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而言,木星環境十分極端,人類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事實上,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無論是木星,還是其他天體,都對於人類而言是致命的。
木星的直徑有142984公裡。木星的直徑是地球11.2倍。木星可以裝得下1300多個地球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到一起就會像下面這樣。在木星面前是不是感到了地球的渺小呢?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木星的質量也很大。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相比之下,地球的質量僅僅是太陽質量的1/33萬。因為木星的存在,以至於太陽系的質心落在了太陽表面之外。可以這樣理解,木星能夠拽動太陽。同時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
由於木星的構成和太陽類似,都是氫和氦,所以在很多科幻小說和影視作品中都有把木星「點燃」讓其變成恆星的情節。
但事實上木星是無法被點燃的,因為它本身沒有氧氣,《流浪地球》中木星之所以能被點燃是因為它和地球大氣相融合了。理論上來說木星想要變成恆星的話,只有再找79個木星質量的氣態天體與其融合,才能在核心區域生成足夠的溫度和壓力,從而讓木星完成從氣態巨行星向紅矮星的蛻變。
木星具有強烈的磁場,在距離木星140萬到700萬公裡的範圍內都是木星的磁層。
遠遠的望去木星上有多條和赤道黃白相間的條紋。如果我們靠近木星就會發現這些條紋其實都是木星上如驚濤駭浪般的風暴。其中木星上最大的風暴就是大紅斑風暴。大紅斑風暴比地球上給的任何風暴都要強勁。它已經在木星上存在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紅斑風暴可以輕鬆的放進兩個地球。
人類的飛船衝進了木星大氣層,變身為一顆拖著幾公裡長火尾的流星。劇烈的閃光不停在飛船周圍點亮,那是上萬公裡長的閃電(地球直徑才12000多公裡)。在木星大氣中,一次閃電往往能持續一分鐘以上,所釋放的能量足夠全人類使用一個月時間。現在,我們已經深入木星大氣5000公裡了。
儘管木星本身沒有任何改造宜居的可能性,但未來它肯定會成為人類文明的「加油站」,因為它的氫和氦是理想的核聚變原料,劉慈欣在《三體》中就把艦隊國際的軍港都設立在了木星,理由是木星的氫氦海洋可以為三大艦隊提供取之不盡的核燃料。
我們說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它可以為地球擋住來自外擋住來自外太陽系的不速之客——彗星和小行星等,保護了地球免受它們的撞擊。但是木星強大的引力可以讓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脫離原來的軌道奔向地球。這好像是木星在向地球投擲石塊。如果地球被擊中,地球上的生物可就要面臨一場大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