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上岸學姐,與自己的一場博弈
動畫設計
美術學
姚雨佳
武漢理工大學
學弟學妹們大家好,我是姚雨佳,跨專業考研大軍中普通的一名學生,我報考的是武漢理工大學美術學動畫創作及其理論,很幸運的考了該專業的第一名,也是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第一名,以下是對自己備考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特別是跨專業的考研人~
本科:武漢理工大學
本科專業:包裝工程
證書:六級
複習地點:漢武畫室,圖書館
心理準備
記得大三來臨之前的那一個夏天,我的好朋友早早確定了以後的方向,而我還在工作和深造之間來回糾結。因為本人是理科生,大學讀的工科專業,對於美術又有一種奇怪的執念,認為不做和美術相關的事情人生就好像白活一樣,但是那個時候,在我的認知裡,工科生跨考藝術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對跨考美術專業的研究生這件事情不抱希望。在大三上學期的時候我決定要考研,在我從我朋友那裡聽說考研可以考風景園林專業之後(她們學校的風景園林專業在本科也對外招收文理科生),我覺得這不失為一條出路,於是開始搜羅信息。在搜羅信息的過程中,非常非常偶然地得知了非藝術生也可以考藝術類專業這個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動畫、視傳甚至是水彩這樣的專業。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我對於考研的興趣突然猛增十倍,而伴隨這種興趣而來的,是未知的恐懼。
我知道很多很多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都有著這樣的困惑——我到底能不能跨考藝術類專業?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又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到底能不能行?因為藝術類考研與我們所熟知的文理類考試大相逕庭,它是另外一種模式,拋去所謂的美術基礎不談,這種模式變化帶來的壓力也是不容小覷的。而考研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備考時間緊促,備考內容陌生而繁雜,對未知的競爭對手沒有能力上的預判,所以會在備考這個過程不斷質疑自己,打壓自己,從而在心理上擊潰自己的信心。所以考研真的是一場無形的戰爭,對手是自己的一場戰爭。所以一切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做好這樣的準備——與自己博弈的準備。
確定方向
在剛上大三的那個九月份,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去搜集資料,整理不同院校不同的藝術類專業所要考察的內容,並對這些資料進行預估,判斷以我的能力最有可能考上哪一個學校,哪一個專業。最後選擇武漢理工大學的動畫專業。武漢理工是我大學母校,獲取信息可能相對來說畢竟容易,而動畫專業也吻合我對於藝術類專業的嚮往,它更加多元化也更加開放化,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決定下來之後,我迅速地找到學姐了解消息,然後學姐建議我找一個考研手繪輔導班,緣分之中來到了漢武手繪。在漢武手繪了解了一些信息之後我非常感嘆,長時間的焦慮和千辛萬苦的資料收集工作,都沒有報輔導班提供信息來的快,更讓我安心的是,這裡的課程都是針對性的內容,不像有些經驗分享者所說的「畫得好就行了」,畫得好的概念太過於寬泛抽象,而好的輔導班會告訴你怎麼去畫得對,也就是我們老生常談的應試技巧。
所以對於目標不是特別明確,對考試信息不甚了解的同學,可以找到輔導班老師諮詢一下,了解這個方向的考研難度如何,與自己的水平匹不匹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構建相對強大的心理狀態,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就可以安安心心複習了,在之後的複習過程中也不會讓退縮的念頭打斷你的複習進程,所以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專業課手繪備考
我真正的備考是從19年七月份開始的,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期末考試以及實習工作中煎熬,好在我大三下學期實習的公司管理並不十分嚴格,讓我可以忙裡偷閒看一些英語單詞視頻和美術史講解的視頻,雖然這些後來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但也給我的認知搭建起了一個大致的框架。我偶爾會在下班的時候練習動畫人物手繪動態,沒有到十分勤勉的程度,但至少可以讓我練練手,熟悉線條的運用,也可以訓練繪畫的速度。
聽學姐說了漢武手繪之後,我就去公眾號看動畫的作品,非常吸引我,剛好就在我們學校旁邊,下課就去看了下,非常喜歡,回家就跟父母商量這個跨考考研的事情,父母非常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同年就提前去漢武手繪報考了全程班,在暑假之前我就打了一些基礎,7月正式參加動畫考研手繪集訓了,長達一個月的集訓時間,是非常非常累的一段時間,也是我進步最大的一段時間。因為整個考研班上的氣氛非常好,老師對於進度的把控也非常嚴格,所以大家都在持續進步,而七月份打下的基礎也成為我後來手繪考試的重要基礎。在此非常感謝漢武手繪,老師也非常耐心負責,暑假之後的時間也時常關心我的學習進度。
在漢武學習暑假手繪集訓,快樂成長
英語 政治 美術史備考
七月份之後一直到十二月考試的這一段時間,重點就主要是複習美術史、英語和政治。手繪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專項訓練了,只是每周練習一張,目的在於練手與掌控時間。
美術史:
美術史的複習,啃書對我來說實在是特別吃力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前期看了很多美術史網課以及紀錄片之類的視頻,還做了很多筆記。但很遺憾的事情是,看視頻並不能記下來什麼東西,同理政治也是一樣。但是看視頻可以對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及培養興趣,所以時間充沛的話可以看一些網課和視頻。真正的備考美術史是八月份開始,我買了兩本精簡版的資料書,根據資料書的內容過了一遍,看第二遍的時候就開始在書旁邊的空白處寫一些提煉詞,方便記憶與複習。也嘗試過用背出來的方式記那些大段大段的文字,但是效果不佳,所以還是推薦用默寫和列思維導圖的方式。我們本科的老師告訴我們檢驗自己知識是否學紮實的一個方法,就是在一張大白紙上把自己知道的知識點全部寫下來,這個方法不但是檢驗,並且也可以用來再次複習,所以我後期用思維導圖羅列知識點的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所以也非常感謝漢武的老師對我理論的幫助。
英語:
雖然說在大多數人看來,文理科生相對於藝術生在考研科目上的優勢就體現在英語了,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大學基本要放棄學習的人來說,英語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好基礎,所以還是從頭開始做真題。做真題和背單詞是要同時進行的,因為單詞容易忘,而沒有單詞的基礎真題也特別容易做崩。
我最開始為了降低自己考研的難度,是打算考專碩的,買了一沓英語二的真題,結果閱讀都是三題四題的錯,後來賣了英語一的真題,還是有這恐怖的錯誤率,所以我明白了,英語一英語二並沒有所謂難和簡單的區別——對於英語不太好的我來說,它們都很難。個人認為英語一和英語二最大的區別在於出題模式,拿閱讀來說,習慣了英一的解題思路,這種思路倒不一定適合拿來做英二閱讀,所以單詞積累會幫助我們看懂文章,但是反覆練習與反思錯題則會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英語閱讀分數拿到大頭,剩下的題目就會畢竟容易迎刃而解了,我在做完形和翻譯的時候是沒有找什麼套路得去,就硬做,並且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讓我找完形和翻譯的套路,我在後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英語作文。背作文的作用在我身上小之又小,因為我記憶力特別差,所以我嘗試著自己寫英語作文,寫下來之後跟著高分作文校對,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最後找到了作文的套路,對於不同的命題的不同敘述方法以及常用的詞句整理出來,也就不會擔心作文寫不出來了。
政治:
我一直對政治很擔心,我看過了網課視頻,也做了1000題,也看了肖四肖八,但是並沒有學到知識的感覺 一方面是時間太短了,一方面是知識體系太多,所以在備考政治的時候一定要牢抓重點和熱門考點,對症下藥去學習。前期練習選擇題的時候一定要回顧錯題 一定要回顧錯題 一定要回顧錯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分門別類整理錯題才會記得更牢。至於主觀題沒什麼建議了,就是背,如果背不下來那就多讀幾遍,讓一些句子成為順口溜一樣的存在,在你寫卷子的時候能迅速反應出來,就算不會也可以用相關的句子組織語言,像政治這樣偏重主觀表述的科目和美術史還是很像的,答對點可以拿分,有條理地說出來則會大大增分。
總結
總之,考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初試之前總覺得初試是最大的坎,初試之後覺得複試是最大的坎,複試之後又覺得讀研是最大的坎,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考研的道理,也是工作學習的道理。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目中的院校和專業,學有所成,繼續進步~