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贈予「牛頓」蘋果落地汕頭大學 每年經費約5萬

2020-11-22 四川在線

  「牛頓」蘋果樹。(資料圖片)

  控溫室內的「牛頓」蘋果樹移植木。

  「牛頓」蘋果樹落地汕大

  校方建「控溫室」專人培育每年經費約5萬

  前日,劍橋大學贈予的一株「牛頓」蘋果樹移植木正式運抵汕頭大學。校方專門耗資十幾萬元建造一個「控溫室」供這棵小樹苗「冬眠」。據介紹,此前南方亞熱帶地區移植蘋果樹還鮮有成功案例。

  這株高約2米的蘋果樹苗來頭可不小,它的「母本」正是相傳三百多年前啟發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律、目前紮根於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那棵蘋果樹。不久前,劍橋大學將這株移植木贈予李嘉誠先生,李嘉誠先生轉送給汕頭大學,希望牛頓的科學探索精神能早日催生「中國牛頓」。

  看點1:

   8小時空運廣州入關

  將一株2米高的蘋果樹從英國運到汕頭,可不是一件簡單事。經過相關的檢驗檢疫後,「牛頓」蘋果樹於本月12日晚在倫敦被打包送上飛機,中途在巴黎轉機後,經8小時空運,於13日早上6點飛抵廣州入關,並在當天下午5點左右落地汕頭大學。

  看點2:

   蘋果樹也要「冬眠」

  蘋果樹冬眠,相信大多數人還是頭回聽說。記者在落地儀式現場看到,約2米高的小樹苗沒有一片樹葉。原來,這個時候的蘋果樹正在「冬眠」。

  汕頭大學資源管理處副教授陳少剛告訴記者,一棵蘋果樹需要在7℃至~2℃的低溫環境裡待上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冬眠」。而只有在「冬眠」時,蘋果樹才適宜移植。

  看點3:

   建「控溫室」專人管理

  為了讓蘋果樹能順利「冬眠」,汕頭大學耗資十幾萬元,專門打造了一個「溫度控制室」。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長寬高約5米的「魔方型」小屋,便是「牛頓」蘋果樹的「新家」。

  看點4:

   栽種成本每年約5萬

  「目前學校每年撥出來的運營經費大約是5萬元。」陳少剛介紹說,等到「牛頓」蘋果樹長大後,學校將考慮把它移到展廳裡,結合牛頓的生平、學術成就,融入一種科學探索的文化,使參觀者「不單只看一棵樹」。(記者陳家源陳正新通訊員陳熳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劍橋贈予牛頓蘋果落地汕頭大學 每年經費約5萬
    (資料圖片)控溫室內的「牛頓」蘋果樹移植木。 前日(1月14日),劍橋大學贈予的一株「牛頓」蘋果樹移植木正式運抵汕頭大學。校方專門耗資十幾萬元建造一個「控溫室」供這棵小樹苗「冬眠」。 這株高約2米的蘋果樹苗來頭可不小,它的「母本」正是相傳三百多年前啟發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律、目前紮根於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那棵蘋果樹。不久前,劍橋大學將這株移植木贈予李嘉誠先生,李嘉誠先生轉送給汕頭大學,希望牛頓的科學探索精神能早日催生「中國牛頓」。
  • 「牛頓蘋果樹」能紮根汕頭大學嗎?
    英國劍橋大學的「牛頓蘋果樹」,因啟發牛頓萬有引力靈感而被視為科學探索的精神象徵,不久前,香港富商李嘉誠將一株劍橋大學贈送給他的,由「牛頓蘋果樹」的移植木栽種而成的蘋果樹苗轉贈給汕頭大學,然而廣東的氣候條件卻不適宜蘋果樹生長,為免「牛頓蘋果樹」水土不服,汕頭大學懸賞10萬元人民幣,面向全國舉辦「牛頓的挑戰」蘋果樹移植方案徵集大賽。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的舅父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員,發現牛頓熱愛科學,很有鑽研精神,就幫助他重新回到學校讀書。1661年,牛頓18歲,作為公費生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劍橋是英國最古老、最有威望的大學之一。這是一所思想比較自由、學術氣氛濃厚的高等學府。他在這裡學習數學、天文學和物理學。讀到三年級時,一位遊歷過歐洲大陸的學者巴羅來劍橋擔任「魯卡斯講座」的首任教授,給劍橋帶來了科學的新曙光。
  • 在蘋果落地之前,因為沒有聽眾,牛頓常常對著牆壁講課
    不過,也許,它的確值得如此著名,因為非常擅長講故事的多尼克告訴我們:牛頓在劍橋大學教書二十年,在那個著名的蘋果落地之前,「聽他講課的人很少,理解他的人更少,因為沒有聽眾,他常常對著牆壁講課」。本文選自《機械宇宙:艾薩克•牛頓、皇家學會與現代世界的誕生》,澎湃新聞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授權發布。
  • 砸中牛頓的蘋果樹,400多年依然活著,還來中國了?
    17世紀,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因為被樹上落下的蘋果砸中,而提出萬有引力定律,首次將:蘋果落地
  • 有趣的力學-是什麼讓蘋果「 親吻」牛頓
    正當他翻動書頁的時候,頭上的樹枝開始晃動起來,終於,史上最著名的蘋果掉了下來,砸到了牛頓的頭上。牛頓心想:「這蘋果為什麼要垂直落到地上呢?為什麼不往天空中或者斜上方飛去呢?」冥思苦想之後,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看到這裡,我們也許會認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是一個偶然,覺得他真是一個幸運的傢伙。那顆蘋果如果砸到別人頭上,也許就是別人發現萬有引力了。
  • 牛頓的蘋果,到底是真是假?
    有一天牛頓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一個熟透的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的頭。牛頓恍然大悟,蘋果落地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月亮圍繞著地球轉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行星圍繞著太陽轉是受到太陽引力的吸引……任何物體之間都會有引力相互吸引,他把這叫做萬有引力。牛頓因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蘋果砸中牛頓的故事是真的嗎?
    17世紀60年代的某一天,牛頓坐在家裡的蘋果樹下深思。這時,一個蘋果忽然從樹上掉落,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受到蘋果落地的啟發,隨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那時距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已60多年。這是牛頓親口對人說起的。雖然如此,牛頓並沒有在自己的任何著作中提到蘋果。不過牛頓的親戚和朋友卻多次證實有蘋果落在地上的故事。除了斯蒂克利,牛頓的另位朋友潘帕頓也曾提及。在此之前,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代表人物伏爾泰曾在《哲學通信》中提及這個故事:「牛頓回到劍橋大學附近的故居。
  • 牛頓到底有沒有被蘋果砸到過?
    最早提到這個故事的並不是牛頓本人,而是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在牛頓逝世那年,他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這個故事。伏爾泰與牛頓素未謀面,並且伏爾泰提到這個故事是從牛頓的外甥女處聽到的,而在牛頓留下的手稿中從未提起被蘋果砸頭這件事。
  •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歸功於一個蘋果?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一般的教科書記載說牛頓是因為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而啟發萬有引力觀念,並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真實嗎?萬有引力的發現是牛頓一個人的功勞嗎?我們知道,牛頓逝世於1727年3月20日,而在他逝世之前並沒有落地故事的記載。牛頓逝世以後,有關蘋果落地的故事才逐漸流傳出來。
  • 牛頓的蘋果 | ①故事是真是假?
    還有一篇,在《淺談當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缺陷 》的文章裡,作者寫到「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以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為基礎的,而我們卻不重視這一重要過程, 還常常毫無意義地談論落地蘋果激發了牛頓靈感的神話。」牛頓蘋果的故事真的如這些文章所說的那樣完全是虛假的嗎?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
    1665~1666年,英國倫敦暴發鼠疫,波及劍橋。劍橋學生牛頓因此回到老家伍爾索普莊園,「居家隔離」了一年半左右。傳說正是在此期間,牛頓被自家院子裡的一顆蘋果砸中了腦袋,引發了他的思考,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著名的「蘋果神話」。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那個蘋果並未砸中牛頓
    事實上,在牛頓去世後的200多年裡,蘋果一直是人們樂於爭論的話題。有懷疑派學者認為這個故事純屬捏造。他們表示,牛頓從未在自己的著作裡提到過蘋果的故事,也沒有同時代的作者能夠證明牛頓是從蘋果落地找到的靈感。     另一方面,牛頓的親友多次證實蘋果落地的故事。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從牛頓的外甥女那裡聽來了這個故事,將其記錄在《哲學通信》一書中。
  • 1667年4月,牛頓告別了家人,返回了劍橋大學
    1667年4月,牛頓告別了家人,返回了劍橋大學。兩年過去了,劍橋在瘟疫結束之後又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來自於歐洲各地的學子操著十餘種語言在交談著。園丁在忙著給樹木剪枝,給花壇澆水。牛頓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新鮮空氣,臉上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 西瓜視頻:「砸中」牛頓的蘋果可不是紅色的
    你可能不知道牛頓的全名是艾薩克·牛頓,但你一定知道牛頓被蘋果「砸中」後提出了萬有引力的故事。我不知道那顆蘋果是否砸中了牛頓,但看了以前總覺得那顆蘋果一定是又圓又大的紅蘋果,因為故事插畫裡的蘋果往往都是紅色的,但其實肯特之花結出的果子都是綠色的,而且外形乾癟並不圓潤,吃起來也是酸澀難咽,於是說因此牛頓才沒有想到吃掉而是聯想到了科學,而這棵樹到今天也是近400歲的高齡。
  • 砸過牛頓的蘋果樹居然還活著,並被引進天津大學當錦鯉
    根據英國皇家學會收藏的一個手稿記載,實際上牛頓並不是被蘋果砸中了腦袋,而是散步的時候看到了蘋果落地。 這份手稿名為《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生活回憶錄》,作者是考古學家兼牛頓的好友威廉·斯圖克利。據他的說法,這個故事是由牛頓本人告訴他的。
  • 牛頓的蘋果 | 真的還是假的?(上)
    司徒克雷與牛頓一樣畢業於劍橋大學,曾多次訪問巨石陣(Stonehenge),並首次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和記錄,成為考古學的先驅者之一。他與牛頓交往甚多,曾在牛頓小時上學的地方格蘭瑟姆採訪了很多認識牛頓的老人,包括傳說中牛頓少年時代的女友文森特夫人,還收集了許多牛頓童年時代的軼事,並調查了牛頓的家譜。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新聞—科學網
    1665~1666年,英國倫敦暴發鼠疫,波及劍橋。劍橋學生牛頓因此回到老家伍爾索普莊園,「居家隔離」了一年半左右。
  • 牛頓的蘋果,究竟是真是假?
    司徒克雷與牛頓一樣畢業於劍橋大學,曾多次訪問巨石陣(Stonehenge),並首次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和記錄,成為考古學的先驅者之一。他與牛頓交往甚多,曾在牛頓小時上學的地方格蘭瑟姆採訪了很多認識牛頓的老人,包括傳說中牛頓少年時代的女友文森特夫人,收集了許多牛頓童年時代的軼事,並調查了牛頓的家譜。
  • 牛人也是俗人,投資損失300萬美元?有關牛頓的有趣生平事實
    5、在12-17歲時,牛頓在格蘭瑟姆國王學院接受了教育。國王學校今天仍在存在,人們可以在學校的一個窗臺上看到牛頓自己刻的名字。6、1661年6月,他在叔叔威廉·艾斯庫夫牧師幫助下進入了劍橋三一學院。由於他沒有太多的財富,在此期間,他從事一些兼職如代課性質的工作以支付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