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全文)_佳能 EOS RP...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想要把四套全畫幅微單系統湊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各家機型的定位各不相同。CP+現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會,雖然依然是隔空對話,但是好歹可以一次性摸一遍各家微單。今天我們就來一次隔空大亂鬥,從卡口系統、已知機型性能表現、系統發展前景等多個方向,看一看四大全畫幅微單系統,到底各自有何特長,又有何短板需要解決。

    什麼是四大全畫幅系統?以卡口分類,主流135微單產品,現在一共四家:

    佳能RF卡口系統與R系列微單、尼康Z卡口系統與Z系列微單、索尼FE卡口系統與A7/A9系列微單、徠卡適馬松下共同擁有的L卡口系統和松下S系列微單。


CP+給我們一個機會,可以同時了解四大系統,以及發展方向,很適合做一次隔空對比

    新一代微單中,佳能EOS R/EOS RP、尼康Z6/Z7、松下S1R、索尼A7RIII/A7III等我們都已經有過測試。但是,就算湊齊個五六臺微單,也只是相機橫評,不是相機系統對比。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們僅根據以往測試感受、官方參數性能、實際使用反饋、卡口鏡頭表現、未來發展策略等方面來比較下四大微單系統之間的好與壞。本文全部內容為主觀觀點,非客觀對比測試,如有不同看法,歡迎討論。

Round 1:四大卡口隔空亂鬥

    要比系統,先看卡口。卡口是相機系統的基礎,機身如果這一代不行,還可以換下一代,卡口如果有短板,那麼很難彌補。(尼康F卡口聽到後表示心口很痛)

    我們先來看一下四大全畫幅微單系統的卡口數據:


    四家卡口對比結果很明了,尼康Z卡口數據最好看,卡口最大且法蘭距最短,光圈可以做最大,而且能轉接隨便任何一家的鏡頭。索尼FE卡口數據最不好看,卡口內徑只有46.5mm不太夠看。

    再看一眼鏡頭數量,截止到2019年3月3日:

    佳能RF卡口:已發布4枚,2019年至少將發布6枚(已公布計劃)

    尼康Z卡口:已發布6枚,2019年剩餘將發布3枚

    索尼E卡口:全畫幅31枚,2019剩餘發布未知

    徠卡松下適馬L卡口:已發布徠卡9枚、松下3枚、適馬11枚,2020年數量達到42枚   


CP+2019上適馬一口氣發布11款L卡口鏡頭,L卡口速度目前第一

    數量來看,目前索尼FE優勢最大,目前已有31支全畫幅鏡頭。但是「馬拉松」的L卡口已有23顆發布鏡頭了(徠卡9、松下3、適馬11),從CP+現場看,L卡口未來的更新速度應該是四家中最快的,2019年內就能趕上索尼的數量,2020年到42支鏡頭。不過L卡口目前有9支是買不起且不實用的徠卡SL鏡頭,真正適合普通消費者的,現在是適馬和松下的14支鏡頭。


佳能已公布2019年將發布的6枚RF鏡頭,五枚紅圈,一枚24-240mm大變焦

    尼康和佳能目前看更新速度差不多,不過這兩家鏡頭裡,佳能目前發布的大部分都是高端鏡頭,尼康都是入門頭。現在看,尼康Z頭空有一身好屬性,奈何一件神裝都沒有。如果尼康不加把勁多發幾個好鏡頭,現在單論原生鏡頭,暫時還比不上其他幾家。不過尼康相比於佳能RF鏡頭和松下L鏡頭倒是有一個優勢,就是尼康小三元體積比佳能松下小,而畫質比索尼素質好。


尼康58mm f/0.95屬於秀技術的產品,目前專業鏡頭只有未鋪貨的24-70mm f/2.8

    之前單反時代對比鏡頭一直有個悖論,佳能鏡頭比索尼好能咋地?你買了索尼機身還能按個佳能鏡頭不成?在微單時代,轉接還真成了非主流解決方案。所以各家賣鏡頭似乎不僅是個副業,例如佳能EF鏡頭似乎還成了一門主營業務。佳能RF鏡頭目前也是幾家裡最香的系列,不僅有RF50mm f/1.2這樣的素質神頭,而且將發布的70-200mm f/2.8看體積絕對是黑科技。


現在微單轉接也很常見了,所以未來鏡頭好優勢會很大

    所以,鏡頭這個回合。暫時領先的是索尼,鏡頭數量多,新一代GM鏡頭畫質也好。鏡頭數量追趕最快的是L卡口,但是L卡口比較混雜,實際戰鬥力有待商榷。底子最好的是尼康,但暫時缺少高端鏡頭支持。潛力最大的是佳能,光學設計基礎好,而且卡口數據很好,只要發力到位很快就能成為微單中最好的原生鏡頭系統。

    鏡頭數量:索尼FE>松下L>佳能RF≈尼康Z

    暫時更新速度:松下L>尼康Z≈佳能RF>索尼FE

    卡口參數:尼康Z>佳能RF>松下L>索尼FE

    鏡頭素質:佳能RF>索尼FE≥尼康Z≈松下L


當然考慮上佳能EF和尼康F鏡頭群,這兩家算是自帶粉絲入場

    當然,如果鏡頭算上官方原生轉接,那麼佳能和尼康是有著非常充足的單反鏡頭群的,這對於微單發展初期很有幫助。而且很多佳能和尼康微單用戶,是從單反用戶轉型而來,鏡頭優勢對於佳能和尼康,是天生優勢,而且自帶粉絲。

Round 2:機身系列劃分

    機身劃分也是個有趣的話題。全畫幅微單的使命是終結單眼相機的,因此四大卡口系統都想著要擴充自己的微單陣營。

    目前看,索尼劃了實際上是5檔定位,而非四檔:旗艦A9、高像素A7RIII、進階速度機型A7 III、視頻機A7S II、入門全畫幅A7 II。(索尼A7 II沒停產,當做入門機型在賣)


目前索尼的機身劃分是最豐富的

    佳能、尼康、松下目前都是兩檔劃分,不過尼康和松下一樣,不是高低畫幅,是功能區分。佳能是完全按價格來區分的,高端定位為EOS R,14999元起售價,入門定位是EOS RP,8999元起售價。


除了索尼之外,佳能定位區分是高低區分,尼康和松下是性能差異區分

    機身定位這一回合,索尼已經放棄了單電相機,因此微單就是索尼的全部家當,而且不管全畫幅還是APS-C畫幅都是E卡口,因此產品線劃分比較明確,也分得很詳細。

    而佳能尼康有單眼相機依然需要維持,松下有G系列M43系統,因此這三大系統實際上廠商還要顧及其他類別產品,並沒有把所有產品分類都放在全畫幅微單系統上。佳能和尼康目前高端速度機型依然是單反(1DX3和D6依然會正常發布),而松下暫時不會推出入門全畫幅機型(便攜性機型已確定由G系列繼續擔當)。因此現階段,尼康和佳能應該不會推出A9同級微單,而松下則不會推出EOS RP同級微單。


由於1DX2和D5的存在,佳能尼康暫不會推出A9同級,同理松下不會推出RP同級

    從機身設計的風格來看,目前四家定位也不同。索尼和尼康都是走輕巧路線,各級別相機相對體積還算可以;佳能對機身劃分比較明顯,EOS R更大也更專業,EOS RP相比於其他微單更輕巧。松下S系列微單機身來看,一點也不「微」,和全畫幅單反沒啥區別。機身定位上,索尼、尼康、松下機身設計用料相同,佳能根據定位有所區別。


體積設計上,只有一個「巨人」,那就是松下S系列

    這一回合不好分輸贏,畢竟定位沒有好與壞之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索尼劃分最詳細,松下機身最大最沉。

Round 3:機身性能篇

    終於來到了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機身性能。我們不分析哪臺相機比哪臺相機好,這是在沒啥意思,我們就來聊聊四個卡口系統的優勢和劣勢。

1、畫質  尼康索尼高像素佔優,佳能高感有優勢

    先說畫質。現在索尼、尼康和松下都有高像素機身,佳能目前還沒有,但是5DSR的微單版本估計19年下半年就能發布。四家都有2400萬(佳能為2600萬)像素機型,但是其中EOS RP為入門定位,其他三家為專業定位。


傳感器和處理器決定畫質,我們來看一下大家最喜歡討論的畫質表現

    畫質主要看傳感器,其次看算法。畫質包含的內容主要包括高感控噪、細節解析力、寬容度和色彩這麼幾部分。

    這麼看索尼、尼康和松下基本都是索尼產傳感器,因此畫質基礎相差不大。 細節表現上,索尼系傳感器雖然有點優勢,但是細節表現只要像素到位,剩下的全看鏡頭,因此這一項實際上各家相機系統基本上相差不大。不過松下有高像素模式,開掛模式下,解析度穩坐第一。


目前四家解析度相差不大,全看像素和鏡頭,例如RF鏡頭好,同像素解析度就更有優勢

    剩下最主要的性能就是高感了。高感控噪一看傳感器,另外非常考驗處理器和算法。高感上,佳能一直具有優勢,全畫幅微單基本也是最好水平。索尼這兩年在高感上有趕超尼康之勢,硬體優勢比較大,但是算法還是差了點。

    松下目前剛發布,目前看S1R的高感不如尼康D850,而D850實際上稍遜於A7RIII,因此高像素機型裡,松下有可能是幾家裡高感相對較弱的一家。不過松下S1的控噪表現又相對較好,所以控噪這回事,基本除了佳能肉眼可見好一些,其他三家應該相差不大。


不單看某個機型,佳能控噪是目前相機中最好的(圖為EOS R拍攝,ISO 12800)

    然後是寬容度表現。這一項爭議不大,索尼、尼康寬容度基本處於同一水準,松下有個HLG模式高寬容度照片,因此等於可以開個掛,所以三者基本是同一水平線。寬容度上佳能面對這三家沒有什麼優勢,不過EOS R的寬容度在佳能系列中算是最好的水平。


寬容度沒什麼爭議,尼康最好,索尼稍稍次之

    最後是色彩,色彩是佳能的強項,尼康緊隨其後,松下L系列目前看顏色表現也比較好,最不討喜的就是索尼了。索尼RAW文件修片,實際上是幾家中相對最麻煩的。

    這麼看來,不看某一臺機型,就整體畫質表現來看:

    高感:佳能>尼康≈索尼≥松下

    細節:普通模式四家相機基本相同,松下高像素模式下解析力最好

    寬容度:尼康≈索尼≈松下>佳能

    色彩:佳能>尼康≈松下>索尼

2、對焦與連拍 對焦分三派,索尼暫時有優勢

    對焦系統目前分為三派,索尼和尼康為混合對焦,佳能為全像素雙核對焦,松下為自家DFD對焦。三家各有優劣:混合對焦追焦最為穩定,而且不受光照照度降低影響,但是會 影響畫質;全像素雙核通用性最好,沒有技術上的短板但是現在追焦表現一般;松下白天速度優勢明顯,但是如果光線降低,對比度檢測為核心的劣勢就是拉風箱非常明顯。


目前看索尼對焦系統現在最成熟,松下S系列弱光下有短板

    現階段對焦看,索尼有著先發優勢,三代A7和A9對焦基本性能大成,特別是追焦精度上要好於其他三家。尼康、佳能和松下在追焦速度上基本相當,但是松下在弱光下有劣勢。

    不過雖然索尼追加好,但是弱光對焦本領不強,其他三家都支持-6EV弱光對焦,索尼基本在-4EV左右。弱光對焦表現索尼不及其他三家。


索尼弱光對焦一直偏弱,三代也是如此

    速度表現上,索尼同樣具有優勢,除了尼康Z6有一定速度優勢,其餘各家相機追焦連拍都到不了6fps,而索尼不僅有A9的20fps連拍,A7RIII和A7III也能到10fps。速度上來比,索尼明顯好於其他品牌。因此這樣來看:

    對焦速度:索尼>佳能≈尼康≈松下

    弱光性能:尼康≈佳能>松下≈索尼(一個拉風箱,一個低照度對焦性能稍弱)

    連拍速度:索尼>尼康>松下>佳能


對焦和連拍結合,現在索尼還是具有優勢的,尼康Z6在新三家中算比較好的

    現在微單連拍速度,很大因素是跟著對焦性能走。尼康和索尼對焦同源,現在看尼康鏡頭對焦馬達實際上更有優勢,因此從未來尼康超過索尼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佳能和松下分屬不同技術,未來對焦表現誰更強,現在還真說不定。

3、防抖屬性 3有1無,松下最好

    防抖表現爭議不大。松下防抖性能最好,不僅有6檔防抖效果,而且能合成高像素,妥妥全畫幅微單最好防抖。索尼次之,防抖比較成熟,而且也有防抖抖動合成。尼康防抖效果大約2-3檔,聊勝於無。佳能沒有機身防抖。


防抖性能爭議不大,松下最好,索尼次之,尼康有機身防抖但性能一般

Round 4:視頻大對決

    視頻對決先說明,這一回合有一位開掛選手就是松下。因為松下的視頻嚴格意義上不算是相機視頻了,已經幾乎進入了攝像機視頻領域(GH5S的視頻可以直接接入各類攝像機系統)。松下GH5、GH5S視頻是現在公認最好的視頻機型,不單指畫質,而且包括視頻功能,而S1的視頻同樣採用了GH5上的專業配置,因此除非索尼A7SIII黑科技爆表,不然S1是肯定是視頻性能第一。


松下不僅機身視頻強大,而且鏡頭都有視頻優化

    除了機身之外,松下鏡頭也都具備視頻優化,例如沒有呼吸效應,變焦時焦點不移動等等,所以松下L卡口和S系列微單,配置上暫時是最好的視頻機型。

    目前S1/Z6事實上都是加強了視頻性能,S1具有機身內錄10bit和Log曲線,而Z6未來會加入視頻RAW文件,因此Z6說不定還有跟松下S1叫板的可能。


Z6有外錄10bit與LOG曲線,未來支持視頻RAW文件,其實有叫板S1的實力

    最新一代微單,尼康Z和佳能EOS R都有外錄10bit視頻,和Log曲線功能。不過佳能兩臺微單和尼康Z7的4K視頻都有裁切,而Z6則沒有。不過目前看,佳能EOS R和EOS RP在視頻性能上,要弱於其他三家。索尼這一點機身視頻錄製也很強,但是沒有10bit視頻,因此暫時不如S1和Z6,但索尼有A7SII,而且本身視頻技術很好,因此並不算太吃虧。

    因此視頻排名上:松下>尼康≈索尼≥佳能(索尼排名全看A7SIII能不能給力了)

Final Round:價格戰

    最後一回合,也是決勝局,價格戰。

    先看看目前全畫幅微單中,性價比最高的機型都有什麼:尼康Z6(目前機身1萬左右,新品且性能好),佳能EOS RP(上市8999,性價比爆表),索尼A7RII和A7II(上一代產品,降價再降價,性能也不落後)


佳能EOS RP,現在是價格戰裡最強戰鬥力

    首先,這一輪淘汰的是松下,松下S1/S1R國內售價16398/24198,價格對性能來說絕對良心,但是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有點貴。

    尼康Z本來剛上市也被罵,奈何Z6在線下一路狂降,如今國行1萬左右還送轉接環,銷量飆升已成為最近兩個月賣得最好的全畫幅微單。佳能EOS RP上市直接就是9000塊,而且未來還有很大降價空間,強行秒殺入門市場,據說上市後直接賣斷貨,性價比爆棚。


尼康有個優勢就是機身之外鏡頭便宜,據說14-30mm國行價只有5980元(海外8900)

    索尼新機器實際上性價比也不高,索尼的高性價比全靠上一代,這也算是一種策略吧。

    價格戰這一回合,除了暫時旁觀的松下,實際上沒有輸贏,只有頭破血流。全畫幅微單市場越來越激烈,相信2019年的全畫幅降價幅度,也會超乎以往。

賽後總結:各家的優勢和短板是什麼?現階段能看到的發展方向又是什麼?

    最後我們一家家看,各家的優勢和短板是什麼?現在各家又在做什麼事情。

1、佳能  品牌影響力NO.1,鏡頭壓全場,但是傳感器太保守

    佳能優勢很多:品牌號召力無人能敵;鏡頭優勢巨大,EF鏡頭已是萬人轉接,RF鏡頭比EF鏡頭更強;機身色彩好,高感好;機身操控對入門用戶非常友好。

    佳能在微單時代,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視頻性能暫時不及其他三家;傳感器工藝有些保守,升級不夠堅決;EOS R相比於5D系列操控有下降。

    佳能2019年可以確定的發展方向有兩個:強力推出眾多RF鏡頭(2月14日公布6顆新鏡頭計劃,多顆是黑科技),在入門市場大力推廣全畫幅。


R系列兩臺相機機身亮點並不算太多,但是RF鏡頭優勢很大

    總體來看,佳能的產品定位是最精準的,因此在中高端機型上往往配置不亮眼,但一直是賣得最好打的。因此從商業策略上看,佳能的商業策略要比其他三家更出色。不過佳能在微單時代也有新的挑戰,佳能的微單技術上經驗並不如索尼和松下多,而且又是多線作戰(傳統單反、M系列微單)。如果微單領域出現下一次技術革命,佳能需要更多的精力來保持機身優勢,這是不小的挑戰。

2、索尼 技術積累優勢明顯,原生鏡頭群完整,年輕用戶基礎好

    索尼優勢在於黑科技:傳感器技術優勢明顯;年輕用戶中口碑出色;微單系統完整且原生鏡頭群更豐富;三代機身陸續迭代,已修復大部分問題;混合對焦系統最成熟,動態捕捉性能最好。

    索尼的劣勢也比較突出:卡口發布太早,且是APS-C直上全畫幅,越往後劣勢越明顯(例如尼康F卡口);機身小巧,但鏡頭體積過大,且鏡頭故障率一直偏高;價格定位不明確,GM系列偏貴。


索尼鏡頭短期看問題不大,但是長遠看相比於其他三個卡口有隱患

    索尼在2019年可能是最有存在感,也可能是最沒存在感的。索尼官方曾表示,將會在2019年主推技術革新(應該重點在傳感器上),可能會推出更高像素,或者更強視頻。索尼的鏡頭短板是難以解決的,暫時問題不大,但是未來是個隱患而且不容易消除。

3、尼康 拍攝性能過硬,Z卡口數據最好,但是產品策略太保守

    尼康在於圖像拍攝優勢:Z系列各方面的畫質優勢都很明顯;Z卡口的基礎數據最好;Z6視頻提升明顯。

    尼康缺點不在於技術上,而在於定位上:Z7/Z6定位實際上重走索尼老路子,而定價市場並不買帳,導致Z6價格狂降。


Z系列上市初期定位有所飄忽,導致Z6價格狂降,但是機身性能紮實,這個很難得

    尼康2019年官方策略很明確:重點發展專業機型。不過尼康這兩年在入門市場基本沒有發力,估計未來大部分精力都會集中於全畫幅微單上。但是尼康產品策略並不算堅決,以尼康作風D750/D5等機型必然還會更新。所以尼康產品性能沒有硬傷,但是未來的產品策略和定價,將會決定了尼康的銷售情況。

4、松下 技術成熟,配置最高、但缺少用戶基礎

    松下優勢同樣再為微單系統的技術積累,以及來自於L卡口的聯盟優勢:最早發布微單,微單技術成熟穩定;L卡口由三家品牌共同維護,更新速度No.1;視頻性能最有優勢;同級別機身配置最高。

    松下劣勢也比較突出:配置導致售價較高(暫時的);機身到鏡頭毫無便攜性可言;缺少大眾認知度。


松下微單定位高,品牌知名度小,初期銷售是問題

    松下的策略也比較明確:S系列全畫幅微單和G系列M43入門微單並行,全畫幅主打高畫質,M43主打便攜性,L卡口聯盟2020年鏡頭達到42支。

    對於松下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品牌知名度,佳能和尼康名聲在外,而且有眾多傳統用戶群支持。而松下目前看,還是相對小眾的品牌,而且初期產品都是高性能產品,如果價格不跳水,相對價格是偏高的。當然,松下這兩臺相機也不是容易走量的產品,本身就是專業定位,所以相信的松下自身的銷售預期也不是為了大量走量。


    可以說,四家全畫幅微單各有優勢,也各有短板。目前看,索尼技術優勢最明顯,比較已經發展了三代全畫幅微單。佳能鏡頭優勢最明顯,RF鏡頭素質表現比EF更出色。松下具有聯盟優勢,三家共同經營L卡口,成長迅速且優勢互補。尼康穩佔穩打,沒有什麼閃光,但是屬於均衡性選手,並沒有明顯弱勢。

    2019年註定是全畫幅微單競爭更加殘酷的一年,全年開始,四家品牌都已經陸續實戰拳腳。今年開年,佳能發布EOS RP、尼康發布兩枚新鏡頭、索尼帶來135mm f/1.8、松下S系列正式登陸市場,未來的競爭將會是從技術到價格全方面的,對於消費者來說,希望2019年的相機競賽,能讓我們用上更好的產品,同時也能減少一些購機成本吧。

    

02佳能EOS RP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
    CP+現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會,雖然依然是隔空對話,但是好歹可以一次性摸一遍各家微單。今天我們就來一次隔空大亂鬥,從卡口系統、已知機型性能表現、系統發展前景等多個方向,看一看四大全畫幅微單系統,到底各自有何特長,又有何短板需要解決。
  • 擊穿全畫幅價格底線 佳能EOS RP微單相機速評(全文)_佳能 EOS RP...
    這麼一來,全畫幅相機似乎更時候手頭富裕的用戶一步到位。所以很多用戶的購機預算,不知不覺從8000元升級到12000元以內。全畫幅微單已成紅海,EOS RP價格優勢突出,競爭力非常強大    另外一點,佳能EOS RP不僅便宜,而且可以讓入門用戶花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 專業領域誰更強? 單反與微單究竟選誰(全文)_佳能 5Ds R_數碼影像...
    ·微單一直在進步 但專業性難獲認可    說到佳能EOS單反系統,我們自然要聊一聊它的歷史。隨著前不久5D MarkIV問世,佳能EOS單反系統已經有了近30年的歷史    相比較佳能EOS單反系統的悠久歷史與技術積累,索尼微單對於影像行業而言更像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攪局者
  • 解讀CP+2019 看各廠商如何應對全幅浪潮(全文)_佳能 EOS RP_數碼...
    RF鏡頭這塊佳能也在持續發力,「大三元」鏡頭群今年將全部問世    接著看佳能,作為單反市場的另一家巨頭,佳能在近半年也推出了自己的全幅微單系統,相比其他廠商,佳能的明顯優勢在於定價,3000萬像素的EOS R售價不到一萬四,2600萬像素的EOS RP不到九千。
  • 描繪微單系統未來 佳能EOS RF鏡頭群解析
    作為微單系統發展上重要的一環,佳能RF系統對EOS R系列的機身發展能有何意義呢?我們來看看這套頗具潛力的RF鏡頭群吧!和同規格的佳能EF 24-105mm鏡頭相比,RF規格的鏡頭體積更小巧。這更符合微單系統小型化的結構趨勢。易用,實用,不俗的畫質。無論是滿足專業用戶還是對於大眾消費者,RF24-105mm F4 L IS USM都會是很好的一個拍攝幫手。
  • 四千以下高畫質 四款熱賣微單相機盤點(全文)_佳能 EOS M3套機...
    四千元以下的微單相機是目前市場上的熱門產品,它們身兼性能、外形和性價比的三重優勢,同時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家庭用戶的拍攝需要都可以輕鬆勝任。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四千元以下微單機型。
  • 全畫幅微單時代 2018年哪些相機值得買?(全文)_佳能 EOS R_數碼...
    2018年共有四個品牌發布了六款全畫幅微單,除了松下S1/S1R需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上市之外,其他四款全畫幅微單都已經上市,上市時間分別是:3月份上市的A7M3,9月上市的尼康Z7,10月初上市的佳能EOS R和11月上市的尼康Z6。不僅如此,如今全畫幅微單大量發布,新品上市後老產品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因此在2018年,值得購買的全畫幅微單非常多。
  • 微單新機集中發售 近期新上市相機盤點(全文)_佳能 EOS M50套機(EF...
    DIGIC8影像處理器——佳能EOS M50市場售價:4299元  佳能EOS M50是一款擁有2410萬像素的微單相機,這款微單搭載了佳能最新的DIGIC8圖像處理器,連拍速度高達10張/秒,可以拍攝4K超高清短片,具備無線和NFC功能。
  • 解讀CP+2019 看各廠商如何應對全幅浪潮_佳能 EOS RP_數碼影像評測...
    RF鏡頭這塊佳能也在持續發力,「大三元」鏡頭群今年將全部問世    接著看佳能,作為單反市場的另一家巨頭,佳能在近半年也推出了自己的全幅微單系統,相比其他廠商,佳能的明顯優勢在於定價,3000萬像素的EOS R售價不到一萬四,2600萬像素的EOS RP不到九千。
  • 購買第一臺相機之前 你需要了解這十二個問題_佳能 EOS RP套機(FR...
    2、什麼是單反,什麼是微單?單反一定更專業嗎?    單反和微單都是可換鏡頭相機,單眼相機並不是更專業的類型。    相機可以分為兩類:可換鏡頭相機,就是單反和微單;不可換鏡頭相機,也就是常說的卡片機,也包括一些長焦一體機、運動三防相機等等。不能說可換鏡頭相機就更加專業,不過可以更換鏡頭,相機的後期可玩性更大。
  • 性價比之王全畫幅微單EOS RP
    性價比之王全畫幅微單EOS RP 2019年03月08日 16: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基於滿足更多人,想要輕鬆擁有一款兼具高性能以及出色便攜性全畫幅數位相機的美好願望,佳能最近推出了自己的全畫幅微單第二款實力派機型EOS RP。這款萬元左右的全畫幅微單相機,不負名字中P蘊涵的流行、主流的美好寓意,上市才一個多月,再續佳能全畫幅微單相機EOSR熱銷傳奇之勢已經拉開。
  • 天文攝影版本佳能EOS R全畫幅微單今年發布
    根據Canon Rumors的爆料,佳能將會在今年發布一款天文攝影專用的EOS R全畫幅微單相機。具體的參數、具體的發布時間、具體的售價、具體改變了什麼目前都沒有公布,但是我們依據很期待這款產品。佳能EOS R全畫幅微單系列將會增加天文攝影專用版本    佳能首款天文攝影專用相機是2005年發布的
  • 4K視頻微單 佳能EOS M50 II套機4999元
    佳能新微單EOS M50 Mark II搭載APS-C畫幅2410萬像素傳感器,配置了DIGIC8圖像處理器,可以拍攝4K/25P視頻。全像素雙核CMOS AF系統,擁有143個自動對焦區域,在拍攝照片和視頻時支持眼部檢測自動對焦功能。
  • 同門不同路 聊一聊手機和相機的拍照發展史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最近備受關注的話題,手機拍照與相機拍照。對於新手而言,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因此手機和相機的使用界限實際上是越來越模糊。就手機攝像頭而言,從根本看它就是相機的衍生品,那麼手機攝影和相機發展的界限在哪裡,手機攝影和相機分別適合怎樣的人群呢?
  • 佳能EOS RP及6款RF鏡頭新品續寫影像傳奇
    這也是時隔僅5個月後,佳能EOS R系統掀起的又一輪全畫幅專微風潮,同時也標誌著EOS R系統產品陣營正在快速擴充,以滿足廣泛用戶快速增長的全畫幅拍攝需求。此次發布的新品吸引了百餘名公眾在活動當天到場,通過新品試拍體驗與攝影講座等方式,第一時間感受到了EOS RP以及EOS R系統帶來的驚喜與感動。
  • 微單相機新紀元 詳解尼康全畫幅微單系統
    毫無疑問佳能必將加入全畫幅微單的競爭中。三國爭霸,索尼早已佔得先機,這一次,顯然尼康跑在了佳能前面。    究竟尼康全畫幅微單究竟實力如何,對於行業又有什麼意義,我們繼續往下看。    與其說尼康全畫幅微單意義重大,倒不如說是這一次Z卡口更具有決定性價值。
  • 輕巧便攜高顏值,佳能EOS M100微單相機深度評測
    又具有易操作和便攜性的巨大優勢,但是說到攝影,大家還是第一時間會想到各類單反、微單相機。而佳能在微單產品線上,逐漸提升了便攜性和易操作性,使得相機的操作越來越像手機,對於大多數用戶上手使用相機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佳能的EOS M100就是這樣一款結合了輕便、操作簡單,又不失專業性的微單相機。很多妹子並不十分關心參數,就是單純覺得手機拍照畫質不夠。想要買個相機出門約閨蜜自拍。那麼M100就非常適合你。模式智能,觸摸翻轉屏點哪拍哪,還非常適合自拍。
  • 3250萬像素微單 佳能EOS M6 II京東促銷
    雖然不是全畫幅機型,但佳能APS-C畫幅微單M6 II卻也擁有極為強悍的性能配置。3250萬有效像素+無裁切4K視頻錄製,無論是當做攝影器材還是Vlog工具,都可以帶給你出色的畫質表現。佳能M6 II
  • 佳能EOS RP套機(RF 24-240mm)報12499
    這臺相機的定位非常簡單明了,為進階攝影愛好者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全畫幅相機,讓更多朋友可以用上全畫幅。這臺相機不僅價格誘人,而且機身重量僅有440g,是一個真正「微」起來的微單相機。目前佳能 EOS RP套機(RF 24-240mm f/4-6.3 IS USM)在商家「成都智欣數碼」處報價12499元,官方授權,正品保障。
  • 不拍視頻,買佳能EOS R5等於浪費嗎?
    耗子哥今天就針對這個話題簡單與大家聊一聊:一、攝影、錄像合二為一是時代趨勢很多人可能受以前老式單反的影響,總是覺得專業相機與專業錄像機不是一個類別的玩意,從內心上排斥諸如EOS R5之類攝影+錄像的全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