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100字 全文閱讀完大概需要8分鐘)
一、前言
發表論文是在學術研究,研究生畢業,大學老師 醫生評職稱,經常要用到的,但是網上搜,發現關於發表文章的難的帖子一大堆。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

本人作為期刊行業從業5年+的人士,對各類核心期刊編輯打交道多,基本熟悉大部分期刊類型的審稿流程。期刊類型有很多,北大核心、SSCI、南大核心又稱CSSCI、SCI、科技核心、cscd、EI等等;種類多,我們抽一個常見的sci來講;以sci期刊為例,來講講核心期刊的審稿流程。
二、方法步驟
SCI是美國的一個科學引文資料庫,他檢索的期刊稱之為sci期刊;

sci期刊的審稿流程為
寫好稿件-潤色-選定目標期刊-投稿-初審篩查-專家匿名評審-返修-再審-主編終審-錄用
今天由於篇幅有限,就只講審稿的各個環節的要點;關於寫作和選刊的要點以後再講。
1、初審
初審一般是編輯部初步篩查,過濾掉與期刊主題不符合的稿子。有時候初審被拒,並不代表你的研究不行,而是研究與期刊主題相差太大。所以不要灰心哈,還是可以投其他的刊的;初審另外還會檢測查重率,一般sci要求查重率10%一下。國內中文核心等基本如此。
對於初審沒有明顯太水的文章,才會進入下一步;
2、專家外審
經過初審的稿件,這時候一般編輯部會邀請三位行業的專家對稿子提出審查意見;三位專家會分別對稿子提出自己的見解供雜誌社參考,並且有的還會提一些問題;若是稿件有可取之處,專家會提的建議比較多;
一般外審專家都是行業的學術大牛,比較忙,審稿時間比較長;所以一般審稿時間長,也是外審專家那邊花的時間相對多;另外投稿的人多,外審專家的任務量也大;
3、返修
外審 能獲得返修意見的稿件,一般是有錄用希望的;但別高興得太早,若外審專家提出的意見,改動了後編輯看了不滿意,一種情況是直接拒稿;一種情況是讓再次修改;修改後再審;這樣的過程反覆幾次;
4、主編終審
外審返修通過的,外審編輯也會對稿件提供一定的建議;最後送到主編手上;通常大部分通過外審的稿件,主編會有選擇性的留下一部分,其餘的壓在下一期,或者退稿;
所以稿件能通過一次次審核,真的是蠻不簡單的。
三、總結
總結來說,審稿流程每個環節都如履薄冰;若一個環節沒通過,就無法進入下一個環節;但是不要灰心,多去總結經驗,去修改潤色稿件;相信最後都能發表上自己想要的核心期刊。
我是小月,一個期刊行業工作者,關注我,從此發表期刊不迷路。
本文原創,純手工製作,若喜歡,請點個讚,你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動力。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公眾號 碩博士畢業論文SCI核心期刊發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