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的二維地圖,實景三維更加直觀,可量、可算、信息豐富,是關係國防安防、城市規劃、智能交通、生態環保、人工智慧等諸多產業發展的重要應用技術。」重慶市勘測院副院長向澤
3D魔幻重慶不僅城市是立體的,地圖也有了立體的。4月1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勘測院發布重慶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實景三維建設成果,整個重慶8.24萬平方公裡首次實現了全市域不同數據源、不同尺度實景三維模型全覆蓋。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全域實景三維模型系統。
地上大於5釐米的物體都可見
記者在重慶市勘測院大屏幕上看到,從雄險秀美的三峽神女峰到解放碑聳立的高樓,從地上的高樓大廈到地下的軌道交通,整個重慶都用實景三維技術裝進了該院自主研發的「集景三維平臺」系統裡,通過電腦可以隨時調看,每一個元素的位置、坐標、建築高度都進行了精確標示。
「相比傳統的二維地圖,實景三維更加直觀,可量、可算、信息豐富,是關係國防安防、城市規劃、智能交通、生態環保、人工智慧等諸多產業發展的重要應用技術。」重慶市勘測院副院長向澤君介紹,為在重慶全市8.24萬平方公裡範圍內建立三維模型並建立相應的平臺,他們從2016年開始收集資料,2017—2019年組織載人飛機、無人機進行航空攝影,並進行三維建模、建庫集成。經過3年攻關,重慶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實景三維建設全面完成。
重慶市勘測院副總工程師薛梅介紹說,現在重慶市全範圍都有0.4米解析度的實景三維模型,可以用於大範圍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主城九區5473平方公裡範圍內有0.2米解析度實景三維模型全部覆蓋,能為精細的違法建築監管、規劃選址、工程進度監督提供支持;主城建成區1314平方公裡內,實景三維模型解析度為0.08米,29個遠郊、近郊區縣建成區實景三維模型解析度更是達到了0.05米,就是說地上大於5釐米的物體都可見,能有助於精準的工程設計、方案論證、設施監測。
除了地上室外,該系統還將把軌道交通、公路網絡、地下管網、停車場、商業體等的三維立體融入其中,對室內和地下的情況能夠精準定位。
自主研發集景三維平臺
據了解,目前民用的衛星影像最高解析度是0.5米,而重慶市本次製作的實景三維模型最高解析度達到了0.03米,特別是對於構造複雜的地形、地物具有更好的還原效果。這是怎麼做到的?
薛梅介紹,在數據採集中,無人機航測、雷射雷達、傾斜攝影、移動測量系統和自動化採集汽車等「空天地」三維數字採集方法都被他們採用。其中,傾斜攝影技術是通過在同一飛行平臺上搭載多臺傳感器,對現實場景進行多角度環視拍攝,然後進行後期縫合併加載播放程序來完成的一種三維虛擬展示技術。
三維實景在瀏覽中可以由觀賞者對圖像進行放大、縮小、移動、多角度觀看等操作。為了讓這些數據能夠順利地集合在一個系統裡並運行,他們自主研發了「集景三維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多源多尺度的實景三維在系統內融合應用。自主發明的「三維城市模型自適應調度方法」等四項發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傾斜攝影測量平臺相機姿態結算軟體」「集景多維城市發布系統」獲得國家軟體著作權登記。
「主城區的實景三維模型會每月一更新,能準確地定位違建房號、測量違建範圍和面積。」向澤君表示,該系統具有真實生動、覆蓋域廣、精度高、製作快的特點,將為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打下基礎。目前這一系統已免費向重慶市各個區縣開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