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醫工所和棗莊市舉行籤約儀式 打造中國醫療器械生產智造和產業...

2021-01-09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7月9日,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與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就共同建設「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項目在蘇州舉行籤約儀式。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棗莊市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劉中波代表各方進行籤約。

在籤約儀式上,石愛作市長和唐玉國所長分別進行了講話。石愛作對蘇州醫工所十多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高度的認可,對於雙方的合作前景滿懷期待、充滿信心。石愛作表示,棗莊市擁有雄厚的產業製造基礎和優越的新興科技創新環境,將全力配合蘇州醫工所,共同將智造基地打造成全國性的醫療器械生產和產業服務載體。唐玉國表示,蘇州醫工所與棗莊市共建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真正實現了醫療器械全產業鏈的布局,蘇州醫工所將在技術、團隊、平臺等方面給予智造基地持續支持,與棗莊市共同打造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生產製造和產業服務新高地。

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是雙方在國家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新政策、新形勢下圍繞醫療器械規模生產環節的重要布局。智造基地將聚焦醫療器械生產製造環節,充分發揮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的政策時機優勢,依託蘇州醫工所成熟的技術、人才和獨特的成果轉化模式和經驗,在棗莊市市中區建設以醫療器械規模化生產和產業服務為主要方向的新型研發生產服務機構,打造既具有研發優勢又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系統化產業服務能力的平臺載體。並以此吸引國內外醫療器械人才、科研成果、創新項目落地棗莊,形成醫療器械委託生產和產業集群發展新業態,推動棗莊市醫療器械產業高速、高質量創新發展,為加快山東省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蘇州醫工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豔明,棗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吉忠,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棗莊市市中區區委書記王輝,棗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趙琨及各方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籤約儀式。

閃電新聞記者 王雨 李永文 市中區融媒體 劉復成 劉正航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約落地棗莊市中區
    7月9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就共同建設「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項目在蘇州舉行籤約儀式。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棗莊市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劉中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代表各方進行籤約。
  • 市政府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7月9日,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在蘇州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副市長劉吉忠,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出席儀式。
  •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2019-10-29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共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技術研究院在鄭州舉行籤約儀式。
  • 籤約幾十億項目!投資堪比棗莊南站!棗莊與蘇州醫工所友好合作
    近日,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與棗莊市人民政府、市中區人民政府就共同建設「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項目在蘇州舉行籤約儀式。 棗莊人好多在蘇州打工,包括我的摯友也在蘇州安家落戶了。這是我特別特別喜歡的地方。 棗莊的產業製造基礎和科技創新環境,加之蘇醫工的高新技術、雄厚實力,一定會碰撞出財富的火花。雙方將共同打造「智能製造基地」,使之成為享譽全國的器械生產和產業服務載體。
  • 市政府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7月9日,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在蘇州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副市長劉吉忠,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出席儀式。
  • 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籤署合作協議
    市場監管網-市場監管專刊訊(馬磊 通訊員 常存濤)9月22日,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其超,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開放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首席經濟增長官鄭彥松,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黨委副書記袁豔明,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所長範漢傑等人出席籤約儀式。蘇其超指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研究院落戶在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基於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放眼未來,謀劃全局的一次重要戰略布局。
  • 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籤署戰略合作...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黨委副書記袁豔明,所務委員、所長助理、博士生導師董文飛,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常務副院長張京鍾,副院長王東,生殖中心主任劉瑩。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所長範漢傑和所黨委班子全體成員、所中層幹部及部分職工100餘人出席籤約儀式。
  • 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濟南
    唐玉國表示,濟南目前掀起了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的熱潮,蘇州醫工所此次與濟南市合作共建山東創新研究院,將會紮實推進先進醫療器械成果轉化與項目落地,支持和帶動先進醫療器械與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聚集人才、項目等優質資源,為濟南高新區下一步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 復旦醫工所成立啦
    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與復旦大學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光華樓舉行籤約儀式,合作共建復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緊跟蘇州「一號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力推進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在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醫療器械研究院、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國仟創新醫療科技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引領下,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正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高質量推進成果轉化
    4月28日,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幹傑到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調研,要求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著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五個濟南」中,科創濟南排在首位。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在高新區設研究院
    本報訊(記者 黃智義)4月15日,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將在高新區設立山東創新研究院。  籤約儀式上,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與醫療器械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濟南子空間)揭牌。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揭牌,落戶濟南高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15日,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項目合作籤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與醫療器械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
  • 鄭大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4日上午,鄭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雙方戰略合作意向的達成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平臺搭建、成果轉化、項目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高新區、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鄭大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 7月14日上午,鄭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雙方戰略合作意向的達成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平臺搭建、成果轉化、項目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高新區、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鄭州大學副校長趙明皞分別代表雙方籤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推動醫工結合重大項目布局和科研平臺建設,支撐臨床醫學以及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對接和服務鄭州市主導特色產業,為服務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 徐州醫科大學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攜手共建轉化醫學研究院
    5月19日上午,徐州醫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轉化醫學研究院建設,探索醫工結合、人員雙聘、聯合實驗室、學生培養、平臺申報與共享、產學研結合、校所地聯動等新機制。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工製造」的「工匠精神」—新聞—科學網
    圍繞我國生物醫學戰略發展目標、面向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前沿,中科院在蘇州布局了蘇州醫工所。籌建之初,蘇州醫工所就確立了目標:要破解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首先得愛國忠誠,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得忠誠。我們搞科技的,要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威高集團:市委書記張海波帶隊參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在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張海波實地參觀了醫工所展廳和工程化平臺,並就推進醫療診斷器械項目以及與威高集團的合作等進行交流。當前,威海市正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全力打造七大產業集群,建設「1+4+N」高端創新平臺體系,培育了一批大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希望蘇州醫工所與威海一道,依託現有「1+4+N」創新載體和平臺資源,共同推動健康與醫療器械產業上下遊協同創新發展,推動更多高科技項目在威海孵化,更多創新成果在威海落地,進一步提升院地合作層次和水平。
  • 人民日報又報導蘇州醫工所了
    從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時間裡,科技發展資金增長了33倍;2018年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蘇州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用人才和技術為產業賦能;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依託大院大所,聚集新興產業;從企業需求出發打造服務鏈,建立日趨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