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化的企服業務,雖然能靠大客戶維持「生計」,但這往往也意味著公司需要不斷增加人工運營成本。從創業之初,北京蜂鳥視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付強就清楚:公司想要發展地更健康,必須有標準化產品的加入。
2020年1月,付強帶領團隊,花費了8個月最終迭代出標準化的、用戶零基礎就能操作的雲端三維地圖編輯工具——「蜂鳥雲地圖編輯器2.0」。用戶可以通過地圖編輯器自行上傳CAD圖紙,自主製作三維地圖,並可隨時對地圖數據進行改動,修改內容即時生效。通過該工具製作生成的地圖數據,支持與第三方應用快速集成。
對於用戶來說,迭代後的蜂鳥雲地圖編輯器,讓地圖製作成本從此與面積無關。正常情況下,市場上的室內地圖編輯器都是按照平米收費,通常製作一個10萬平米的商場三維地圖,需要2萬多元。迭代後的蜂鳥雲地圖編輯器,用戶可以免費自主製作6張三維地圖,超過6張後,只需每張地圖支付998元即可。按此計算,該產品為用戶製作一個10萬平米商場三維地圖的成本最多僅為原來的5%。
接下來,蜂鳥視圖將通過線上、線下,以及與TO B類公司合作的三種方式,對蜂鳥雲地圖編輯器進行營銷推廣。付強計劃,到今年年底,將蜂鳥雲地圖編輯器的付費用戶增加到7000家。
註:付強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累計服務2000+客戶 合同訂單同比增60%
「這半年,我們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了80%,合同訂單比去年增長60%。」蜂鳥視圖創始人付強發現,疫情期間,尤其是商業地產、工廠等領域的大客戶們,經歷特殊時期不能正常營業後,他們迫切希望通過新的營銷手段,快速恢復正常運營。為了自救,企業反而都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從而增加信息化投入。
付強舉例,蜂鳥視圖的大客戶之一新城控股,也是更加注重商場裡具體信息管控的一員。新城控股今年在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相比去年提升了好幾倍,「他們對信息化的投入,也超出了我的預期。」
據了解,蜂鳥視圖成立於2014年,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室內外空間信息可視化技術為用戶提供可視化智能管理及物聯網解決方案與服務。2019年8月,公司獲得數千萬元戰略投資。
目前,公司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蜂鳥雲平臺」及其行業應用產品已經在國內外的商業地產、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園區、交通樞紐等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服務了包含萬達集團、新城控股、合生創展、星河商置、國投電力、中國鋁業、京東方等近50家各行業領域的頭部客戶。
國投電力、萬達集團、中國鋁業等,都是蜂鳥視圖的客戶。
付強介紹,大到反恐、消防演練,小到顧客在商場、醫院等公共建築的導航,直觀明了的 3D 地圖的價值越發凸顯。在傳統的空間資產管理方法中,紙質圖紙的記錄耗時高、數據難以統一,導致如業態規劃、品牌落位等審批流程過程長,而且在數據頻繁更新的情況下,人力記錄易出錯,而電子地圖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以商業地產經營管理為例,商管人員可在 web 或手機端隨時查看每件商鋪的租賃情況,從合同籤訂、變更、續租、返租、退租等管理環節都可以設置提醒,也可以在地圖上直觀看到租戶整體狀況。
蜂鳥視圖這類企服類公司能夠為其降本增效,減緩疫情的影響。付強發現,不僅大客戶,很多中小型的企業,對信息化投入也有很高的意願和期望值。
他表示,在疫情初期,蜂鳥視圖的訂單,也因為工廠們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不得不縮減開支,受到一些影響。但讓他意外的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實,這部分中小工廠逐漸開放自救後,反而希望工廠擁有信息化保障,願意為蜂鳥視圖的產品買單。
付強認為,在疫情期間,不管商業地產等大客戶,還是小公司們對信息化的重視,也正是室內外空間信息可視化技術利好的信號。
事實上,除50家大客戶外,蜂鳥視圖已經累計服務近2000家中小企業,以及50000餘名開發者用戶。並且,公司已於去年實現盈利。
打破行業傳統模式 用戶零基礎做三維地圖
從創業之初,付強就很清楚,公司想要發展得更健康,還需要用標準化的產品,拓展更多中小企業。
「說實話,我們50家大客戶訂單收入,佔公司收入的60~70%,但大客戶畢竟不常有。」他解釋,做大客戶有很明顯的優點,成單之後的很多年裡,大客戶的訂單都會很穩定,能夠給公司帶來持續收入。但缺點也不能避免,大客戶不僅數量有限,還需要公司對其做定製化服務。
這代表企服類公司每接一個大訂單,都要擴充服務團隊,在接單的過程裡,要永遠擴張團隊。反而是做出一款標準化的產品後,可以將標準化的服務提供給更大量級的客戶。
同時,客戶為了打造App、小程序、一體機等不同平臺的地圖應用,需要接入不同的終端和平臺進行操作。在這項業務中,蜂鳥視圖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的開發服務,或者客戶可以使用蜂鳥三維地圖引擎產品,自主開發地圖應用。
出於公司成本和發展考慮,做標準化的企服產品,服務中小客戶勢在必行。
去年12月,歷經5年多的努力與積累,蜂鳥視圖已經有足夠多的服務案例和行業經驗。於是,付強開始帶領團隊,花費8個月時間,迭代出標準化的、用戶零基礎就能操作的地圖編輯工具——「蜂鳥雲地圖編輯器2.0」。
此前,客戶需要提供建築物CAD圖紙,由蜂鳥團隊製作三維地圖。地圖製作完成後,客戶可以通過蜂鳥雲地圖編輯器進行地圖信息的修改、維護,從而保證地圖信息的準確性。
現在,用戶可以自行上傳CAD圖紙,自主製作三維地圖,用戶可隨時使用雲端編輯器對數據進行改動,隨時更新數據,還可與第三方應用快速集成。相比此前,用戶減少了很多等待時間及溝通成本,空間可視化應用軟體開發更加簡單高效。
付強回憶,為了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和成本,團隊在迭代蜂鳥雲地圖編輯器2.0時,一直在強調「零基礎製圖」。
在產品內側階段,為了確定產品是否能夠在足夠專業的基礎上,兼顧簡潔、易懂、易用,團隊特地邀請了具有專業知識的GIS從業者、一些在校大學生、以及與陝北的一家扶貧公司合作,邀請當地原來外出打工,並對電腦簡單了解的年輕人,共同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測試。
直到確保這款自主製圖的室內地圖編輯器符合預期後,在今年8月中旬,蜂鳥視圖的自主製圖編輯器終於正式上線。
含自主製圖功能的新版蜂鳥雲地圖編輯器,操作頁面簡單易懂。
三維地圖從此與面積無關:幫用戶降低95%成本
對於用戶來說,使用迭代後的蜂鳥雲地圖編輯器,製圖成本從此與面積無關。
付強介紹,正常情況下,市場上的室內地圖編輯器都是按照平米收費。往往製作一個10萬平米的商場三維地圖,需要2萬多元。迭代後的蜂鳥雲地圖編輯器,用戶僅需為每個地圖空間支付998元的年費即可,製圖成本與面積從此無關。
過去,蜂鳥視圖主要採用百度推廣的形式,客戶主動聯繫蜂鳥進行獲客,但這種獲客的方式過於單一。「往往主動諮詢的訂單,只有5%的成單率,還有幾乎一半的客戶因為價格因素流失掉。」
而現在,用戶自主製作三維地圖的費用將與面積無關,無論多大面積的三維地圖,都只是按照建築物收費。他透露,「以一個10萬平米的商場為例,能幫用戶降低至少95%的成本。」
此外,蜂鳥雲地圖編輯器還支持離線部署至用戶伺服器,深度集成到用戶的產品中,幫助用戶打造包含地圖繪製、管理與維護的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大大降低了製圖成本,提升了地圖更新效率。
接下來,蜂鳥視圖將通過線上營銷、線下渠道,以及與TO B類公司合作的三種方式,對蜂鳥雲地圖編輯器進行營銷推廣,主動對目標客戶BD新產品,進而深度切入商業地產(商業資產管理、商場導覽導購、物業消防和安防、ERP系統對接)、智慧工廠(人、車、物、設備的可視化智能管理)、會展信息化、交通樞紐信息化、醫院信息化等行業。
另外,其還會在全國拓展城市渠道,招募相關代理商;同時,將與大型企服類公司進行合作,成為其產品的供應商。
通過以上組合拳的打法,付強計劃,到今年年底,將蜂鳥雲地圖編輯的付費用戶增加到7000家;當中小客戶的起量之後,公司的利潤將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