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極速抓拍松下微單新寵G5首發評測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PChome評測室】近日,松下在上海發布了第四代G系列產品G5微單相機,這款松下微單王國裡的新品相機DMC-G5作為G系列的主打產品,自松下微單產品紛紛上市發布以來,也引起了較多攝影玩家的關注,與松下GF系列裡的GF5嬌小身材相比,松下G系列相機的身材要相對較為魁梧,一直以來松下公司G系的相機產品更注重完美的畫質與手持操控感,總體來說松下G系微單相機產品在人性化操控與專業對焦技術上可與單反媲美,快速對焦配合組合按鍵FN的完美搭配甚至在某種苛刻的攝影條件下能使拍攝者更為順手。

    我們走過膠片時代來到如今的數碼時代,相機不單單只是我們出去旅遊隨便拿個便攜相機拍個紀念照,或者拍幾張風景,只要照清楚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便攜性和極為順手的操控性,以及更為出色的畫質等等。

    先撇開攝影技巧不談,作為一個資深攝影愛好者,對於一臺新品相機我更多的想去了解,這臺專業微單相機專業性體現在哪裡?它是否可以滿足我日常的哪些拍攝要求?在光線變化無常的情況下是否曝光精準?色彩還原和白平衡是否出彩?高速場景下抓拍是否流暢?等等,帶著這些疑問我將去認真研究一下這臺松下公司最新發布的DMC-G5微單相機。

    松下微單DMC-G5有些什麼主要新特性?

    1、約1600萬有效像素Live MOS傳感器(M4/3卡口)

    2、144區多模式傳感系統測光感應器

    3、維納斯引擎3DNR/MNR影像處理器

    4、常用感光度最低ISO160至最高ISO12800

    5、視野率約100%智能信息顯示光學LVF取景器

    6、3.0英寸約92萬點自由旋轉式3:2長寬比TFT觸摸式LCD

    7、豐富的創意濾鏡模式多達14種

    8、最高16M(L/M/S)解析度下4fps的連拍速度 (最高20fps 四百萬像素下)

    9、支持RAW、RAW+精細、RAW+標準高品質格式存儲方式

    10、高解析度約144萬像素LVF眼啟動傳感器視野率100%

    11、AVCHD全高清影像(1080P)50楨每秒傳感器輸出

   

   

松下微單相機G5銀色包裝盒

   

松下微單G5相機箱內全部配件一覽

    松下微單G5有多種鏡頭配置可進行選擇,這次小編拿到的是14-42鏡頭套裝,松下包裝盒裡有G5機身一臺,松下軟體數碼光碟,相機使用說明書一本,保修卡一張,鋰電池型號為DMW-BLC12容量為1200Amh,相比上一代產品G3的DMW-BLD10GK鋰電池1010mAh要多了190mAh,電池充電器 DE-A80(含電源線),盒內還附有USB數據傳輸線和松下相機背帶一根。

   

松下微單G5單機身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外觀尺寸(寬 x 高 x 厚)為119.9 x 83.2 x 70.8毫米,僅機身重量約346g,從數據上看相比上一代產品松下G3的外觀尺寸要率大那麼一點點,松下G3相機外觀尺寸(寬 x 高 x 厚)為115.2 x 83.6 x 46.7毫米,但是松下G5機身的肩部設計非常具有線條感,與G3的正方塊相比,松下G5機身更為時尚一點,快門按鍵也做了改進,從之前G3肩部位置移到了手持把手處的上方,這樣的設計有點單反的味道、顯得專業感十足,這樣的升級改動讓觸按快門拍攝時也隨之更為得心應手。

   

松下微單G5單機身M4/3感光元件欣賞

    松下G5的感光元件為一塊4/3英寸 1600萬像素的CMOS,M4/3卡口,因為微43聯盟的協議達成它可以與所有M4/3機型的鏡頭通用,,例如奧巴的E-P3、E-PL3、OMD-EM5等機型進行互換鏡頭,這樣的聯盟達成最受益的還是消費者,使得鏡頭群體更為豐富,讓消費者們選擇的鏡頭空間也更為廣泛。

   

松下微單G5單機身側面手持處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在手持處這個位置有一道由上往下45度的弧度凹陷設計,這樣可以讓大拇指,食指,中指更緊密抓住相機也更為舒適。

   

松下微單G5相機右側面傳輸接口槽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支持無線引閃的remote遙控插口、高清視頻輸出HDMI接口和AV/USB傳輸數據接口。

   

松下微單G5相機左側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背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機身頂部欣賞

   

松下微單G5單機正身打開啟閃光燈效果欣賞

   

松下微單G5單機機身底部電池卡槽欣賞

    位於松下微單G5相機的最底部是它的電池與存儲卡槽,它支持主流最高速的SD卡,例如UHS-I 標準SDHC/SDXC記憶卡。鋰電池型號為DMW-BLC12容量為1200Amh,據松下官網介紹充足一次電可連續拍攝320張照片左右,比上一代產品G3的270張續航能力上有所提升。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14-24鏡頭正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14-24鏡頭側面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14-24鏡頭開機變焦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25mm 1.4鏡頭正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14-24鏡頭側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45mm F2.8鏡頭頂部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45mm F2.8鏡頭正面欣賞

   

松下微單G5相機搭載45mm F2.8鏡頭側身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紅外線輔助對焦燈細節欣賞

    位於手持處部位的紅外線輔助對焦燈,在弱光下自動點亮開啟進行輔助測光對焦。

   

松下G5微單相機手持處膠皮細節欣賞

    相比松下G3的一小塊橡膠蒙皮,松下G5微單相機的手持處膠皮做的要更好,清晰的紋理手持感覺非常棒,抓拍時也更為順手穩定。

   

松下G5微單機身下方LUMIX簡寫大L金色LOGO細節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閃光燈開啟鍵細節欣賞

    這裡是松下G5相機機身頂部左側閃光燈彈起按鍵,採用前推式開啟設計。

   

松下G5微單相機機身頂部,帶有兩個立體聲麥克風。

   

松下G5微單相機模式撥盤細節欣賞

    在模式撥盤中,G5包含了P/A/S/M等全手動模式,並且用戶還可以存儲自定義設置在C1與C2模式中(註:C1和C2模式中還含有C1,C2-1,C2-2,C2-3四個獨立模式),實際上G5帶有4個自定義存儲模式,除了自定義存儲設置C1和C2比上一代產品G3多了一個獨立模式外,別的沒有區別,這些自定義設置按鍵在不同的場景下拍攝時,可立即切換成自己想要的拍攝模式。

   

場景指南製作成GIF圖欣賞

    場景指南共有23種拍攝模式之多,這個設計對於新手玩家入門是非常有幫助的。

   

場景指南介紹

    場景指南下的每一個模式都有功能介紹只有按一下屏幕上的DISP即可。

   

松下G5微單相機模式撥盤細節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右肩按鍵細節欣賞

    從松下G5微單相機的右肩上方我們看到,視頻錄製按鍵已經從上一代產品G3的背面移至到右肩的上方,這樣的改動令使用者非常清晰明了,讓攝影愛好者在拍攝與攝影之間的切換更為順手。

   

松下G5微單相機右肩IA按鍵啟動欣賞

    松下iA按鍵是G5的一大特色之一,一鍵式啟動,俗稱萬能傻瓜檔,可以自動識別風景,人像,微距等,適合新手用戶拍攝。

   

松下G5微單相機手持處快門與撥杆按鍵欣賞

    之前提過G5的升級將快門放到手持處的上方,這樣可以更加輕鬆的拍攝,在松下G5相機快門與視頻錄製按鍵的中間新增了多功能撥杆,使得電動變焦14-24mm不在單單使用鏡頭上的變焦進行伸縮、通過撥杆也可進行變焦,它還可以在照片回看時進行放大與縮小,操作過程感受十分順手,這樣的升級不僅提高了拍攝效率而且更好的展示了一個松下品牌G系的檔次。

   

松下G5微單相機眼罩式實時取景器細節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LVF實時取景器具有144W的高像素,視野率達到了100%(可媲美單反),並具有眼啟動功能。

    在強光照射下,屏幕上容易出現一片死白現象,這時眼啟動傳感器是非常派用場的工具。

   

屈光度調節撥盤

    屈光度可進行-4.0至+4.0的調節,近視眼的福音。

   

松下G5微單相機左上面快捷按鍵細節欣賞

    位於機身左上方的是LVF眼啟動/LCD屏顯切換按鍵,也可以在菜單裡設置成Fn3的快捷操控按鍵,至於怎麼設置,下面會慢慢介紹。

   

FN3按鈕設置菜單欣賞

    在MENU中的自定義菜單欄裡,第三個分配LVF/LCD功能選項即可以進行LVF/LCD與FN3的切換設置。

   

Q.MENU快速按鍵和AF/AE LOCK按鍵細節欣賞

    位於液晶屏的上方,我們可以看到Q.MENU快速按鍵和AF/AE LOCK按鍵,上一代產品Q3取消了AF/AE LOCK按鍵,在這一代產品G5我們又看到了這個曝光鎖定按鍵,並作出了更為人性化的改動,可以讓攝影愛好者進行FN1快捷按鍵的取捨選擇,畢竟每個人需求不同,至於Q.MENU快速按鍵是怎麼樣的我們之後會慢慢分解。

   

FN1按鈕設置菜單欣賞

    在MENU中的自定義菜單欄裡,第三個分配LVF/LCD功能選項即可以進行LVF/LCD與FN1的切換設置。

   

松下G5微單相機背面大拇指處膠皮細節欣賞

    上一代產品松下G3背面沒有任何的防滑膠皮,這次升級松下G5加入了拇指防滑膠皮,切身操作拍攝後感受手感確實不錯。

   

松下G5微單相機右肩處多功能撥盤細節欣賞

    看似毫不起眼的多功能撥盤卻隱藏著一個小秘密,松下公司大膽將多功能撥盤改革創新,平時我喜歡使用A檔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拍照,光圈是我自己根據景深進行控制,測光一切交由相機控制,對於我而言曝光補償和光圈調節對於A檔模式下尤其至關重要,也是拍攝中修改最多的二個設置,如今松下公司將這兩個按鍵和為一體通過多功能模式撥盤即可實現完成,只需要將多功能模撥盤輕按一下即可選定曝光補償或光圈調節,選定好之後在轉動撥盤即可實現操作,由於這個改革創新讓我在拍攝中方便不少,僅用一隻手實現了全部的調節操作。

   

松下G5微單相機多功能撥盤操作欣賞

    按動第一下多功能撥盤,請看紅色框框區域顯示,曝光補償調節提示,這時在撥動多功能撥盤進行曝光增加或減少調節,單手即可實現完成。

   

松下G5微單相機多功能撥盤調節曝光操作中屏顯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多功能撥盤操作欣賞

    按動第一下多功能撥盤,請看紅色框框區域顯示,光圈調節提示,這時在撥動多功能撥盤進行光圈大小的調節,單手即可實現完成。

   

松下G5微單相機多功能撥盤調節光圈操作中屏顯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快捷操控按鍵細節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的導航鍵和眾多松下G系相機一樣,但是在材質上相比上一代產品G3已升級至金屬材質按鍵,操控上更為硬實,按鍵依然採用四個分段加一個中心確認按鍵實行切換,這樣的格局不但可以進行上下左右的操作還可以修改一些相機內的參數,例如ISO、WB、連拍、對焦方式,進入設置欄之後,中間的MENU/SET按鍵可充當確認按鍵,通過這個圓盤裡的按鍵基本就可以完成相機的全部操作了。

   

AF模式界面欣賞

    按一下圓盤最左邊的對焦按鍵後進入操作界面,可進行人臉檢測、追蹤對焦、23點對焦、1點對焦、精確對焦,5種之多的對焦方式選擇。

   

感光度模式界面欣賞

    按一下圓盤最上方的ISO按鍵後進入操作界面,可進行ISO160至12800的快速修改。

   

白平衡模式界面欣賞

    按一下圓盤最右方的白平衡按鍵後進入操作界面,可進行自動白平衡、晴天、陰天、陰影、白熾燈、閃光、白色設置1、白色設置2、色溫的自定義修改等。

   

連拍和定時模式界面欣賞

    按一下圓盤最下方的連拍和定時按鍵後進入操作界面,可進行單張、高速連拍、曝光控制、定時拍攝的修改。

   

超高速連拍模式界面欣賞

   

曝光控制界面欣賞

   

自拍定時器界面欣賞

   

回放按鍵和DISP按鍵欣賞

    位於導航鍵上方是回放影像按鍵和DISP按鍵,松下公司給這個DISP清屏按鍵加入了新的元素,連按兩下以後進入水平儀功能,如今越來越多的單反加入了此項功能,松下G5微單相機也毫不吝嗇的加入了此功能,給予喜歡拍攝風景的攝影玩家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水平儀功能開啟界面欣賞

   

刪除/返回按鍵和FN2按鍵細節欣賞

   

FN按鈕設置界面欣賞

    這個FN2原理同之前介紹的FN1和FN3一樣。

   

製作成GIF 近距離欣賞一下翻轉屏的操作

    松下G5微單相機擁有3.0英寸TFT觸摸式LCD 92W高清顯示屏,液晶屏可以進行橫向180度,縱向270度翻轉具有的3:2寬高比視角,在使用低角度取景和視頻拍攝時,翻轉屏作用非常之大,如果在強光照射下拍攝時,也可以適當將液晶屏往下翻,直到看清楚能夠拍攝為止。

   

   

松下G5微單相機Q.MENU按鍵 紅色框框示意圖欣賞

    如果4個導航按鍵還不能讓你快速完成操作的話,那麼Q.MENU菜單絕對能夠幫你統統搞定,在Q.MENU菜單裡你可以根據你最常用的操作按鍵進行排位,直接通過手指進行拖動,如此的設計可以將設置參數最簡單化。

   

自定義菜單下Q.MENU選項欣賞

    在MENU自定義菜單中,Q.MENU共有兩種設置,分為PRESET預設和CUSTOM自定義。

   

PRESET預設界面欣賞

    PRESET預設界面下通過導航按鍵進行上下左右選擇,按SET確認鍵進行修改。

   

自定義菜單下Q.MENU選項欣賞

    在MENU自定義菜單中,Q.MENU共有兩種設置,分為PRESET預設和CUSTOM自定義,相比PRESET預設我更喜歡CUSTOM自定義,這樣我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組織搭配,我們一起來看下到底是怎麼操作的。

   

CUSTOM自定義界面欣賞

   

觸摸點擊屏幕左下方的工具按鍵進入

   

屏幕顯示提示拖動要更改的菜單

   

自定義Q.MENU菜單修改界面

    進入這個界面後只需要將黃框框裡你常用的菜單進行手動拖放排序即可。

   

   

MENU菜單界面

   

拍攝菜單GIF一覽欣賞

    製作了一個GIF效果圖,讓你可以初步了解一下完整的松下G5微單相機的菜單結構,不僅有著極其方便Q.MENU和FN快捷按鍵,個性化的內部選項也相當豐富,僅分為5類,拍攝、動態影像、自定義菜單、設置、回放。

   

照片格調標準界面下

    照片格調可設置為,標準、生動、自然、單色、風景、肖像、自定義,7種,可以進行對比度、清晰度、飽和度、降噪的設置,設計的非常專業,中級單反有的設置它幾乎統統都有。

   

清晰度可進行-2至+2的調整

   

松下G5支持RAW格式與JPG格式同時保存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操作設定好在對C1 C2-1等進行保存設置

   

自定義菜單中進行分配AF/AE LOCK和FN1快捷功能設置

   

自定義菜單中進行分配LVF/CD和FN3快捷功能設置

   

GIF一覽 FN按鈕設置

   

FN4和FN5快捷菜單界面欣賞

    FN4和FN5在屏幕的右邊下拉菜單中可以進行自定義設置。

   

動態影像菜單GIF一覽欣賞

   

自定義菜單GIF一覽欣賞

   

設置菜單GIF一覽欣賞

   

回放菜單GIF一覽欣賞

   

   

    松下新片微單DMC-G5最低感光度為ISO160,最高感光度可以達到12800,從數據上看已經同一些中級別的單眼相機旗鼓相當,相比前一代產品G3的最高的ISO6400,也有著高一檔的提升,首先在室外選擇一處場景,固定好三腳架,選擇A檔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測光拍攝,圖片中紅色區域為對焦點,從拍攝的圖片來看,總體效果還是另我非常滿意的,這款G5相機在ISO160至ISO800以下色彩和細節保留的都相當完美畫質純淨,完全沒有偽色的出現,充分體現了維納斯引擎3DNR/MNR影像處理器的控噪技術得到提升,當ISO1600至ISO3200時,噪點開始輕度出現,這時照片的色彩要偏淡一些,暗部細節也開始平滑,分水嶺出現在ISO6400時,無論是窗格還是牆體上的瓷磚因為綠色偽色的介入使得噪點浮出,此時畫面的顆粒感已經非常明顯,如果說ISO3200的綠色偽色還不是特別明顯的話,那麼ISO12800的綠色偽色直接一大塊的出現在圖像白色窗格的中間,非常清晰明了,最後一檔的ISO12800我還是不建議輕易使用的,通過在室外的ISO感光度測試發現,松下4/3尺寸感光元件的微單在畫質上已經較前幾代G/GH/GF機型有較明顯的提高,如果要求不是很苛刻的話,我認為ISO3200在室外絕對可以用,這樣的測試可以告訴我們,如果當你使用松下G5微單相機需要要抓拍速度較快的場面照片時,不要令色你的感光度,放心的開到ISO3200來保證你的快門速度吧。

   

   

    總結:接下來我們進行一組松下G5 JPG在弱光下的感光度測試,隨著通光量的降低夜景拍攝時噪點會急劇增加,首先先選擇一個較為昏暗的場景,固定好三腳架,金色區域為對焦點,然後隨機選出一塊邊緣較暗的地方進行100%放大後截取測試,經過對比ISO160至ISO800時無論是焦內還是邊緣焦外的細節保留非常好,當ISO1600時是一個分水嶺,出現了白平衡偏移現象,噪點也隨之上升,邊緣細節黑色區域已經和藍色區域有一些重疊,不嚴格的說ISO1600時我可以接受,整體不影響美觀,ISO3200時隨著中心焦點區域的噪點增加,邊緣黑色區域與藍色區域幾乎已經完全重疊,畫質也相對比較鬆散,層次盡失,ISO6400至12800時真的絕對已經是它的極限了,整塊區域的出現了霧化狀,顆粒感非常之強,總體來說經過夜間的感光度表現力測試,令我感覺松下G5微單相機在同一級別的單電裡屬於相當之高了,較上一代產品松下G3有著明顯的進步。

   

   

    總結:這款松下G5微單相機運用了最新3DNR處理技術與解像技術打造高清晰無噪波畫質,通過3D降噪波的處理使畫質更為出色,接下來我們通過松下G5隨機贈送的SILKYPIX軟體進行一組RAW與JPG的感光度對比,首先使用SILKYPIX軟體打開松下G5的RAW格式文件,然後我先將圖片100%進行放大,截取紅色區域進行對比測試對比,從我測試的結果來看,ISO160至ISO400時無論是RAW還是JPG畫質都相當純淨,ISO800至1600時,RAW格式下的圖片噪點相比JPG要多一點,但是清晰度明顯要比JPG強出很多,顏色也相對比較濃鬱,ISO3200時,邊緣經過降噪波處理,紫色噪點加劇,JPG的整體已經開始模糊不清,ISO6400至ISO12800時,大家已經可以很明顯的看出RAW格式的顏色已經偏色嚴重,但是清晰度很高,畫面依然很緊實,這時的JPG的畫質已經開始產生霧化狀,清晰度幾乎沒有。

    通過測試我們可以得出,JPG在ISO800之前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RAW在ISO1600至12800時,因為3DNR處理技術的介入無論是畫質整體的清晰度還是細節保留上,有都著RAW格式獨到的畫質清晰優勢。

   

   

松下G5微單相機翻轉屏自拍欣賞

    翻轉屏方便了高低特殊角度的拍攝,女孩子輕鬆就可以拍到令自己最滿意的照片。

   

松下G5微單相機翻轉屏高角度取景欣賞

    對於高角度的拍攝,如果沒有翻轉屏往往頭要抬的很高,如果將屏幕往下翻一點,畫面則清晰可見。

   

松下G5微單相機翻轉屏低角度取景欣賞

   

我們來做一次高難度俯拍測試

   

俯拍測試欣賞

    對於在障礙物前進行拍攝取景時,如果沒有翻轉屏,幾乎只能盲拍了,對於一些高角度的俯拍,翻轉屏的優勢這時就顯示出來了。

   

翻轉屏拍攝欣賞

   

通過翻轉屏取景拍攝後效果欣賞

   

享受輕鬆的拍照瞬間 是每個漂亮妹子內心的嚮往

   

觸摸功能設置界面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觸控螢幕建議在自定義菜單中將觸摸設置檢查一遍。

   

觸摸設置界面欣賞

    確認觸摸設置裡全部是ON的狀態下即可使用觸控螢幕進行拍攝。

   

觸控螢幕拍攝欣賞

    我選擇了23點對焦進行拍攝,在拍攝過程中遇到自己喜歡的場景時,只需輕輕一按即可完成拍攝。

   

觸控螢幕拍攝欣賞

    點擊自己拍攝作品的對焦點。

   

觸控螢幕拍攝欣賞

    輕鬆一按就可完成拍攝,僅用了1秒鐘。

   

也可以通過紅框框裡的觸摸按鍵將觸摸感應關閉

   

體驗LVF眼啟動實時取景器

    松下G5微單相機LVF實時取景器具有144W的高像素,視野率達到了100%(可媲美單反),並具有眼啟動功能。

    在強光照射下,屏幕上容易出現一片死白現象,這時眼啟動傳感器是非常派用場的工具。

   

    妹子體驗感受分享:在我實際操作的拍攝過程中,G5給我的感覺非常人性化,翻轉屏和觸控螢幕的優勢顯而易見的,這樣的組合更適合在日常拍攝,配合多角度的翻轉屏讓我自拍時更加自信,對於一些以前不敢嘗試的場景畫面也敢使用翻轉屏去進行捕捉,擁有眼部LVF實時取景器讓不在懼怕強光照射,選擇23點的觸摸對焦模式,讓我想拍哪就點哪。

   

    對於那些所謂的大師級攝影師們也許看不上機內的魔術濾鏡,認為不是很專業,他們也許能夠PS的更好,但是在我看來,你是大師我不是,我不會那麼高深的PS技術,就算我會我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去修照片,照片在我眼中,更多的是用來記錄當時場面和心情,這款松下G5微單相機在上一代G3產品上新增了動態單色、正片負衝、單點色彩、暗色調圖像調節鍵4種濾鏡,如今共有14種效果之多,當你熟悉G5豐富多樣的濾鏡後,你會知道什麼場景下更適合什麼樣的濾鏡,使你所拍攝照片意境效果的表達更為直觀,如此輕鬆的記錄下了心情又省去了麻煩的PS,很明顯輕輕鬆鬆玩才是攝影的本質嘛。

   

14種的機內魔術濾鏡 GIF翻轉欣賞

   

使用深棕色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深棕色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鄉愁懷舊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鄉愁懷舊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正片負衝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正片負衝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星光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微型畫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動態單色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動態單色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印象藝術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印象藝術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印象藝術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印象藝術濾鏡模式拍攝

   

使用印象藝術濾鏡模式拍攝

   

    有幸參加了好朋友的西式婚禮,與中式婚禮轟轟烈烈的場面不同,西式婚禮在形式上更為低調,在這場婚禮上我主要是想考驗一下松下G5微單相機的對焦實力,上一代產品G3擁有0.1秒的對焦速度,但是這次松下G5發布會上沒有重點提出這個對焦速度的問題,只能靠我自己深入體驗挖掘一下了,這場婚禮我幾乎都在使用G5的濾鏡效果動態單色進行抓拍,彩色照片相對較少,經過我的深入體會我認為G5在對焦速度上非常之快,絕對擁有0.1秒的對焦速度,如今傳統的單眼相機在對焦系統上相比單電相機已經沒有明顯優勢,經過這樣的深度體驗讓我今後在使用G5微單相機抓拍一些紀實類場面時更為之自信。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在我看來,通常一張構圖好的照片如果沒有光影的介入我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攝影其實就是與光影在打交道,記得起初剛學攝影的時候,先學拍各類證件照,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練習學會看清楚最基礎的光影,就是軟光和硬光,隨著技術的成長,開始嘗試一些靜物茶壺、全身人像低調、高調、中間調的拍攝練習,那段時期在影棚裡的練習非常的枯燥無味,但是如今現在回頭想想,這個初級的攝影基礎對於我今後構圖和用光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今手中拿著松下最新發布的微單G5相機,我當然要帶它實地考量一下,它對光影的捕捉能力到底有多強呢?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這張照片是在下午2點多拍的,夏天的陽光非常強烈,在這硬光的照射下,由於被陽光照射到的蠟燭表面透亮。這裡我主要想烘託出蠟燭與背景的反差,實際拍攝到的照片效果也非常令我滿意,深透視感與蠟燭亮部的明暗間隔形成非常自然的過渡。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小鎮上家家戶戶多多少少會種植一些自己喜愛的花花草草,這家閣樓上的葡萄藤吸引力我,強光從頂部照射下來。由於密度很高的葡萄藤絲毫沒有想讓陽光進入的意思,屋內涼意一片,在這個場景下我使用A檔光圈優先配合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對著亮部的藤葉進行逆光的拍攝,樣張給我的感覺是松下G5微單相機對於暗部的處理相當好,照片並沒有出現一片死黑的現象,如今再次回味一下也能讓我感受到那片刻的絲絲涼意。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在外拍過程中,主要感受了一下這塊3.0英寸約92萬點自由旋轉式3:2長寬比TFT觸摸式LCD,它可以進行觸控對焦操作,在一些角度較高的拍攝時,我選擇打開液晶屏進行取景拍攝,相比單反的屏幕取景拍攝的緩慢感,在微單面前根本就是小菜一碟。遇到強光直射過曝的場景時LVF眼感應取景器派上了不小的用場。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比起那些性感身材的漂亮妹子們我更多的是喜歡看而不喜歡拍,對於人文照片我真是喜愛有家,好照片的機遇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一不留神就錯過了,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拍攝感受,帶著體型較大的單反在配上70-200mm這樣的長焦鏡頭很容易被瞬間發現,這時已錯失了拍攝的最佳時機,就算硬拍了一張畫面也絕對不夠入神,出於尊重這時我會選擇乖乖放下相機,後來在一段時間內我選擇卡片機進行人文場景的抓拍,由於機身的小巧就算被發現別人也不會躲開鏡頭,拍片成功率明顯提升很多,這期間卡片機讓我也拍到不少精彩的人文作品,但是總體看來卡片機的畫質確實相比單反要差了很多,對焦時滯和感光度時不時的會影響到我的創作欲望。

    這次帶著松下G5微單相機拍攝水鄉古鎮朱家角,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在拍攝期間的切身感受,我全程採用A檔光圈優先進行拍攝,總體來說松下微單相機G5的對焦真的很快,與松下GF5相差0.01的對焦速度我沒有感覺出來,快門的聲音非常輕,雖然便攜性相比卡片機要稍差,但是抓拍效率一流,幾乎沒有失手,畫質上相比中級單反有過之而不及,但是配合輕巧的機身,讓我的操控更為順手,單電相機如今對於喜愛人文攝影的愛好者們真是又多了一個值得考慮的抓拍利器!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這位小夥子雕刻技術一流,速度很快,如果相機沒有精準的對焦絕對抓不到。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小孩子渴望的眼神,一但錯過,再次構圖絕對不是這個感覺。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在我看來一臺好的相機,出片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們都跟我有著相同的體會,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旅遊一次至少拍攝到接近500-600張照片,甚至更多,帶著疲憊的心情回到住所,打開電腦回看照片時一張張的修片會非常勞累,所以前期對於相機的色彩一定要好好審視一下,這樣可以讓我們省出不少的時間。

    松下新品微單G5相機有著1600萬的高像素,從我拍攝到的樣張來看,松下新一代維納斯引擎3DNRMNR圖像處理能力非常強勁,直接出片我依然習慣使用JPG格式,松下G5的色彩處理系統令我印象深刻。 高純度的色彩並沒有讓整體色調變得沉悶,反而使照片效果非常通透,松下G5對於綠色和紅色有著很好的控制,小清新味道十足,在拍攝花草小品時有著很好的表現。 即使在光線昏暗的屋內或逆光時,層次分明的色調,很好的還原了當時的環境與我想要表達的意境。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肉質的油潤配上精準的色彩,是不是感覺很想來一塊嘗嘗?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為了測試松下G5微單相機的低感畫質是否細膩,在室外拍攝時我將ISO調至160,拍攝模式選擇光圈優先,在陽光特別強烈的地方進行曝光補償遞增和遞減,從我拍攝到的樣張來看,比我預想的要更為出色,松下G5微單相機低ISO的色彩寬容度,在光線順光情況下,不亞於中端單眼相機的畫質質量,甚至更為細膩。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傍晚7點30分左右來到了黃浦江邊隔岸拍攝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上海的夜景相比它的白天我更喜歡晚上,不然為什麼大家都稱它為夜上海呢?五顏六色的燈光總能聽到遊人們的讚美之聲,雖然此時此刻夜景的下的建築物燈光相當不錯,但是隨著通光量的降低,和白天完全是兩碼事,在一般程度上雖然能做到拍下來但是拍清晰會相對較弱,行路太過匆忙我沒有帶三腳架,為了更好的留住夜上海的美麗,我將松下G5微單相機的感光度開至ISO800至1600,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方式,隨著ISO的提升,這時快門速度不會低於40分之一秒以下,這樣足夠可以保證我手持拍攝的穩定性,通過對機身進行這樣的設置,令我夜景的抓拍成功率達到了70%以上。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松下微單相機G5樣張欣賞

   

    說到高速連拍,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會想到單反,記得之前我評測過的佳能1DX單眼相機,反光板預升狀態下它可以擁有14張每秒的超高速連拍,先不論單反還是單電,光比拼速度的話,目前微單相機的連拍速度反而更高,今後的攝影領域電子快門一定更具速度與優勢,松下微單G5相機擁有超強的超高速連拍能力,在電子快門下,超高速SH模式下1秒連拍速度為20張,此狀態模式下像素僅4M約400W,這是以犧牲像素為前提所換來的超高速連拍,如果想保留全部1600W像素的話可以選擇連拍M模式下3.7每秒進行捕捉拍攝,為了體驗松下G5微單相機的高速連拍,我特意選了幾個流動性畫面強的場景下進行測試,接下來大家跟我一起欣賞一下我測試的連拍效果吧。

   

高速連拍測試 40張連拍的文件夾

   

40張連拍測試場景圖片欣賞

   

製作成GIF欣賞預覽欣賞

   

高速連拍測試 40張連拍的文件夾

   

製作成GIF欣賞預覽欣賞

   

高速連拍測試 40張連拍的文件夾

   

製作成GIF欣賞預覽欣賞

   

高速連拍測試 20張連拍的文件夾

   

製作成GIF欣賞預覽欣賞

    松下G5微單相機在超高速連拍模式下一口氣拍攝極限為40張約2秒鐘,之後快門將不在工作,需要注意的每次連拍都有一個較長的數據存儲過程,哪怕我換了一張速度較快的卡存儲依然需要等待,但40張的極限拍攝讓我感覺到松下G5的超高速連拍真的太強勁了。

   

   

    【PCHOME評測編輯總結】經過一段時間使用松下G5微單相機之後,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大小,重量、堅固性之間的平衡點非常的好,它的大小相比入門級單反要小巧很多,強勁的對焦速度絲毫不比中級單反應要慢,即使長時間把相機抓在手裡也不會感覺負擔太重,如果拿著3至4張連拍的中級單眼相機,說實話連拍功能我不大會使用,但是松下G5微單相機可以一次進行極限為40張的連拍,我絕對會在一些舞臺場景或紀實拍攝中運用這個連拍功能,眼啟動傳感器讓我再次感受到單反的親切感,人性化FN和Q.MENU自定義菜單的搭配與組合讓我操控尤為順手。

    對於入門級玩家用戶而言我更推薦這款松下G5微單相機,因為它可以讓你安靜的取景和構圖,豐富的魔術濾鏡個個都是當下最為流行的,當你按下快門時,那極具爆發力的瞬間你一定會愛上它。

    松下G5微單相機有些什麼優點?

    1、大小適中的機身外型配合14-42mm的鏡頭輕巧隨行

    2、人性化十足的FN、QMENU組合自定義快捷按鍵

    3、維納斯引擎3DNR/MNR影像處理器降噪實力

    4、白平衡及色彩還原能力精準

    5、手持拍攝舒適感很不錯

    6、LVF實時取景器具有144W的高像素 100%視野率

    7、白天感光度1600可用,夜間感光度800可用

    8、超高速連拍,一次最高可達40張

    9、翻轉屏在特殊場景下有用

    10、抓拍時強勁的對焦速度

    11、多功能撥盤的獨家創新升級

    松下G5微單相機有些什麼可以提高?

    1、電池續航能力

    2、連拍過後存儲速度

    3、多功能撥盤可以升級成金屬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數碼影像俱樂部:http://dcclub.pchome.net

    數碼影像頻道:http://dc.pchome.net

    數碼影像官方微博:http://weibo.com/pchomedcdv

   

松下 G5 最大像素數 1831萬 最高解析度 4608×3456 傳感器尺寸 17.3×13.0mm 光學變焦 0倍 數碼變焦 0倍 傳感器類型 Live MOS 發布日期 2012年07月 機身特性 單電 操作方式 全手動操作 有效像素 1605萬 傳感器描述 基色濾鏡
防塵系統:超聲波濾鏡 圖像解析度 [4:3] 4608×3456(L),3264×2448(M),2336×1752(S),1824×1368(配備微型4/3標準的3D鏡頭時)
[3:2] 4608×3072(L),3264×2176(M),2336×1560(S),1824×1216(配備微型4/3標準的3D鏡頭時)
[16:9] 4608×2592(L),3264×1840(M),1920×1080(S),1824×1024(配備微型4/3標準的3D鏡頭時)
[1:1] 3456×3456(L),2448×2448(M),1744×1744(S),1712×1712(配備微型4/3標準的3D鏡頭時) 高清攝像 全高清(1080) 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
其它:快速AF,連續AF(在攝像過程中),AF+MF,觸摸板AF,觸摸快門,觸摸MF(手控聚焦)助理 對焦區域 人臉檢測,AF追蹤,23點對焦,1點對焦,精確定點 對焦輔助方式 對焦輔助燈 對焦點數 23點 顯示屏尺寸 3.0英寸 取景器描述 144萬像素100%視野率
放大倍率:約1.4倍/0.7倍(35毫米相機等效值),採用50毫米鏡頭並設為無限遠;-1.0m-1
眼點:距目鏡透鏡約17.5毫米
屈光度調節:-4.0-+4.0(dpt)
眼啟動傳感器:支持 像素及類型 92萬像素液晶屏 取景器 電子 屏幕功能 觸控螢幕,旋轉屏,高清屏 快門速度 靜態模式:60-1/4000秒及B門(最長約120秒)
動態模式:1/30-1/16000秒(NTSC),1/25-1/16000秒(PAL)
閃光同步速度:小於1/160秒 快門類型 焦平面快門 閃光模式 自動,自動/紅眼抑制,強制開啟,強制開啟/紅眼抑制,慢同步,慢同步/紅眼抑制,強制關閉 閃光燈類型 內置 外接閃光燈(熱靴) 是 閃光指數 GN10.5(ISO 160) 感光度 自動,智能ISO,16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白平衡 自動,預設(晴天,陰天,陰影,白熾燈,閃光,白色設置1,2,色溫設置)
白平衡調整:藍色,琥珀色色軸,品紅色,綠色色軸
色溫設置:2500-10000K每級100K 曝光補償 ±3EV(1/3EV步長) 曝光模式 程序自動曝光(P),光圈優先(A),快門優先(S),手動曝光(M) 測光方式 多重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 場景模式 靜態模式:清晰肖像,柔膚,背光柔和,背光清晰,輕鬆氛圍,可愛孩子的臉部,獨特風景,蔚藍天空,浪漫晚霞,生動晚霞,閃光水面,清晰夜景,酷炫星空,溫暖夜景,藝術夜景,閃亮燈飾,清晰夜間肖像,花卉柔焦,美味食物,可愛甜品,移動寵物拍攝,清晰運動拍攝,單色
動態模式:清晰肖像,柔膚,背光柔和,背光清晰,輕鬆氛圍,可愛孩子的臉部,獨特風景,蔚藍天空,浪漫晚霞,生動晚霞,清晰夜景,酷炫星空,溫暖夜景,藝術夜景,清晰夜間肖像,美味食物,可愛甜品,移動寵物拍攝,清晰運動拍攝,單色 色位 sRGB,Adobe RGB 防抖性能 光學防抖 自拍功能 2秒,10秒,3張/10秒 連拍功能 支持
SH:20張/秒
H:6.0張/秒(AFS)
M:3.7張/秒(帶有實時檢視功能)
L:2.0張/秒(帶有實時檢視功能) 畫質模式 精細/標準 特技效果 靜態模式:富有表現力,鄉愁懷舊,高基調,暗色調圖像調節鍵,深棕色,動態單色,印象藝術,高動態,正片負衝,玩具相機效果,微型畫模式,柔焦,星光濾鏡,單點色彩
動態模式:富有表現力,鄉愁懷舊,高基調,暗色調圖像調節鍵,深棕色,動態單色,印象藝術,高動態,正片負衝,玩具相機效果,微型畫模式,單點色彩 面部識別 支持 刪除模式 單張,多張,全部,收藏夾除外 播放模式 標準播放,30張縮略圖顯示,12張縮略圖顯示,日曆播放,變焦播放(最大16倍),幻燈片播放(持續時間及效果可選),播放模式(標準,照片,影像,3D播放,分類,收藏夾),標題編輯,文本印章,視頻分割,調整大小,剪裁,寬高比轉換,旋轉,旋轉顯示,收藏夾,列印設置,保護,個人識別編輯 列印模式 兼容PictBridge列印 麥克風/揚聲器 立體聲/單聲道(麥克風支持風聲消除) 存儲卡類型 SD/SDHC/SDXC卡(支持UHS-I 標準SDHC/SDXC記憶卡) 文件格式 圖片:JPEG(DCF,Exif 2.3),RAW,MPO(配備微型4/3標準的3D鏡頭時)
視頻:AVCHD(音頻格式:杜比數位化立體聲),MP4(音頻格式:AAC立體聲) 其它接口 USB2.0 視頻接口 AV接口 HDMI接口 支持 電池類型 鋰電池(1200mAh,7.2V) 續航能力 使用H-PS14042約為320張
使用H-FS014042約為310張
使用H-FS45150約為320張 外形尺寸 119.9×83.2×70.8mm(不包括凸出部分) 產品重量 約346g(僅機身),396g(包含電池和存儲卡),491g(含存儲卡,電池,H-PS14042鏡頭),561g(含存儲卡,電池,H-FS014042鏡頭),596g(含存儲卡,電池,H-FS45150鏡頭) 機身顏色 黑色,銀色,白色 其它性能 其它功能鍵:Fn1,Fn2,Fn3:一鍵AE,預覽,水準儀,對焦區域設置,照片格調,高寬比,圖像尺寸,質量,對焦模式,測光模式,HDR,閃光,閃光調整,智能解析度,智能動態範圍,延伸遠攝轉換,電子快門,數碼變焦,穩定器,動態影像設置,照片模式,直方圖,坐標線,階段變焦,變焦速度,拍攝區域 ,感光度,白平衡,AF模式,驅動模式,回放
照片格調:標準,生動,自然,單色,風景,肖像,自定義 包裝清單 松下 G5 x1
電池 x1
充電器 x1
機身護蓋 x1
USB接線 x1
肩帶 x1
CD-ROM x1 質保時間 1年 保修政策 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客服電話 手機:400-810-0781;固話:800-810-0781 電話備註 24小時電話服務 詳細內容 松下嚴格遵守國家「三包」規定,服務網點覆蓋全國,提供上門服務。解答顧客對產品及服務有關諮詢,受理所有產品報修,解決顧客服務投訴。2個工作日內解決或提出明確的解決方案,對所有的安裝,維修服務進行回訪。秉承「服務就是心滿意足」的理念,並遵循「顧客滿意第一」的宗旨,不斷提高客戶服務的質量。進入官網>>

相關焦點

  • 對得起2萬5售價 松下S1R全畫幅微單對焦測試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松下S1R全畫幅微單評測的第二部分:相機對焦與功能測試。松下S1R海外售價接近2萬5,是目前同級別配置最高的微單相機,但是松下S1R並沒有採用相位對焦,這一點受到很多消費者的質疑。
  • 適合女生的微單 松下GF9促銷季僅3198元_松下 GX9套機 _數碼影像...
    松下GF9是一款比較適合女性消費者使用的微單相機,造型和配色更加的時尚。松下GK9採用1610萬像素Live MOS傳感器,因為採用了無低通濾鏡的設計,因此可以拍攝細節表現更加出色的照片。這款微單相機還可以拍攝4K高清短片。
  • V-Log L曲線+4K 30P 松下發布G95/G90微單相機
    近日,松下發布了全新的微單相機產品,型號為G95/G90,取代之前的G85/G80產品。松下G95/G90採用了2030萬像素M4/3畫幅傳感器設計,取消了低通濾鏡,最大的變化就是視頻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 為拍攝而生 松下GH5s微單長沙售14399元-松下 GH5s_長沙數位相機...
    (中關村在線長沙行情)松下GH5S是一臺專門針對視頻拍攝而設計的微單相機,這臺相機與以往的相機不同,雖然還是相機的形態,但是更像是一臺攝像機松下GH5S是一臺純粹為視頻拍攝而生的微單相機    GH5S捨棄的第一個,就是像素。
  • 松下重磅發布全新LUMIX S全畫幅微單
    松下首次正式推出兩款配備35mm全畫幅傳感器微單相機LUMIX S1/S1R及其全新功能。新相機均採用徠卡相機的L-mount卡口,可以使不同尺寸的鏡頭和不同規格的相機形成多種組合,以實現更高的清晰度和表現力。
  • Vlog相機新標杆 松下Lumix G100評測_松下數位相機_數碼影音評測...
    Vlog拍攝的微單。        今天我們主要就從外觀、畫質、自動對焦、機內收聲、防抖五個方面來詳細評測這款Lumix G100,除此之外,我們在評測過程中,還感受到這臺相機一些特殊的亮點        這次畫質測試中,使用的是JPG格式的直出圖片,統一使用了F8的光圈,通過逐級增加感光度,在儘量維持畫面曝光一致的情況下,評測Lumix G100在低感和高感下的成像質量。
  • 松下正式發布全新LUMIX S全畫幅微單
    松下首次正式推出兩款配備35mm全畫幅傳感器微單相機LUMIX S1/S1R及其全新功能。新相機均採用徠卡相機的L-mount卡口,可以使不同尺寸的鏡頭和不同規格的相機形成多種組合,以實現更高的清晰度和表現力。
  • 高速度微單就選這幾款 頂級的對焦性能與高速連拍
    體育和動物攝影都是拍攝門檻較高的題材,因為在高速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很迅猛的對焦和連拍速度才能捕捉到你想要的畫面,所以這對於攝影器材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對焦速度和精度以及連拍速度都要強悍,才能抓拍到滿意的精彩照片。
  • AFC 20fps連拍 松下無反新旗艦G9首次國內正式發布
    松下首次公開宣布免費贈送2年延保等重大福利。荷賽銀獎獲得者、國家地理獲獎攝影師等紛紛為松下G9站臺。 為ELLE、國家地理、時代等雜誌供稿的自由攝影師Attila Balogh 表示:」我的很多作品都是用松下微單拍的,我覺得它在畫質和機身體積的平衡上做的很好,G9繼承了松下微單的優點,並且在操控性上進一步提升,比如肩屏的設計等等,讓專業攝影師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 可專業可智能的全能相機 松下LX100M2評測
    今年9月全畫幅微單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眾多知名廠商紛紛拋出重磅炸彈,層出不窮的新品令整個影像圈都為之沸騰。當大多數人被全畫幅微單發布的信息所霸屏時,一條關於搭載4/3英寸傳感器的可攜式相機發布的消息,依然沒有逃過專業攝影人的法眼。它便是今天的評測主角:松下LX100M2。這款相機是前代LX 100的升級版本,同時也是松下旗下知名LX高端小型相機系列的第7代型號。
  • 松下官方發布GH4新固件 付費增加V-Log
    松下官方公布了GH4的新固件,新固件可以用於GH4,並且將推出搭載這個固件的相機,也就是GH4R。使用這個固件,可以在機身增加V-Log曲線功能,用以視頻拍攝時提升動態範圍,以擴大後期處理空間,但是新固件採用付費升級,升級費用為99美元,折合630元人民幣左右,具體上線時間應該在九月中旬。
  • 松下全新全畫幅微單 LUMIX S5
    松下自豪地推出新型全畫幅微單LUMIX S5,在嚴謹的攝影師和攝像師眼中,S5的照片/視頻性能和出色的便攜性方面均達到了極佳的水平。LUMIX S5的設計理念,在於腳踏實地的為用戶深度提供最實用最可靠的服務,並將這些最基本的功能做到極致,還控制在一個相當合理的價格範圍內,讓用戶真正享受到產品為自己創造的價值。
  • 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
    以卡口分類,主流135微單產品,現在一共四家:    佳能RF卡口系統與R系列微單、尼康Z卡口系統與Z系列微單、索尼FE卡口系統與A7/A9系列微單、徠卡適馬松下共同擁有的L卡口系統和松下S系列微單。    而佳能尼康有單眼相機依然需要維持,松下有G系列M43系統,因此這三大系統實際上廠商還要顧及其他類別產品,並沒有把所有產品分類都放在全畫幅微單系統上。佳能和尼康目前高端速度機型依然是單反(1DX3和D6依然會正常發布),而松下暫時不會推出入門全畫幅機型(便攜性機型已確定由G系列繼續擔當)。因此現階段,尼康和佳能應該不會推出A9同級微單,而松下則不會推出EOS RP同級微單。
  •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mm G鏡頭評測
    【IT168 評測】提到24-105mm鏡頭,攝影愛好者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全畫幅套機頭嘛。  而通常套機鏡頭總會給人以素質平平、價格便宜的刻板印象。  不過,這次來到我們IT168評測室的這支索尼SEL24105G鏡頭,似乎有些不一樣。
  • 兔年依舊兇猛 五款主流單電微單相機推薦
    緊接著松下GF1、索尼NEX-5、三星NX10相繼問世,正式將「單電(微單)」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潮。短短一年時間,可換鏡頭相機不再是略有神秘感的新產品,繼而轉變成為一種婦孺皆知的新流行。由本月初的CES2011展會上奧巴、松下已經有單電新品推出,可以窺探出今年這股新勢力或將會持續「兇猛」勢頭。今天小編收集了五款目前市面比較主流的單電微單相機,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 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全文)_佳能 EOS RP...
    以卡口分類,主流135微單產品,現在一共四家:    佳能RF卡口系統與R系列微單、尼康Z卡口系統與Z系列微單、索尼FE卡口系統與A7/A9系列微單、徠卡適馬松下共同擁有的L卡口系統和松下S系列微單。    而佳能尼康有單眼相機依然需要維持,松下有G系列M43系統,因此這三大系統實際上廠商還要顧及其他類別產品,並沒有把所有產品分類都放在全畫幅微單系統上。佳能和尼康目前高端速度機型依然是單反(1DX3和D6依然會正常發布),而松下暫時不會推出入門全畫幅機型(便攜性機型已確定由G系列繼續擔當)。因此現階段,尼康和佳能應該不會推出A9同級微單,而松下則不會推出EOS RP同級微單。
  • 次世代專業微單鏡 索尼FE 50mm F1.4評測
    就在前段時間,索尼又發布了一款FE卡口全畫幅微單™ZA鏡頭——Planar T* FE 50mm F1.4 ZA。這款鏡頭的加入,組成了索尼FE全畫幅微單™鏡頭群35mm、50mm和85mm這三個常用焦段的F1.4大光圈定焦鏡頭,專業、高端的定位更是直指同規格的數碼單眼相機鏡頭。
  • 微單相機新紀元 詳解尼康全畫幅微單系統
    對於微單相機而言,第一臺微單相機由松下發布於2008年,隨後奧林巴斯、三星、索尼等紛紛跟上。第一臺APS-C畫幅微單由三星發布於2010年,隨後索尼、富士、佳能等紛紛跟上。但是第一臺全畫幅微單發布於2013年,五年後伴隨著三代索尼全畫幅微單發布,我們終於才迎來了尼康的全畫幅微單。
  • 記錄美好生活,從擁有松下GX85微單相機開始
    一、認定松下GX85相機這次認定松下GX85相機之前,我也諮詢了兩位熱心數碼、攝影大咖,他們建議我入手索尼,但是,我反覆翻看了網友分享的關於GX85的文章,最重還是決定就買松下的相機。雖然索尼大法好,但是口袋裡的銀子和銀行的房貸,在不停地、大聲地、溫情地給我建議「松下可能更適合你」 。
  • 微單&單電來龍去脈 詳解2011最給力機型
    那無疑是微單和單電了。相信很多人都還很迷糊,「微單」和「單電」到底有何不同,這稱呼怎麼得來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來龍去脈。    早在2007年的一次採訪中,松下的高層就有意無意的透露出未來單眼相機的發展方向,他說:「說不定我們會把反光板取消掉呢,為什麼相機一定要有反光板?」那時候大家都沒留意,或許早在那時候,松下和奧林巴斯所在4/3陣營就已經著手了這類相機的研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