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巨大無比,將近80億的人住在地球上,然而,實際上我們只佔領了地球的一小部分而已。
海洋、沙漠、雨林、極地都不太適合我們居住,而這些幾乎佔據了地球的全部表面積。
但是放眼整個太陽系,地球就顯得微不足道,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靠近太陽的4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石行星,而另外4顆則是氣態巨行星。
太陽擁有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而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其它7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
木星的體積很大,如果你仰望星空,它是天空中第三亮的自然天體,僅次於月亮和和金星。
這張圖片是先鋒10號由遠及近,再到遠離,拍攝的一系列木星照片。
1973年12月,先鋒10號飛越過木星,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到達木星,距離最近在13萬公裡處拍下木星的照片。
雖然很模糊,但這比望遠鏡好多了,這算是我們第一次和木星親密接觸,相互有個了解。
這個是木星的地標——大紅斑,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自1830年以來,它已經持續存在190年了,相比於木星,地球上持續最長的風暴可能只有十幾天。就這個斑點可以容納兩三個地球,整個木星的體積差不多是地球的1321倍。
其實這樣的氣旋在氣態行星上很常見,2017年的時候,在木星的北極又發現了一個和大紅斑差不多大小的天氣系統——大寒斑。
木星雖然巨大,但它是個敏捷的胖子,它的自轉周期只有9.925小時,是太陽系內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在赤道上速度將近12km/s,這個速度已經超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相比之下,地球赤道地區的轉速只有460m/s。
由於赤道的速度遠超兩級,木星變成一個扁胖子,其實地球也一樣,不過地球不是特別扁,只在赤道地區微微隆起。
這是哈勃望遠鏡追蹤到的,木星上明亮的極光,由於高速自轉的流體,就像線圈裡流動的電流一樣,使得木星具有強大的磁場。和地球上一樣,太陽風在磁場的作用下,在木星兩極形成了太陽系最絢爛的極光!
在巖石行星裡,地球的磁場算是很強了,但比木星足足弱了14倍,木星強大的磁場帶來的影響,我會在之後的視頻中會詳細介紹。
雖然木星現在巨大無比,但是它每年都在縮小2釐米,這是因為木星是一個很熱的星球,它自身釋放的能量比太陽那裡接受的能量要多。
另外,雖然木星距離地球最近6.3億公裡,但是木星可能是對地球影響最大的行星之一。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708個具有多個行星的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系統。
一般情況下,行星系的前幾顆會是巖石行星,然而在這些行星系中,巖石行星都是比地球大幾倍的超級地球,而且都是比水星還更靠近它們的恆星。由於過於靠近恆星,在這些行星系統中不一定能誕生生命。
可能正是因為木星的存在,導致太陽系形成初期,這些超級地球和木星碰撞,碎片形成了現在遠離太陽的地球,最終誕生多姿多彩的生命。
我們總共有7次木星探測任務,5次飛越和2次軌道任務,現在,只有朱諾號還在服役,它將給我們帶來更多木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