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遇上一場雪
我們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
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六邊形」
那麼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要想知道雪花的形狀,我們不得提歷史上第一位給雪花拍照的人Wilson Bentley,他1865年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農場,從小對雪花著迷,不到19歲就開始記錄深愛的雪花,終其一生拍過的雪花數量超過5000朵,且形狀未有任何重複,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雪花人」。
攝影師鏡頭下千姿百態的雪花。
雪花的形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雲層中的溫度和溼度。要知道溫溼度如何影響雪花的形狀,就不得不提日本的一個物理學家中谷宇吉郎(Ukichiro Nakaya),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通過試驗室培育雪花發現了不同雪花形成的規律,並製作了雪花形態圖表。
資料來源http://www.snowcrystals.com.丁茜 製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任何給定溫度和飽和水平條件下形成雪花的主要類型。最大的最上鏡的六瓣星狀雪花只生長在雲層溫度在-15℃左右的狹窄溫度範圍內,針葉和柱狀物雪花最常形成於-6℃左右的雲層中。當雲層溼度較高時,會長出更精緻的樹枝狀雪花晶體,溼度較低則易形成簡單的板狀或者柱狀晶體。
目前,儘管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預測雪花晶體形狀的理論方程,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形成特定形狀背後的精確變量。多年來,雪花晶體可以分類的種類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在20世紀3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它們被分為21個不同的基於形狀的類別;在20世紀50年代,這個類別擴大到42個類別,在20世紀60年代擴大到80個類別,2013年擴大到驚人的121個類別。
簡單來說
每一片雪花都不盡相同
在雪花剛開始形成的時候
你也許會找到一些極其相似的雪花
但雪花完全成型之後
每一片的結構都有所不同
儘管有些只是極其細微的角度差別而已
下面我們看看放大以後不同形狀雪花
▽
▽
▽
▽
兩朵雪花碰撞而成的十二瓣雪花
其中一片對另一片進行了30°旋轉
▽
▽
▽
▽
怎麼樣
看了上面這些美麗的雪花
是不是大開眼界?
原來雪花不僅是我們認知中那樣千篇一律的
它還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麗
而這種美麗是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挖掘的
很多人喜歡下雪,下雪時好像整個世界都安靜了,雪使萬物變得純潔,人們的心靈也得到舒緩。但你可知道,雪並不是白色的!冰晶其實和水晶一樣是無色不透明的,只是它反射光線的能力很強,把所有顏色的光都反射出去,由此就呈現出了白色。
資料來源 | 中國氣象報社、新華每日電訊、地理知識精選、氣象e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