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又報導蘇州醫工所了

2021-01-16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從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時間裡,科技發展資金增長了33倍;2018年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蘇州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用人才和技術為產業賦能;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依託大院大所,聚集新興產業;從企業需求出發打造服務鏈,建立日趨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隨著產業鏈與創新鏈交織促進,蘇州高新區正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江蘇蘇州高新區,從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時間裡,科技發展資金增長了33倍。2018年年底,蘇州高新區各類科技領軍人才超1000人次,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112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8%。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6億元,工業總產值3500億元,各項發展指標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名列前茅。

  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吳新明說,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近年來蘇州高新區把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全力以赴打造創新高地。

  一款超分辨光學顯微鏡,解析度比現有光學顯微鏡提高了5倍,可觀察到大小只有髮絲千分之一的細胞內部活體運動。前不久,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的這一重大研發突破,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還讓我國擁有了自主生產超一流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能力。

  這個重大項目成功的背後,是蘇州高新區走出的一條創新鏈與產業鏈交織促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蘇州高新區開發建設之初,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佔較大比重,幾乎沒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教資源嚴重不足,一度成為阻礙高新區創新發展的一大瓶頸。

  如何補齊這一短板?蘇州高新區想到的出路,是引進大院大所,建起人才與技術的「聚寶盆」,為產業鏈發展創造新動能。

  2012年11月成立的蘇州醫工所,就是這一思路落地的成果之一。蘇州醫工所圍繞醫用光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研究方向設立了9個研究室,採用「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為當地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累計吸引超過100家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和技術中心進駐,大院大所強大的帶動力和輻射效應,推動區域創新裂變式發展。

  「大院大所為地方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將加快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吳新明說。


  覆蓋全面 搭建產業服務平臺

  雖然大院大所數量越來越多,但新的難題也接踵而來:科技資源與地方經濟結合不緊密;創新型領軍企業數量不多,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面對這些難題,蘇州高新區又開始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

  「引進一個大院大所,意味著培養起一個新興產業。」中科院蘇州地理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周成虎院士說,中科院蘇州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於2013年落戶高新區,短短6年間,已吸引數十家相關的研究機構和眾多技術轉化企業落戶。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年產值30億元,成為我國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基地。

  對於蘇州高新區而言,僅依靠院所平臺和企業自身運作顯然不夠,還要搭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服務平臺。

  5月17日,江蘇省醫療器械可用性測試平臺在蘇州高新區啟用,可開展涉及互動設計、人機互動等多個測試,改變了國內醫療器械產品的可用性測試只能在境外進行的狀況。「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測試優化產品,節約研發成本。」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吉弘說。

  在蘇州高新區,類似的產業服務平臺還有很多。「公司要迅速成長,光靠科研院所的力量還不夠,比如我們需要原材料、設備工藝等可用性測試平臺,這樣有利於提高設備產品質量並快速普及產品。」廖吉弘告訴記者。

  保駕護航 完善科技服務體系

  一個科技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種種難題:技術突破了,產品化需要資金,錢從哪裡來?產品出來了,如何避免被仿製?

  蘇州聚元微電子公司由於研發投入大,一度出現資金問題。困難之際,公司通過蘇州高新區推出的「高新貸」獲得了500萬元貸款。「在企業最難的時候,高新區雪中送炭。」公司負責人韓興成說。

  為破解融資難問題,蘇州高新區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科技金融平臺,推動資金與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無縫對接。今年以來,高新區推出「科技成果轉化貸」,首批5家企業共獲授信5500萬元;整合成立國有金融企業蘇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累計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285億元,發放科技貸款150億元。

  政府在努力,市場也在行動。在高新區的蘇州科技城,有一個佔地面積僅4平方公裡的金融小鎮,集聚了400多家金融機構,資本規模近千億元,通過市場化方式為科技企業服務。

  對於江蘇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來說,尋找智慧財產權服務成為當務之急。這家公司員工人數不多,卻擁有超過200項發明專利,這成為企業最大的無形資產。

  公司總經理朱維鈞說,得益於高新區強大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公司可以迅速通過專利的申請,將智慧財產權很好地保護起來。

  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王蘇良介紹,在科技服務方面,高新區已形成了包括智慧財產權業務審查、代理服務等在內的完整智慧財產權服務產業鏈,聚集服務機構90餘家。截至2018年年底,高新區累計專利申請達11.9萬件,年均增速近35%。


  (記者 王偉健)《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0日 14 版) 


相關焦點

  •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走進蘇州醫工所
    11月11日,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近50名師生來到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現場感受科學的魅力。在蘇州醫工所展廳,蘇州醫工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蘇州醫工所的基本情況。蘇州醫工所研究員段生寶帶來了題為《疫苗,生命衛士》的科普講座,介紹了人類和疾病做鬥爭的歷史,以及疫苗的研發、製備和運輸過程。活動現場活動現場活動現場【來源: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工製造」的「工匠精神」—新聞—科學網
    圍繞我國生物醫學戰略發展目標、面向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前沿,中科院在蘇州布局了蘇州醫工所。籌建之初,蘇州醫工所就確立了目標:要破解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首先得愛國忠誠,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得忠誠。我們搞科技的,要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不忘創新生物醫學工程初心—新聞—科學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隨著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呈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特點,其中,健康已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隨著科技的長足進步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醫療儀器在檢測和治療各類疾病、保障生命和健康方面作用越來越重要。
  • 蘇州醫工所舉辦科普活動
    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發揮醫學檢驗室和工程化研究中心的人才和科技優勢,舉辦「醫工戰疫情」專題科普活動。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和蘇州外國語學校的師生參加活動。本次活動也是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活動的組成部分。
  • 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客人
    7月5日,市委書記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一行,雙方就共建山東健康工程實驗室等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市委常委、秘書長侯世超,副市長張偉會見時在座。我市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年6月,蘇州醫工所與威高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從研發、工程化到產業化的全方位合作。
  • 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07-15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籤約儀式上,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簡要介紹了蘇州醫工所基本情況,表示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的戰略合作,是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的深化和提升。
  • 鄭大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4日上午,鄭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雙方戰略合作意向的達成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平臺搭建、成果轉化、項目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高新區、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約落地棗莊市中區
    7月9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就共同建設「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項目在蘇州舉行籤約儀式。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棗莊市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劉中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代表各方進行籤約。
  • 蘇州醫工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
    蘇州醫工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 2020-07-20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7月1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
  • 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濟南
    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濟南 2018-04-16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2014-12-24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市政府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7月9日,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在蘇州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副市長劉吉忠,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出席儀式。
  •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蘇州醫工所鄭州分支機構共建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2019-10-29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共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技術研究院在鄭州舉行籤約儀式。
  • 鄭大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 7月14日上午,鄭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雙方戰略合作意向的達成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平臺搭建、成果轉化、項目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高新區、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大院大所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動物實驗中心正式開放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的動物實驗中心於8月30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 威高集團:市委書記張海波帶隊參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11月6日,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偉等拜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實地考察威高(蘇州)研究院項目進展以及建設情況。 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說,一直以來,威海企業與蘇州醫工所交流密切、合作成果豐碩,為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 探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讓國民體檢用上「中國儀器」
    張素 攝中新網蘇州3月24日電題:探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讓國民體檢用上「中國儀器」記者 張素用深層光譜治療儀的「烤燈」照一照,患者的慢性疼痛、慢性炎症等頑固慢性疾病程度得以緩解。一臺學名為流式細胞儀的「盒子」可以給細胞做「CT」。記者24日探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見到這些國產高端醫療器械。
  • 蘇州醫工所與Science合作創辦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Advances
    蘇州醫工所與Science合作創辦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Advances 2018-09-10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與鄭州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鄭州大學舉行。雙方戰略合作意向的達成,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平臺搭建、成果轉化、項目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高新區、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蘇州醫工所反饋巡視情況
    9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直屬機關紀委書記劉紅輝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馬揚反饋了院黨組審定的反饋意見,中科院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朱懷誠對整改工作提出要求。會議由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