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拒稿看看什麼原因?

2021-01-11 騰訊網

當辛辛苦苦寫作的SCI文章被期刊拒稿的時候;當你滿心期待卻收到期刊編輯拒稿信的時候;當大大小小修改無數次之後依舊被拒稿的時候。或許你會覺得很委屈,明明自己都盡力做好了,為什麼還是會被拒?那麼,你是否想過為何你的稿件會被拒?

今天小編給小夥伴們一起來了解一下,SCI期刊拒稿的各種理由,你有中槍沒!

寫作和組織技巧太差

這方面的問題涉及到文章的格式,在此推薦一種常見的SCI期刊格式。通常,SCI雜誌 (尤其臨床雜誌)上的論文格式為文題(Title)、欄外文題(Running title)、摘要(Abstract)、關鍵詞 (Keywords)、引言/背景(Introduction/Background))、材料(病人)與/方(Materials(Patients) and Methods)、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致謝(Acknowledgements),和參考文獻(References)。所以這種格式也稱為IMRAD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格式。

也有許多偏基礎的雜誌將材料與方法放在討論後面。這樣的結構安排雖有「八股文」之嫌,但確實能讓論文有條有理,從而方便讀者快速查找他們感興趣的信息。因此,在撰寫論文前需要根據你的研究結果和所投雜誌的格式來組織你的論文構架,包括方法及結果中各級標題(Headings and Subheadings)。

原創性、創新性或影響性不足

首先,我們在選題上要做到創新

獲得創新的選題,即idea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無論是應用還是基礎科研,最關鍵的是idea,科研水平和檔次主要靠idea來決定。高水平的科學家一聽你的科研課題和方向,就能判斷你科研水平。

其次,從文章的內容體現新意

1、從觀點、題目到材料直至論證方法全是新的。這是在新的領域或者新的方向上得到突破,找到新的出路的一類論文。這類論文寫好了,價值較高,社會影響也大,但寫作難度大。選擇這一類題目,作者須對某些問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且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寫作經驗。由於論文的所有內容基本為新的,所以在撰寫論文的時候需要的是詳細而清晰的說明方式,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理解你的新理念。

2、以新的材料論證舊的課題,從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觀點、新的看法。這類論文是通過新的內容去認證舊的課題,並從中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所以在撰寫的時候,更應該以自己的新觀念為主。

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課題,從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觀點。這類論文的撰寫十分考驗作者對於已有的課題的了解程度,只有在十分熟悉課題的情況下,才能發現新的視角。

4、對已有的觀點、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質疑。這類論文是以質疑已有的課題為主,雖然沒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夠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問題,以便人們繼續對該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第三,學會二次創新和聯想

什麼是二次創新?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發了兩篇文章,一篇報導因素A對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響,第二篇報導因素B對小麥抗逆性有很大影響。那麼你就可以參考以上兩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對水稻抗逆性的影響。這樣做出來的文章一般也能發在和以上兩篇文章檔次差不多的雜誌。

要保證數據的可靠,首先你要選用你的領域中普遍採用的方法,可以找幾篇和你的研究類似的SCI文章,參考他們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需要你對某個領域的文獻進行深入的閱讀和分析。

作者尋找選題時不要局限於自身的學科領域,擴展知識面,跟其他學科領域相關聯的研究話題可作出一個介入點。這樣往往突破學科局限探索出新的選題。

圖表等視覺要件表達太差

在製作圖表的時候,我們應該準守四個原則:

原則一,圖表的形式應儘量簡潔,所承載的問題不要過多明確圖表所要闡述的問題,在圖題、圖注或圖內直接回答這些問題,或者在正文中通過提供更多的背景而間接地回答這些問題.複雜的圖表儘量安排到論文的尾部,以便讀者在有一些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理解。

相互間有比較或參照意義的插圖可整合為同一個圖中的多個分圖[(a), (b), (c)],以減少文字表述的複雜性.如果期刊對插圖的數量有規定(通常不超過6個),應嚴格執行。

原則二,圖表的設計要基於成果的表達,準確地突出作者的貢獻圖表是論文中的空白處(blank area),即:圖表本身或周邊的留空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和閱讀.因此,圖表的內容和視覺效果一定要重點突出.儘可能地將論文的代表性貢獻用關鍵性圖表清楚地表達出來,不要包含太多不屬於本文工作的信息,以免作者的貢獻被淹沒在無關的細節大海裡。

原則三,根據數據或觀點表達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形式(插圖或表格對於表格或插圖的選擇,應視數據表達的需要而定.表格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圖形則可以直觀、有效地表達複雜數據.因此,如果強調展示給讀者精確的數值,就採用表格形式;如果要強調展示數據的分布特徵或變化趨勢,則宜採用圖示方法,一定要避免以插圖和表格的形式重複表述同樣的數據(除非重複的理由十分必要。

原則四,圖表的表述要考慮到讀者的理解水平,應具有「自明性」。

每個插圖或表格都應該具有自明性或相對獨立,圖表中的各項資料應清楚、完整,以便讀者在不讀正文情況下也能夠理解圖表中所表達的內容,圖表中各組元(術語名稱、數據、曲線或首字母縮寫詞等)的安排要力求使表述的數據或論點一目了然,避免堆積過多的令人分心的細節,從而造成圖表理解上的困難。

未遵守期刊投稿的相關規定

應注意查詢擬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準備中儘早開始遵循期刊的習慣和格式。投稿時應嚴格遵循期刊的相關要求,按規定的程序填寫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類型、輔助信息、圖件、建議的審稿人等,以滿足期刊的要求。

期刊雜誌原因

1.無學術編輯願意處理,稿件拒稿

如果學術編輯最近真的很忙,即使這個稿件適合自己處理,也可以拒絕處理。另外,這樣的稿件不在自己的熟悉領域內,也可以拒稿處理該稿件。對於一篇學術論文,即使寫得最好,如果編輯部聯繫了好幾個學術編輯,都沒有人願意處理,編輯部會認為這篇學術論文不在期刊規定的內容內,並作出拒稿決定。

2.直接被學術編輯拒稿

這個是可以的,而且好的期刊直接拒稿率非常的高。直接拒稿的原因很多。第一條,稿件質量差。對於這樣的稿件,要求嚴一點的編輯會直接拒稿的。第二條,類似的稿件很多。一個學術期刊,不可能只發表一個研究方向的內容。如果同一時間段類似的論文投了很多,編輯很有可能直接拒掉一部分。第三條,論文不符合期刊的範圍。對於這樣的拒稿,申訴的機會都沒有。當然最後應該能夠有一個期刊錄用的。

3.看外審建議後拒稿

通常情況下,編輯安排外審了,說明編輯對論文的初印象還不錯。當外審建議回來之後,學術編輯會根據外審意見重新作出自己的判斷。理論上講,好的學術編輯只會參考審稿人的建議,而不會完全按照審稿人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當然,如果有外審意見都非常差,直接了當拒稿。

然而,如果兩個審稿人都要求Major Revision,這個時候就取決於目前向該期刊投稿的稿件數量了。如果稿件數量龐大,學術編輯認為比這篇稿件優秀的稿件太多,也可以作出拒稿的決定。然而,由於審稿人寫的「正面評論」會讓很多作者不服,也因此,有時候他們會刪掉那些積極的評論,而只給作者負面的評論。不是你的論文不好,而是你的論文沒有其他人的優秀。對於優秀的期刊,論文都是「優中選優」的。

可以試想,Nature、Science的稿件錄用率只有5%左右,然而鼓著勇氣向這些期刊投稿的作者基本上都認為自己的結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又有誰抱怨這些期刊要求高呢?

4. 審稿人審稿時不夠公正所致拒稿

審稿人有時也會犯錯誤,並非源於專業知識,而是因為有些時候期刊的編輯找的審稿人未必是作者這個領域的專家。即便他們的審稿意見看似不夠專業,我們也要禮貌地申辯。如果作者對否定有異議,可以向編輯或主編提出自己的意見。只要自己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這就是學術本身的意義所在。在回覆中要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編輯同意作者的意見,論文可以重新進入到新的一輪審稿程度。

相關焦點

  • sci編輯拒稿原因
    論文投稿sci期刊後,被編輯拒稿是難以避免的一種審稿結果。sci編輯拒稿,有一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作者需要了解,並在以後投稿發sci過程中要避免的。關於sci編輯拒稿原因,很多很多,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 SCI拒稿原因有哪些?被拒後還能挽回嗎?
    學術研究人員或研究生在學術生涯中最常見的挫折之一就是被期刊拒稿,每次的論文投稿難免都會伴隨多次的拒稿。這的確令人沮喪,沒有成功投稿還是其次,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想法和熱情無法被審查委員所認可,如果一直無法成功刊登甚至會懷疑自己做研究的能力。這個過程有長有短,全都取決於自己怎樣去處理情緒的問題,以及後續的改正進步措施。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SCI論文被拒稿的所有問題都在這裡
    總之,被拒稿的結果千篇一律,被拒稿的理由卻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編輯沒有告知任何原因,沒有送審而直接拒稿?很多小夥伴在學術交流群求助,文章投稿後沒有送審直接被拒了,關鍵是編輯沒有給出任何原因,這讓作者茫然的小眼神不知所措,搞不清楚為啥被拒稿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作者首先要自查一個問題,那就是投稿的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收稿範圍?
  • 期刊解析—老牌骨科SCI期刊 Bone
    研究方向:內分泌學-骨科出版周期:月刊Open access:否出版國家:美國中科院分區:大類學科:醫學2區;小類學科:內分泌與代謝學2區更多:https://scisci=1&id=636影響因子Cite score:4.47Impact score: 4.36
  • SCI 投稿被拒的最常見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然而現實是很殘酷的,許多人初次投稿 SCI 時,90% 都會在編輯手中直接被拒。 「被拒」即「悲劇」,很多小夥伴於是很傷心,不知道為什麼被秒拒。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在編輯手中被拒稿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何應對?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SCI論文被直接拒稿?原因可能出在這裡,實驗數據很關鍵!
    如今很多期刊雜誌意識到了這種情況,如果發現有錯誤的引用數據,都會直接拒稿,為什麼會造成實驗數據的錯誤呢?小易給你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論文的統計的前提條件沒有說清楚,讓讀者沒有全面的了解,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在數據分析之後,很多認對數據不敏感,沒有正確的統計樣本的大小,這時候就會出現標準的誤差;這就非常考驗研究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正確使用數據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 你的論文被拒稿?原因都在這兒了!
    論文投稿後,有的論文順利進入同行評審階段,而有的論文則被拒稿了。不少作者會問,為什麼有些論文可以順利進入同行評審階段呢?其實,抓住編輯的審稿關注點很重要。一般來說,期刊編輯在收到稿件後,會先關注幾個重點項目以利儘速做出審稿決定是否讓論文進入同行評審階段。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你被SCI期刊用這些理由拒過稿嗎?博士總結順利投稿的要點
    文章被拒絕的原因有很多種,總有一種戳痛我科研狗。收到痛徹心扉的論文拒稿信或者沒啥好話的審稿意見,是平淡(苦逼)的科研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當然,大佬投稿也能免俗,以下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神楊振寧的一篇論文拒稿故事,其拒稿理由讓大佬很鬱悶(大佬因為自己曾經發表的論文被審稿人push)。當有些很牛氣的作者再被拒稿後,實在受不了,會直接懟回去,曾有一封來自沮喪作者的回信,「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
    sci論文要想成功發表,就必須過審稿這一關。審稿備受sci期刊重視,自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辦理嚴格規範的審稿程序。那麼,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sci論文審稿要經過初審、審稿人審核、修改/拒稿、返修審核、最終決定幾個步驟。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作者不想sci論文因查重不合格而遲遲無法安排發表,甚至被拒稿,一定要把查重重視起來。sci論文不僅要在投稿前查重,還要在修改後查重。之所以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就是因為修改,會改變查重率。sci論文投稿發表,需要經過期刊的同意。期刊判斷一篇論文是否能在本期刊發表,是要經過審核來得出結果的。一般來說,sci論文審核後,會有錄用、拒稿和修改三種結果。
  • 期刊拒稿的七大理由
    我曾寫過幾回關於期刊拒稿的內容,不過它們散見在過去幾年的文章裡。此期文章,我將投稿前要注意的幾大要點匯整於此,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期刊會因為以下理由而拒絕投稿論文:1. 論文的論點太過繁雜,缺乏重點。期刊論文最好只有單一論點或一個主要議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