想幾乎不重要:總統圍繞選舉結果進行的虛假信息宣傳活動,標誌著一年來對民主進程本身的懷疑達到了高潮。這種想法認為,如果投票系統是腐化墮落的,那麼川普遭受的任何失敗都是大選被操縱的結果。這種虛假的敘述深植於川普支持者的頭腦中,調查發現,有70%到80%的共和黨人懷疑候任總統拜登勝利的合法性。
19.Wildfires:山火
當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時,西海岸在燃燒。2020年是加州有記錄以來森林大火最嚴重的一年,該州約有1.7萬平方公裡土地被大火吞噬。在俄勒岡州,超過4000平方公裡土地被燒毀。華盛頓州的受破壞面積超過2800平方公裡。超過40人在大火中喪生。加州的經濟損失據信至少為100億美元。
20.Zoom:軟視軟體
直到今年3月以前,Zoom只是一個旨在幫助企業進行溝通的企業級軟體。然後,家成了數百萬美國人的辦公室,我們的社交生活也全部搬到了網上。幾乎在一夜之間,Zoom成為公民個體、宗教服務和大學的首選平臺。「我們生活在Zoom上」,Zoom成了視頻會議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