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蝨子(資料圖)
水母網8月30日訊(YMG記者 姜曉)黑色的海蝨子,許多煙臺人下海都要躲著它,卻有外地人把它當做「寶」。昨日,天津遊客劉先生來電:「你們煙臺人叫海蝨子的一種海蟲子,我們撿回家烹飪,發現美味可口!大海的資源取之不盡,你們完全可以研究利用起來。」
外地客:海蟲子是美味!
見到撥打熱線的劉先生時,他正樂滋滋地在抓海蝨子,見一個、抓一個。
談起要抓海蝨子的原因,劉先生回答的很簡單:「抓回去,吃唄!」有人出於好心連忙勸阻劉先生:「這個東西,不能吃,我們煙臺當地人從來都沒有人吃它!」
劉先生笑著說:「挺好吃的啊,我已經吃過了!」原來,劉先生來煙度假,趕海時隨便抓了一些「海蟲子」用油炸著吃,發現這東西像炸螞蚱、炸知了一樣,很香很脆。
「大海中肯定還有不少寶貝沒有被認識到,煙臺人完全可以大膽利用起來。」劉先生和同伴感慨不已,誠摯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煙臺人:海蟲子挺嚇人!
海蝨子一般約兩釐米長,呈黑色,兩個長長的觸角很多小腿,穿梭在海邊的巖石縫隙。不少煙臺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更多的是對它樣貌的恐懼。與孩子在海水裡嬉鬧的王先生時刻提醒孩子,「離海蟲子遠點,別讓它咬著!」他說:「我從小在芝罘區長大,卻不知道這海蟲子的名字。大家都覺得它樣子挺怪、挺可怕!」
記者採訪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以及煙臺水產研究所人士,談起海蝨子,大家的意見基本一致:「這種蟲子挺嚇人,具體叫什麼、好不好吃,我們也不知道!」
萊州漁政站副站長楊希強一再提醒記者:「這個東西,在萊州海邊也太多了,但從來沒有聽說有人吃!因為再髒的海水裡也有海蝨子。」
■聲音
面對海蝨子能不能吃的爭鳴,老煙臺錢先生很客觀地說:以前,在煙臺人印象中,海星、海蚯蚓等也不能吃,而今這些東西以其高蛋白,都成為酒桌上的美味。
錢先生認為:一個小小的海蟲子,竟然能引發煙臺人這樣強烈的反應,值得思考。不但是煙臺市民,有關部門也應該自問,面對大海賦予我們的財富,我們到底有沒有認真探索和開發?究竟有沒有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