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被人詬病的不止是義大利的戰鬥方式,這個集浪漫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國家,還一度製造了不少外形奇葩又不合時宜武器裝備。人們往往在嘲笑的義大利的袖珍坦克時,其實又有多少人知道,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義大利的P4坦克就以造型奇特、設計新穎聞名一時。
1919年 ,義大利著名的設計師雨果·帕維設計了一種就算在今天看來也足夠新穎的怪異坦克的~P4坦克。這是擁有巨大車輪和輕量級的車體的裝甲兵器,採用了極為罕見的鉸鏈結構,雖然車輪幾乎為剛性固定,但是越野性能卻超出了別人的預料。
該型坦克的第一輛樣車重約4.2噸,車輪直徑約1.2~1.3米,它能以20千米的時速前進,跨越1.2米寬的溝渠,翻越1米高的垂直障礙。作為實驗車型,這種原型坦克沒有裝備任何的武器。
在整體結構上,這種坦克的引擎布置在車體的後半段,採用四驅模式,通過帶有萬向節的傳動軸將動力傳輸到前部車輪,即使車體在轉彎時依然能有效傳輸動力。不過,奇特的地方是,這種坦克的轉彎結構並非靠改變前輪方向,而是直接改變前部車體方向來實現轉向,因為扭轉角度大,轉彎半徑僅6米。
為了降低整體的重量,P4坦克的車輪沒有採用橡膠結構,而是採用了和自行車一般的輪輻,在輪輞外有凸耳結構,為的就是增強抓地力。當然為了不破壞公路路面,這種裝置是可以拆卸的。
P4坦克在隨後的改進型號中,採用2人車組,車長兼駕駛員,以及炮手,重量增加到5.5噸,長度約4.2米,寬2.18米,高2.06米,最大速度提升到24千米每小時。車輛的輪轂直徑增加到1.55米,越野性能進一步加強,同時在前部車體上安裝了一門57毫米炮。按照當時的裝甲標準,裝備57毫米火炮的P4坦克足可以發揮坦克殲擊車一般都作用。
雖然這種坦克越野能力不錯,不過義大利軍方卻並不看好這種P4坦克,理由是車輛的鉸接式結構比較複雜,不太適合大規模量產,而且它的大直徑車輪也很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耐磨損程度也不是很強。
雖然P4坦克並沒有進行量產,但是依然有人對這輛怪異坦克產生了濃厚興趣,安薩爾多公司的負責人就認為這種結構的車輛具有發展前途,甚至根據雨果的思路設計了一輛輪式裝甲車。
這種仿製版的車輪直徑為1.5米,不過採用實心橡膠結構,行駛更加舒適,動力也有所加強。車輛全身鉚接鋼裝甲,厚度在6~16毫米之間。車輛仍為鉸鏈式四驅車體,但是方向控制改為扭轉後半部車體,可以向兩側扭轉最大40°。戰車上安裝一座小型炮塔,正面安裝一門小口徑榴彈炮,後部還安裝了一挺機槍。
考慮到跨越水域、河流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該車在車體內安裝有水泵,以便於將進入車體內的水泵出去。同時還有增壓設備,保證車內有高於外部氣壓的乾淨空氣,就是是外面放毒氣有影響不到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