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掃描儀在考古、文物保護領域有哪些作用呢?

2020-12-04 技一特3d

前晚,趁著閒暇之際重溫了一部老片「十二生肖」,電影中有一段黑科技讓人印象深刻,成龍扮演了一個文物偷盜者用手套三維掃描儀快速對狗頭獸首掃描後,把數據無線傳送出去,網絡另一端的拍檔接收數據後便快速的3d列印出一模一樣的狗頭獸首,把這段描繪得神乎其技。現實中三維掃描儀和3d列印技術確實在考古、文物複製、保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是電影虛構的情節。那麼三維掃描儀在考古,文物保護領域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我們可以用三維掃描儀對考古現場,出土文物進行高精度3d掃描,這項先進的技術是一種高精度文物數位化的保護方法。通過3d掃描後可以對考古現場和文物建立一份3d數據文檔,真實記錄考古現場的現狀,為文物修復,遺址恢復提供十分齊全的資料。而且三維掃描儀是非接觸提取數據,不會對文物和現場造成破壞和影響。

一、文物複製

這是最基本的應用。傳統的工藝通常使用石膏翻模的方法進行文物複製,但是大部分珍品是不允許用石膏直接翻模的,這樣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而應用三維掃描儀進行非接觸掃描,不僅可以更精準快速得到文物的三維數據進行3d列印複製,而且不會對文物外觀造成任何影響。

二、文物修復

在修復器物殘缺、破損部位時,傳統的工藝是用打石膏或矽膠對器物直接取樣、翻模再對殘缺部分進行修復。但很多時候,修復質地疏鬆的器物時,傳統翻模這種方法會對文物造成二次破壞,這種方法就不可取了。使用三維掃描儀這種高科技技術手段對文物進行細緻掃描數據採集,經過3d軟體建模和修復,可以還原出文物真實的樣子,在軟體中對破損、殘缺處進行拼接修復和模擬修補,省去修復過程反覆對比的步驟,將複製件及殘缺部分3d列印成型,既節省時間、節省材料,又可精準修復,更重要的是避免對文物的二次破壞。

三、建立3d數位化博物館用於展示

通過三維掃描儀對考古現場遺蹟和文物高精度的數據採集,可以得到非常真實的立體3d數據,為觀眾展示出逼真的三維場景,猶如身臨其境。3d數位化博物館補充了傳統博物功能上的限制,減少了文物頻繁的真實展示可能出現損壞和被偷盜的危險,有效解決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護之間的矛盾。3d數位化博物館展示方式更加多樣性,更有利整合全國各類展品,資源共享,使館藏內容輻射範圍變大,信息量更豐富,受益面更廣。同時,參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欣賞古人創造的燦爛文化。

四、衍生品的設計和製作

有了文物三維數據後,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對數據進行任意的縮放,修改或再設計。不會對文物造成任何損壞,保護文物的同時進行衍生品的設計和製作。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三維掃描儀和3d列印技術在考古、文物保護領域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作為一項新科技,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適用條件的分析,充分發揮它得優勢,最大限度降低文物的損壞。在使用中學會多方法的結合,多學科的融匯,有力的推動我國考古事業的發展,為更好的對重要文物的修繕與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3D掃描儀:對青銅器等文物保護起著關鍵性作用
    3D掃描儀在保護文物的需求上,應用的很廣泛。目前國內有很多的博物館、藝術館都在用3D掃描儀做文物或藝術品的數字存檔,這對於後期的文物修復以及無接觸展示都有很大的幫助。
  • 三維掃描大空間博物館文物助力考古文化發展手持式雷射掃描儀3D...
    打開APP 三維掃描大空間博物館文物助力考古文化發展手持式雷射掃描儀3D掃描儀 發表於 2020-04-24 11:14:56
  • 華測三維雷射掃描儀在文物古蹟保護上大放異彩
    文物古蹟的保護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法律、規劃、宣傳、科研、安全等多方面的工作。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文物古蹟的保護也越來越多的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三維雷射掃描技術作為一種高科技技術為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了革命性的影響。
  • 淺談三維數位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一個文物和遺蹟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載體,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縮影,更是國家重要的珍寶和研究資料。新拓三維光學掃描系統可以完整精確採集文物的尺寸、紋理、細節等,在文物的數據保存、三維建模、虛擬修復、復仿製和創意設計等方面應用廣泛。
  • CREAFORM HandySCAN Black可攜式雷射掃描儀在文物研究行業應用
    CREAFORM HandySCAN BLACK Elite三維雷射掃描儀客戶是做文物保護方面的工作,由於出土的陶範均為泥土製作,比較脆弱,外形不規則,使用傳統的測量方法無法進行準確測量,所以使用我們的加拿大的CREAFORM HandySCAN BLACK Elite三維雷射掃描儀進行掃描,在不接觸文物的情況下採集數據
  • 三維雷射掃描測量技術及在測繪領域的應用
    地面雷射雷達(Ground一Base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Ground-Based LIDAR)小型便捷、精確高效、安全穩定、可操作性強,能在幾分鐘內對所感興趣的區域建立詳盡準確的三維立體影像,能提供準確的定量分析,可廣泛應用於各相關領域,如快速建立局部城市三維模型、古建築測量與文物保護、逆向工程應用、複雜建築物施工、地質研究、建築物形變監測等領域。
  • 如何選購3維掃描儀呢?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桌面級別的普通消費級三維掃描儀有很多。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合適的3維掃描儀呢?了解類型:目前行業內有拍照式三維掃描儀、手持式三維掃描儀、桌面三維掃描儀、人體三維掃描儀、腳型三維掃描儀、牙科三維掃描儀、彩色三維掃描儀、測量儀等領域的三維掃描儀。
  • 三維掃描儀有哪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呢?
    在日常使用三維掃描儀的過程中,運用好下面幾個技巧,能幫我們操作起來更順手,能得到更高質量的點雲數據。1.要有一個穩定的操作環境,掃描過程中避免震動;掃描時環境光不要太強,避免環境光對掃描儀幹擾,暗室操作會更好;技一特工程師在國防學院培訓現場
  • 高分辨三維掃描儀:在細節掃描方面的傑出表現
    文物領域:掃描殘缺文物。進行修補,再處理。對於整體掃描細節要求比較高的物體或者大尺寸物體的某些細節要求,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拍照式三維掃描儀使用的工業相機為130萬像素,少部分使用200萬、300萬像素,630萬像素的就更少之又少了(手持雷射三維掃描儀的相機也是130萬像素的)。
  • 甘肅省文物保護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省文物保護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1月31日訊(記者 施秀萍)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文物局長會議上獲悉,我省文物部門一手抓文物保護、一手抓文物考古,兩項工作齊頭並進,比翼雙飛,雙雙取得突破性發展。
  •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
    在以往的考古實踐中一直進行著現代化、科技化的努力,航空遙感等其它行業已經成熟的技術近年來逐漸運用到了考古領域。目前國內還有很多世界遺產都加入到了科技保護的行列之中。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是在國家「十一五」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組課題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我們對考古現狀及文物保護現狀進行戰略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報告分別分析了2006-2007年國內外考古現狀、國內外文物保護現狀、文物保護科技技術、及考古與文物保護發展趨勢,前景展望等。
  • 三維雷射掃描儀與其中的傳感器技術應用
    因此,可用於獲取高精度高解析度的數字模型,三維雷射掃描儀是該技術的典型應用。 三維雷射掃描儀主要用於對物體空間外形和結構尺寸及色彩進行掃描,掃描結果直接顯示為點雲(Point cloud),即無數的點以測量的規則在計算機裡呈現物體的結果。
  • 藍光三維掃描儀有哪些特點?
    藍光三維掃描儀和白光三維掃描儀都屬於結構光學三維掃描儀,工作原理都是投射出光柵進行面掃描,不同的是藍光對外界環境光的抗幹擾性更強。由於自然光中藍光的成分少,波長短,能量高等物理特性,因此,藍光三維掃描儀的抗環境光幹擾性相對於白光三維掃描儀要強大很多,使其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正常使用,精度明顯高於白光三維掃描儀。藍光三維掃描儀光機採用冷光源LED光,能夠有效的降低光機工作時的溫度,提高光機的使用時間,間接提高掃描儀的使用壽命。
  • FARO推出新版三維雷射掃描儀
    日前,世界領先的可攜式三維建檔、測量及成像系統提供商FARO(法如),在京發布了雷射掃描儀――Focus3D的最新版本。Focus3D已在國內測繪、建築、考古等領域,取得了諸多較為成功的應用。  FAROFocus3D和新發布的SCENE軟體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優勢,使得三維建檔項目更具成本效益,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後處理階段中的手動操作程序和時間。該產品可進行複雜的測量和建檔,配有直觀的觸控屏,操作非常簡便,如同一臺即拍即得的數位相機。與同類產品相比更加便攜、易用和高精度,被稱為業界最小、最輕的雷射掃描儀。
  • 中國研製首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
    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課題負責人蘇伯民介紹,「移動實驗室」將有綜合效能的快速、專業化技術裝備和專業人員派向現場,不僅為制定考古發掘預案、考古現場信息的全方位記錄提供技術設備保障,更重要的是使出土文物在第一時間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一場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聯合技術攻關由此展開。
  • 三維掃描儀原理
    導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掃描儀,這是一種將圖像文字等平面材料轉換為圖片格式的一種儀器,而三維掃描儀的作用在於偵查並分析立體結構某物體的形狀及結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三維掃描儀是如何來完成這一功能的吧
  • 當拉曼光譜走入博物館 個性化需求凸顯——訪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
    工作期間,綜合保護處理館藏青銅器、鐵器、銀器文物約1000多件。  科技考古大勢所趨 儀器檢測或用於文物綜合定性  古玩鑑定憑眼力還是靠儀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作為從業二十多年的文物研究工作者,周浩說,「考古在人文領域,一直是眼學霸天下,即便是現階段也是,儀器檢測只是佐證眼睛的判斷。」
  • 文物保護薪火相傳,我們是公眾考古的踐行者
    近日,發現中國基金項目辦公室組織評選的第二屆李濟獎學金獲獎名單公布,吉林大學文物愛好與保護者協會以「公眾考古的踐行者」為申請主題,以團體申請為形式,從近9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該獎項公眾組獎學金。吉林大學文物愛好與保護者協會(簡稱文保協會),在1992年吉林大學考古博物館專業師生的努力和吉林省考古文博單位的關注和支持下成立,該協會以吉大考古和博物館專業的本科生為骨幹力量,為學生自發的學術性、公益性群眾團體。協會於2010、2011連續兩年獲得吉林大學「校優秀社團」稱號,並於2010年獲得吉林大學「陽光志願者服務吉林志願聯盟理事單位」,文學院「校十大公益團體」提名組織等獎項。
  • 博物館三維數位化_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中的應用
    古建築和古文物的三維數字模型和資料庫基本上已經得到了完整的建立。隨著年代的逐漸推移,我們的生命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的,但是文物卻不一樣,它經過歷史的演變之後,會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人為或者是大自然的破壞和侵蝕,而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的特點包括了掃描的速度快、不用對被測量目標進行接觸、有分布均勻的點位和精度等,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文物的保護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出現了很多成功的例子。
  • 回眸「十三五」|寶雞:累計投資3.4億元 用於重點文物保護、考古...
    寶雞資訊網訊(記者 汪妍)記者近日從寶雞市文物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寶雞累計投資3.4億元,用於重點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展覽展示等。全市累計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7個,免費開放博物館11個,在16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0多個城市舉辦文物展覽,連續實現34個館藏文物安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