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距離地球如果只有一萬公裡,看上去是景象?那樣它將不是它了

2020-12-05 科普大世界

有一部叫做《顛倒世界》的美國電影或有朋友看過,又名《翻天尋愛》、《逆世界》、《逆天奇緣》等,這裡不討論這部電影的劇情,單說這裡面描述的一個奇葩的天體現象,就是有兩個星球相距只有幾米遠,兩者相互繞行,一個稱為「上界」,一個稱為「下界」,這兩個星球雖然距離極近,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其中「下界」星球的男孩愛上了「上界」星球的女孩,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翻天尋愛」。

那麼宇宙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嗎?其實是不存在這樣的現象的。兩個行星級別的天體,如果最近距離只有幾米,那它們就只有一個結果:兩者合二為一。

因為行星的質量都很大,所以引力也都很強,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越近,那麼它們的引力將越強,如果兩個行星的距離只有幾米,其引力將大到難以想像,足以讓它們相互瓦解,並進而融合成為一個天體。

天文學中有一個叫做洛希極限的名詞,就是專門來衡量兩顆星球在引力之下的形狀的,洛希極限指的是兩顆星體的引力強到使對方解體的極限值,它是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首先求得的,因此稱為洛希極限。洛希認為:由於行星,衛星等都是由於不同的物質匯聚組成的,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是物質的流體團,那麼當兩顆星球的距離近到一定程度時,兩者之間的引力潮汐作用就會使流體團解體分散。

這種現象很容易發生於衛星和行星之間,比如計算地球和月球的洛希極限,那麼當月球距離地球(表面距離)在1.9萬公裡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所以有的可能有的朋友本來認為如果月球距離地球很近的話,那麼地球的夜晚就會很亮,月球看上去就會很漂亮,然而實際上,當月球距離地球2萬公裡左右的時候,那就很可能開始被拉碎了,如果距離1萬公裡,月球會完全破碎掉,根本看不到它作為球體存在了。同時地球表面也會有部分破碎的景象,隨著地球的自轉而破碎一圈,地下的熔巖大量噴出地面,地球漸漸成為一顆熔巖星球,而被拉碎的月球不斷掉落到地球上來,漸漸的和地球融為一體。

地球和月球的洛希極限也告訴我們,宇宙中不可能會有行星級別或者行星與衛星這樣的天體相距只有幾米的現象。不過這種現象有可能存在與小行星之間,比如直徑只有幾百米或者幾公裡的小行星,如果它們的距離靠的很近的話,相互之間就會有產生一些引力,這種引力如果能讓它們相互繞行,那麼不排除它們會出現相距只有幾米的景象。

相關焦點

  • 如果月球距離地球只有一萬公裡,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們作出解釋
    我們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系裡的星球也是非常的多的。我們的地球有一顆衛星的就是月球。我們從地球上仰望夜空,是可以看得到月球的。那如果說,月球離地球的距離只有1萬公裡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的宇宙中,如果說,是兩顆行星級別的星球,距離非常的近,那麼他們兩個就會合二為一。行星的質量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它們的引力也是很強,通過萬有引力定律來說,如果說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非常的近,那麼他們兩個之間的引力就會非常的強,距離如果只有幾米的話,可能他們兩個就會相互瓦解,融為一體,就是因為他們各自強大的引力。
  • 月球是不是地球的衛星?科學家:對地球來說,它確實太「大」了
    雖然我們現在擁有了探索宇宙的能力,甚至人類還踏足過月球,也知道了月球看上去這麼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距離地球很近,只有38萬公裡。但是從地球和月球的比例來看,月球仍然有些「大得驚人」,不該是地球衛星應有的尺寸。
  • 如果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拉近一萬公裡,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然而熱輻射不同,它不需要特定的媒介物質,在物質極其稀薄的宇宙空間中,熱輻射是主要的熱量傳播途徑。地球之所以能夠接收到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這三種熱量傳播途徑都兼而有之。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地球和太陽的最遠距離,即遠日點的長度為15210萬公裡;兩者的最近距離,即近日點的長度為14710萬公裡,而我們把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14960萬公裡定義為1個天文長度單位。在這樣的軌道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花費的時間為365.24天,這就是我們說的嚴格意義上的一年時間。
  • 站在月球上觀望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
    每逢黑夜來臨,只要不是陰天,就可以看見天空中掛著的明月,黑夜裡總有一些昏暗的燈光。人們常說,月亮照亮夜行者前進的道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星星才會發光,我們看月亮也會發光,就是因為月亮發出了太陽的光。
  •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自人類有機會進入外太空,第1個登陸的星球就是月球,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月球上存在太多的未解之謎。其中包括月球到太陽和地球間的距離,竟然能夠形成最完美的日全食。
  • 在地球上看月亮像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只要不是陰天,我們都能看到天空上懸掛著的皎潔的明月,漆黑的夜晚就有了一些朦朧的光線。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
  • 如今火星看上去很明亮,那麼在火星上看地球也一樣嗎?看月球呢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距離我們只有38萬公裡左右,所以我們看上去月亮顯得很大,目視幾乎和太陽的直徑一樣大。而火星是除了金星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也是表面環境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其距離最近地球的時候只有5500萬公裡,因此世界各航天大國都把火星作為重要的探索對象。
  • 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像一個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只要不是陰天,我們都能看到天空上懸掛著的皎潔的明月,漆黑的夜晚就有了一些朦朧的光線。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
  • 月球正一步步遠離地球,如果它離地球而去,人類怎麼辦?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有可能也不會現在的生態系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和延續。可能有人不理解,月球只不過是一顆衛星,它對於地球和人類有那麼重要嗎?其實並不是一顆衛星對地球有多麼重要,關鍵是月球這個天體太特殊了,它的特殊之處就是太大了。我們都知道,行星周圍存在衛星是很正常的事情,幾乎每一顆行星都有至少一顆衛星,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更是有著數十顆衛星環繞。
  • 月球距地球38萬公裡,宇宙中星球之間最小安全距離是多少?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下的是:當小天體(剛體)的密度大大超過大天體(2倍大天體密度),那麼它的洛希極限將會在大天體的內部,即掉落大天體才會導致結構碎裂!這就是人造衛星在地球的洛希極限內飛行卻沒有被地球的潮汐引力撕碎的原因!
  • 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與地球的距離比也是400倍,是巧合嗎?
    太陽有多大,我們很難直接體會,可是我們能夠體會到地球的巨大,而太陽足足有130個地球那麼大,真的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那月球有對大呢?它的半徑只有地球的1/49。從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太陽面前,月球就如同大山面前的一塊石頭。可是就是體積差異如此巨大的兩顆天體,在地球上看上去,它們的大小卻沒有多大的差別。基於此,在過去的數千年裡,這兩顆本質差異巨大的天體幾乎擁有了相同的文化地位。
  • 如果盾牌座UY距離地球只有4.2光年會怎樣?
    盾牌座UY是人類目前已發現體積最大的恆星,它的尺寸幾乎接近恆星所能達到的極限,這顆恆星的半徑為地球半徑的18.6萬倍,太陽半徑的1708倍,日地距離的7.9倍。一個盾牌座UY可以裝下6450萬億個地球,50億個太陽。盾牌座UY的體積龐大,並不是因為它的質量很高,這顆恆星目前的質量為太陽的10倍,而是因為它演化到末期,膨脹成為紅特超巨星。
  • 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與地球的距離比也是400倍,為什麼如此巧合?
    太陽有多大,我們很難直接體會,可是我們能夠體會到地球的巨大,而太陽足足有130個地球那麼大,真的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那月球有對大呢?它的半徑只有地球的1/49。從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太陽面前,月球就如同大山面前的一塊石頭。可是就是體積差異如此巨大的兩顆天體,在地球上看上去,它們的大小卻沒有多大的差別。
  • 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怎樣的?這種感覺之前從未有過!
    太陽緩緩升起的那一刻,意味著白天的降臨,那是人類最熟悉不過的恆星了,無時無刻都在為地球提供光和熱,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陷入一片黑暗,每個人每天都要保證受到陽光的照射,長期沒有陽光,整個人會顯得特別沒有精神,人們經常將太陽與月亮做對比,月亮通常只有晚上才會出現。尤其是很多文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中,成為仰慕和讚美的對象。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副什麼景象?
  • 如果地球離太陽再近一萬公裡會怎樣?
    儘管地球處於太陽系的黃金宜居區邊緣,但一萬公裡的變化確實沒什麼影響。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太陽的宜居區,位於距太陽0.99AU-1.7AU的範圍(地球處於1AU的位置,如上圖)。其中AU指「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即為1天文單位,數值為149,597,871公裡。由於地球軌道的細微調整,以及地球氣候變化,天文學家認為宜居區的邊緣正逐漸移近地球軌道,或許以後地球會移出宜居區。這麼看來地球還是離太陽稍微遠一點的好。
  • 12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發回照片,看到的地球、月球是這樣的
    月球的直徑大約為3476公裡,雖然看起來很大,但是我們在地面看到的月球就很小。由於月球與我們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8萬公裡遠,當夜幕降臨時,在晴朗的夜空中我們只能看到一輪皎潔的月亮。同樣的道理,地球的直徑雖然也很大,但是在外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也是很小,隨著距離越來越遠,我們看到的地球也越來越小,最後達到足夠遠的距離時,甚至可能就看不到地球了。
  • 如果地球有環,會是什麼模樣?
    如果地球也有土星那樣的環,這將是從瓜地馬拉看到的情景。  地球如果有環,有一點將與土星環截然不同:地球的環中不會有冰塊。因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比土星近得多,就算環中有冰,也會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融化殆盡。  不過,就算地球的環全部由巖石構成,看上去也不會黑乎乎一片。
  • 21世紀大的超級飛船月亮將出現,距離地球只有公裡
    21世紀最大的「超級月亮」出現,距離地球只有35萬公裡!當夜幕降臨,太陽逐漸消失,整個天空被黑暗所籠罩,那些在白天被太陽覆蓋的星星終於「有機可趁」一個個露出了真實的身體,散落在窗簾的每個角落,照亮了原本單調黑暗的天空,給世界帶來了一些光。
  • 原來月球向地球靠近43000公裡
    超級月亮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大約每27天就會圍繞著地球轉一圈。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4000公裡。不過月球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並不是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因此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當月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叫做近地點,這時候它距離地球大約只有363000公裡。而當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的時候就叫做遠地點,這時候它距離地球大約406000公裡。
  • 如果你生活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
    而如果你站在月球的正面(就像2013年中國嫦娥3號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那樣),那麼你抬頭就能看到天空中懸浮著的地球。並且更妙的是,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你將可以看到地球經歷完整的「地相」(而不是「月相」)變化周期,其變化順序完全和月相相反——你新月,我「滿地」,你上弦月,我「下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