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
在太陽系當中,太陽是絕對的霸主,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其餘的天體只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0.14%,而在這0.14%當中,木星佔據了接近2/3的質量。因此,木星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0.095%左右。木星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與地球這樣的巖石行星不同,木星是氣態巨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人站到木星上面,會直接掉下去,甚至直接貫穿木星嗎?
如果人站在木星上
我們都知道,地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宜居帶的意思就是距離剛剛好可以使得行星上保持存在液態水,水不會被大量蒸發,也不會被凍上。木星距離太陽的距離要比地球遠得多,大概是日地距離的5倍左右,並不在宜居帶內。所以,木星的溫度實際上要比地球低得多,平均溫度只有零下148度。
因此,當一個人要前往木星,首先,裝備一定要穿好,否則很難撐過1分鐘就犧牲了。
我們假定這個人穿著的裝備足夠理想,可以抵禦木星上所有的惡劣環境。此時,這個人開始從靠近木星的探測器上朝著木星跳下去。
那麼,太空人首先感受到的是木星強大的重力加速度。要知道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概是9.8m/s^2,而木星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達到24.79m/s^2。所以,太空人下墜的速度要遠遠比地球上快得多。由於木星是氣態行星,與木星接觸到的是木星的大氣層,所以沒有下墜到木星的「地表」,而是一直處於下墜狀態。
也就是說,整個下墜過程會極其恐怖,因為速度是不斷地在增加。由於速度極快,太空衣就會和木星的大氣大房身劇烈的摩擦,溫度就極具升高。如果太空衣沒有極其強悍的耐高溫性能,那太空人有可能會被燒死。這和探測器返回地球時,與地球摩擦產生熱的原理是類似的。
這樣的情況還不是最早的,更糟糕的情況來自於木星的自轉。木星的自轉速度非常快,赤道自轉速度可以達到12.6km/s,是所有八大行星當中自轉速度最快的,要知道地球的自轉速度僅僅465.2m/s,這要比地球快多了。這就使得木星的風速特別快,僅僅是小小的一陣風的速度都可以達到100m/s,要知道地球的海面上最強的颱風風速也就只有這的一半,而平時的風速也就是0.5m/s而已。
所以,進入木星後,不僅僅是下墜速度很快,因為風速很快,如果再遇到超大風暴,那就會在木星上空亂飛了,而且速度會相當恐怖。木星上的那個「眼睛」其實就是風暴的氣旋。
如果運氣好,能夠躲過大風,繼續向下墜。那麼你就會發現,周圍開始變得漆黑,這是因為稠密的大氣會擋住太陽光。同時,隨著下墜,壓強也會原來越大。當太空人下墜到雲層以下700公裡左右後,此時的壓強會達到上千倍地球的大氣壓。如果太空人所穿的裝備沒有抵抗超大壓強的功能,那此時就會被強大的壓強殺死。
假設太空人的裝備可以抵抗這樣的壓強,還能繼續下墜。當太空人下墜到雲層以下20000多公裡後,會感受到超高的溫度,這個溫度可以達到6000度以上,此時的壓強會達到200多萬倍以上的地球大氣壓。周圍的物質是金屬氫,剛到這一層時,一開始還是液態的金屬氫,隨著深度的增加,會慢慢變成固態的金屬氫。「金屬氫」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方的壓強太大,使得共價鍵變成了金屬鍵,於是氫就具有了導電性。
所以,雖然木星是氣態的行星,但不是說它完全都是氣體。實際上並非如此,它不僅有液態的金屬氫,還有固態的金屬氫,同時還有一個固體的內核。
而太空人並不是一直下墜,而是會停到一個地方。這是因為達到金屬氫這一層時,金屬氫對於太空人的浮力會和太空人在木星的重力達到平衡。於是,太空人將會停到一個範圍內,上下浮動。此時,如果太空人用通信設備去聯繫木星之外的人,這個信號是無法傳遞出去的。所以,除非太空人自身有辦法離開,否則將會永遠地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