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生態因素》知識問答

2020-11-22 中考網

1.生態學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答案: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2.什麼是生態因素?有何功能?如何分類?

答案: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可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除光、溫度、水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屬於非生物因素?

第五單元

61. 水生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遊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62.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

63. 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64. 陸地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65.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66.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採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67.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態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1 2 下一頁

答案:還有空氣、火、食物、土壤和理化特性等。

4.生態因素對生物的作用有哪些特徵?

答案:一是綜合作用,即各種生態因素不是單獨的起作用,而是相互聯繫的綜合作用;二是各種生態因素的作用不是相同的,有的對生物起主導作用;三是不同因素不可替代;四是作用效果具有階段性。

5.對某個或某種生物來說,各種生態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舉例說明。

答案:不相同。例如,在乾旱的地區,水分的多少往往是影響陸生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而在河流和湖泊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往往是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海洋生物的垂直分布與光照的透射情況密切相關;對長日照、短日照生物而言,能否正常繁殖取決日照時間的長短。

6.生態因素與環境因素相同嗎?海拔高度、緯度高低或水域濃度是否是生態因素?為什麼?

答案:不同,前者是指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後者是指生物體周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生物生存的所有因素。海拔高度、緯度高低或水域濃度等屬於環境因素,但不是生態因素。因為它們是通過陽光、溫度等生態因素間接地對生物產生影響,而本身並沒有直接影響。

7.在養雞場內,一進入秋天,晚上在雞舍裡要用大功率的白熾燈照射,這是為什麼?

答案: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夠影響動物的繁殖活動。雞需要在長日照的條件下進行繁殖,到了秋天,日照時間逐漸縮短,雞的性腺開始退化,產蛋量逐漸下降。晚上用大功率的白熾燈光照射,實際就是延長光照時間,維持雞性腺的發達程度,提高產蛋量。

8.高原或高山植物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出明顯的帶狀分布特點,這主要是什麼因素影響的結果?為什麼?

答案:溫度。因為隨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

9.生物與其環境中的生物因素之間的關係有哪些?同種生物內與不同種生物間的表現形式各有哪些?

答案:生物與其環境中的生物因素之間的關係有種內關係和種間關係兩種。同種生物內,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鬥爭;不同種生物間的關係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與捕食等形式。

10.農作物種植過密,往往造成減產,造成的原因是競爭還是鬥爭?種植農作物時,因管理不到位,雜草瘋長、糧食減產的原因呢?

答案:是種內鬥爭。競爭是種間關係,同種生物因爭奪空間、營養等而形成的鬥爭屬於種內鬥爭。雜草瘋長時,減產的原因是是種間競爭的結果。

11.種內鬥爭對該種生物的生存所起的作用都是有害的嗎?

答案:不是。種內鬥爭對不利於環境被淘汰的個體來說是不利的,但對種的生存和進化是有利的,有利於優良個體的保存與發展。

12.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大腸桿菌「寄生」在人的大腸內,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麼?

答案:不正確。因為大腸桿菌靠人體腸道中的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同時,它又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供人體利用,因此,大腸桿菌與人的關係是互利共生關係。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物的多樣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物的多樣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 生物的多樣性   1.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對生物進行分類   (1)分類依據主要是生物的結構特徵和生理特徵   ①植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被子植物中,花、果實、種子是重要依據。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種子的萌發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種子的萌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的萌發條件:   1、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2、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不處於休眠期。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種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種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蠶豆種子(雙子葉植物—子葉有2片):由種皮和胚組成,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儲存營養物質)四部分。   2、玉米種子(單子葉植物—子葉有1片):由種皮、胚、胚乳(儲存營養物質)三部分組成。
  •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昆蟲的生殖特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2)昆蟲的發育特點:變態發育。
  • 2020中考生物複習:木本植物莖的加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木本植物莖的加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相關推薦:   2020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2020中考生物複習: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 。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④細胞核:遺傳信息庫 。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 2020中考生物複習: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如松、水杉、銀杉、銀杏、蘇鐵、側柏。   2、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 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 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重要考點)   1、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 。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 2019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在中考複習中,生物課還是要回歸教材,回歸到基礎知識上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中考生物複習知識點,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大家共同學習。 專題一:生物科學與探究 一、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別: 類別概念舉例 非生物沒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非生物。機器狗、電腦病毒等。
  • 2019年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三)
    2019年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 > 生物的起源與進化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我們周圍的生物(一) 青春期大腦的衛生保健 影響靜脈回流因素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 2018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1
    4、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分成兩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   7、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 中考生物複習資料:生物的多樣性
    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radio","group":"basics","name":"grade","type":"radio","data":["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複習
  •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第一章鞏固複習資料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第一章鞏固複習資料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知識點複習】1、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們生活的環境共同組成的統一整體稱為:生物圈。它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上層。6、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是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7、生物既可以適應環境,也可以影響和改變環境。8、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擬態(如:竹節蟲、枯葉蝶)、保護色(如:蜥蜴和北極熊的體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夾竹桃)。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微量元素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生物的新陳代謝習題
    B.胡蘿蔔素,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 C.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胡蘿蔔素 D.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胡蘿蔔素 13.植物根毛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A.滲透作用 B.自由擴散 C.主動吸收 D.協助擴散 14、與番茄對土壤溶液中Ca和Si的選擇吸收直接有關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