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星球距離地球只有幾千米,地球會不會抖三抖要看這是一顆什麼樣的星球。星球有大有小,恆星是星球,直徑幾十米、幾米的小行星也是星球,人造地球衛星也是星球。不同的星球距離地球這麼近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上圖為太陽系中太陽和幾大行星的真實比例大小,碩大的那一顆是太陽,下面那一排左邊第三個小不點是地球。如果是太陽的表面距離地球表面只有幾千米,毫無疑問地球會被太陽吞沒。太陽表面隨時噴發出的日珥就能高達數萬千米,而地球的半徑不到6400千米。
如果地球到達了一顆大質量的類木行星的表面附近,很可能進入了這顆星球的剛體洛希極限內部,這樣地球就會被撕碎。看看土星的光環,那就是被土星撕碎的一顆星球變成的。即使這顆巨行星的洛希極限在星球內部,地球運行到其表面幾千米附近一定會受到其大氣層的強大阻力。阻力作用會使地球減速,有可能逃不出其引力的束縛,最終墜入巨行星。
地球的表面附近也有大氣層,大氣層厚度可以延伸到幾百千米。國際空間站處在離地400千米的高度也會因阻力的作用不斷降低軌道,更何況是離地幾千米了。流星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一般在離地80千米至120千米的高度就燒掉了。如果小行星進入了地球大氣層並且離地只有幾千米,它很可能的歸宿就是地面上的隕石坑。對地球造成的破壞力要看那顆小行星的個頭以及速度了,當年造成恐龍等一批生物滅絕的小行星直徑大約是10千米。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小行星擦著地球表面附近又飛出地球的可能,只是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需要有合適的角度。
人造地球衛星或其他人造天體的離地高度若是低於600千米,就會明顯受到阻力的影響,這樣它們就會不斷降低軌道,最終的歸宿一定是墜入地球大氣層。所以,對於從天上到來的人造地球衛星或太空中個頭不大的碎石、冰塊來說,不存在墜到距離地球只有幾千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