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鹽城6月24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江蘇鹽城部分地區是昨天出現了龍捲風、冰雹的極端天氣災害。截止今天上午8時,這次災害已經造成了98人遇難,醫院收治傷員846人。從1961年到2010年之間的統計可以看出,我國高發龍捲風的11個省份中,江蘇省其實是排名第一的,屬於我國最易發生龍捲風的省份。龍捲風的成因是什麼?多發的季節和地形有怎麼樣的特徵?
據統計,從區域看,我國的長江三角洲、蘇北、魯西南、豫東等平原、湖沼區,以及雷州半島,都是龍捲風多發區。
而從省份來看,從1961年至2010年期間,我國發生龍捲風最多的11個省市依次是江蘇、湖北、湖南、山東、上海、安徽、廣東、江西、河南、浙江和黑龍江。
江蘇之所以成為我國強龍捲發生次數最多的省份,原因是蘇北地區在地形上,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網交織;在氣候上,又屬於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容易積聚不穩定能量。中國天氣網首席專家李小泉解釋說,確實相對於地勢坑窪不平的山區,平原地區對氣流的摩擦力更小,更易於形成龍捲風。因為氣旋,要發生強烈的旋轉,地面如果凹凸不平、有山脈,所以空氣一旋轉、流動,摩擦力就增大,所以反而就不容易形成。而平原地區,比較空曠,所以摩擦力相對小,龍捲風就容易形成。
從龍捲風的形成時間上看,有7成的龍捲風發生在中午12點到晚上8點時之間,這是由於經過白天太陽輻射,大氣層結不穩定,強對流天氣容易發生。另外,我國強龍捲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和早秋發生,其中7月最多,4月次之。
李小泉解釋說,原因是,龍捲風一般都是在空氣流很強烈的擾動之下,比如冷暖空氣交匯比較強烈的情況下,或者在很強烈的地面加熱下,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雖然龍捲風這種極端天氣災害,極易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由於它是一種非常小的渦旋系統,發生時間短、空間尺度小、移動速度快,隨機性強,所以龍捲風的預報,一直是世界性難題。
即使是全球氣象技術最先進的美國,對龍捲風也只能做到密切監測,而不是生成之前就做出預報。李小泉介紹,美國的做法是,當都卜勒雷達發現龍捲風初級胚胎開始生成,就會監視和跟蹤,分析龍捲風可能的位移,然後向位移路徑的區域發布警報。
李小泉介紹,一般來說,龍捲風是空氣中強烈的擾動,發生之前,一般來說沒什麼很多的徵兆。它是一個很小的小天氣系統,它尺度實在太小了,一般來講只有幾公裡甚至不到一公裡這樣一個小範圍;時間尺度也很短,只有十幾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所以對於我們氣象系統來說,是作為一個很小的系統。它偶發性、隨機性很大,所以預報起來是非常困難。
一般來講,對於那種範圍比較大、尺度比較大、生命時間比較長的,預報就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